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春季版)二年級數(shù)學下冊《1分有多長》教學案例 北師大版.doc
《2019年(春季版)二年級數(shù)學下冊《1分有多長》教學案例 北師大版.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2019年(春季版)二年級數(shù)學下冊《1分有多長》教學案例 北師大版.doc(6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2019年(春季版)二年級數(shù)學下冊《1分有多長》教學案例 北師大版 教學內(nèi)容 本冊教科書第77—79頁“1分有多長”。 課前思考 1厘米有多長、1平方厘米有多大,可以通過操作、測量理解它的實際意義。時間看不見、摸不著,古時候用1炷香或用沙漏來計時,現(xiàn)在我們用鐘表的指針轉(zhuǎn)動來計時,這些計時工具本身是運動著的,因此我們必須在活動中幫助學生體驗時間的長短?!胺帧笔巧钪谐S玫臅r間單位,本案例通過“1分能干什么”的活動,來體驗1分有多長。反過來,用自己的親身感受,來估計1分有多長,體會時間單位“分”的實際意義。 課堂寫真 活動一聽音樂引入時間 (播放1分用薩克斯吹奏的音樂《回家》,同時課件出示鐘面分針、秒針的走動情況。) 師:聽了這段音樂后,你感覺如何? 生1:我覺得這段音樂太美了。 生2:我感覺就像媽媽在唱搖籃曲。 師:我也有同樣的感覺,那你知道這段音樂有多長嗎? 生3:這段音樂播放了1分,因為剛才放音樂的時候,我看見秒針走了1圈就是1分。 師:是嗎?我們再一起跟著秒針走1圈吧! 活動二發(fā)現(xiàn)分與秒的關(guān)系 (出示剛才的鐘面課件,讓學生隨著秒針走動而數(shù)數(shù),數(shù)到60,分針、秒針停止。) 師: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生1:我發(fā)現(xiàn)秒針走得很快,分針走得很慢,像只小蝸牛。 生2:我發(fā)現(xiàn)分針走了1個小格,是1分,秒針走了60個格就是60秒。 (師板書:1分60秒) 師:(指著板書)1分和60秒,時間同樣長嗎? 生1:時間不一樣長,因為分針走得很慢,秒針走得很快。 生2:不對,它們是同樣長的,因為分針和秒針是同時開始走的,又是同時停止的。 生3:對呀!時間是同樣長的,只不過分針和秒針的速度不同。 (師板書:1分=60秒) 活動三體驗1分有多長 師:現(xiàn)在你們對1分有什么感受? 生1:我覺得1分很長,因為我們數(shù)數(shù)都數(shù)到了60。 生2:我覺得1分很短。 師:是嗎?那我們再來感受1分的動畫片吧?。▽W生在看動畫片時,隨著貓和老鼠的動作而發(fā)出開心的笑聲,播放完以后,教室里發(fā)出惋惜的聲音。) 生3:動畫片太好看了,還想看。 生4:怎么沒了,1分也太短了。 生5:1分也有點長,因為我知道動畫片中老鼠比貓厲害。 師:是嗎?同樣是1分,為什么有時覺得短,有時覺得長呢? 生6:老師,我知道,如果我們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就覺得時間過得很快。如果做不喜歡的事,比如就這樣呆呆地坐著,就會覺得時間過得很慢。 師:你們也有這樣的感覺嗎? 活動四1分能干什么 師:看來,1分還真有奧秘,1分能干什么呢? (教師為學生準備6件事情,即折紙、畫畫、讀文章、背口訣、寫字、數(shù)數(shù),讓學生選一件自己喜歡做的事,看看自己1分能完成多少。學生開始選自己最喜歡的事做,做完后,先在小組內(nèi)說說自己完成的情況,再全班匯報。) 生1:我1分能背出1~9的全部乘法口訣。 生2:我1分能寫50個字。 生3:我一個一個地數(shù),從1數(shù)到了236。 師:聽了大家的匯報,你們想說什么? 生4:同學太厲害了,1分能數(shù)到236。 生5:我發(fā)現(xiàn)1分能干很多事情。 師:確實不能小看1分,1分能干很多事。現(xiàn)在你們對1分有多長有感覺了吧。 活動五 估計1分有多長 師:我們休息1分,做個游戲輕松一下。 師:你們向后轉(zhuǎn),不看表,跟著音樂想怎么跳就怎么跳,想怎么扭就怎么扭。