汽車前懸架優(yōu)化設計(共45頁)
《汽車前懸架優(yōu)化設計(共45頁)》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汽車前懸架優(yōu)化設計(共45頁)(46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精選優(yōu)質(zhì)文檔-----傾情為你奉上 CAD/CAE課 程 設 計 汽車前懸架優(yōu)化設計 姓 名 _____________ 學 號 _____________ 專 業(yè) _____________ 班 級 _____________ 指導教師 _____________ 年 月 日 專心---專注---專業(yè) CAE課程設計任務書 第一組:參照ADAMS實例教程 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學出社。作者:李軍等編。建立第三章第二節(jié)汽車前懸架模型。數(shù)據(jù)可以是參考書上(主銷長度330mm,主銷
2、內(nèi)傾角10°,主銷后傾角2.5°,上橫臂長350mm,上橫臂在汽車橫向平面內(nèi)的傾角11°,上橫臂軸水平斜置角-5°,下橫臂長500mm,下橫臂在汽車橫向平面內(nèi)的傾角9.5°,下橫臂軸水平斜置角10°,車輪前束角0.2°)。同時要測試、細化和優(yōu)化前懸架模型(目標函數(shù):車輪接地點側(cè)向滑移量)。 目 錄
3、 一、基礎資料 1.軟件簡介 ADAMS,即機械系統(tǒng)動力學自動分析(Automatic Dynamic Analysis of Mechanical Systems),該軟件是美國MDI公司(Mechanical Dynamics Inc.)開發(fā)的虛擬樣機分析軟件。目前,ADAMS己經(jīng)被全世界各行各業(yè)的數(shù)百家主要制造商采用。根據(jù)1999年機械系統(tǒng)動態(tài)仿真分析軟件國際市場份額的統(tǒng)計資料,ADAMS軟件銷售總額近八千萬美元、占據(jù)了51%的份額。 ADAMS軟件使用交互式圖形環(huán)境和零件庫、約束庫、力庫,創(chuàng)建完全參數(shù)化的機械系統(tǒng)幾何模型,其求解器采用多剛體系統(tǒng)動力學理論
4、中的拉格郎日方程方法,建立系統(tǒng)動力學方程,對虛擬機械系統(tǒng)進行靜力學、運動學和動力學分析,輸出位移、速度、加速度和反作用力曲線。ADAMS軟件的仿真可用于預測機械系統(tǒng)的性能、運動范圍、碰撞檢測、峰值載荷以及計算有限元的輸入載荷等。 ADAMS一方面是虛擬樣機分析的應用軟件,用戶可以運用該軟件非常方便地對虛擬機械系統(tǒng)進行靜力學、運動學和動力學分析。另一方面,又是虛擬樣機分析開發(fā)工具,其開放性的程序結構和多種接口,可以成為特殊行業(yè)用戶進行特殊類型虛擬樣機分析的二次開發(fā)工具平臺。 ADAMS/View是ADAMS系列產(chǎn)品的核心模塊之一,采用以用戶為中心的交互式圖形環(huán)境,將圖標操作、菜單操作、鼠標點
5、擊操作與交互式圖形建模、仿真計算、動畫顯示、優(yōu)化設計、X-Y曲線圖處理、結果分析和數(shù)據(jù)打印等功能集成在一起。 ADAMS/View采用簡單的分層方式完成建模工作。采用Parasolid內(nèi)核進行實體建模,并提供了豐富的零件幾何圖形庫、約束庫和力/力矩庫,并且支持布爾運算、支持FORTRAN/77和FORTRAN/90中的函數(shù)。除此之外,還提供了豐富的位移函數(shù)、速度函數(shù)、加速度函數(shù)、接觸函數(shù)、樣條函數(shù)、1力/力矩函數(shù)、合力/力矩函數(shù)、數(shù)據(jù)元函數(shù)、若干用戶子程序函數(shù)以及常量和變量等。 ADAMS/View新版采用了改進的動畫/曲線圖窗口,能夠在同一窗口內(nèi)可以同步顯示模型的動畫和曲線圖;具有豐富的
6、二維碰撞副,用戶可以對具有摩擦的二維點-曲線、圓-曲線、平面-曲線,以及曲線-曲線、實體-實體等碰撞副自動定義接觸力;具有實用的Parasolid輸入/輸出功能,可以輸入CAD中生成的Parasolid文件,也可以把單個構件、或整個模型、或在某一指定的仿真時刻的模型輸出到一個Parasolid文件中;具有新型數(shù)據(jù)庫圖形顯示功能,能夠在同一圖形窗口內(nèi)顯示模型的拓撲結構,選擇某一構件或約束(運動副或力)后顯示與此項相關的全部數(shù)據(jù);具有快速繪圖功能,繪圖速度是原版本的20倍以上;采用合理的數(shù)據(jù)庫導向器,可以在一次作業(yè)中利用一個名稱過濾器修改同一名稱中多個對象的屬性,便于修改某一個數(shù)據(jù)庫對象的名稱及其
7、說明內(nèi)容;具有精確的幾何定位功能,可以在創(chuàng)建模型的過程中輸入對象的坐標、精確地控制對象的位置;多種平臺上采用統(tǒng)一的用戶界面、提供合理的軟件文檔;支持Windows NT平臺的快速圖形加速卡,確保ADAMS/View的用戶可以利用高性能OpenGL圖形卡提高軟件的性能;命令行可以自動記錄各種操作命令,進行自動檢查。 2.懸架介紹 懸架是車架(或承載式車身)與車橋(或車輪)之間的一切傳力連接裝置的總稱。它的功用是把路面作用于車輪上的垂直反力(支撐力)、縱向反力(驅(qū)動力和制動力)和側(cè)向反力以及這些反力所造成的力矩都要傳遞到車架(或承載式車身),以保證汽車的正常行駛。汽車懸架可分為非獨立懸架和獨立
8、懸架。非獨立懸架的結構特點是兩側(cè)車輪由一根整體式車橋相連,車輪連同車橋一起通過彈性懸架與車架(或車身)連接。當一側(cè)車輪因道路不平而發(fā)生跳動時,必然引起另一側(cè)車輪在汽車橫向平面內(nèi)發(fā)生擺動,故稱為非獨立懸架。獨立懸架的結構特點是車橋做成斷開的,每一側(cè)的車輪可以單獨的通過彈性懸架與車架(或車身)連接,兩側(cè)車輪可以單獨跳動,互不影響,故稱為獨立懸架。 懸架結構通常由彈性元件、阻尼元件、導向機構等組成,個別結構則還有緩沖塊、橫向穩(wěn)定桿等。彈性元件又有鋼板彈簧、空氣彈簧、螺旋彈簧、油氣彈簧、橡膠彈簧以及扭桿彈簧等形式。 零件功能: (1)阻尼元件 阻尼元件(又叫減振器)是產(chǎn)生阻尼力的主要元件,其作
