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六年級語文 《文言文兩則》教案 人教新課標版.doc
《2019-2020年六年級語文 《文言文兩則》教案 人教新課標版.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9-2020年六年級語文 《文言文兩則》教案 人教新課標版.doc(6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2019-2020年六年級語文 《文言文兩則》教案 人教新課標版 學習目標 1.讀準每個字的讀音。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根據(jù)課后注釋聯(lián)系上下文,了解故事內容。 3.能從課文中體會到學習必須專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學習孔子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體會學無止境的道理。 教學準備: 1.布置學生了解孔子的生平資料。 2.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教師談話:文言文是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寶貴遺產,它言簡意賅,記錄了我國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明。不少文言文還揭示了深刻的道理。今天,我們一起學習兩篇融知識性、趣味性與哲理性于一體的文言文。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2.成語導入:“專心致志”這個成語你熟悉嗎?誰能講講它的意思?!皩P闹轮尽边@個成語源自《孟子告子》中的一篇文言文──《學弈》。(板書:學弈) 介紹孟子資料:孟子(約公元前372―前289)名軻,字子輿。戰(zhàn)國時鄒國(現(xiàn)山東鄒縣)人。我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是孔子以后的儒學大師,被尊稱為“亞圣”,后世將他與孔子合稱為“孔孟”。他肯定人性本來是善的,都具有仁、義、禮、智等天賦道德意識。提出了“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等論點?!睹献印肥敲献优c他的弟子合著的,內容包括孟子的政治活動、政治學說、哲學思想和個性修養(yǎng)等。 3.釋題:“弈”指什么?“學弈”又是什么意思呢?(“弈”,本來專指下圍棋,“學弈”就是學下圍棋。現(xiàn)在的“對弈”,就是下棋的意思,但不限于下圍棋。) 4.引導學生就課題質疑,及時歸納整理并板書:(1)誰學下棋?(2)怎么學下棋?(3)學得結果怎么樣?(4)《學弈》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 5.課前同學們已經預習了課文,誰能給大家講一講《學弈》這個故事? 二、初讀課文,讀通句子 1.教師范讀課文,努力做到讀得有聲有色,流暢自如(最好能背誦)。從而感染學生,激發(fā)其誦讀興趣。 2.讀后學生評價,及時歸納出朗讀文言文的要點:一是讀的速度要慢,二是停頓要得當。老師也可出示原文和停頓符號,以對學生朗讀有所幫助。 3.學生模仿教師自由練讀,讀通讀順為止。(教師要給學生充裕的時間反復朗讀) 4.同桌互讀課文,互相正誤。 5.教師運用多種方式指導學生朗讀課文,如指名讀、賽讀、齊讀等,直到讀熟為止。 三、精讀課文,理解文意。 1.學生對照文后注釋,自己嘗試弄懂每句話的意思,理解故事的內容,遇有困難教師及時幫助。 2.同桌互相解疑釋惑,合作學習,討論每句話的意思,也可向教師請教。教師及時就文中比較難理解的詞句進行指導:如“之”在不同句子里的意思不同;“與”是通假字,同“歟”,表示疑問或反問,跟“嗎”“呢”相同;弗若,不如;為是其智弗若與,在這句話里,“為”應讀第四聲;然,這樣。 3.學生對照注釋,講解自己對文中語句的理解,教師及時講解學生理解中的難點。 (《學弈》參考譯文:弈秋是全國最會下棋的人。讓弈秋教兩個人下棋,其中一個人專心致志,只聽弈秋的教導;而另一個人雖然在聽著,可是他心里總以為有天鵝要飛過來,想拿弓箭去射它。這樣,雖然他同前一個人一起學習,卻學得不如前一個。能說這是他的聰明才智不如前一個人嗎?我說:不是這樣的。) 4.同桌互相講說故事內容。 四、自讀思考,體會文中道理 教師引導學生逐一解答就課題提出的問題 1.誰學下棋?誰是老師?――有兩個人學下棋,老師是全國最善于下棋的弈秋。 2.(這兩個人)怎么學下棋?