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貴陽市云巖區(qū)八年級物理全冊 1.1走進神奇教案 滬科版.doc
《貴州省貴陽市云巖區(qū)八年級物理全冊 1.1走進神奇教案 滬科版.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貴州省貴陽市云巖區(qū)八年級物理全冊 1.1走進神奇教案 滬科版.doc(43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走進神奇 一、教學要求 展示大自然及生活中的各種神奇現(xiàn)象并提出相應的探究問題,激發(fā)學生探索物理世界的欲望及學習物理課程的興趣。 二、教學過程 模塊一:自我介紹 介紹“陳”這個字的三種漢字輸入法:①拼音輸入法:chen;②五筆輸入法:ba;③二筆輸入法:cma 講解:為了更好地學好物理這門課程,希望同學們能學會使用電腦這個工具。 模塊二:走進神奇——前言 一滴水與大海相比是微不足道的,地球在整個宇宙中也只不過是微不足道的一顆星球,一個人在地球上無非也就是大海中的一滴水而已。宇宙是無限的,所以宇宙中充滿神奇;人在宇宙中是如此渺小,人卻有思想,人總是試圖用他的思想去探索這些神奇。 模塊三:自然界中的神奇 1、自然界中的神奇之一:浩瀚宇宙(展示圖片) 講解:我們生活在地球上,地球是太陽系的一顆行星,太陽是銀河系的一顆恒星,而銀河系只不過是宇宙中的一滴水而已。關于宇宙的形成,科學上有這樣一種假說,宇宙最初是處于一種混沌狀態(tài),在某個特定時刻,發(fā)生了大爆炸,產(chǎn)生了時間和空間,從而才有了今天這個世界。 提出問題:①地球存在生命,其它星球存在生命嗎?如果其它星球存在生命,有朝一日我們能夠和他們面對面坐下來喝咖啡嗎?(當然啰,我們還不知道外星人喝不喝咖啡)②“天上一日,地上一年”的說法是真的嗎?③太陽光到達地球需要8分20秒,意思是我們現(xiàn)在所看到的太陽其實是8分20秒之前的太陽。織女星的光到達地球需要26年,假設我們的視力足夠好,我們看到織女星上的傳說中的織女,其實這個織女已經(jīng)是26年前的織女了。 2、自然界中的神奇之二:夕陽西下(展示圖片) 講解:大自然總在不經(jīng)意中表現(xiàn)它的睿智,就如夕陽西下般的美麗及傷感。 提出問題:當夕陽西下,天邊為何常有紅色的霞光? 3、自然界中的神奇之三:電閃雷鳴(展示圖片) 講解:據(jù)《泉州晚報》報導,今年4月21日下午4時左右,惠安縣螺陽鎮(zhèn)工農(nóng)村蘇先生一家親歷了這樣一幕:一球形的閃電從他家窗戶穿過,“精準”地擊碎了家里的日光燈。據(jù)蘇先生介紹,當時,他們4個人正在家中閑坐,突然眼前一亮,先是兩條垂直并行的紅線從窗戶中穿進,隨后一個圓形光圈以極快的速度旋向樓梯。只聽得“啪啪”幾聲,好像有東西碎了。等蘇先生4人緩過神上樓一看,發(fā)現(xiàn)樓梯轉(zhuǎn)臺、二樓臥室、廚房、衛(wèi)生間的日光燈和燈座全都碎了。(利用多媒體進行原文演示) 提出問題:天公“發(fā)怒”時,狂風暴雨常伴隨電閃雷鳴,閃電與雷聲是同時發(fā)生的,那么,我們是先看到閃電,還是先聽到雷聲? 4、自然界中的神奇之四:火山爆發(fā)(展示圖片) 介紹:世界上著名的十次火山爆發(fā)。(利用多媒體講解第4次) 提出問題:火山為什么會爆發(fā)?現(xiàn)代的科技手段還無法阻止火山爆發(fā),但人類何時能準確預測火山何時爆發(fā),從而避免對人類更多的災難? 5、自然界中的神奇之五:大地震(展示圖片) 介紹:唐山大地震(利用多媒體) 提出問題:地震是如何產(chǎn)生的?現(xiàn)代的科技手段還無法阻止地震發(fā)生,但人類何時能準確預測地震何時發(fā)生,從而避免對人類更多的災難? 6、自然界中的神奇之六:洪水(展示圖片) 介紹:98年中國百年不遇大洪災。(利用多媒體) 提出問題:洪水是如何形成的?如何更有效地避免洪水對人類帶來的巨大災難? 7、自然界中的神奇之七:巍巍雪山(展示圖片) 介紹:梅里雪山是一個圣潔的地方,是藏傳佛教中的神山,在藏族人心目中有崇高的地位。梅里太子十二峰連成一片,主峰卡瓦格博聳入云霄,至今還是處女峰。(利用多媒體) 提出問題:巍巍雪山,高聳入云,為何甚至一聲噴嚏就可能導致雪崩? 