9、用是加速衰減汽車的振動,改善汽車的行駛平順性,增強車輪和地面的附著力.另外,阻尼元件能夠降低車身部分的動載荷,延長汽車的使用壽命.目前在汽車上廣泛使用的減振器主要是筒式液力減振器,其結構可分為雙筒式,單筒充氣式和雙筒充氣式三種。 在車輪上下跳過程中,減振器活塞在工作腔內(nèi)往復運動,使減振器液體通過活塞上的節(jié)流孔,由于液體有一定的粘性和液體通過節(jié)流孔時與孔壁間產(chǎn)生摩擦,使動能轉(zhuǎn)化成熱能散發(fā)到空氣中,從而達到衰減振動功能。 (2)彈性元件 支撐垂直載荷,緩和和抑止不平路面引起的振動和沖擊. 用具有彈性較高材料制成的零件,在車輪受到大的沖擊時,動能轉(zhuǎn)化為彈性勢能儲存起來,在車輪下跳或回復原行駛
10、狀態(tài)時釋放出來。 (3)導向機構 導向機構的作用是傳遞力和力矩,同時兼起導向作用。在汽車的行駛過程當中,使車輪按照一定軌跡相對車架和車身跳動。 此次優(yōu)化設計采用的是不等長雙橫臂式獨立懸架。雙橫臂式獨立懸架按上下橫臂是否等長,又分為等長雙橫臂式和不等長雙橫臂式兩種懸架。等長雙橫臂式懸架在車輪上下跳動時,能保持主銷傾角不變,但輪距變化大(與單橫臂式相類似),造成輪胎磨損嚴重,現(xiàn)已很少用。對于不等長雙橫臂式懸架,只要適當選擇、優(yōu)化上下橫臂的長度,并通過合理的布置,就可以使輪距及前輪定位參數(shù)變化均在可接受的限定范圍內(nèi),保證汽車具有良好的行駛穩(wěn)定性。 3.汽車使用性能 (1)操縱穩(wěn)定性 本
11、次前懸架模型優(yōu)化分析涉及到汽車的操縱穩(wěn)定性。汽車的操縱穩(wěn)定性,是指在駕駛員不感覺過分緊張、疲勞的條件下,汽車能按照駕駛員通過轉(zhuǎn)向系及轉(zhuǎn)向車輪給定的方向行駛,且當受到外界干擾時,汽車能抵抗干擾而保持穩(wěn)定行駛的性能。 (2)懸架與操縱穩(wěn)定性之間關系 有很多因素影響汽車操縱穩(wěn)定性,其中主要因素是在行駛系、轉(zhuǎn)向系及傳動系等方面。而行駛系中影響操縱穩(wěn)定性的主要因素有:前輪定位參數(shù)、后懸架結構參數(shù)及橫向穩(wěn)定桿、輪胎、前軸或車架變形、懸架等。 前輪定位參數(shù)中的前輪外傾角隨負荷的變化而變化。當車輛轉(zhuǎn)向時,在離心力作用下,車身向外傾斜,外輪懸架處于壓縮狀態(tài),車輪跳動量逐漸減小(向負外傾變化);內(nèi)輪懸架處于
12、伸張狀態(tài),使得本來對道路向負外傾變化的外傾角減弱。從而提高車輪承受側(cè)向力的能力,使汽車轉(zhuǎn)向時穩(wěn)定性大為提高。前輪前束不可過大,若前束過大,會使車輪跳動量、主銷后傾角變小,會使前輪出現(xiàn)擺頭現(xiàn)象,行駛中有蛇行,轉(zhuǎn)向操作不穩(wěn)。 前懸架導向機構的幾何參數(shù)決定前輪定位參數(shù)的變化趨勢和變化率。在車輪跳動時,外傾角的變化包括由車身側(cè)傾產(chǎn)生的車輪外傾變化和車輪相對車身的跳動而引起的外傾變化兩部分。在雙橫臂獨立懸架中,前一種變化使車輪向車身側(cè)傾的方向傾斜,即外傾角增大,結果使輪胎側(cè)偏剛度變小,因而使整車不足轉(zhuǎn)向效果加大;后一種變化取決于懸架上、下臂運動的幾何關系,在雙橫臂結構中,往往是外傾角隨彈簧壓縮行程的增
13、大而減小,這種變化與車身側(cè)傾引起的外傾角變化相反,會產(chǎn)生過度轉(zhuǎn)向趨勢。 懸架對操縱穩(wěn)定性影響是當車輛受到側(cè)向作用力時,汽車前、后軸垂直載荷變動量的大小影響操縱穩(wěn)定性。如果汽車前軸左、右車輪的垂直載荷變動量較大,汽車趨于增加不足轉(zhuǎn)向量;如果后軸的左、右車輪的垂直載荷變動量較大,汽車趨于減少不足轉(zhuǎn)向量。影響汽車前軸和后軸左、右車輪的垂直載荷變動量的主要因素有:前、后懸架的側(cè)偏剛度,懸掛質(zhì)量,質(zhì)心位置,前、后懸掛側(cè)傾中心位置等。這些參數(shù)也是懸架系統(tǒng)影響操縱穩(wěn)定性的參數(shù)。 橫向穩(wěn)定桿常用來提高懸架的側(cè)傾角剛度,或是調(diào)整前、后懸架側(cè)傾角剛度的比值。在汽車轉(zhuǎn)彎時,它可以防止車身產(chǎn)生很大的橫向側(cè)傾和橫向
14、角振動,以保證汽車具有良好的行駛穩(wěn)定性。提高橫向穩(wěn)定桿的剛度后,前懸架的側(cè)傾角剛度增加,轉(zhuǎn)向時左右輪荷變化加大,前軸的每個車輪的平均側(cè)偏剛度減小,汽車不足轉(zhuǎn)向量有所增加。前懸架中采用較硬的橫向穩(wěn)定桿有助于提高汽車的不足轉(zhuǎn)向性,并能改善汽車的蛇行行駛性能。 輪胎是影響汽車操縱穩(wěn)定性的一個重要因素,增大輪胎的載荷能力,特別是后輪胎的載荷能力,例如加大輪胎尺寸或提高層級,或者后輪由單胎改為雙胎,都會改善汽車的穩(wěn)態(tài)轉(zhuǎn)向特性。改變后輪胎的外傾角,也可以改善汽車的操縱穩(wěn)定性,這是因為后輪胎的負外傾角可以增加后輪胎的側(cè)偏剛度,從而減小過多轉(zhuǎn)向趨勢。 二、創(chuàng)建前懸架模型 1.創(chuàng)建新模型 雙擊桌面上AD
15、AMS/View的快捷圖標,打開ADAMS/View,在歡迎對話窗中選擇“Create a new model”,在模型名稱(Model Name)欄中輸入:FRONT_SUSP,其它選項欄中選擇系統(tǒng)默認的選項,按“OK”設置工作環(huán)境 在ADAMS/View菜單欄中,選擇設置(Settings)菜單中的單位(Units)命令,將模型的長度單位、質(zhì)量單位、力的單位、時間單位、角度單位和頻率單位分別設置為毫米、千克、牛頓、秒、度和赫茲。 在ADAMS/View菜單欄中,選擇設置(Settings)菜單中的工作網(wǎng)格(Working Grid)命令,將網(wǎng)格X方向和Y方向的大小分別設置為750和80
16、0,將網(wǎng)格的間距設置為50。 在ADAMS/View菜單欄中,選擇設置(Settings),將圖標的大小設置為50。 2.創(chuàng)建設計點 點擊ADAMS/View中零件庫的點(Point),選擇“Add to Ground”和“Don’t Attach”,在工作窗口創(chuàng)建圖八個設計點,它們的名稱和位置見下表。 設計點 X坐標 Y坐標 Z坐標 LCA_outer 0 0 0 UCA_outer 57.25 324.68 14.39 UCA_inner 399.51 391.21 44.90 LCA_inner 485.65 81.27 -86.82 T