――“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弈秋之為聽”(其中一個人專心致志,只聽弈秋的教導,注意力十分集中,一心一意);“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而另一個人雖然在聽著,可是他心里總以為有天鵝要飛過來,想拿弓箭去射它,學習時注意力不集中,三心二意)。 3.學得結果怎么樣?“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雖然后一個人同前一個人一起學習,卻學得不如前一個)。 解答這個問題后,教師可以追問:是什么原因使“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引導學生理解:兩個人學習結果不同,并不是因為在智力上有多大差別,而是他們的學習態(tài)度不同――前一個專心致志,后一個三心二意。) 4.學弈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學習、做事必須專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 五、聯(lián)系生活,深化認識 1.請學生談談學習本文的體會。 (做什么事只有專心致志,一心一意才能成功。) 2.你能聯(lián)系實際說一說嗎? (讓學生聯(lián)系生活、學習中的經歷充分發(fā)言,認識到不專心產生的不良結果,增強做事專心致志的意識。) 六、復述故事,背誦課文。 1.同桌互相講故事 2.指導學生背誦課文。 全文注釋如下: 弈秋(人名),通(全)國之(文言助詞,的)善(擅長)弈(下棋)者(的人)也(文言助詞)。使(讓)弈秋誨(教)二人弈,其(其中)一人專心致志(集中意志),惟(只)弈秋之(文言助詞,有提起動詞性謂語“為”的作用,從而使句中的“弈秋之為”取消了句子的獨立性,成為了“聽”的狀語。――這一點只對教師講,之所以提出這個“之”字,使為了和本文其他“之”字含義相區(qū)別。)為聽,一人雖聽之(他,指代弈秋),一心以為鴻鵠(天鵝)將至(原是生絲繩,這里指系著絲繩射鳥用的箭)(到),思(想)援(拉開)弓(弓箭)繳而射之(它,指鴻鵠),雖與(和)之(他,指代另一個學生)俱(一起)學,弗(不)若(如)之(他)矣(文言助詞)。為(因為)是(這,指這個人)其(他的)智(智力、智慧)弗若與(文言助詞,同“嗎”)?曰(說):非(不是)然(這樣)也。 第二課時 一、復習鞏固,導入新課 1.請生背誦《學弈》。 2.板書課題:文言文兩則 兩小兒辯日 3.介紹資料:《兩小兒辯日》選自《列子》,《列子》相傳為列御寇的論集。列御寇,戰(zhàn)國時鄭國人,《列子》共8篇,其中保存了許多民間故事、寓言和神話傳說,如愚公移山,歧路亡羊,杞人憂天等,具有很高的文學價值。 4.理解課題,質疑問難:(1)看了課題,你知道了些什么?(知道了文中的主人公是兩個小孩;知道了這篇文章主要是寫兩個小孩辯日這件事)(2)看了課題你還想知道些什么?(①他們?yōu)槭裁礌庌q?②他們各自的觀點是什么?依據(jù)是什么?③他們辯論的結果是什么?教師及時板書學生提出的問題) 二、總結學法,明確目標 1.回顧學習《學弈》一文的過程,總結學習方法。 (1)理解課題,提出問題。 (2)讀準字詞,讀通課文。 (3)結合注釋,疏通文意。 (4)解疑釋惑,體會道理。 (5)復述故事,熟讀成誦。 2.明確方法,自主學習 * 讀準字詞,讀通課文 (1)學生自讀課文,注意語速要慢,適當停頓,到讀通順為止,。 (2)學生多種形式朗讀課文,師生及時評價。 * 結合注釋,疏通文意 (1)對照注釋,弄懂詞句,理解故事的內容。 (2)同桌互相解疑釋惑,合作學習,弄明白每句話的意思。 (3)請學生參考注釋,用現(xiàn)代口語復述故事,并根據(jù)學生復述的狀況進行即時疏通點撥。 (譯文如下:孔子到東方去游學,途中看見兩個小孩在爭論??鬃釉儐査麄z爭論的原因。一個小孩說:“我認為太陽剛出來時距離人近,而正午時距離人遠。”另一個小孩卻認為太陽剛出來時離人遠,而正午時離人近。前一個小孩說:“太陽剛出來時大得像車上的篷蓋,等到正午時就像個盤盂,這不是遠處的小而近處的大嗎?”另一個小孩說:“太陽剛出來時清清涼涼,等到正午時就熱得像把手伸進熱水里一樣,這不是近的時候熱而遠的時候涼嗎?”孔子聽了,不能判斷誰是誰非。兩個小孩笑著說:“誰說你知道的事情多呢?”) 3.解疑釋惑,體會道理 (1)兩小兒為什么爭辯?(太陽是遠是近) (2)他們各自的觀點是什么?依據(jù)是什么?(①一小兒的觀點是:“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依據(jù)是:“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個小孩認為太陽早上離人近,中午離人遠,他是根據(jù)形狀大小來判斷的。