8、自然界中的神奇之八:龍卷風 介紹:上海龍卷風。(利用多媒體) 提出問題:龍卷風是如何形成的?龍卷風的威力巨大,我們?nèi)绾文軠蚀_預測龍卷風的來臨,從而避免對人類更多的災難?龍卷風的能量巨大,這些能量能夠加以和平利用嗎? 模塊四:生活中的神奇 引言:大自然充滿神奇,生活中同樣也不乏神奇。 1、生活中的神奇之一:倒飲料的訣竅(實驗演示) 提出問題:小孔難以倒出飲料,那么有哪些方法可將飲料倒出呢? 問題解決:①大孔倒飲料;②雙孔倒飲料。 2、生活中的神奇之二:拉鏈的開啟與閉合(實物展示) 介紹:拉鏈只是一個小小的發(fā)明,但是整個世界都離不開它。它被美國《科學世界》雜志評選為20世紀的十大發(fā)明這一。 提出問題:為何上下拉動,拉鏈便可閉合或開啟? 3、生活中的神奇之三:圓珠筆(實物展示) 介紹:圓珠筆發(fā)明歷史。(利用多媒體) 提出問題:圓珠筆油是如何從筆管流到筆尖的? 實驗:用圓球筆倒著寫字。 4、生活中的神奇之四:跳高(展示跳高與撐竿跳高的一組圖片) 介紹:在剛剛結束的第28屆雅典奧運會,瑞典選手霍爾姆斯以2米36的成績獲得奧運會男子跳高冠軍。而美國選手馬克以5米95獲得男子撐竿跳高冠軍。 提出問題:為什么借助一根小小的撐竿,便能比跳高多跳一倍以上的高度? 5、生活中的神奇之五:空氣的力量(實驗演示) 實驗:覆杯實驗。 提出問題:是什么力量把杯中的水托?。? 模塊五:學生提出有關大自然或生活中的疑問 引導:對于宇宙,對于大自然,對于生活,我們每個人的心中應該都有不止十萬個為什么?,F(xiàn)在,請?zhí)岢鲂闹械氖f個為什么。(鼓勵:提出問題常常比解決問題更重要) 模塊六:走進神奇——后記 講解:宇宙是奧妙的,大自然是神奇的,生活中同樣處處存在神奇之處。人之所以偉大,是因為人具有思想。用你的思想,用你的心,去探索、去發(fā)現(xiàn),你必將是一個幸福的人。相信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們一定能夠相互配合,共同把物理這門課程學好。 三、附錄 1、課后作業(yè):(1)20分鐘能力試卷; 2、教學媒介 多媒體教室、拉竿天線、課件//飲料瓶、水、塞子(3個)//拉鏈//圓珠筆、硬紙板//玻璃杯、硬紙片、燒杯、水 3、教后記 1-2 探索之路 【教學目標】 1、了解古人對神奇現(xiàn)象的探究。 2、了解物理學發(fā)展的幾個重要階段。 3、知道自然是神奇的,人們的探索歷程則是漫長的、曲折并富有意義的。 【重點難點】了解探索之路 【課 時】1課時 【教 具】錄像 【教 法】閱讀、講解、討論 【課 型】新授課 【教學過程】 一.復習 舉些身邊的物理現(xiàn)象 二.新課引入 物理學在人類社會的發(fā)展中有很重要的作用,特別是在近代和現(xiàn)代,近代每一次的工業(yè)革命都是物理學的突破。從蒸汽機到電的產(chǎn)生,再到信息技術的出現(xiàn),物理學的研究上出現(xiàn)重大的突破。人類對科學的探索是永無止境的。 三.新課 1、古文明中的科學思索 看圖1-14---圖1-18及說明,了解古文明 我國古代文明: 我國四大發(fā)明中,印刷術、火藥、指南針“曾改變了整個世界的面貌和事物的狀況,第一種在文學上,第二種在戰(zhàn)爭中,第三種在航海上,從那里接著產(chǎn)生無數(shù)的變化,變化如此之大,以致沒有一個帝國,沒有一個學派……能比這三種發(fā)明,對人類事業(yè)產(chǎn)生更大的力量和影響。 2、物理學的進步之階 看圖1-19---圖1-22 及說明,了解四位科學家的貢獻 從蒸汽機到核能發(fā)電:17-18世紀,由于工業(yè)生產(chǎn)的需要和力學、熱學的發(fā)展,促進了蒸汽機的研制。蒸汽機的出現(xiàn),導致了第一次工業(yè)革命,使人類由手工業(yè)生產(chǎn)走向大規(guī)模機器生產(chǎn),人類生活面貌也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 到19世紀,由于法拉第、麥克斯韋等科學家在電與磁方面作出的巨大貢獻,人類產(chǎn)生了電能,并制造了各種電氣設備,人類社會進入了應用電能的時代。21世紀,人們對原子結構的認識日益深入,開始利用核能發(fā)電。 