估計到了1分就回到座位上,比比看,誰估計得最準。 (放一段很歡快的音樂,教師發(fā)口令“開始”,學生隨著音樂很高興地扭起來。教師看著表,記住估計得比較準的學生的名字。) 師:現(xiàn)在我是記者。 (走到一位估計比較準的學生身邊。) 師:你好!請問你是怎么感覺這1分的?你認為你估計得準嗎? 生1:我背了兩次2~9的乘法口訣,就回座位了,因為剛才“1分能干什么”時,我也背了兩次2~9的乘法口訣。 師:請問同學,你是用什么方法估計的? 生2:我從1數(shù)到60,數(shù)得不快也不慢。 師:你認為你估得準嗎? 生2:應該很準。 師:他們的經(jīng)驗很好,大家可以再試試。 (此案例參考北京師范大學南山附屬小學傅春老師編寫的案例,編者略作修改) 問題討論 1.教科書安排“1分有多長”的內(nèi)容,其價值是什么? 2.在教學中你怎樣幫助學生體驗“1分有多長”?這位老師組織的活動對你有什么啟發(fā)? 案例點評 本案例緊扣研究主題,特別是活動4和活動5,組織學生充分體驗1分能干什么,學生對1分的實際感受,猶如一把無形的度量時間的“尺子”,再用這把“尺子”來估計1分有多長。教師采用有趣的記者采訪形式,讓估計比較準確的學生介紹經(jīng)驗,用這種適合兒童特點的活動幫助學生理解時間單位的實際意義,他們是難以忘懷的,也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時間觀念。 本案例在40個“1分”里,通過師生互動,步步推進,環(huán)環(huán)相扣,一氣呵成。自然、扎實,更有真實、充實之感。學生對“1分有多長”的體驗,定是刻骨銘心、難以忘懷的。像這樣一節(jié)課的40分,學生一定不厭其長,只嫌其短。 附送: 2019年(春季版)二年級數(shù)學下冊《1千米有多長》教學參考 北師大版 學習目標 1.通過實踐和想象活動,認識1千米有多長,知道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間的關(guān)系,能進行簡單的單位換算,感受所學長度單位的實際意義,積累測量經(jīng)驗,初步發(fā)展空間觀念。 2.能根據(jù)具體情境恰當選擇長度單位,能估測一些物體的長度,進一步體會所學長度單位的實際意義,初步發(fā)展估測意識,并激發(fā)學生對測量活動的好奇心和參與測量活動的主動性。 3.借助對“跑道”等熟悉事物長度的想象、推理等活動,加強對千米實際意義的體會,并感受數(shù)學與現(xiàn)實生活的聯(lián)系。 編寫說明 本節(jié)內(nèi)容是在學過毫米、厘米、分米、米的基礎上,認識更大的長度單位“千米”。由于千米比較長,學生難以直接觀察或親身感受它的實際長短,所以千米的空間概念一般需要借助學生對10米、100米等長度的認識通過推想來建立。圍繞千米的學習,教科書安排了三個問題,其中第一、第二兩個問題通過操作活動體會10米、100米的實際長度,為推想1千米有多長做好鋪墊:第三個問題在認識100米的基礎上,借助實際情境想象、認識1千米。 ?10米有多長?照樣子做一做。 教科書提供了三種不同的感受10米有多長的場景,啟發(fā)學生用多種可能的方式去感受10米的實際長度,但并不要求每個學生把所有方式都做一遍,也不要求學生只能用書上呈現(xiàn)的方式去做,教師可以因地制宜地組織體會10米的活動,主要強調(diào)觀察與體驗。 ?100米有多長?想一想,做一做。 體驗100米有多長。教科書通過“全班同學手拉手站成一排有100米嗎?大約需要多少名同學才夠呢”和“100米大約要走多少步”兩個活動,幫助學生體會100米有多長,主要強調(diào)先想象再體驗。 教科書提供了兩種不同的感受100米有多長的場景,啟發(fā)學生用多種可能的方式去感受100米的實際長度,同樣并不要求每個學生把所有方式都做一遍,也不要求學生只能用書上呈現(xiàn)的方式去做,教師可以因地制宜地組織體會100米有多長的活動。 ?1000米有多長?先想一想,再和同伴說一說。 認識1000米有多長。教科書提供了兩種不同的感受1000米的場景,引導學生在對100米認識的基礎上,借助跑道等多種熟悉的場景推想1000米有多長。同時,引入新的長度單位“千米”。 教學建議 ?10米有多長?照樣子做一做。 教學時,可以參考以下教學環(huán)節(jié)。 (1)小組合作完成第一個活動。