17、ie_rod_outer -26.95 100 -170.71 Tie_rod_inner 439.55 181.19 -252.50 Knuckle_inner 18.91 107.24 4.75 Knuckle_outer -235.05 102.81 3.86 表1 3.創(chuàng)建主銷 點擊ADAMS/View中零件庫的圓柱體(Cylinder),選擇“New Part”,定義圓柱體的半徑(Radius)20,選擇設計點“LCA_outer”和“UCA_outer”,創(chuàng)建主銷,將其重新命名為Kingpin。 4.創(chuàng)建上橫臂 點擊ADAMS/View中零件
18、庫的圓柱體(Cylinder)既選擇“New Part”,定義圓柱體的半徑(Radius)為20,選擇設計點“UCA_outer”和“UCA_inner”創(chuàng)建上橫臂,將其重新命名為UCA。 點擊ADAMS/View中零件庫的球體(Sphere),選擇“Add to Part”,定義球體的半拉(Radius)為25,選擇上橫臂為參考物體,球體的位置為設計點“UCA_outer' 5.創(chuàng)建下橫臂 點擊ADAMS/View中零件庫的圓柱體(Cylinder)選擇“New Part”,定義圓柱體的半徑(Radius)為20,選擇設計點“LCA_outer”和“LCA_inner”,創(chuàng)建下橫臂,將
19、其重新命名為LCA。 點擊ADAMS/View中零件庫的球體(Sphere),選擇“Add to Part”,定義球體的半徑(Radius)為25,選擇下橫臂為參考物體,球體的位置為設計點“LCA_outer”。 6.創(chuàng)建拉臂 點擊ADAMS/View中零件庫的圓柱體(Cylinder),選擇“New Part”,定義圓柱體的半徑(Radius)為15,選擇設計點“Knuckle_inner”和“Tie_rod_outer”,創(chuàng)建拉臂,將其重新命名為“Pull_arm' 7.創(chuàng)建轉(zhuǎn)向拉桿 點擊ADAMS/View中零件庫的圓柱體(Cylinder),選擇“New Part'定義圓柱體
20、的半徑(Radius)為15,選擇設計點“Tie_rod_outer”和“Tle_rod_inner”,創(chuàng)建轉(zhuǎn)向拉桿,將其重新命名為Tie_rod。點擊ADAMS/View中零件庫的球體(Sphere),選擇“Add to Part”,定義球體的半徑(Radius)為20,選擇轉(zhuǎn)向拉桿為參考物體,球體的位置分別為設計點“Tie_rod_outer”和Tie_rod_inner 8.創(chuàng)建轉(zhuǎn)向節(jié) 點擊ADAMS/View中零件庫的圓柱體(Cylinder),選擇“New Part”,定義圓柱體的半徑(Radius)為20,選擇設計點“Knuckle_outer”和“Knuckle_inner'
21、創(chuàng)建轉(zhuǎn)向節(jié),將其重新命名為Knuckle。 9.創(chuàng)建車輪 點擊ADAMS/View中零件庫的圓柱體(Cylinder),選擇“New Part”,定義圓柱體的半徑(Radius)為375,定義圓柱體的長度(Length)為215 。 選擇設計點“Knuckle_outer”和“Knuckle_inner”(注意:不要把先后順序顛倒),創(chuàng)建車輪,將其重新命名為Wheel。 點擊ADAMS/View中零件庫的倒圓(Fillet),定義倒圓半徑(Radius)為50,選擇車輪圓柱體的兩條圓邊,然后按鼠標右鍵,完成倒圓。 10.創(chuàng)建測試平臺 點擊ADAMS/Mew中零件庫的點(Point)
22、,選擇Add to Ground”和“Don’t Attach”創(chuàng)建設計點“POINT_1,它的位置為(-350,-320,-200)。 點擊ADAMS/View中零件庫的長方體(Box)O,選擇“New Part”,將長方體的長度(Length)、高度(Height)和厚度(Depth)分別設置為500、45和400,選擇設計點“POINT_1”,創(chuàng)建長方體。 點擊ADAMS/View中零件庫的圓柱體(Cylinder),選擇“Add to Part”,定義圓柱體的長度(Length)為350,半徑(Radius)為30,選擇長方體“PART_1”為參考物體,選擇長方體的質(zhì)心位置為圓柱體
23、的起始點,垂直向下創(chuàng)建圓柱體,它與長方體組合構成測試平臺,將其重新命名為Test_Catch。 11.創(chuàng)建彈簧 點擊ADAMS/View中零件庫的點命令,選擇“Add to Part”和“Don't Attach”,在上橫臂(UCA)上創(chuàng)建設計點“Spring_lower”,它的位置為(174.6,347.89,24.85)。 點擊ADAMS/View中零件庫的點命令,選擇“Add to Ground”,和“Don't Attach ”,創(chuàng)建設計點“Spring_upper”,它的位置為(174.6,637.89,24.85)。 點擊ADAMS/View中力庫的彈簧(Spring),設
24、置彈簧的剛度(K)和阻尼(C)分別為129.8和6000,選擇設計點“Spring_lower”和“Spring_upper",創(chuàng)建彈簧。 12.創(chuàng)建球副 點擊ADAMS/View中約束庫的球副( Spherical Joint ),設置球副的選項為“2 Bod-1Loc”和“Normal To Grid"。選擇上橫臂(UCA)和主銷(Kingpin)為參考物體,選擇設計點“UCA_outer”為球副的位置點,創(chuàng)建上橫臂和主銷之間的約束副。 點擊ADAMS/View中約束庫的球副( Spherical Joint ),設置球副的選項為“2Bod-1Loc”和“Normal To Grid
25、 ",選擇下橫臂(LCA)和主銷(Kingpin)為參考物體,選擇設計點“LCA_outer”為球副的位置點,創(chuàng)建下橫臂和主銷之間的約束副。 點擊ADAMS/View中約束庫的球副( Spherical Joint ),設置球副的選項為“2Bod-1Loc”和“Normal To Grid ",選擇轉(zhuǎn)向拉桿(Tie_rod)和拉臂(Pull_arm)為參考物體,選擇設計點“Tie_ rod _outer”為球副的位置點,創(chuàng)建轉(zhuǎn)向拉桿和拉臂之間的約束副。 點擊ADAMS/View中約束庫的球副(Spherical Joint ),設置球副的選項為“1Location"和“Normal To