②另一小兒的觀點是:以日初出遠,而日中時近也。依據(jù)是:“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另一個小孩認為太陽早上離人遠,中午離人近,他是根據(jù)溫度來判斷的。) (3)他們辯論的結果是什么?(孔子不能決也――孔子也不能判斷誰對誰錯。) (4)對兩小兒所持觀點,你同意哪一種?為什么?(引導學生積極發(fā)表看法,保護他們大膽發(fā)表自己見解的積極性。) (教師適時補充資料供學生閱讀:其實太陽早上和中午離我們的距離是一樣的。①遠小近大的原因:A、早晨和中午的時候太陽距離地球的遠近是一樣的。由于視覺的誤差。同一個物體,放在比它大的物體群中顯得小,而放在比它小的物體群中則顯得大。同樣的道理,早晨的太陽,從地平線上升起來的背襯是樹木、房屋及遠山和一小角天空,在這樣的比較下,此時的太陽就顯得小了。B、同一物體白色比黑色的顯得大些,這種物理現(xiàn)象叫做“光滲作用”。當太陽初升的時候,背景是黑沉沉的天空,太陽顯得明亮;中午時,背景是萬里藍天,太陽與其亮度反差不大,就顯得小些。②日初涼、日中熱的原因:A、早晨太陽斜射大地,中午太陽直射大地。在相同的時間、相待的面積里,直射比斜射熱量高。B、在夜里,太陽照射到地面上的熱度消散了,所以早上感到涼快;中午,太陽的熱度照射到地面上,所以感到熱。) 4.學了這個有趣的故事,你喜歡故事中的哪個人物?為什么? (1)兩小兒聰明可愛,善于動腦,對自己不懂的問題大膽質疑,勇于爭辯。 (2)孔子謙虛謹慎、實事求是, 盡管學識淵博,可是仍然“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引導體會學無止境的道理。 5.復述故事,熟讀成誦。 (1)分角色朗讀課文。 (2)學生分組表演故事。(學生自由選擇使用現(xiàn)代話或使用文言文表演) (3)學生背誦課文。 附送: 2019-2020年六年級語文 《桃花心木》教案 人教新課標版 學習目標 1.學會本課6個生字,正確讀寫和理解下面詞語“插秧、枯萎、鍛煉、勃勃生機、莫名其妙?!?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抄寫對自己有啟發(fā)的語句。 3.通過對含義深刻語句的理解,體會種樹人的用心,理解作者從中領悟的道理,能聯(lián)系生活實際談自己的看法,從而感受育人、做人的真諦。 教學準備: 1.搜集有關桃花心木的資料和圖片,了解桃花心木這種植物。 2.搜集林清玄的作品,讀一讀,體會一下他的作品風格。 教學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圖片導入,揭示課題 1.出示長大成才的桃花心木的圖片。同學們,你們認識這種樹嗎?誰能用自己的話描述一下。教師及時補充介紹:桃花心木,一種常綠喬木,樹形優(yōu)美,高大而筆直,樹高可達20多米;它的木材是世界名貴木材之一,色澤美麗,能抗蟲咬,適合制作車、船、家具,用作綠化環(huán)境也非常好,它的種子榨出的油還能供工業(yè)使用。 2.出示“僅及膝蓋”的桃花心木樹苗。這株小樹苗你們認識嗎?誰也能用自己的話描述一下。 3.將兩幅圖片放在一起,你們會產生怎樣的疑問呢?(學生可能會問:這么幼小的樹苗,看似弱不禁風,是怎樣長成如此高大、優(yōu)美、筆直的參天大樹的呢?) 4.是啊,僅及膝蓋的樹苗是怎樣長成參天大樹的呢?這節(jié)課,我們跟隨臺灣著名作家林清玄一起走進《桃花心木》,去尋找答案。教師板書:桃花心木、僅及膝蓋、高大筆直 二、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1.學生自由讀書,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把含義深刻的句子標畫下來,多讀幾遍。 2.檢查字詞讀音,及時正音,適時理解“莫名其妙、無緣無故、勃勃生機”等詞語的意思。書寫生字。 3.指生逐段朗讀課文,思考: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4.指生朗讀自己標畫下來的含義深刻的句子。 三、再讀課文,整體感悟 1.引導學生用比較簡潔的話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2.默讀思考:種樹人是怎樣種樹的?文中的桃花心木苗長成大樹了嗎? 第二課時 一、品讀課文,領悟道理 1.在林清玄的記憶中,桃花心木是一種特別的樹,它樹形優(yōu)美,高大而筆直,可當看到它的樹苗卻僅及膝蓋時,林清玄和我們一樣也“有點難以相信自己的眼睛”。默讀課文第4到第10自然段,思考:種樹人是怎樣種樹的呢?他這樣做能使僅及膝蓋的小樹苗長成參天大樹嗎? 2.