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六年級語文下冊 第40課《口能言之身能行之》教案 上海版(五四制).doc
《2019-2020年六年級語文下冊 第40課《口能言之身能行之》教案 上海版(五四制).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9-2020年六年級語文下冊 第40課《口能言之身能行之》教案 上海版(五四制).doc(5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2019-2020年六年級語文下冊 第40課《口能言之,身能行之》教案 上海版(五四制) 教學目標 1、熟讀、背誦課文。 2、理清課文脈絡,學習先分析后下結論的寫作方法。 3、理解課文內(nèi)涵,激發(fā)學生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濃厚興趣。 教學重點 熟讀、背誦課文,理解課文的深刻內(nèi)涵,學習用現(xiàn)實生活中的事例來說明課文闡述的道理,激勵學生刻苦“修身”,身體力行,努力成為國家可用之才。 教學難點 理解荀子所述的“言”和“行”之間的關系,領悟先哲識“人”、用“人”的智慧。 說明: 中國傳統(tǒng)文化歷來重視“行”,強調(diào)“做”的重要性,且強調(diào)從我做起,身體力行。這方面從孔子開始就有許多名言,至今流傳在老百姓的口頭上,成為主流文化中的亮點。如,君子敏于事而慎于言;聽其言而觀其行;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踏實做事,從自己做起,是超越時間空間的“通行證”;能做之人永遠是國寶、家寶、單位之寶等。本文闡述的道理也是如此。教學時,在引導掃除文字障礙,理清課文脈絡的基礎上,重點啟發(fā)點撥學生圍繞作者的四種態(tài)度,結合自己的閱讀體驗和生活實例,體會作者所述的“言”和“行”之間的關系,理解文章的深刻內(nèi)涵。整個教學過程滲透大語文教學觀,著力引領學生熟讀精思,溝通文本與生活的聯(lián)系,努力喚起體驗和感受,逐步將先哲智慧化為自身的精神養(yǎng)料,同時,激勵學生汲取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精華,刻苦“修身”,身體力行,努力成為國家可用之才。 教學過程 教學環(huán)節(jié) 教師活動預設 學生活動預設 設計意圖 激趣導入 由言善行惡的大貪官成克杰說起,激發(fā)學生從文中找出晏子對言善行惡者的態(tài)度,讓學生明白文本與我們的生活很切近。 速讀,指出晏子對言善行惡者(國妖)的態(tài)度:“除” 用身邊大貪官的事例導入,激發(fā)興趣,并用課文中先賢的評價例證,拉近文本與生活的距離,為課文學習投入情感準備。 整體感知 采取“整體—部分—整體”的活動過程,引導學生掃除文字障礙,理清文章脈絡,整體把握文章。 默讀、誦讀,疏通課文,把握文章大致內(nèi)容和脈絡結構:課文先分析人的“言”和“行”的四種表現(xiàn),再分別表明四種態(tài)度。 用讀和交流的方式,讓學生初步掌握課文的宏觀語境,進而把握微觀語境,這是閱讀感悟的第一步。 研讀探究 針對“言”和“行”的四種表現(xiàn)引導學生體會晏子這樣依次排列的原則。 中國傳統(tǒng)文化歷來重視“行”,強調(diào)“做”的重要性,從古至今,有許多名言闡述這個道理,請學生討論補充。 針對晏子對 “言”和“行”的四種表現(xiàn)所持的不同態(tài)度,要求學生結合自己的閱讀體驗和生活實例來說明課文闡述的道理,領悟先哲識“人”用“人”的智慧。 誦讀,質(zhì)疑,討論。參考提示—— 對于“言”和“行”的四種表現(xiàn)的排列,晏子強調(diào)的原則:“行”是最重要,且強調(diào)從自我做起,身體力行,所以四種表現(xiàn)的依次排列是“等而下之”的。 晏子對于四種表現(xiàn)所持的態(tài)度可謂愛憎分明:“不能言”而“能行”的人和“能言”而 “不能行”的人,雖然各有長短,但畢竟也是可用之才,都值得“愛”和“任”;最值得發(fā)自內(nèi)心敬重的是既“能言”又“能行”,言行一致,說到做到的人;“言善”而“行惡”的人,如成克杰之流,欺騙性大,流毒之深,應該鏟除。 