26、Grid ",選擇設計點“Tie_rod_inner”為球副的位置點,創(chuàng)建轉(zhuǎn)向拉桿和大地之間的約束副。 13.創(chuàng)建固定副 點擊ADAMS/View中約束庫的固定副(Fixed Joint),設置固定副的選項為“2Bod-1 Loc”和"Normal To Grid"。選擇拉臂( Pull_arm)和主銷( Kingpin )為參考物體,選擇設計點“Knuckle_inner”為固定副的位置點,創(chuàng)建拉臂和主銷之間的約束副。 點擊ADAMS/View中約束庫的固定副〔Fixed Joint),設置固定副的選項為“2Bod-1 Loc”和“Normal To Grid",選擇轉(zhuǎn)向節(jié)(Knuck
27、le)和主銷( Kingpin)為參考物體,選擇設計點“Knuckle_inner"為固定副的位置點,創(chuàng)建轉(zhuǎn)向節(jié)和主銷之間的約束副。 點擊ADAMS/View中約束庫的固定副(Fixed Joint),設置固定副的選項為“2 Bod-1Loc”和“Normal To Grid",選擇車輪(Wheel)和轉(zhuǎn)向節(jié)(Knuckle)為參考物體,選擇設計點“Knuckle_inner”為固定副的位置點,創(chuàng)建車輪和轉(zhuǎn)向節(jié)之間的約束副。 14.創(chuàng)建旋轉(zhuǎn)副 首先將視圖方向設置為前視圖,這個視圖方向是下面調(diào)整旋轉(zhuǎn)副方向時的基準。點擊ADAMS/View中約束庫的旋轉(zhuǎn)副(Revolute Joint )
28、,設置旋轉(zhuǎn)副的選項為“1Location”和“Normal To Grid ”。 選擇設計點“UCA _inner"為旋轉(zhuǎn)副的位置點,放置旋轉(zhuǎn)副后,直接在菜單欄的“Edit"菜單中選擇“Modify”命令,修改剛剛創(chuàng)建的旋轉(zhuǎn)副。系統(tǒng)彈出修改旋轉(zhuǎn)副對話窗。 點擊改變位置(Change Position)按鈕,系統(tǒng)彈出移動目標對話窗。如圖1。 在Rotate一欄中,輸入5,點選Z坐標方框,將旋轉(zhuǎn)副的方向旋轉(zhuǎn)5度,滿足上橫臂軸水平斜置角為-5度的要求。 保持模型的視圖為前視圖,點擊ADAMS/View中約束庫的旋轉(zhuǎn)副(Revolute Joint),設置旋轉(zhuǎn)副的選項為“1 Locatio
29、n”和“Normal To Grid ”,選擇設計點“LCA_ inner”為旋轉(zhuǎn)副的位置點,放置旋轉(zhuǎn)副后,直接在“Edit"萊單中選擇“Modify”命令,在修改旋轉(zhuǎn)副對話窗中點擊改變位置(Change Positian)按鈕,系統(tǒng)彈出移動目標對話窗,在Rotate一欄中,輸入10,點選Z坐標方框,將旋轉(zhuǎn)副的方向旋轉(zhuǎn)10度,,滿足下橫臂軸水平斜置角為10度的要求。 圖1 15.創(chuàng)建移動副 點擊ADAMS/View中約束庫的移動副(Translational Jaint) ,設置移動副的選項為“1Location”和“Pick Feature”,。選擇測試平臺(Test_Patc
30、h)質(zhì)心的Marker(Test_Patch.cm)為移動副的位置點,垂直向上(或向下)創(chuàng)建測試平臺和大地之間的約束副。 16.創(chuàng)建點—面約束副 點擊ADAMS/View中約束庫的點—面約束副(Inplane Joint Primitive ),設置點--面約束副的選項為“2Bodys -1 Location”和“Pick Geometry Feature”。選擇車輪(Wheel )和測試平臺(Testes Patch )為參考物體(注意:選擇物體的順序不要顛倒),選擇測試平臺(Test_ Patch)質(zhì)心的Marker(Test_Patch.cm)為點—面約束副的位置點,選擇垂直向上的方
31、向為約束副的方向,創(chuàng)建車輪和測試平臺之間的約束副。 17.保存模型 在ADAMS/View中,選擇“File”菜單中的“Save Datebase”命令,將前懸架模型保存在工作目錄中。 圖2 二.測量車輪接地點側(cè)向滑移量 1.添加驅(qū)動 點擊ADAMS/View中驅(qū)動庫的直線驅(qū)動(Translational Joint Motion )按鈕,選擇測試平臺和大地的移動副約束,創(chuàng)建直線驅(qū)動(TRANS_MOTION_1)。創(chuàng)建直線驅(qū)動后,直接在“Edit”菜單中選擇“Modify”可以修改直線驅(qū)動,在添加驅(qū)動對話窗的“F ( time )=”欄中,輸入驅(qū)動的函數(shù)表達式:100*si
32、n(360d*time),它表示車輪的上跳和下跳行程均為100mm。 圖3 在ADAMS/View的主工具箱中,選擇仿真按鈕,設置終止時間為1,工作步為100。然后點擊開始按鈕,進行仿真。觀察前懸架模型的運動仿真情況。如圖3所示。 圖4 2.測量車輪接地點側(cè)向滑移量 首先在車輪上創(chuàng)建Marker,修改它的位置為(-150,-270,0);然后,在大地創(chuàng)建Marker。 在菜單欄中,創(chuàng)建新的測量函數(shù),在函數(shù)編輯器對話窗中輸入測量名稱,編輯車輪接地點 側(cè)向滑移量的函數(shù)表達式:DX 其中,“TO Maarker”選擇車輪在(-150,-270,0)處的Marker,“From
33、 Marker”選擇大地在(-150,-270,0)處的Maarker 。 圖5 按ok,創(chuàng)建車輪接地點側(cè)向滑移量的測量函數(shù)。系統(tǒng)生成測量曲線,設置終止時間為1,工作步為100,進行仿真。 圖6 三.細化前懸架模型 1.創(chuàng)建設計變量 在ADAMS/View菜單欄中,選擇Build>Design Variable> New,如圖7所示。創(chuàng)建設計變量,系統(tǒng)彈出創(chuàng)建設計變量對話窗,變量名稱(Name)取系統(tǒng)默認的“DV_1”(此變量代表主銷長度),變量類型(Type)選擇“Real”,變量單位(units)選擇“l(fā)ength”,變量的標準值(Standard Value)取330,在