物理與高新技術:現(xiàn)代,隨著人們對物質(zhì)結構的進一步認識,促進了信息技術、現(xiàn)代交通技術、電腦、納米技術空間技術的發(fā)展。一個嶄新的智能化、信息化的高新技術時代正在迎接著我們。 四.小結(略) 五.布置作業(yè): 1.閱讀課文 2.談談人類對自然探索的認識。 【板書設計】 1-2 探索之路 1、古文明中的科學思索 2、物理學的進步之階 【反 饋】 1. 2. 1-3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教學目標】 1、了解物理知識的一些現(xiàn)代應用。 2、了解科學探究的主要環(huán)節(jié)。 3、了解物理學家的科學精神與偉大情懷。 【重點難點】知道什么是物理學,知道科學探究的環(huán)節(jié)及方法 【課 時】1課時 【教 具】錄像 【教 法】閱讀、講解、討論 【課 型】新授課 【教學過程】 一.復習 人類在認識自然中,積累了大量的知識,那么什么是物理學(Physics)呢? 二.新課引入 物理學在人類社會的發(fā)展中有很重要的作用,特別是在近代和現(xiàn)代,近代每一次的工業(yè)革命都是物理學的突破。在探索之路上,有眾多的科學巨人為后人留下了果實豐碩的園地、科學探究方法及不朽的科學精神。“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你能站得更高,看得更遠。 三.新課 1.知識園地-----碩果累累 很多的前進在探索神奇現(xiàn)象的過程,逐漸發(fā)現(xiàn)蘊藏其中的某些物理規(guī)律。隨著對這些規(guī)律的深入探究,物理學的體系便 逐漸形成了。 那么什么是物理學呢? 物理學(Physics)是研究自然界的物質(zhì)結構、物體間的相互作用和物體運動最一般規(guī)律的自然科學。 看圖1-23-----圖1-28 人類科學探究的碩果。 正是由于眾多的科學家致力于不斷的探究,我們的生活才越來越豐富起來。 2.科學探究-----其樂無窮 科學巨人不僅為我們留下了知識的宮殿,而且還創(chuàng)建了科學的探究方法。 貢獻最大的應該是意大利的物理學家伽利略。 看圖1-29,了解“兩個鐵球同時落地” 講“鐘”的故事。 如何進行科學探究呢? ●科學探究環(huán)節(jié): 提出問題 猜想與假設 制定計劃與設計實驗 進行實驗與收集證據(jù) 分析與論證 評估 交流與合作 在科學探究中,大家要學會問,學會猜,學會做,學會想,學會合作。 3、科學精神---永遠高揚 科學家們在科學探究的過程中,還為后人留下了永遠高揚的科學精神。 學生看圖1-31-----圖1-33閱讀后討論。 問:通過閱讀,你們認為科學家們在事業(yè)上獲得成功的訣竅在哪里? 四.小結(略) 五.布置作業(yè): 1.閱讀課文 2.什么是物理學?科學探究的環(huán)節(jié)是什么?談談對初中物理的想法。 【板書設計】 1-3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1.知識園地-----碩果累累 物理學(Physics)是研究自然界的物質(zhì)結構、物體間的相互作用和物體運動最一般規(guī)律的自然科學。 2.科學探究-----其樂無窮 提出問題 猜想與假設 制定計劃與設計實驗 進行實驗與收集證據(jù) 分析與論證 評估 交流與合作 3、科學精神---永遠高揚 【反 饋】 1. Chap2 運動的世界 2-1動與靜 【教學目標】 1、知道我們所生活的世界是一個的世界,能舉例說明生活中一些常見的自然現(xiàn)象與運動的關系。 2、了解人們以多種方式描述運動的世界(如詞匯、詩歌、畫、音樂)。能說出一些常用的描述運動的詞語和詩句。 3、知道如何科學描述物體的運動、靜止;知道運動與靜止的相對性。 【重點難點】 1、什么是機械運動?參照物 2、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 【課 時】1課時 【教 具】電腦多媒體、玩具汽車 【教 法】啟發(fā)、講解、討論 【課 型】新授課 【教學過程】 一.新課引入 觀看錄像,大家可以提出什么結論呢? 物體的運動是非常普遍的現(xiàn)象。 二.進行新課 1.運動的世界 日出日落、月盈月虧、星移斗轉(zhuǎn),宇宙每時每刻都在運動。 