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學年高中化學 第三章 金屬及其化合物 第一節(jié) 第2課時《金屬與酸和水的反應》知識點歸納及例題解析 新人教版必修1.doc
-
資源ID:6098231
資源大小:413.50KB
全文頁數:8頁
- 資源格式: DOC
下載積分:9.9積分
快捷下載

會員登錄下載
微信登錄下載
微信掃一掃登錄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5、試題試卷類文檔,如果標題沒有明確說明有答案則都視為沒有答案,請知曉。
|
2018-2019學年高中化學 第三章 金屬及其化合物 第一節(jié) 第2課時《金屬與酸和水的反應》知識點歸納及例題解析 新人教版必修1.doc
第2課時 金屬與酸和水的反應
[學習目標定位] 1.會描述鈉與水反應的現象,并能解釋產生現象的原因,會正確書寫化學方程式和離子方程式。2.通過實驗完成鐵與水蒸氣的反應,并會檢驗產物、書寫化學方程式。
一 金屬與酸的反應
1.分別寫出下列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1)鈉與鹽酸反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鎂條放入稀硫酸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金屬鋁溶于鹽酸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2Na+2HCl===2NaCl+H2↑
(2)Mg+H2SO4===MgSO4+H2↑
(3)2Al+6HCl===2AlCl3+3H2↑
2.相同物質的量的鈉、鎂、鋁三種金屬分別與足量的鹽酸反應:
(1)反應劇烈程度最大的是________;
(2)完全反應后,產生氫氣最多的是________;
(3)相同條件下,三種金屬產生氫氣的體積比是________。
答案 (1)鈉 (2)鋁 (3)1∶2∶3
解析 (1)金屬與酸反應的劇烈程度取決于金屬的活動性,金屬的活動性越強,與酸反應就越劇烈,所以鈉與酸反應的劇烈程度最大,劇烈程度最小的是鋁。(2)相同物質的量的三種金屬中,鈉失去電子數最少,鋁失去電子數最多,所以鋁產生的氫氣的量最多。(3)因為1 mol鈉可轉移1 mol電子,1 mol鎂可轉移2 mol 電子,1 mol鋁可轉移3 mol電子,所以相同物質的量的三種金屬鈉、鎂、鋁轉移電子的物質的量之比為1∶2∶3(即它們呈現的化合價之比),在相同條件下產生氫氣的體積比為1∶2∶3。
歸納總結
金屬與酸的反應
(1)金屬活動性順序表中氫以前的金屬較活潑,一般能與酸反應生成鹽和氫氣。金屬的活潑性越強,與酸反應就越劇烈。
(2)金屬與酸發(fā)生置換反應的實質是金屬與酸電離出的H+之間的反應,金屬失去電子被氧化,H+得到電子被還原。
1.相同物質的量的鋁、鐵分別與足量鹽酸反應時放出氫氣的體積比是__________;相同質量的鋁、鐵與足量鹽酸反應時放出氫氣的體積比是__________。
答案 3∶2 ∶(或28∶9)
解析 相同物質的量的鋁、鐵分別與足量的鹽酸反應時,產生氫氣的體積比等于鋁、鐵呈現的化合價之比,即3∶2。相同質量的鋁、鐵分別與足量鹽酸反應時,失去電子的物質的量之比為(3)∶(2)=∶=28∶9,即為產生氫氣的體積比。
二 鈉與水的反應
在小燒杯中加入約1/2的水,滴入1~2滴酚酞溶液,將切好的鈉投入到水中,蓋上表面皿,觀察實驗現象。填寫下表:
實驗現象
原因分析
鈉浮在水面上
鈉的密度比水小
鈉熔成光亮小球
反應放熱且鈉的熔點低
四處游動
生成氣體
發(fā)出“嘶嘶”的響聲,且很快消失
反應劇烈
溶液變紅色
反應生成物顯堿性
歸納總結
鈉與水的反應
(1)鈉與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2Na+2H2O===2NaOH+H2↑,氧化劑是H2O,還原劑是Na,離子方程式是2Na+2H2O===2Na++2OH-+H2↑。
(2)鈉與酸溶液反應
①鈉與酸反應時先與酸中的H+反應,如:2Na+2HCl===2NaCl+H2↑。