34、“Value Range by ”欄中選擇“Absolute Min and Max Values”,輸入變量的最小值(Min. Value)為310,輸入變量的最大值(Max. Value)為350,按“Apply”,創(chuàng)建設計變量“DV_1”。如圖7所示。 圖7 圖8 在創(chuàng)建設計變量對話窗中,變量名稱(Name)取系統(tǒng)默認的“DV_2”(此變量代表主銷內(nèi)傾角),變量類型(Type)選擇“Real”,變量單位(Units)選擇“angle”,變量的標準值(Standard Value)取10,在“Value Range by”欄中選擇“Absolute Min and Max V
35、alues”,輸入變量的最小值(Min. Value)為5,輸入變量的最大值(Max. Value)為15,按“Apply”,創(chuàng)建設計變量DV_2。 在創(chuàng)建設計變量對話窗中,變量名稱(Name)取系統(tǒng)默認的“DV_3”(此變量代表主銷后傾角),變量類型(Type)選擇“Real”,變量單位(Units )選擇“angle”,變量的標準值(Standard Value)取2.5,在“Value Range by”欄中選擇"Absolute Min and Max Values",輸入變量的最小值(Min. Value)為0,輸入變量的最大值(Max. Value)為6,按“Apply”。創(chuàng)建設
36、計變量“DV_3”。 在創(chuàng)建設計變量對話窗中,變量名稱(Name)取系統(tǒng)默認的“DV_4”(此變量代表上橫臂長度),變量類型(Type)選擇“Real”,變量單位(Units)選擇“l(fā)ength”,變量的標準值(Standard Value )取350,在“Value Range by”欄中選擇“Absolute Min and Max Values”,輸入變量的最小值(Min. Value)為300,輸入變量的最大值(Max. Value )為400,按“Apply”,創(chuàng)建設計變量DV_4。 在創(chuàng)建設計變量對話窗中,變量名稱(Name )取系統(tǒng)默認的“DV_5”(此變量代表上橫臂在汽車橫
37、向平面的傾角),變量類型(Type)選擇“Real”,變量單位(Units )選擇“angle”,變量的標準值(Standard Value)取11,在“Value Range by”欄中選擇" Absolute Min and Max Values ",輸入變量的最小值(Min. Value)為8,輸入變量的最大值(Max. Value)為15,按“Apply”,創(chuàng)建設計變量DV_5。 在創(chuàng)建設計變量對話窗中,變量名稱(Name )取系統(tǒng)默認的“DV_6”(此變量代表上橫臂的水平斜置角),變量類型(Type)選擇“Real”,變量單位(Units )選擇“angle”,變量的標準值(Sta
38、ndard Value)取5,在“Value Range by”欄中選擇" Absolute Min and Max Values ",輸入變量的最小值(Min. Value)為0,輸入變量的最大值(Max. Value)為10,按“Apply”,創(chuàng)建設計變量DV_6。 在創(chuàng)建設計變量對話窗中,變量名稱(Name)取系統(tǒng)默認的“DV_7”(此變量代表下橫臂長度),變量類型(Type)選擇“Real”,變量單位(Units)選擇“l(fā)ength”,變量的標準值(Standard Value )取500,在“Value Range by”欄中選擇“Absolute Min and Max Valu
39、es”,輸入變量的最小值(Min. Value)為480,輸入變量的最大值(Max. Value )為550,按“Apply”,創(chuàng)建設計變量DV_7。 在創(chuàng)建設計變量對話窗中,變量名稱(Name )取系統(tǒng)默認的“DV_8”(此變量代表下橫臂在汽車橫向平面的傾角),變量類型(Type)選擇“Real”,變量單位(Units )選擇“angle”,變量的標準值(Standard Value)取9.5,在“Value Range by”欄中選擇" Absolute Min and Max Values ",輸入變量的最小值(Min. Value)為5,輸入變量的最大值(Max. Value)為15
40、,按“Apply”,創(chuàng)建設計變量DV_8。 在創(chuàng)建設計變量對話窗中,變量名稱(Name )取系統(tǒng)默認的“DV_9”(此變量代表下橫臂軸的水平斜置角),變量類型(Type)選擇“Real”,變量單位(Units )選擇“angle”,變量的標準值(Standard Value)取10,在“Value Range by”欄中選擇" Absolute Min and Max Values ",輸入變量的最小值(Min. Value)為5,輸入變量的最大值(Max. Value)為15,按“Apply”,創(chuàng)建設計變量DV_9。 2.將設計點參數(shù)化 將光標放置在設計點“UCA_outer”處,按鼠
41、標右鍵,選擇"Modify",系統(tǒng)彈出列表編輯器,選擇設計點“UCA_outer"的X坐標,在列表編輯器頂部的輸入窗中,按鼠標右鍵,選擇Parameterize > Expression Builder,使用函數(shù)編輯器輸入設計點坐標的函數(shù)表達式。 系統(tǒng)彈出函數(shù)編輯器,如圖所示, 圖9 需要輸入設計點“UCA_outer”的X坐標的函數(shù)表達式: .FRONT_SUSP.ground.LCA_outer.loc_x+.FRONT_SUSP.DV_1*cos(.FRONT_SUSP.DV_3)*sin(.FRONT_SUSP.DV_2)。如圖10所示。 圖10 函數(shù)編輯器 重復
