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五年級語文下冊 題西林壁 2教學實錄 長春版.doc
《2019-2020年五年級語文下冊 題西林壁 2教學實錄 長春版.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9-2020年五年級語文下冊 題西林壁 2教學實錄 長春版.doc(7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2019-2020年五年級語文下冊 題西林壁 2教學實錄 長春版 設計意圖: 古詩是中華文化的精華,是最有靈性之美的語言。她傳遞著文明,印刻著人間的喜怒哀樂、書寫著無限河山。筆者認為,古詩的教學,應基于吟誦,貴在于品悟,回歸生活,切忌支解語言而忽略大意象的美。 《題西林壁》是古詩中寫景抒情的典范,也是情理交融的詩文先河。筆者的教學,旨在激發(fā)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探索詩意的能力,在詩的靈動意境中,引導學生和詩人及文本產生共鳴,在真實的生活中感受詩的強大生命力。 學習目標: 1. 激發(fā)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感受詩歌語言的魅力/ 2. 培養(yǎng)學生探索詩意的能力。 3. 樹立正確的認識事物的觀念。 課前準備: 收集蘇軾的生平資料。 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蘇軾富有哲理的話“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并聯系生活從中獲得啟示。 教學準備: 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師:同學們,古詩語言精煉,蘊義深刻,是我們中華民族之瑰寶。那今天我們就從展示你們所會的古詩開始,一起走進這美妙的古詩世界。誰愿意把自己會的古詩與大家一起分享? 生:背誦古詩《春日》、《詠柳》、《游子吟》、《春夜喜雨》等等。 師:出示(課件1:望廬山瀑布)同學們會的古詩可真多呀!看到這幅畫,你想到了哪首古詩? 生:(生答、齊誦) 師:是啊,許多詩人都被廬山的美景所感動,留下了千古名句。現在讓我們也一起去觀賞廬山好不好?好大家做好準備,我們出發(fā)了。(課件2:風光片)師配樂導語:隨著優(yōu)美的音樂,我們來到了廬山,這里山高水長,云霧迷蒙,這里古木參天,鳥語花香,這里流泉飛瀑如夢似幻,我們沿著山道石級而上,來到了西林寺,走進寺內,映入眼簾的是墻上的一首詩?,F在哪位細心的同學知道了這首詩的名字?(生答)《題西林壁》誰說說什么意思?(書寫在西林寺墻壁上的詩) 哦!原來是宋代大詩人蘇軾路過廬山寫下的一首詩。誰來介紹一下作者蘇軾。(學生簡介) (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學家、書畫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與其父蘇洵、其弟蘇轍被合稱為“三蘇”。)下面我們就一起來欣賞古詩。 二、欣賞古詩,注意字音 師:出示(課件3:古詩)欣賞古詩的同時,可以小聲的跟讀,注意讀準字音。 生:欣賞古詩,小聲跟讀。 三、自學古詩 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自學古詩,碰到不理解的可以小組討論或請教老師。 生自學,師巡回指導 四、理解古詩 師:學好了嗎?作者看到的廬山什么樣?誰能讀讀相關的詩句。 (出示詩句前兩行) 師:兩行詩句中你有哪些詞句不理解? 預設:不理解“橫看、側看、嶺、峰” 師:誰能告訴橫看、側看是怎樣看? (結合觀察物體理解橫看即從正面看)從正面看到的是“山嶺”,從側面看到的是“山峰”。那什么是山嶺和什么是山峰?(學生自由表達) 師:同學們描述的還是不夠形象準確。請你仔細觀察這兩幅圖片,你覺得哪幅是山嶺,哪幅是山峰?