先組織10個人手拉手伸直胳膊站成一排,再進行測量記錄數(shù)據(jù),最后在全班匯報。測量時,注意先把第一個學生的中指尖作為起點,然后把卷尺拉直,量出10米。量完后,還要引導學生再看看10米在這個隊伍中是從哪里開始到哪里結(jié)束的一段長度,加深對10米的整體感受。 (2)兩人一組完成第二個活動。先合作在地面量出10米長的一段距離,標上起點和終點,再用自然均勻的步伐走一走,看看可以走多少步。 (3)小組合作完成第三個活動。先實際測量教室有多長,測量后可以根據(jù)實際情況說一說還差多少到10米,“或比10米長多少。 當然,并不要求每個學生把所有方式都做一遍,也不要求學生只能用書上呈現(xiàn)的方式去做,教師可以因地制宜地組織體會10米的活動。 ?100米有多長?想一想,做一做。 教學時,可以參考以下教學環(huán)節(jié)。 (1)想象、猜測活動。在“10名同學手拉手站成一排大約是10米”的基礎上,繼續(xù)引導學生思考:全班同學手拉手站成一排夠不夠100米長?多少名同學手拉手站成一排大約夠100米長? (2)實際測量。組織全班學生到室外手拉手整齊地站成一排并進行實際測量。測量時,可以先測量出全班同學手拉手站成一排的長度,再根據(jù)測量結(jié)果,估測出站成100米長大約需要幾個人。如果全班有40名同學,一般這40名同學手拉手站成一排的長度大約是40米,這樣再有60名同學手拉手就能“站出”100米。在估測之后,還可以組織學生實際“站出”100米,如先測量出40名同學手拉手站成一排的長度并做出標記,再以這個標記為起點站成一排繼續(xù)測量,直到量出100米的長度。 (3)觀察、體會。讓學生整體看一看“站出”來的100米到底有多長,以加強對100米的實際感受。 對于“100米大約要走多少步”同樣可以先讓學生對問題進行估計。估計時,可以先讓學生量一量1米大約要走幾步,再在這個基礎上估計100米大約要走多少步。一般1米大約要走2步,所以100米大約要走200步。再帶學生在操場上走一走。沒有100米跑道的學校,教師可以先測量出50米長的一段距離,請學生走一走,并記錄50米長的距離大約要走多少步;再據(jù)此讓學生想一想,100米大約要走多少步。走之前,教師要提示大家注意:第一,盡可能用同樣的步幅和速度走完100米;第二,記清結(jié)果,以便同學間可以交流。 當然,并不要求每個學生把所有方式都做一遍,也不要求學生只能用書上呈現(xiàn)的方式去做,教師可以因地制宜地組織體會100米的活動。 ?1000米有多長?先想一想,再和同伴說一說。 在通過活動幫助學生體會了10米、100米的長度之后,進行認識1000米的教學,可以參考如下教學環(huán)節(jié)。 (1)聯(lián)系前面100米有多長,組織學生進行想象、討論2個100米有多遠,3個100米有多遠……10個100米有多遠,進而得出10個100米長就是1000米。 (2)想象1000米大約要走多少步。前面有對100米大約走200步的一個估計,可以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估計1000米要走的步數(shù),大約是xx步。 除了上面兩個活動,教師還可以再結(jié)合本校實際,組織學生想一想,說一說。比如,如果學校操場的跑道有400米長,那么2圈半就是1000米;如果學校操場的跑道有250米長,那么4圈就是1000米。 (3)向?qū)W生介紹在表示較長的距離時,要用“千米”作單位,并介紹千米與米之間的關(guān)系。-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quán)。
- 關(guān) 鍵 詞:
- 1分有多長 2019年春季版二年級數(shù)學下冊1分有多長教學案例 北師大版 2019 春季 年級 數(shù)學 下冊 多長 教學 案例 北師大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jīng)上傳用戶書面授權(quán),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www.hcyjhs8.com/p-56162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