42、以上步驟,在設計點“UCA_outer”的Y坐標欄中輸入表達式: .FRONT_SUSP.ground.LCA_outer.loc_y+.FRONT_SUSP.DV_1*cos(.FRONT_SUSP.DV_3)*cos(.FRONT_SUSP.DV_2)。 在設計點“UCA_outer”的Z坐標欄中輸入表達式: .FRONT_SUSP.ground.LCA_outer.loc_z+.FRONT_SUSP.DV_1*sin(.FRDNT_SUSP.DV_ 3)。 在設計點“UCA_inner”的X坐標欄中輸入表達式; .FRONT_SUSP.ground.UCA_outer.
43、loc_x+.FRONT_SUSP.DV_4*cos(.FRONT_SUSP.DV_6)*cos(.FRONT_SUSP.DV_5)。 在設計點“UCA_inner”的Y坐標欄中輸入表達式: .FRONT_SUSP.ground.UCA_outer.loc_y+.FRONT_SUSP.DV_4*cos(.FRONT_SUSP.DV_6)*sin(.FRONT_SUSP.DV_5)。 在設計點“UCA_inner”的Z坐標欄中輸入表達式: .FRONT_SUSP.ground.UCA_outer.loc_z+.FRONT_SUSP.DV_4*sin(.FRDNT_SUSP.DV_ 6)。
44、 在設計點“LCA_inner”的X坐標欄中輸入表達式: .FRONT_SUSP.ground.LCA_outer.loc_x+.FRONT_SUSP.DV_7*cos(.FRONT_SUSP.DV_9)*cos(.FRONT_SUSP.DV_8)。 在設計點“LCA_inner的Y坐標欄中輸入表達式: .FRONT_SUSP.ground.LCA_outer.loc_y+.FRONT_SUSP.DV_7*cos(.FRONT_SUSP.DV_9)*sin(.FRONT_SUSP.DV_8)。 在設計點"LCA_inner”的Z坐標欄中輸入表達式: .FRONT_SUSP.grou
45、nd.LCA_outer.loc_z+.FRONT_SUSP.DV_7*sin(.FRDNT_SUSP.DV_ 9)。 在設計點“Knuckle_inner”的X坐標欄中輸入表達式: .FRONT_SUSP.ground.LCA_outer.loc_x+109*cos(.FRONT_SUSP.DV_3)*sin(.FRONT_SUSP.DV_2)。 在設計點“Knuckle_inner”的Y坐標欄中輸入表達式: .FRONT_SUSP.ground.LCA_outer.loc_y+109*cos(.FRONT_SUSP.DV_3)*cos(.FRONT_SUSP.DV_2)。 在設計
46、點“Knuckle_ inner”的Z坐標欄中輸入表達式: .FRONT_SUSP.ground.LCA_outer.loc_z+109*sin(.FRONT_SUSP.DV_3)。 在設計點“Knuckle_outer”的x坐標欄中輸入表達式: .FRONT_SUSP.ground.Knuckle_inner.loc_x-254*cos(0.2d)*cos(1d)。 在設計點“Knuckle_outer”的Y坐標欄中輸入表達式: .FRONT_SUSP.ground.Knuckle_inner.loc_y-254*cos(0.2d)*sin(1d)。 在設計點“Knuckle
47、outer”的Z坐標欄中輸入表達式: .FRONT_SUSP.ground.Knuckle_inner.loc_z-254*sin(0.2d)。 完成以上的函數(shù)表達式輸入后,按列表編輯器的“OK”將設計點進行了參數(shù)化。 圖11 3.將物體參數(shù)化 在ADAMS/View的工作窗口中,將光標放置在主銷(Kingpin)上,按鼠標右鍵,如圖10所示,修改主銷的圓柱體。在修改圓柱體對話窗中,將圓柱體的長度(Length)設置為變量DV_1. 按“OK”,完成主銷的參數(shù)化。同樣,將上橫臂(UCA)的圓柱體長度(Length)設置為變量“DV_4”,將下橫臂(LCA)圓柱體的長度(Leng
48、th)設置為變量“DV_7”。將拉臂(Pull_arm)的圓柱體長度(Length)用函數(shù)表達式: SQRT((.FRONT_SUSP.ground.Knuckle_inner.loc_x-.FRONT_SUSP.ground.Tie_rod_outer.loc_x)**2+(.FRONT_SUSP.ground.Knuckle_inner.loc_y-.FRONT_SUSP.ground.Tie_rod_outer.loc_y)**2+(.FRONT_SUSP.ground.Knuckle_inner.loc_z-.FRONT_SUSP.ground.Tie_rod_outer.loc_
49、z)**2)表示,如圖20所示。 圖12 主銷參數(shù)化 圖13 通過以上步驟,對受設計點參數(shù)化影響的主銷、上橫臂、下橫臂和拉臂的長度進行了參數(shù)化。 4.保存模型 在ADAMS/View的“File”菜單中,選擇“Save Database”命令,保存前懸架模型。 四.定制界面 1.創(chuàng)建修改主銷參數(shù)對話窗 在ADAMS/View菜單欄中,選擇Tools> Dialog Box>Create,系統(tǒng)彈出對話窗制作器,在對話窗制作器中,選擇“Dialog Box”菜單中的“New”命令,系統(tǒng)彈出創(chuàng)建新對話窗窗
50、口。在創(chuàng)建新對話窗窗口中,輸入對話窗的名稱(Name)" Modify_Kingpin_Parameter ",在創(chuàng)建按鈕( Create Buttons)選項中選擇“OK”“Apply”和“Cancel”。確認。系統(tǒng)創(chuàng)建修改主銷參數(shù)對話窗(Modify_Kingpin_Parameter)。 選擇對話窗制作器“Create”菜單中的命令,在修改主銷參數(shù)對話窗中創(chuàng)建三個滑動條: “Slider_1”,“Slider_2”和“Slider_3”。 雙擊滑動條“slider_1”,在對話窗制作器的屬性(Attributes)欄中,選擇“Layout ".輸入滑動條"slider_1”的左邊距(
51、Left)為160,寬度(Width)為200,頂邊距(Top)為25, 高度(Height)為30,如圖12所示,按“Apply”,定義了滑動條“slider_1”的大小和位置。 在對話窗制作器的屬性(Attributes)欄中,選擇“'Value”,輸入滑動條“slider_1”的標準值(Value)為330,最小值(Min. Value)為310,最大值(Max. Value)為350,如圖13所示,按“Apply”。 圖14 圖15 在對話窗制作器的屬性(Attributes)欄中,選擇“Commands”,輸入滑