(課件出示圖片) 師:誰來形容一下山嶺與山峰有什么不同?那連起來我們可以這么理解詩第一句,一邊用手勢來表示:從正面看,廬山的山嶺—— 生:連綿不斷(引導學生緩緩張開手臂,又做波浪狀,表示山嶺起伏); 師:從側面來觀賞,廬山的山峰—— 生:高聳入云(直插云天)(引導學生雙手搭成一個尖角,迅速上舉)。 師:作者還從哪個角度觀看了廬山?(遠處、近處、高處、低處看廬山)想像一下作者看到的會是什么景象?(學生發(fā)揮想像) 師:同學們想像的真形象,接下來同桌小聲的把前兩行詩的意思說說。誰愿意說一說。 師:誰能帶著自己的感受讀一讀前兩行。(指名讀) 師:為什么作者看到的廬山景象都不一樣呢?(觀察角度不同)(加入對詩的寫作背景的介紹) 過渡:作者發(fā)出了由衷的感慨,詩中是怎樣寫的?(學生讀詩句) 在這兩行詩句中有什么不理解的詞句? ‘緣’字。先讓學生理解,不理解在滲透查字典找意思。 師:誰說說這兩句詩的意思。(生說) 師:誰能用“因為……所以……”再來說一說。 學生練說,指名。 生:因為我人在這座山中,所以認不請廬山的真面目。 要看清廬山的真面目,的確不容易呀!請同學們再自由讀一讀整首詩。(指名讀) 師:讀到這里誰來再說說“要想看清廬山的真面目應該怎么辦?(生思考、回答) 過渡:因為詩人站在廬山之中,視野受到限制,只能看到廬山的局部正像我們每天都生活在地球上,但我們卻不能看到地球的全貌。套用古詩的話說:真是…… 生接:不識地球真面目,只緣身在地球中。 師:結合我們今天學的這首古詩讓我們知道,要了解一個事物必須怎樣做? 生答:客觀全面的了解事物。 師:明白了這一道理后,想一想,我們應該怎樣正確的評價我們周圍的同學呢?是看他的優(yōu)點呢還是看缺點呢? 生答:優(yōu)缺點全面看。 師:看待別人是這樣,評價自己也是如此,誰愿意試著這樣評價一下自己? 師:剛剛幾位同學都說得很好,只有客觀全面的看待自己和別人,才能取長補短,使自己變得越來越優(yōu)秀。 六、升華主題 師:今天,老師很高興與大家一齊看廬山、看人生,在旅途中還懂得了一些道理。最后,讓我們和詩人一起站在大廬山之巔,看著眼前這變幻莫測的景象,共同吟誦這首千古名作。 學生配樂齊誦。 七、課外延伸 作者蘇軾在游覽廬山時曾寫下了五首游記詩。老師這里搜集到了,課下我們一起把他們收入到我們的古詩集中好不好? 附送: 2019-2020年五年級語文下冊 題西林壁 2教案 長春版 教學目標 1.知識能力目標:有感情的朗讀、背誦和默寫古詩,了解詩句的意思。 2.過程方法目標:學習如何讓解讀詩歌。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培養(yǎng)學生對古詩文的興趣,熱愛古詩文,學會全面看待問題。 教學重點 通過理解詩意,體會詩中蘊含的深刻的人生道理。 教學難點 體會詩中描繪的景象。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引入新課 師:我們的祖國地大物博,山清水秀,風景優(yōu)美。同學們都知道哪些風景名勝,說說看。 生說風景(目的: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培養(yǎng)熱愛祖國的思想) 師:同學們說了不少,我也向大家介紹一處風景。(放映廬山錄像)(目的:讓學生對廬山有初步認識, 吸引學生注意力) 師:看了以后,你覺得廬山怎么樣? 生談感想(目的:使學生對廬山的感性認識進行梳理,同時鞏固認識。) 師:著名的北宋詩人蘇軾在觀賞了廬山后,寫下至今仍為人們稱頌的詩篇——《題西林壁》。今天我們就要來學習這首古詩(板書詩題) 二、講解 1.初讀古詩,認識生字。 師:請同學們自讀古詩,并把不認識的字勾出來。 2.齊讀古詩,糾正讀音。 師:我知道班上的同學朗誦的能力非常出色的,能不能為老師朗誦一次。 生讀古詩,對出現的問題加以糾正。(重點:卷舌音、平舌音) 3.范讀古詩,講讀法。 師:同學們朗誦得不錯,如果能注意一下停頓就更好了??蓜e小看停頓,在古詩中是很有講究的。一般來說,一句詩中每兩個字一停頓,最后三個字連著讀。