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三首說課稿》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古詩三首說課稿(7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人教新課標五下:《古詩詞三首》說課稿
大荔縣荔東小學 史玉紅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們:
大家好!
我今天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第二單元的《5.古詩詞三首》中唐代詩人呂巖的詩《牧童》和楊萬里的詩《舟過安仁》。下面我將從教材、教學目標、教學教法、教學過程、板書設計這五個方面來對本節(jié)課進行說明。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牧童》和《舟過安仁》是人教版五年級下冊第二組第5課《古詩詞三首》中的兩首詩。本組教材以“多彩的童年生活”為專題展開,《牧童》這首詩向我們展示了一幅鮮活的兒童晚歸休憩圖。兩首詩以輕松、詼諧的筆調描繪出悠然自得、無憂無慮的牧童和兩個張傘使風的
2、頑皮兒童,凝練的詩句中充滿了童真、童趣。
2.學情分析:
那么,五年級學生對這首詩是一個怎樣的認知情況?這首詩對他們最具吸引力的地方是什么呢?他們又想以怎樣的方式來學習這首詩呢?
為了了解學生的學習實際,我在課前對學生做了這樣的調查:
1.你會正確流利地朗讀這首詩么?
2.你認為學習這首詩的時候需要進行單獨的識字學習嗎?
3.你會背這首詩么? 4.你能大概說出這首詩的意思嗎?
5.你能從詩中體會到詩人的情感嗎?
調查中我發(fā)現(xiàn):80%的學生能正確流利地朗讀這首詩,95%的學生認為不需要進行單獨的識字學習,70%的學生會背這首詩,能大概說出這首詩意
3、思的占30%,能從詩中體會到詩人情感的只有極少數(shù)。
根據(jù)學生的實際,結合單元教學要求和本課特點,依據(jù)課程標準“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這三個維度,在充分考慮學生的年齡特點、認知水平的基礎上,我將本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為:
二、教學目標:
1.熟讀并背誦古詩,感知古詩大意。
2.使學生體會到詩中畫面的優(yōu)美意境,并從中感悟到詩人對遠離喧囂、安然自樂生活狀態(tài)的向往。
3.通過學習,使學生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和快樂,感受祖國語言文字的精妙。
教學重難點:使學生體會到詩中畫面的優(yōu)美意境,并從中感悟到詩人對悠閑自在、安然自樂生活狀態(tài)的向往。 。
三、說教
4、學方法
蘇霍姆林斯基說:“兒童是用色彩、形象、聲音來思維的?!彼越虒W本首詩,我準備采用“誦讀法”、“重點字詞剖析法”、“情景教學法”、“設景想象教學法” 來展開教學。同時借助多媒體課件來創(chuàng)設情境,體現(xiàn)“快樂讀美文,輕松學古詩”的教學理念,并達到突破教學重難點的目的。
四、說教學過程
具體教學過程從以下五個環(huán)節(jié)展開:
?。ㄒ唬┘で閷дZ,閱讀期待。
上課一開始,我先用準備的導入語導入新課:有人說,童年是一支支動聽的歌,是一幅幅美麗的畫,而我要說童年是一首首美妙的詩,只要用心去讀,就能讀出歌,讀出畫,讀出許多美好的事。今天,咱就一起來試試。
這樣,讓教學在師生對話中展開,
5、消除了學生上課伊始的緊張感,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形成了“未成曲調先有情”的良好課堂基調。課堂教學也因為學生的入情,而進入了積極的狀態(tài)。同時不露聲色地點明了詩歌的學習要領,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情趣。
?。ǘ┢纷x古詩,讀出味道。
詩詞的美妙在于誦讀。在指導學生誦讀的過程中,我分這樣三個層次進行:
1.讀正確。首先,我讓學生初讀整首詩,重點認讀:“鋪”、“蓑”、“臥”并指導寫法。
2.讀出節(jié)奏。初讀后,我告訴學生詩句本身就含有很強的音樂感,這就要求我們讀的時候要注意抑揚頓挫、輕重緩急。
3.讀出內涵。在學生讀出節(jié)奏的基礎上,我這樣引導:詩詞言情,詩詞言志,詩詞很多時候是一首
6、歌,是一幅畫。我想知道,你從這首詩中讀出了什么?
