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生物上冊 6.15.1《人體內物質的運輸》第3課時教案 (新版)蘇科版.doc
《八年級生物上冊 6.15.1《人體內物質的運輸》第3課時教案 (新版)蘇科版.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八年級生物上冊 6.15.1《人體內物質的運輸》第3課時教案 (新版)蘇科版.doc(5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人體內物質的運輸(第3課時) 【教學目標】 1.知道血液的組成及功能,知道血液的成分和主要功能; 2.血細胞的形態(tài)、數(shù)量和生理功能; 3.說出什么叫貧血、發(fā)炎; 4.知道人體的血量、輸血和血型的知識。 【能力目標】 1.通過學生學會使用顯微鏡觀察人血永久涂片,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及實驗操作 能力; 2.通過對三種血細胞的比較,培養(yǎng)學生對比歸納的分析能力; 3.通過學習三種血細胞的正常值,培養(yǎng)學生自我保健的實踐能力。 【情感目標】 1.通過探索血液成分的實驗及對實驗現(xiàn)象的觀察和分析,培養(yǎng)學生實事求是的科 學態(tài)度。 2.通過學習人體的血量、輸血和血型的知識,對學生進行每個健康公民都有獻血 義務的思想教育。 【教學重難點】 重點:知道血液的組成及功能;了解血細胞的形態(tài)、數(shù)量和生理功能。 難點: 知道血液的組成及功能。 【教學過程】 一.新課的引入 我們知道醫(yī)生診斷某些疾病時往往要驗血,人體失血過多時會危及生命,可見血液對我們人體來說是非常重要的。血液到底有什么作用呢?它的成分是什么?輸血挽救了無數(shù)人的生命,那么是不是只要給需要的人輸血就一定救他的命呢?另外有些疾病如乙肝、愛滋病,它們可通過血液傳播??梢娧号c人體關系非常密切。 二.新課講授 1.血液的組成 (1)提問:有關血液的知識,你們知道有哪些?血液有什么用? (2)探索血液的組成: 血液由液體血漿和有形的血細胞構成,把血液加抗凝劑會看到分層現(xiàn)象,在顯微鏡下觀察會看到血細胞。 實驗一:觀察血液的組成 步驟:1.在量筒內先加幾滴5%的檸檬酸鈉溶液;2.取雞血液10ml注入量筒,輕輕搖動幾次;3.靜置觀察(為什么要加檸檬酸鈉?檸檬酸鈉是一種抗凝劑,加入后可防止血液凝固),觀察:(1)血液是否分層?分幾層?(2)各層的顏色怎樣?大致比例如何? 記錄:結合彩圖四把觀察結果記錄在表格中: 組成比較 位置 顏色 約占血液總量(%) 反饋:學生回答實驗現(xiàn)象。 實驗二: 顯微鏡下觀察人血的永久涂片 方法步驟: 1.低倍鏡觀察人血的永久涂片,找到物象; 2.動轉換器,把高倍物鏡對準通光孔; 3.細準焦螺旋調準焦距,直到物鏡清晰為止。 觀察與思考: 1.看到幾種類型細胞?(移動裝片找) 2.最多的是哪種細胞?是什么形狀?什么顏色? 3.最大的是哪種細胞?有無細胞核? 4.最小的是哪種? 反饋觀察結果: 學生回答實驗現(xiàn)象。 2種血細胞的功能 (1)探索紅細胞的功能: ①介紹紅細胞呈現(xiàn)紅色的原因:紅細胞里有一種紅色含鐵的蛋白質叫做血紅蛋白,所以紅細胞呈紅色。 ②血紅蛋白有什么特性?紅細胞有什么功能? 觀察演示實驗總結血紅蛋白的特性。 演示實驗:取一只試管加有抗凝劑的血液,待血細胞沉淀后,倒去上層的血漿和部分血細胞,觀察留在試管內的紅細胞呈暗紅色。然后將試管傾斜放置,十分鐘后讓學生觀察: 觀察內容:斜面的紅細胞與試管底部紅細胞的顏色是否一樣? 思考:血紅蛋白有什么特性? 對實驗現(xiàn)象的分析:此現(xiàn)象說明血紅蛋白與氧結合或分離的條件與氧多少有關。斜面上的紅細胞暴露在空氣中,周圍氧較多,即血紅蛋白與氧結合,形成鮮紅的氧合血紅蛋白,而底部的紅細胞接觸的空氣少,血紅蛋白尚未與氧結合,仍呈暗紅色。 得出結論:血紅蛋白的特性是:在氧氣濃度低的地方容易與氧結合,在氧氣濃度高的地方容易與氧分離。 根據(jù)血紅蛋白的特性,總結紅細胞有什么功能? (2)探索白細胞的功能 當身體某一部分被細菌感染時,白細胞是如何到達感染處?傷口化膿時流出的膿液分別含有哪些成分? 總結白細胞的功能:吞噬病菌,對人體有防御和保護作用。 指出:白細胞計數(shù)是臨床化驗的重要項目。因為人體受病菌感染時,血中的白細胞總數(shù)高于正常,感染處也聚集大量的白細胞。 (3)血小板的功能 生活現(xiàn)象:當不小心,把皮膚劃破時,流出血液,不久又自然止血。 提出問題:為什么皮膚出血后會自然止血?