此環(huán)節(jié)是課堂教學活動的主體,圍繞關鍵詞“表現(xiàn)”和“態(tài)度”,精心設計幾個有坡度的問題,涵蓋了整篇課文的內(nèi)容,而且又緊扣教學目標,有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訓練。經(jīng)過研讀、質(zhì)疑、討論、感悟等環(huán)節(jié),學生當堂熟讀成誦,文章闡述的道理也能逐步了然于心。 拓展延伸 假如你是一個招納人才的人,面對“不能言”而“能行”和“能言”而 “不能行”的兩種人,你會作出如何的選擇?為什么? 根據(jù)自己的閱讀體驗和生活實例,討論、交流。 尊重學生個性化的閱讀,既強化對課文內(nèi)涵的理解,又是對其進行發(fā)散思維和遷移能力的培養(yǎng)。 課后作業(yè) 布置寫一則短文,談談對“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國寶也”這句名言的感受。 回家完成 以讀促寫,以寫促讀,激勵學生刻苦“修身”,努力成為國家“可用之才”。 思路點撥 此文先分析人的“言”和“行”的四種情況:能言、能行(國寶);不能言、能行(國器);能言、不能行(國用);言善、行惡(國妖),再分別表明自己的敬、愛、任、除等四種態(tài)度,脈絡清晰,文字障礙較少,學生借助注釋和工具書,反復誦讀,能夠把握大致內(nèi)容。但學生要真正理解其闡述的深刻道理,卻不易。教學時,充分利用現(xiàn)實生活中的鮮活實例來輔以說明,能使抽象的道理形象化,生活化,通俗易懂。如,對“國器”、“國用”和“國妖”可以這樣理解:“國器”往往是“君子訥于言而敏于行”的人,雖然他們不會頭頭是道、天衣無縫地長篇大論,然而卻是以不善辭令、多做實事、身體力行、踏實苦干來處世立命的,他們是真正默默無聞的實干家;“國用”是有思想、有主見、有韜略,懂策略的士人,他們在總體上來看,是“謀士”角色;“國妖”則表現(xiàn)為口是心非,口蜜腹劍,言善行惡,偽善真惡,有時大奸似忠,道貌岸然,其實是一伙奸滑小人,無恥歹徒等。 練習舉隅 1、 解釋下面句子中指定的實詞。 ①口能言之,身能行之 行 ②國器也 器 ③國用也 用 ④治國者敬其寶,愛其器,任其用,除其妖 敬 愛 任 除 2、當前社會上有這樣一種“馬論”:苦了當牛做馬,肥了溜須拍馬,虧了單槍匹馬,牽就害群之馬,冷落千里寶馬。對于這種似乎很偏激的說法,你是怎么看的? 3、有人說,現(xiàn)代社會需要善辯之才,會說就行,對此,你是如何看的 附送: 2019-2020年六年級語文下冊 第41課《呂氏春秋》兩則教案 上海版五四制 1.反復朗讀成誦,借助注釋,了解文意并能形象生動地復述主要內(nèi)容。 2.掌握、積累常用實詞的用法。 3.從敘議結合的表達中理解“引嬰投江”和“刻舟求劍”兩個故事寓意及其現(xiàn)實意義。 教學重點、難點: 了解寓言設喻的基本原則是“以其所知,喻其所不知”,即用生活中常見的事物來說明深刻的道理。 說明: 本文擬用誦讀教法,在誦讀中疏通文義,使學生能當堂基本成誦。誦讀方式力求多樣化,使課堂上有生動活潑的氣氛;使粗知大意、誦讀練習、發(fā)現(xiàn)問題、深入理解和鞏固表達諸環(huán)節(jié)形成一條“教學活動鏈”。兩則故事寓意的理解及其現(xiàn)實意義的認識是本課學習的主要目標,旨在使學生通過本課的學習,懂得隨著對象或情況的變化,解決問題的方法、手段也要隨之變化,否則就會釀成大錯,進而理解文中所蘊含的歷史文化積淀和現(xiàn)實意義,啟迪自己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教學過程: 教學環(huán)節(jié) 教師活動預設 學生活動預設 設計意圖 導入新課。 簡介《呂氏春秋》。 交流查找的有關《呂氏春秋》和預習課文的資料。 激發(fā)興趣,為進入課文作鋪墊。 朗讀感知“引嬰投江”故事 1. 范讀。 2. 評價指導學生齊讀。 1. 小聲跟讀。 2. 齊讀。 進入文本,粗知大意。 研讀課文,思考探究。 1. 課文主要寫了什么事? 2. 作者(編者)對此事是什么態(tài)度? 1. 學生結合注釋默讀。 2. 思考歸納。 3. 討論、補充概括回答。 