②如果鈉過量,鈉把酸消耗盡之后,再與水反應。
(3)鈉與堿溶液反應實質就是鈉與水的反應。
(4)鈉與鹽溶液反應:鈉與鹽溶液反應時先與水反應,它包括兩種情況:
①如果鹽溶液中的溶質與氫氧化鈉不反應,只發(fā)生鈉與水的反應。
②如果鹽溶液中的溶質與氫氧化鈉反應,則會發(fā)生兩個反應,如鈉與硫酸銅溶液的反應:
2Na+2H2O===2NaOH+H2↑;
2NaOH+CuSO4===Cu(OH)2↓+Na2SO4。
2.將0.2 mol金屬鈉投放到10 mL 1 molL-1鹽酸中:
(1)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應完全后在標準狀況下產生氫氣的體積是________。
答案 (1)2Na+2HCl===2NaCl+H2↑、2Na+2H2O===2NaOH+H2↑
(2)2.24 L
解析 鹽酸的物質的量是0.01 L1 molL-1=0.01 mol<0.2 mol,鈉過量。鈉與鹽酸反應,不僅要考慮鈉與鹽酸的反應產生氫氣,而且要特別注意在鈉過量時,還會與水反應也產生氫氣,所以0.2 mol鈉完全反應,產生氫氣0.1 mol,在標準狀況下體積為0.1 mol22.4 Lmol-1=2.24 L。
理解感悟 鈉的性質簡單記憶法:
銀白輕低軟,傳導熱和電,遇氧產物變,遇氯生白煙,
浮熔游響紅,遇水記五點,遇酸酸優(yōu)先,遇鹽水在前。
三 鐵與水蒸氣的反應
設計如圖所示裝置,完成鐵粉與水蒸氣反應的實驗,觀察實驗現象,填寫下表。
實驗裝置與操作
實驗現象
原因解釋
用酒精噴燈加熱還原鐵粉
C試管產生氣泡,液面下降
有氣體產生
C試管收集滿氣體后點燃
有爆鳴聲
反應產生氫氣
實驗結論
鐵在高溫下能與水蒸氣反應,其化學方程式是3Fe+4H2O(g)Fe3O4+4H2
3.某化學興趣小組利用如圖裝置進行“鐵與水反應”的實驗,并檢驗產物的性質,請回答下列問題:
(1)A裝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燒瓶底部放碎瓷片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寫出裝置B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該反應中氧化劑是________,氧化產物是______。
(3)D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E中的實驗現象是________。
(5)A、B兩個裝置中應先點燃________處的酒精(噴)燈,點燃E處酒精燈之前應進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產生水蒸氣 防止加熱時液體暴沸
(2)3Fe+4H2O(g)Fe3O4+4H2 H2O Fe3O4
(3)吸收未反應的水蒸氣,干燥H2
(4)黑色固體變成紅色,玻璃管內壁上有水珠生成
(5)A 收集H2并檢驗其純度
解析 (1)B中發(fā)生的反應是3Fe+4H2O(g)Fe3O4+4H2,故A裝置為B中的反應提供水蒸氣。
(3)D的作用是吸收未反應的水蒸氣,干燥H2。
(4)E中的反應為H2+CuOCu+H2O,故實驗現象是黑色固體變紅,且玻璃管內壁上有水珠生成。
(5)應先點燃A處的酒精燈,排除B中的O2,再點燃酒精噴燈。進行H2還原CuO的實驗前,應首先檢驗H2的純度。
金屬單質無論是與水反應,還是與酸反應,金屬都是作還原劑,水或酸作氧化劑。金屬與酸或水反應的難易,取決于金屬的活動性強弱,金屬越活潑,反應就越容易。
1.把下列金屬投入0.1 molL-1鹽酸中,能發(fā)生反應且反應最劇烈的是( )
A.Cu B.Fe C.Mg D.Al
答案 C
解析 由金屬活動性順序可知,Fe、Mg、Al能與鹽酸反應,而Cu不與鹽酸反應,金屬越活潑,與酸反應越劇烈,在Fe、Mg、Al中,Mg最活潑,反應最劇烈。
2.Mg、Al組成的混合物與足量鹽酸反應,產生標準狀況下的氫氣4.48 L,下列推斷中不正確的是( )
A.參加反應的Mg、Al共0.2 mol
B.參加反應的HCl為0.4 mol
C.Mg、Al在反應中共失去0.4 mol電子