(當血管受傷而流血時,血小板會在出血的傷口處聚集成團,并經(jīng)傷口粗糙表面的摩擦,即破裂而釋放出一種物質——凝集素,使纖維蛋白原轉為纖維蛋白,纖維蛋白原是可溶的,纖維蛋白是不溶的,可交織成網(wǎng),把血細胞網(wǎng)羅在內,形成血塊而凝固。在血塊之外,所遺留的澄清的液體,即是血清。) 由此,同學們可得出血小板有什么作用?(結論:血小板有止血和促進凝血的作用。) 教師講述:由于血小板既能止血,又能凝血,所以正常人皮膚劃破流血后不久就會自然止血,但有一種遺傳病,叫血友病,患者的血小板很難破裂,不能釋放出促血液凝固的物質——凝集素,因此,血管遇上大的損傷,無法止血而死亡。 成 分 百分比或每立方毫米含量 細胞特征 功 能 血 漿 (55%) 水 分 91--92% 淡黃色、半透明液體,除去纖維蛋白原,剩余的黃色透明的液體部分叫血清 運載血細胞,運輸養(yǎng)料和廢物 蛋白質 7%左右 葡萄糖 0.1% 無機鹽 0.9% 血細胞 (45%) 紅細胞 男500萬左右 兩面凹的圓餅狀,無核,直徑7.7微米,含血紅蛋白。 運輸氧和部分CO2 女420萬左右 白細胞 0.5--1萬 形態(tài)多樣,比紅細胞大, 有核 吞噬病菌,對人體有防御和保護作用 血小板 10--30萬 個體最小,形狀不規(guī)則,無核 促進止血、加速凝血 總結:學生完善三種血細胞的比較表 血細胞名稱 形態(tài)結構 正常值 功能 紅細胞 男: 女: 白細胞 血小板 3.血與發(fā)炎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聽說某某有點貧血,貧血到底怎么回事? 指出:血液里紅細胞的數(shù)量過少(正常范圍:男子平均500萬個/立方毫米,女子平均420萬個/立方毫米),或者紅細胞中的血紅蛋白含量過少(正常范圍:男子為12—15克/100毫升,女子為10.5—13.5/100毫升)都叫貧血。 貧血患者由于血液運輸氧的能力低,影響體內各器官的正常生理活動,因而常常表現(xiàn)出精神不振、疲勞、頭暈、面色蒼白等癥狀。這時候應該找醫(yī)生診斷和治療。一般的貧血患者,應該多吃一些含蛋白質和鐵質豐富的食物。 4.血量與輸血 血液對人體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人體到底有多少血?碰到意外事故失血過多怎么辦? (1)血量 提問:你們知道自己體內有多少血? 一個成年人的血量約為體重的7-8%,那么,請計算一下,一個體重為60公斤的人他的血為多少?平均為多少? 人體內的血量只有維持相對的穩(wěn)定,才能保證人體的正常的生理活動。如果一個健康的成年人一次失血超過體內血量的30%,就會有生命危險。(讓學生計算一下體內血量的30%是多少毫升的血?) 經(jīng)研究發(fā)現(xiàn):如果一個人一次失血不超過體內血量的10%,(讓學生計算大約是多少毫升?400毫升),所喪失的血漿成分和血細胞還能在一定的時期內相繼得到補充而恢復正常,一般喪失的水分、無機鹽在2小時內可恢復正常,血漿蛋白濃度一天左右恢復正常,紅細胞則在一個月內恢復正常。因此,一個健康成年人一次失血不超過體內血量的10%,是不會影響健康的。 問:你們知道我國的義務獻血每次是多少毫升?(200毫升) 人一次就獻200毫升血,對自己來說沒有什么損害,但對那些病危躺在醫(yī)院急需輸血搶救的人來說,卻是救人一命。因此,每一個健康的公民都應積極參加義務獻血。(獻血的條件:獻血者須是無傳染病史、無慢性病的健康的成年人。) 但同學們目前處于生長發(fā)育階段,不提倡義務獻血,當你們到了18歲后,對于每一次獻血應該踴躍報名參加。 (2)輸血 一個人因大量失血而危及生命的時候,必須通過輸血進行搶救,使病人補充血量。但輸血前一定要檢查獻血者和受血者的血型是否符合。 輸血時,如果供血者和受血者的血型不合,輸血后紅細胞會凝集成團,阻礙血液循環(huán),而給受血者帶來嚴重的后果,甚至死亡。因此,輸血的原則是:應該輸同型血。 血液除了ABO血型以外,還有其他血型系統(tǒng)。所以,安全的方法是輸血前應該進行交叉配血實驗,即受血者的血與供血者的血液相實驗,是否出現(xiàn)凝血現(xiàn)象。-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人體內物質的運輸 八年級生物上冊 6.15.1人體內物質的運輸?shù)?課時教案 新版蘇科版 年級 生物 上冊 6.15 人體內 物質 運輸 課時 教案 新版 蘇科版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jīng)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www.hcyjhs8.com/p-54229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