(1)讀出詩中所蘊含的畫面。
學生可能會說:我讀出了詩中所蘊含的畫面。我仿佛看到了草地、牧童、蓑衣、月光等,接著我引導學生想象景物的顏色和姿態(tài),學生可能會說:
( )的 草 ( )的笛聲 ( )的牧童 ( )地躺著 ( )的草場 ( )的月光 ?。?)的晚風 ( )的月夜
如此,學生從單個詞語入手,經過扎實的語言文字訓練,使詩中的景、人、物變得鮮明生動起來。在此基礎上,讓學生連詞成句,說出整首詩的意思,體現(xiàn)了學習的梯級,為下面的古詩理解降低了難度。
?。?)讀出詩人愉快的心情
為了讓學生體會詩人的情感,我追問,這是
7、一個怎樣的牧童?你能讀出詩人什么心情?學生都能說出這是一個快樂,悠閑的小牧童。(板書:快樂 悠閑)那么,你是怎么體會到作者愉快心情的呢?你從哪些詞語感受到牧童的快樂與悠閑呢?讓學生品讀詩句,從而發(fā)現(xiàn)景物描寫最能反映作者的心情。原來,一切景語皆情語。此時,我適時適度的引導學生高興地誦讀這首詩。
這個環(huán)節(jié)我力圖將學生置于閱讀的主體地位,以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為出發(fā)點,讓學生邊讀邊思考,鍛煉學生的聽、說、讀和概括能力,從而解決教學重點。
?。ㄈ┳哌M詩境,感悟詩情。
在熟讀古詩的基礎上,我以“你從詩的什么地方看到了這樣快樂悠閑的牧童?”一問,來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并根據(jù)學生
8、的匯報相機引導。
預設一:抓住“鋪”想象畫面,品味“弄”感受情趣。
當學生說:從“笛弄晚風三四聲”中看到了一個快樂的牧童時,我追問:是誰在吹笛子?在什么地方吹?此時,我適時播放音樂《牧笛笛子》,未見牧童,先聞其聲,給了學生無限的想象空間,從而真切地體會到了一個“弄”字所蘊含的情趣。
接著,我運用畫面再現(xiàn)情境,讓學生感受牧場的遼闊,并對學生進行語言概括能力的訓練:同學們,此刻你的眼前展現(xiàn)了一幅怎樣的畫面?詩中的哪一個詞給了你這種平緩舒服的感覺?以此引領學生感受“鋪”字用詞的精妙。
“只有入境,才能悟情?!北经h(huán)節(jié)中,我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認知特點,運用畫面與音樂再現(xiàn)情境,為學生
9、營造了一個輕松愉快的學習氣氛。美的畫面,美的音樂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多種感官進行體驗,使他們的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都得到了發(fā)展。
預設二:想象“臥月明”,感悟詩中情。
有的學生可能會說:從“不脫蓑衣臥月明”中感悟到了牧童的快樂與悠閑。我先出示課件:《牧童休憩圖》給學生以感官上的體驗,再引領學生回到詩句中,讓學生找一找哪個詞更能體現(xiàn)牧童的無拘無束?
學生很快找到:“不脫、臥”這兩個詞。接著我引導學生體會:他為什么不脫蓑衣?他躺在一個怎樣的地方?怎樣躺?把“臥”換成“坐”或者“立”,行嗎?這樣,學生在交流中、反復品讀中感悟到了牧童的無憂無慮與天真爛漫。
這樣,抓住重點字詞品讀品味
10、,避免了古詩教學逐字逐句的串講串問,突出了語文學科的特點,通過扎實的語言文字的訓練,讓學生感受到祖國語言文字的美妙,從而真正學有所獲。
接著,我挖掘教材的留白處,開啟學生想象的閘門:(音樂響)躺在柔柔的草地上,聞著青草的芳香,望著天上的明月,享受著晚風的撫摸。此時此刻,假如你是這位躺在草地上的牧童,你會想些什么?做些什么?
在美妙的遐想中,學生融入詩境,走進牧童的內心世界,由此抒發(fā)情懷,發(fā)表見解。此時,學生化牧童為自己,化自己為牧童,與詩中人產生了情感的共鳴。
?。ㄋ模┨阶髡咝模Q別樣情。
讀詩,不僅要讀出詩中畫,還要讀出詩中人。這對學生而言是學習古詩的一個很好的導向,是
11、從一個層次到另一個層次的深入。為了很好地解決這一教學難點,我這樣引導:同學們,快樂的心情是相通的。眼前的一切不僅令牧童陶醉,令我們大家陶醉,也令詩人呂巖陶醉。其實,呂巖喜歡牧童,還有另外的原因呢。此時我出示詩人呂巖的資料。
讓學生了解到了詩人向往遠離喧囂、悠閑自樂生活的原因后,我創(chuàng)設意境,學生配樂吟誦古詩。與詩人展開心靈的對話。
這不僅是教學回歸到古詩的本體,更是學生情感的回歸與升華。進而解決了本課的教學難點。
然后采用了略讀的方法,讓孩子自讀《舟過安仁》,感情讀、解句意、理解人物特點,體會作者心情。
?。ㄎ澹┩卣寡由?,背誦積累。
學習古詩,就是要讓學生在欣賞古詩的同時愛上
12、古詩,所以在學生“意猶未盡情猶未止”時,我出示了一組以“兒童生活”為體裁的詩句讓學生賞析。
所見
清 袁枚
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
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詩句賞析
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楊萬里)
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范成大)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高鼎)
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胡令能)
將本課的古詩輻射到其余相關詩句,真正做到課內外學習的有機融合。
至此,我順利完成了本節(jié)課的教學任務。在教學中,我努力尋找人文精神與語言訓練的契合點,通過各種形式的閱讀訓練,將學生帶到情境中去感悟、去體驗、去探究。使學生在輕松快樂的語文課堂中進行學習,體現(xiàn)了我創(chuàng)建“和諧課堂”的教學思想。
五、說板書設計
最后,說一下我的板書。這節(jié)課我設計的板書力求簡潔明快,一目了然。“悠閑自得 怡然自樂”兩詞彰顯了詩人的內心情感。是教學內容的精華體現(xiàn),也是整個教學過程的點睛之筆。
5、 古詩詞三首
牧童 悠閑自得 怡然自樂
無憂無慮 非常愜意
舟過安仁 收篙 停棹 淘氣、可愛、天真、頑皮
張傘 使風
我的說課到此結束,感謝您的聆聽,歡迎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