52、動條“slider_1”的 圖16 命令:variable set variable =.FRONT_SUSP.DV_1 real=$slider_1。點選對話窗底部的“Execute commands while sliding”,如圖14所示。按“Apply”,將滑動條“slider_1”的值賦予設計變量“DV_1”。 雙擊滑動條“slider_2”,在對話窗制作器的屬性(Attributes)欄中,選擇“Layout ".輸入滑動條"slider_2”的左邊距(Left)為160,寬度(Width)為200,頂邊距(Top)為70, 高度(Height)為30,按“Apply”,定
53、義了滑動條“slider_2”的大小和位置。 在對話窗制作器的屬性(Attributes)欄中,選擇“'Value”,輸入滑動條“slider_2”的標準值(Value)為10,最小值(Min. Value)為5,最大值(Max. Value)為15,按“Apply”。 在對話窗制作器的屬性(Attributes)欄中,選擇“commands”,輸入滑動條“slider_2"的命令: variable set variable =.FRONT_SUSP.DV_2 real=$slider_2 點選對話窗底部的“Execute commands while sliding”,按“Apply
54、”,將滑動條“slider_2”的值賦予設計變量“DV_2”。 雙擊滑動條“slider_3”,在對話窗制作器的屬性(Attributes)欄中,選擇“Layout ".輸入滑動條"slider_3”的左邊距(Left)為160,寬度(Width)為200,頂邊距(Top)為115, 高度(Height)為30,按“Apply”,定義了滑動條“slider_3”的大小和位置。 在對話窗制作器的屬性(Attributes)欄中,選擇“'Value”,輸入滑動條“slider_3”的標準值(Value)為2.5,最小值(Min. Value)為0,最大值(Max. Value)為6,按“App
55、ly”。 在對話窗制作器的屬性(Attributes)欄中,選擇“commands”,輸入滑動條“slider_3"的命令: variable set variable =.FRONT_SUSP.DV_3 real=$slider_3 點選對話窗底部的“Execute commands while sliding”,按“Apply”,將滑動條“slider_3”的值賦予設計變量“DV_3”。創(chuàng)建滑動條對話窗。 在對話窗制作器中,選擇“Create”菜單中的“Lable”命令,在修改主銷參數(shù)對話窗中創(chuàng)建三個標簽:“l(fā)able_1”,“l(fā)able_2”和“l(fā)able_3”。 雙擊標簽“l(fā)a
56、ble_1”,在對話窗制作器的屬性(Attributes)欄中,選擇“Layout”輸入標簽“l(fā)able_ 1”的左邊距( Left)為20,寬度(width)為120,頂邊距(Top)為25,高度(length)為30,按“Apply”。 在對話窗制作器的屬性(Attributes)欄中,選擇“Appearance”,輸入標簽“l(fā)able_ 1”的文字符號(Lable Text)為“Kingpin Length”,按“Apply”。 雙擊標簽“l(fā)able_2”,在對話窗制作器的屬性(Attributes)欄中,選擇“Layout”輸入標簽“l(fā)able_ 2”的左邊距( Left)為20,
57、寬度(width)為120,頂邊距(Top)為70,高度(length)為30,按“Apply”。 在對話窗制作器的屬性(Attributes)欄中,選擇“Appearance”,輸入標簽“l(fā)able_ 2”的文字符號(Lable Text)為“Kingpin Inclination”,按“Apply”。 雙擊標簽“l(fā)able_3”,在對話窗制作器的屬性(Attributes)欄中,選擇“Layout”輸入標簽“l(fā)able_3”的左邊距( Left)為20,寬度(width)為120,頂邊距(Top)為115,高度(length)為30,按“Apply”。 在對話窗制作器的屬性(Attr
58、ibutes)欄中,選擇“Appearance”,輸入標簽“l(fā)able_ 3”的文字符號(Lable Text)為“Caster Angle”,按“Apply”。如圖15所示。 圖17 2.創(chuàng)建修改上橫臂參數(shù)對話窗 在ADAMS/View菜單欄中,選擇Tools> Dialog Box>Create,系統(tǒng)彈出對話窗制作器,在對話窗制作器中,選擇“Dialog Box”菜單中的“New”命令,系統(tǒng)彈出創(chuàng)建新對話窗窗口。在創(chuàng)建新對話窗窗口中,輸入對話窗的名稱(Name)" Modify_UCA_Parameter ",在創(chuàng)建按鈕( Create Buttons)選項中選擇“OK”“App
59、ly”和“Cancel”。確認。系統(tǒng)創(chuàng)建修改主銷參數(shù)對話窗(Modify_UCA_Parameter)。 選擇對話窗制作器“Create”菜單中的命令,在修改上橫臂參數(shù)對話窗中創(chuàng)建三個滑動條: “Slider_4”,“Slider_5”和“Slider_6”。 雙擊滑動條“slider_4”,在對話窗制作器的屬性(Attributes)欄中,選擇“Layout ".輸入滑動條"slider_4”的左邊距(Left)為160,寬度(Width)為200,頂邊距(Top)為25, 高度(Height)為30,按“Apply”,定義了滑動條“slider_4”的大小和位置。 在對話窗制作器的屬
60、性(Attributes)欄中,選擇“'Value”,輸入滑動條“slider_4”的標準值(Value)為350,最小值(Min. Value)為300,最大值(Max. Value)為400,按“Apply”。 在對話窗制作器的屬性(Attributes)欄中,選擇“Commands”,輸入滑動條“slider_4”的 命令:variable set variable =.FRONT_SUSP.DV_4 real=$slider_4。 點選對話窗底部的“Execute commands while sliding”。按“Apply”,將滑動條“slider_4”的值賦予設計變量“DV