冬去春來、風起云涌、潮漲潮落,我們生活在運動的世界里。 請看圖2-1~圖2-3 請舉出一些你認為運動的例子。 (學生舉例,讓學生積極參與并了解他們眼中的運動是什么) 2、運動的描述 人們用不同的方式描述運動的世界 (1)詩人用語言的韻律和意境贊美運動; 如:(學生舉例)“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兩岸走” (2)畫家用形態(tài)和色彩描繪運動 看圖2-4 (3)音樂家用旋律和節(jié)奏表現(xiàn)運動。 請聽我國非常著名的一首古箏曲(“高山流水”)。聽一段后讓學生談有什么感受?是一首什么曲子。告訴學生我國在音樂方面有非常大的成就,有非常多的著名的民族樂曲。如中國十大名曲。 問:科學家是用什么來描述運動呢?(也就是物理學中如何描述運動呢?) 看課本上“交流與討論”學生活動5分鐘。 提問:小明為什么說花花跑得真快呢? 原來花花的位置發(fā)生的改變。 告訴學生科學家用特定的概念、數(shù)學工具及實驗方法來描述與研究運動。 ●什么是運動和靜止? (1)我們用比較的方法來研究這個問題 (2)設疑提問討論 a)李明背著書包向?qū)W校走去。李明是運動的還是靜止的? b)小王騎自行車上街。自行車是運動的還是靜止的?小王是運動的還是靜止的? c)正在行駛的汽車是運動的還是靜止的?汽車上的坐椅是運動的還是靜止的? (3)分析 上面的三個場景中有不少的物體,我們看 書包 對 李 明 位置不變 小王 對 自行車 位置不變 靜止 坐椅 對 汽 車 位置不變 物體 物體 李 明 對 學 校 位置改變 自行車 對 樹 木 位置改變 運動 汽 車 對 電線桿 位置改變 物體 物體 (4)概括 機械運動:一個物體相對于另一個物體位置的改變叫做機械運動,簡稱運動(motion)。 參照物:事先被選定標準的物體叫做參照物。 靜止:如果一個物體相對于參照物的位置沒有發(fā)生改變,則稱這個物體是靜止(rest)的。 (5)討論分析 a、先討論課本圖2-3,提問學生回答 b、“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兩岸走”這兩名歌詞中包含了什么科學道理呢? c、以樹木做參照物,你看到的哪些物體是運動的?哪些是靜止的? D、太陽從東方升起,是以什么為參照物的? 2.運動和靜止是相對的 學生閱讀討論,回答下面的問題: (1)什么是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一?課本中舉了哪些例子來說明這個問題? (2)參照物的選擇原則是什么? 總結: 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描述一個物體是運動還是靜止的,取決于所選的參照物。 參照物的選擇原則:任意性;根據(jù)需要和方便。 三.課堂練習 投影 四.小結 通過本節(jié)的學習,我們知道了什么是機械運動,知道了物體運動的相對性,我們還應注意運動和靜止相對性在實際中的應用。 五.布置作業(yè): 1.閱讀課文 2.課后練習 【板書設計】 2-1動與靜 1.運動的世界 2、運動的描述 ⑴機械運動:一個物體相對于另一個物體位置的改變叫做機械運動,簡稱運動(motion)。 ⑵參照物:事先被選定標準的物體叫做參照物。 ⑶靜止:如果一個物體相對于參照物的位置沒有發(fā)生改變,則稱這個物體是靜止(rest)的。 ⑷運動和靜止是相對的 描述一個物體是運動還是靜止的,取決于所選的參照物。 參照物的選擇原則:任意性;根據(jù)需要和方便。 【反 饋】 1. 2. 2-2 長度與時間的測量(1) 【教學目標】 1.知道測量的意義、單位、及其作用 2.知道國際單位制以及國際單位制中長度單位“米” 3.會進行千米、分米、厘米、毫米、納米等單位之間的換算 【重點難點】長度的單位、測量長度的工具 【課 時】1課時 【教 具】學生自備透明刻度尺、示教刻度尺、游標卡尺、螺旋測微器、卷尺 【教 法】啟發(fā)、講解、實驗、討論 【課 型】新授課 【教學過程】 一.復習 什么是參照物?在物理學中如何描述一個物體的運動? 二.新課引入 我們打一生下來就開始認識我們周圍的世界了,在大家還不懂事的時候,你們的父母就教大家認東西了,數(shù)數(shù)等。