大家愿意聽老師按照這個規(guī)則朗誦一遍嗎? 師配樂朗誦古詩 現在請同學們在每句詩的停頓處用“/”作上標記 師:請同學們再來朗誦一遍,注意停頓。 生齊讀古詩(配樂) 4.明確學習任務,組織自學。 師:在這堂課中我們要完成以下的學習任務(出示學習任務),請讀一遍。同學們有沒有信心完成學習任務?(激勵學生)好,現在就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先完成前四項學習任務。如果遇到了難題可以向老師,同學求助。(合作學習)(課堂預計:自學過程中,學生在解釋詩時會不知道如何下手;解決辦法:講學法,我們在解釋古詩時,通常要使用拆分法,所謂拆分法,就是將一句詩分成若干個部分分別加以解釋,然后將這些解釋聯系起來。同時你還必須聯系整首詩的內容來解釋,舉例說明。) 生自學,教師根據實際情況出示相關資料(資料:蘇軾個人情況。西林寺。)播放廬山風景。 5.組織學生交流學習成果。 師:你們的任務完成了嗎? 生匯報。 師:那還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并對學生出現的問題加以糾正。) 生提問,師組織互助解疑。 6.鞏固 師:我們再來領略一下廬山的風光。我希望同學們邊看就邊想我們學的這首詩的內容,找一找片子中的峰、 嶺。 生觀看錄像。 師:在看過了美麗的廬山后,我想請一位同學來判斷一下黑板上的圖形哪一個是山嶺,哪一個是山峰,現在請同學來朗誦這首詩。(引發(fā)感情:在朗誦這首詩時你可以想象一下廬山的面貌;成片的云霧遮擋著連綿起伏而又挺拔陡峭的廬山,廬山時隱時現,看到如此美麗的風景,你非常的高興,于是就朗誦出這首廣為流傳的《題西林壁》) 7.分析古詩結構,引導學生體會古詩所說的道理。 師:看得出許多同學都想來朗誦,那就請同學們一起朗誦。但在朗誦這首詩時,請同學們思考一個問題。一般來說,古詩可分為兩部分——所見和所感。同學們在朗誦時看看這首詩中哪一部分是寫詩人看到的?哪一部分是寫作者的感受的。(學生朗誦時出示課件)(前兩句是寫詩人看到的,后兩句寫感受。)詩人向大家描述了他眼中的廬山,可是詩人眼中的廬山卻有不同的樣子,這是為什么呢?對此詩人是怎樣解釋的?(只緣身在此山中)為什么處于山中就看不清廬山的全貌呢?(提示:詩人站在廬山的正面,只能看到它的正面,而山是不是只有一個面呢?所以無論詩人從什么角度看廬山,都只能看到廬山的一個——部分) 8.背誦 師:下面請同學們背誦這首古詩。 生背誦古詩(出示課件) 師檢查背誦情況 9.總結 師:這首詩通過寫詩人在廬山因為觀察的角度不同,看到的廬山也不相同,告訴我們一個道理,觀察事物時,從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樣子會不同?,F在,我要給同學們講一個故事,大家在聽故事時要想一想故事中的人物錯在那里。 師講故事《盲人摸象》 師:請同學們說說這四位盲人他們錯在那里? 10.結束 師:請大家對照學習任務自己檢查一下是不是都完成了。(出示學習要求)生檢查。詩人蘇軾通過觀賞廬山明白了一個道理——要想了解一個事物就必須全面的進行觀察,不能只看一面。其實,許多道理就存在于我們的生活、學習中,希望同學們也做個有心人,從生活、學習中找道理,學道理。好嗎? 板書設計 題西林壁 北宋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峰, 觀察的 遠近/高低/各不同?!崒憽 〗嵌炔? 不識/廬山/真面目, 同,觀 只緣/身在/此山中?!∶骼怼 ⌒Ч? 不同。-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2019-2020年五年級語文下冊 題西林壁 2教學實錄 長春版 2019 2020 年級 語文 下冊 西林 教學 實錄 長春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www.hcyjhs8.com/p-55166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