D.若與足量的稀硫酸反應能產生0.2 mol H2
答案 A
解析 反應的實質為Mg+2H+===Mg2++H2↑,2Al+6H+===2Al3++3H2↑,n(H2)==0.2 mol,則參加反應的n(H+)=0.4 mol。若換成稀H2SO4,同樣產生0.2 mol H2。依據得失電子守恒,由2H+―→H2得電子總數為0.2 mol2=0.4 mol,C正確。0.2 mol Mg提供0.4 mol電子,0.2 mol Al則提供0.6 mol電子,0.2 mol Mg、Al混合物提供的電子數大于0.4 mol小于0.6 mol,A錯誤。
3.鈉與水反應時產生的各種現象如下:
①鈉浮在水面上?、阝c沉在水底 ③鈉熔化成小球
④小球迅速游動逐漸減小,最后消失?、莅l(fā)出嘶嘶的聲音?、薜稳敕犹笕芤猴@紅色
其中正確的是( )
A.①②③④⑤ B.全部
C.①②③⑤⑥ D.①③④⑤⑥
答案 D
解析 鈉的密度比水小,浮在水面上。
4.某學生將一小塊鈉投入滴有酚酞的水中,此實驗能證明鈉下面4點性質中的( )
①鈉的密度比水的小?、阝c的熔點較低?、垅c與水反應時放出熱量?、茆c與水反應后溶液呈堿性
A.①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 D
解析 Na與水反應時,浮在水面上(密度比水小),熔化成閃亮的小球(反應放熱,鈉熔點低),在水面四處游動(有氣體生成),同時溶液使酚酞變紅色(生成堿性物質),體現了①②③④四點性質。
5.下列關于鐵與水反應的描述中,不正確的是( )
A.鐵與水蒸氣反應的產物是黑色的Fe2O3
B.紅熱的鐵能與水蒸氣反應,放出的氣體點燃時能發(fā)出爆鳴聲
C.鐵與水蒸氣的反應是氧化還原反應
D.常溫下,Fe與H2O不反應,但在空氣中的O2、H2O共同作用下能發(fā)生反應
答案 A
解析 鐵與水蒸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3Fe+4H2O(g)Fe3O4+4H2,生成黑色的Fe3O4,A錯誤;H2在不純的氧氣中點燃時能發(fā)出爆鳴聲,B正確;該反應為氧化還原反應,C正確;常溫下,鐵在潮濕的空氣中被緩慢氧化,D正確。
6.如圖所示,在燒杯中盛有100 mL蒸餾水,水中懸浮著一個表面光滑、耐堿、耐熱的小球(此球穩(wěn)定在水的中央),將10 g金屬鈉分多次投入到水中,最后使燒杯內的液體恢復到原來蒸餾水的溫度。回答下列問題:
(1)10 g鈉要分多次投入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將10 g鈉全部投入完畢所進行的次數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5次 B.10次 C.大于10次
(3)實驗結束后,從燒杯內小球的位置觀察到的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出現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實驗過程中所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鈉與水反應劇烈,放出的熱量多,易發(fā)生爆炸
(2)C
(3)小球上升 鈉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鈉,液體的密度增大,小球受到的浮力增大
(4)2Na+2H2O===2Na++2OH-+H2↑
解析 鈉與水反應劇烈,易發(fā)生爆炸,使用時要嚴格控制用量,鈉的密度小于1 gcm-3,黃豆粒大小的一塊鈉的體積(立方體的邊長肯定小于1 cm)小于1 cm3,則其質量小于1 g,故10 g鈉全部投入完畢所進行的次數要大于10次。鈉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鈉,氫氧化鈉溶液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小球受到的浮力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