事實上大家已經(jīng)對周圍的事物在進行比較了。而測量就是一種比較,人類最早的測量就是數(shù)數(shù),當做隨著人類社會的發(fā)展,我們的測量不能只停留在數(shù)數(shù)上。 下面看: 1、觀察兩只鉛筆。問:大家觀察到了什么? 學生回答:長短不一樣。長短比較 2、拿兩杯水讓大家觀察。問:大家觀察到了什么? 學生回答:一杯水多,一杯水少。多少比較 3、問:大清早和中午比較感覺上有何不同? 學生回答:大清早涼,中午熱。這是冷熱比較 4、運動會上,我們說誰跑得快,也是一種比較。 在以上的這些比較中有一種基本的比較,就是長度的比較。 三.新課講授 1.測量的意義: 通過我們的感覺器官得出的結論可靠嗎? 學生:不可靠 為了提高判斷的可靠性和準確性,就必須借助儀器來進行測量。 (板書)1.測量(measurement)的意義:提高判斷的可靠性和準確性 2.測量單位: 在生產(chǎn)、生活和科研中,經(jīng)常在進行長度和時間的測量。探究物體的運動規(guī)律也需要進行長度和時間的測量。 要科學地進行測量,就需要有一個公認的測量標準------單位(unit)。 長度的單位: 在眾多的測量中,最基本的測量,就是長度的測量,要測量長度,首先要給長度定一個標準量,而長期以來,民辦各國沿用的長度單位不相同,如我中用尺(大的有丈)、英尺(小的有英寸,現(xiàn)在我們所說的電視機大小習慣用的是英寸)、米等。為了利于國際間的文化、科技方面的交流,國際上規(guī)定了一套統(tǒng)一的單位,叫國際單位制(Internation System of Units),簡稱SI,是國際計量大會于1960年通過的。我國在1984年采用。 在國際單位制中長度的基本單位是米(metre),符號為m。 出示米尺,讓學生認識1米到底有多長。并介紹1米是如何規(guī)定的。 長度的單位除基本單位米之外,還有比米大的和比米小的其它單位: 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納米(nm)等, 換算關系: 1km=1000m(=103m) 1dm=0.1m 1cm=0.01m(=10-2m) 1mm=0.001m(=10-3m) 1μm=0.000001m(=10-6m) 1nm=0.000000001m(=10-9m) (頭發(fā)的直徑約0.04mm,合40000nm) 學生熟悉2、3分鐘。一道題中,注意寫單位時要么全用漢字要么全用符號,不允許出現(xiàn)漢字符號混用的現(xiàn)象。 如:1千米=1000m 或1km=1000米 練習1:看書上的想一想,提問學生,填空 練習2:(投影) 7.8dm=______m=_______mm 60μm=______mm=_________m 0.05km=______m=________cm 練習3:(投影) 給下列空格中填上合適的單位: 某同學身高1.50_____,物理課本一張紙的厚度約為75_____,窗戶玻璃的厚度約為2.5_______,一節(jié)一號干電池的長度大約是6______。 4、長度測量工具: 要對長度進行需要測量的工具,長度測量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scale), 出示各種示教刻度尺、游標卡尺、螺旋測微器、卷尺等,讓學生認識了解。 拿到一把刻度尺后,首先要干一個工作:仔細觀察刻度尺,找出它的零刻度線,再看看它的分度值是多大?測量范圍是多少? 學生觀察自己手上的刻度尺,找三位同學分別說明他的刻度尺的零刻度線、分度值及測量范圍。 不只是刻度尺,任何一種測量工具拿到之后,首先就是要觀察零刻度線、分度值及測量范圍。 知道了長度測量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如何正確使用刻度尺進行測量呢?請大家下去自己閱讀。 四.小結 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知道要提高判斷的可靠性和準確性,就必須借助儀器來進行測量,任何測量都需要單位,長度的單位有千米(km)、米(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納米(nm)等,其中米是基本單位,注意各單位之間的換算關系,還知道了長度測量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拿到一把刻度尺首先要觀察零刻度線、分度值及測量范圍。 