讓學生從整體上了解課文內(nèi)容。 精讀課文,理解感悟。 1.提示重點掌握的詞語:方、引、遽、任等。 2.挖掘故事寓意,了解“以小見大”的寫法。(對象變了,解決問題的方法如果不變——“?!保? 3.對學生的感想進行評點,揭示故事的現(xiàn)實教育意義。 1.分別找出文中的敘述和議論部分。 2.學生散讀課文,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3.發(fā)表自己的感想和見解。 讓學生走進文本深處,加深對寓意的理解,訓練思維和語言表達能力。 朗讀感知“刻舟求劍”故事。 1.組織學生品讀“刻舟求劍”,并對學生的朗讀作出評價。 2.布置思考:課文主要寫了什么事? 作者對此事是什么態(tài)度? 1.個別、小組、齊讀、散讀相結合熟悉文本內(nèi)容。 2.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本文主要內(nèi)容及寓意。(地點變了,解決問題的方法如果不變——“惑”。) 1.通過朗讀把握文章主要內(nèi)容,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2.了解敘議結合的寫法對揭示寓意。 比較閱讀兩則故事。 1.比較閱讀的方法指導:可從選材、裁剪、立意、構思、表達方式、語言風格、寫作特點等方面去考慮。 2.通過比較找出兩則故事在上述各方面的異同點。 在教師的指導下,嘗試進行兩則故事的比較分析。 通過教師的學法指導,使學生初步接觸比較閱讀的這一實用的讀書方法,了解比較閱讀的比較點。 課后作業(yè)。 你從中得到什么啟示?寫一篇讀后感。 完成作業(yè)。 提高對作品的體驗感悟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思路點撥: 本篇課文的兩則小故事出自《呂氏春秋察今》,盡管年代久遠,但敘議通俗易懂,也可以先不布置預習,課堂上直接進入文本,請學生在朗讀后再復述內(nèi)容。朗讀和復述是本課教學的主要方法。作為教學的拓展,也可以把《察今》原文中的另一個故事“循表夜涉”介紹給學生。 練習舉隅: 一、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字: 1. 見人方引嬰兒而欲投之江中 2. 人問其故 3. 其子豈遽善游哉 4. 以此任物,亦必悖矣 5. 楚人有涉江者 6. 其劍自江中墜于水 7. 遽契其舟 8. 是吾劍之所從墜 9. 不亦惑乎 二、充分展開想象,選擇其中一則故事,借助描寫,用現(xiàn)代漢語擴寫。 附參考資料一: 循表夜涉 荊人欲襲宋,使人先表澭水。澭水暴益,荊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余人,軍驚而壞都舍。向其先表之時可導也,今水已變而益多矣,荊人尚猶循表而導之,此其所以敗也。 附參考資料二: “刻舟求劍”譯文 楚國有個過江的人,他的劍從船上墜落水中,(他)馬上在船上刻個記號,說:“這里是我的劍墜落的地方?!贝O拢ㄖ螅?,(那人)從所刻記號的地方下水去找劍。船已經(jīng)走動了,但是劍(掉進水后)沒有移動,這樣找劍,不是很糊涂嗎? 附參考資料三: “引嬰投江”譯文 有個過江的人,看見一人正拉著嬰兒想將那嬰兒丟進江中。嬰兒在啼哭。過江人問那人為什么(要把嬰兒丟進江中),回答說:“這是因為他的父親善于游水?!彼母赣H雖然善于游水,他的兒子難道就馬上也善于游水嗎?這樣處理事情,肯定是謬誤的?。?-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口能言之,身能行之 2019-2020年六年級語文下冊 第40課口能言之,身能行之教案 上海版五四制 2019 2020 六年級 語文 下冊 40 口能言 能行 教案 上海 五四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jīng)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www.hcyjhs8.com/p-55661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