61、_4”。 雙擊滑動條“slider_5”,在對話窗制作器的屬性(Attributes)欄中,選擇“Layout ".輸入滑動條"slider_5”的左邊距(Left)為160,寬度(Width)為200,頂邊距(Top)為70, 高度(Height)為30,按“Apply”,定義了滑動條“slider_5”的大小和位置。 在對話窗制作器的屬性(Attributes)欄中,選擇“'Value”,輸入滑動條“slider_5”的標準值(Value)為11,最小值(Min. Value)為8,最大值(Max. Value)為15,按“Apply”。 在對話窗制作器的屬性(Attributes)
62、欄中,選擇“commands”,輸入滑動條“slider_5"的命令: variable set variable =.FRONT_SUSP.DV_5 real=$slider_5。 點選對話窗底部的“Execute commands while sliding”,按“Apply”,將滑動條“slider_5”的值賦予設計變量“DV_5”。 雙擊滑動條“slider_6”,在對話窗制作器的屬性(Attributes)欄中,選擇“Layout ".輸入滑動條"slider_6”的左邊距(Left)為160,寬度(Width)為200,頂邊距(Top)為115, 高度(Height)為30,按
63、“Apply”,定義了滑動條“slider_6”的大小和位置。 在對話窗制作器的屬性(Attributes)欄中,選擇“'Value”,輸入滑動條“slider_6”的標準值(Value)為5,最小值(Min. Value)為0,最大值(Max. Value)為10,按“Apply”。 在對話窗制作器的屬性(Attributes)欄中,選擇“commands”,輸入滑動條“slider_6”的命令: variable set variable =.FRONT_SUSP.DV_6 real=$slider_6。 點選對話窗底部的“Execute commands while sliding
64、”,按“Apply”,將滑動條“slider_6”的值賦予設計變量“DV_6”。創(chuàng)建滑動條對話窗。 在對話窗制作器中,選擇“Create”菜單中的“Lable”命令,在修改主銷參數(shù)對話窗中創(chuàng)建三個標簽:“l(fā)able_4”,“l(fā)able_5”和“l(fā)able_6”。 雙擊標簽“l(fā)able_4”,在對話窗制作器的屬性(Attributes)欄中,選擇“Layout”輸入標簽“l(fā)able_4”的左邊距( Left)為20,寬度(width)為120,頂邊距(Top)為25,高度(length)為30,按“Apply”。 在對話窗制作器的屬性(Attributes)欄中,選擇“Appearance
65、”,輸入標簽“l(fā)able_4”的文字符號(Lable Text)為“UCA Length”,按“Apply”。 雙擊標簽“l(fā)able_5”,在對話窗制作器的屬性(Attributes)欄中,選擇“Layout”輸入標簽“l(fā)able_5”的左邊距( Left)為20,寬度(width)為120,頂邊距(Top)為70,高度(length)為30,按“Apply”。 在對話窗制作器的屬性(Attributes)欄中,選擇“Appearance”,輸入標簽“l(fā)able_5”的文字符號(Lable Text)為“UCA Angle(XY)”,按“Apply”。 雙擊標簽“l(fā)able_6”,在對話
66、窗制作器的屬性(Attributes)欄中,選擇“Layout”輸入標簽“l(fā)able_6”的左邊距( Left)為20,寬度(width)為120,頂邊距(Top)為115,高度(length)為30,按“Apply”。 在對話窗制作器的屬性(Attributes)欄中,選擇“Appearance”,輸入標簽“l(fā)able_6”的文字符號(Lable Text)為“UCA Angle(XZ)”,按“Apply”。如圖16所示。 圖18 3.創(chuàng)建修改下橫臂參數(shù)對話窗 在ADAMS/View菜單欄中,選擇Tools> Dialog Box>Create,系統(tǒng)彈出對話窗制作器,在對話窗制作器中,選擇“Dialog Box”菜單中的“New”命令,系統(tǒng)彈出創(chuàng)建新對話窗窗口。在創(chuàng)建新對話窗窗口中,輸入對話窗的名稱(Name)" Modify_LCA_Parameter ",在創(chuàng)建按鈕(Create Buttons)選項中選擇“OK”“Apply”和“Cancel”。確認。系統(tǒng)創(chuàng)建修改主銷參數(shù)對話窗(Modify_LCA_Parameter)。 選擇對話窗制作器“Create”菜單中
- 溫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3.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5. 裝配圖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物業(yè)管理制度:常見突發(fā)緊急事件應急處置程序和方法
- 某物業(yè)公司冬季除雪工作應急預案范文
- 物業(yè)管理制度:小區(qū)日常巡查工作規(guī)程
- 物業(yè)管理制度:設備設施故障應急預案
- 某物業(yè)公司小區(qū)地下停車場管理制度
- 某物業(yè)公司巡查、檢查工作內(nèi)容、方法和要求
- 物業(yè)管理制度:安全防范十大應急處理預案
- 物業(yè)公司巡查、檢查工作內(nèi)容、方法和要求
- 某物業(yè)公司保潔部門領班總結
- 某公司安全生產(chǎn)舉報獎勵制度
- 物業(yè)管理:火情火災應急預案
- 某物業(yè)安保崗位職責
- 物業(yè)管理制度:節(jié)前工作重點總結
- 物業(yè)管理:某小區(qū)消防演習方案
- 某物業(yè)公司客服部工作職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