五.布置作業(yè):1.閱讀課文 2.課后作業(yè) 【板書設計】 2-2長度和時間的測量 1.測量(measurement)的意義:提高判斷的可靠性和準確性 2.測量需要單位 3.長度的單位:千米(km)、米(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納米(nm) 換算關系: 4.長度測量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 【反 饋】 1. 2. 2-2長度和時間的測量(2) 【教學目標】 1.會正確使用刻度尺 2.會正確使用表測時間 3.能讀懂說明書,并能參照說明書進行簡單的操作。 【重點難點】會正確使用刻度尺、量筒和量杯 【課 時】1課時 【教 具】刻度尺、表 【教 法】講解、實驗、討論 【課 型】實驗課 【教學過程】 一.復習提問 1、長度有哪些單位?基本單位是什么?學生回答 2、長度測量的基本工具是什么?學生回答 二.新課引入 我們要用刻度尺進行測量,就需要清楚如何進行測量是正確的。 三.新課講授 1.正確使用刻度尺 如何正確使用刻度尺?讓學生回答,后再對照課本21頁說明作進一步認識。 看課本圖2-15---圖2-17回答問題,學生回答 2.學生活動1:用刻度尺測長度 先觀察刻度尺,并記錄分度值及測量范圍。 讓學生利用實驗室提供的刻度尺測量物理課本的長度和寬度。大約6分鐘時間,教師巡回指導。 1 2 3 平均值 長度l/cm 寬度b/cm 測量結束后比較測量結果,并提問:為什么我們不少的測量結果不相同呢?下去好好討論。 3、學生活動2:長度的估測 估測教室的長度和寬度: 4.學生活動3:時間的測量 參看課本23頁活動3說明進行測量。 進行實驗,用量筒(或量杯)和水測出小瓶的容積。實驗大約8-10分鐘。 實驗結束后,總結實驗情況,告訴學生實驗時一定要認真,要像科學家探索自然規(guī)律那樣認真實驗,養(yǎng)成良好的探索精神。 四.小結 通過本節(jié)實驗課,大家動手進行了一些測量,對我們物理實驗有了體會,測量時一定要按測量工具的使用要求正確使用測量工具。在實驗當中可能會出現(xiàn)一些意想不到的結果,大家要會分析出現(xiàn)問題的原因,要認真觀察。 五.布置作業(yè): 1.閱讀課文 2.課后作業(yè) 【板書設計】 2-2 長度和時間的測量 1.正確使用刻度尺 2.實驗:測量物體的長度 3.實驗:時間的測量 【反 饋】 1. 2. 2-3 快與慢 【教學目標】 1.知道比較物體運動快慢的幾種方法。 2.理解速度的概念,計算公式及速度的單位。 【重點難點】理解速度的概念,計算公式及速度的單位 【課 時】1課時 【教 具】玩具坦克、氣墊導軌及滑塊、斜面小車、尺、鐘表 【教 法】啟發(fā)、講解、演示實驗、討論 【課 型】新授課 【教學過程】 一.新課引入 觀看錄像,問:大家看哪個動物跑得快呢?學會回答 要知道哪個動物跑得快,我們必須要比較,如何比較運動的快慢呢?本節(jié)課我們來研究這個問題。 二.進行新課 1、怎樣比較物體運動的快慢? 學校的運動會上,田徑賽跑正在進行,你怎樣判斷誰跑得快呢?讓兩學生分角色來作判斷。 (1)假如你是觀眾,你怎樣判斷誰跑得快呢? 引導并啟發(fā)學生回答:看誰跑在最前面。 (2)假如你是裁判,你怎樣判斷誰跑得快呢? 引導并啟發(fā)學生回答:看誰先到達終點。 教師總結:上面的從兩個不同角度來比較物體運動快慢,都是正確的,只是比較的方法不一樣,第一種是用“相同時間比路程”,第二種是用“相同路程比時間” 。 1)比較方法:(1)相同時間比路程。(2) 相同路程比時間 兩種方法,在物理學中我們采用觀眾的方法,即用“相同時間比路程”。同時引入一個物理量來表示物體運動的快慢,這就是速度(velocity)。 2)速度 定義:在物理學中,把單位時間內(nèi)通過的路程叫做速度。 即:速度= 如果用符號v表示速度,s表示路程,t表示時間,則上面的公式可寫成 計算公式: 單位:米/秒(m/s) 、千米/時(km/h) 知道了公式,我們還需要知道速度的單位。