學生匯報交流 種樹人的做法:(1)澆樹間隔的時間沒有規(guī)律,澆水的多少沒有規(guī)律――“樹苗種下以后,他常來澆水。奇怪的是,他來得并沒有規(guī)律,有時三天,有時五天,有時十幾天才來一次;澆水的量也不一定,有時澆得多,有時澆的少。” (2)澆樹的時間沒有規(guī)律――“種苗人偶爾會來家里喝茶,他有時早上來,有時下午來,時間也不一定。” (3)來的時候總會帶補種的樹苗,他好像事先就知道有樹苗枯萎了――“桃花心木苗有時莫名其妙地枯萎了。所以,他來的時候總會帶幾株樹苗來補種?!? 3.指導學生用疑惑的語氣朗讀種樹人奇怪的舉動。 4.面對種樹人奇怪的舉動,作者產生了哪些問題?(學生以讀代答)現(xiàn)在請你來做一回種樹人,仔細讀課文12.13自然段,然后回答一下這些問題。(也可以問:種樹人到底為什么這樣做呢?) 學生答問的要點是: (1)樹木生長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不像種青菜和種稻子,人們可以一直給它按時定量澆水,直到它們收獲;在樹木漫長的成長過程中,人們不可能一直按時定量給它澆水,因此,樹木只有自己學會在土地了尋找水源,適應不確定的環(huán)境,才有可能長大成才。 (2)種樹人沒有任何規(guī)律的給桃花心木的樹苗澆水,是在模仿老天下雨,給樹木創(chuàng)設“不確定”的生存環(huán)境。樹木只有適應了這種“不確定”的生存環(huán)境,學會了在不確定中找到水源,拼命扎根,才會長成百年的大樹。 (3)如果有規(guī)律的給樹苗澆水,樹苗就會養(yǎng)成依賴的心,根就會浮在地表上,無法深入地下,一旦停止?jié)菜?,枯萎的就會很多。幸存下來的,也無大抵御狂風暴雨的侵襲。 5.指導朗讀種樹人說的兩段話,讀出“語重心長”, 在讀中感受領悟種樹人話語中蘊含的哲理。 6.“我”聽了種樹人的一番話,為什么非常感動?引導學生理解體會課文第14自然段的重點句子:“不只是樹,人也是一樣,在不確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較經得起生活的考驗,會鍛煉出一顆獨立自主的心。就會學會把很少的養(yǎng)分轉化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長?!? 理解要點如下: (1)樹木的“不確定”,是指老天下雨是算不準的;人的“不確定”,是指生活變化無常,可能遇到困難或遭遇不幸。聯(lián)系課文和生活上的例子說一說。 (2)在不確定中生活的人,能夠經受生活的考驗,鍛煉自主的精神,努力成長。 (3)逆向思考:在確定中生活的人,則會養(yǎng)成依賴的心。 7.思考:“種樹的人不再來了,桃花心木也不會枯萎了?!碧一ㄐ哪緸槭裁床粫菸??(桃花心木學會了自己尋找水源、適應環(huán)境,自主的生長,這證實了種樹人說得話是正確的) 8.教師小結:種樹人不定時,不定量地澆水,目的就在于模仿自然規(guī)律,他善于創(chuàng)造自然的成長環(huán)境。讓樹苗在不確定中汲水成長,這樣樹苗自己就能夠學會適應自然,并戰(zhàn)勝自然,最終尋找到適合自己存活的辦法。人和樹是一樣的,生活在艱苦環(huán)境中的人更經得起生活的考驗,從而學會生存和發(fā)展的本領。我希望同學們都能像課文中的桃花心木一樣,能夠經得起生活的磨練,最后長成參天大樹,長成棟梁之材。 二、拓展延伸,想象說話 1.種樹人與“我”的對話被一棵棵桃花心木苗聽得清清楚楚。說者無心,聽者有意。它們會想些什么呢?會對種樹人說些什么?請聯(lián)系上下文,想一想,如果我是一棵( ),我會想:( ) 引導學生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想象 (1)如果我是一棵(茁壯成長的桃花心木苗),我會想…… (2)如果我是一棵(即將枯萎的桃花心木苗),我會想…… (3)如果我是一棵(已經枯萎的桃花心木苗),我會想…… 三、再讀課文,體會寫法 作者林清玄是怎樣寫出這樣文辭雋永、耐人尋味的好文章的呢? 1.善于觀察、善于思考:本文是圍繞“三到”來寫的。一是“看到”――引發(fā)思考(產生疑問);二是“聽到”――找到答案(種樹人言);三是“想到”――明白道理(由樹及人) 2.借物喻人:作者由種樹想到育人,借種桃花心木來說明一個做人的道理。-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文言文兩則 2019-2020年六年級語文 文言文兩則教案 人教新課標版 2019 2020 六年級 語文 文言文 教案 新課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www.hcyjhs8.com/p-55834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