速度的單位是由路程和時間的單位合成的。如果路程的單位用米,時間單位用秒,速度的單位就是“米/秒”,這是速度的主單位。在交通中還有一個單位“千米/時” 讀法:如汽車1秒內(nèi)通過10米的路程,記作“10 m/s”讀作10米每秒。 提問:反過來,如果知道一物體的速度是500 m/s,它的意思是什么呢? 學生回答:這個物體1秒內(nèi)通過的路程是500米。 算算看:1 m/s的速度與1 km/h的速度比較哪個大 1 m/s=km/h=3.2 km/h 因為3.2 km/h>1 km/h,所以1 m/s>1 km/h 提問:如果各個速度的單位不同時如何比較它們的大小? 學生回答:換算為同樣的單位比較。 三.例題 1、看課本25頁書上的例題 2、1992年,第25屆奧運會上,我國選手楊文意以24.79s的成績,奪得50m自由泳金牌,并打破了她本人所保持的世界紀錄。她游泳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通過本題,我們要知道物理計算題的解題過程及要求 已知:s=50m,t=24.79s。 求:v=? 解:根據(jù)題意, 答:她游泳的平均速度約是2.02m/s。 注意解物理計算題的四項:已知,求,解,答。 機械運動:直線運動、曲線運動 3、直線運動 下面看兩個實驗演示“勻速直線運動與變速直線運動的特點”。 (1)玩具坦克的運動和鋁制小車在斜面上的運動;(2)滑塊在氣墊導軌中的運動 通過觀察大家知道了什么? 引導并啟發(fā)學生回答:(1)坦克與滑塊運動的快慢不變;(2)鋁制小車運動快慢改變 看課本圖2-25,計算小汽車在3段路程上的運動速度。 比較速度大小,可得出什么結論呢? 引導學生回答:速度大小相等。 勻速直線運動:速度不變的直線運動。 特點:在任何相等的時間內(nèi),通過的路程是相等的。 生活中你見到有什么運動是勻速直線運動? 學生回答: 變速直線運動:速度變化的直線運動 特點:速度大小經(jīng)常變化。 用平均速度來表示變速直線運動的物體運動快慢。 看圖2-26,探究天鵝在3段路程上的運動速度。 四.小結 通過本節(jié)的學習,我們知道了如何比較物體運動的快慢,并了解了物理計算題的解題要求,知道了有關速度的概念計算公式單位,并會進行簡單的計算。 五.布置作業(yè): 1.閱讀課文 2.練習與評測P21-22 【板書設計】 2-2 比較物體運動快慢 一、怎樣比較物體運動的快慢? 1.比較方法:(1)相同時間比路程。(2) 相同路程比時間 2.速度: 二、速度: 1.定義:在物理學中,把單位時間內(nèi)通過的路程叫做速度。 2.計算公式: 3.單位:米/秒(m/s) 、千米/時(km/h) 4.物理意義:表示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 三、例 四、直線運動 勻速直線運動:速度不變的直線運動。 變速直線運動:速度變化的直線運動 【反 饋】 1. 2. 2-4科學探究:速度的變化 【教學目標】 1、采用將物體運動所經(jīng)歷時間或路程分解為若干段的方法測量不同階段物體的運動速度。 2、能通過實驗測量數(shù)據(jù),并正確記錄數(shù)據(jù)。 3、懂得個人觀點、見解的正確與否必須通過實驗(實踐)來證明。 【重 點】知道勻速直線運動,知道變速直線運動和平均速度。 【難 點】會用尺和表測平均速度 【課 時】1課時 【教 具】停表、卷尺 【教 法】講解、討論、實驗 【課 型】科學探究課 【教學過程】 一.新課引入 什么是直線運動、變速直線運動?各有什么特點? 二.進行新課 勻速直線運動:速度不變的直線運動。 特點:在任何相等的時間內(nèi),通過的路程是相等的。 變速直線運動:在相等的時間內(nèi)物體通過的路程并不相等的直線運動 特點:速度大小經(jīng)常變化。 用平均速度來表示變速直線運動的物體運動快慢。 本節(jié)課我們來探究一下100米跑中速度的變化情況。 實驗:測平均速度 準備階段: (1)在室外測出40m的路程,每隔10m作一記號 (2)選出4位記時員分別練習秒表的使用。 (3)選出男女運動員各一名。 實施階段: (1)選出4位記時員分別站在10、20、30、40m處 (2)男女運動員分別跑完40m路程。 (3)4位記時員記錄男女運動員各通過10m、20m、30m、40m處的時間,并填寫在下表中: 路程 時間 間 性別 10m 20m 30m 40m 男 女 根據(jù)上表中的數(shù)據(jù),計算平均速度,填寫在下表中: 平均速度 性別 V1 (10m內(nèi)) V2 (20m內(nèi)) V3 (30m內(nèi)) V4 (40m內(nèi)) 男 女 結論: 三.課堂練習 課后作業(yè)1、2、3 四.小結(略) 五.布置作業(yè): 1.寫出探究報告,并分析得出結果。 【板書設計】 2-4科學探究:速度的變化 【反 饋】 1. 2. Chap3 聲的世界 3-1聲音的產(chǎn)生和傳播 教學流程 激趣導入 → 實驗探究一 → 教師演示一 → 實驗探究二 → 教師演示二 → 知識小結 ↓ ↓ ↓ ↓ ↓ 觀看幻燈 教師指導進行 深化學生實驗 學生互助完成 深化學生實驗 【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目標: ①通過觀察和實驗初步認識聲音產(chǎn)生和傳播的條件。 ②知道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chǎn)生的。 ③知道聲音傳播需要介質(zhì),聲音在不同介質(zhì)中傳播的速度不同,真空不能傳聲。 2、 探究能力目標: 嘗試科學探究的過程,體驗科學探究的樂趣,學習科學探究的方法,培養(yǎng)科學探究的能力。 3、 情感價值目標: 通過師生雙邊互動,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和對科學的求知欲望,使學生樂于探索自然現(xiàn)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學道理,在學生活動中不斷強化與同學(他人)的協(xié)作意識,通過錄像片斷,增強民族自豪感。 【教學方法】 啟發(fā)式科學探究法。 【教學過程】 一、從生活走向物理,導入新課 觀看三幅幻燈片,第一次從圖像中獲知自然界“高山流水”,科學上“火箭發(fā)射”,生活中“小提琴獨奏”的情形;第二次從相應的聲音中獲知上述情形。從而導入聲音可以讓我們獲知信息,并進一步提出聲音是如何產(chǎn)生的,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熱情和欲望。 二、開展科學探究,實施新課教學 1、 實驗探究聲音產(chǎn)生的原因 師:在我們的自然界中存在著各種各樣的聲音,它們可以讓我們獲取相關的信息,那么這些聲音是如何產(chǎn)生的?下面我們就來研究一下聲音的產(chǎn)生。 提出問題:用一張紙、一根橡皮筋,怎樣使它們發(fā)出聲音?比比看誰的方法多?誰的方法與眾不同? 隨堂實驗一:儀器:一張16K的測驗紙、一條橡皮筋。組織形式:每二位同學一組。 (說明:學生通過實踐操作和生活中的經(jīng)驗,可以提出多種多樣的方法,在這里因為提供了橡皮筋,有學生就把橡皮筋拉成弓弦狀去彈紙張使其發(fā)聲,這也是一種方法。由此可見,在課堂上,由于實驗條件的限制學生的思維也會有所限制,所以在以后的教學中,應更多的向?qū)W生開放實驗條件,培養(yǎng)其思維能力。) 實驗后思考:上述實驗中,紙張在不同發(fā)聲方式中的共同特點是什么? (說明:在這邊,只要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其共同點——紙張發(fā)聲時在“動”就可以了,不必深究。) 教師演示一:儀器:鈸、音叉(及共鳴箱)、鐵架臺、乒乓球(細線)、一杯水。 a) 演示鈸發(fā)聲時在振動:讓鈸發(fā)聲,然后讓一些學生觸摸鈸的邊緣,體會其振動。 b) 演示音叉發(fā)聲時在振動:①把乒乓球系在細線上,并讓其懸掛在鐵架臺上,調(diào)整好適當?shù)母叨龋茸尣话l(fā)聲的音叉去靠近乒乓球,再讓發(fā)聲的音叉用同樣的方式去靠近乒乓球,比較二次實驗可發(fā)現(xiàn),發(fā)聲的音叉可彈開乒乓球。②讓發(fā)聲的音叉靠近水面激起水花。 c) 學生觀看視頻、動畫:①發(fā)聲的吉它的弦在振動;②蛙鳴時青蛙的肚皮在振動;③飛行中的蚊子靠翅膀的振動發(fā)聲。 d) 學生體驗,感受人講話時聲帶在振動:用食指輕輕按住喉嚨處,一起讀一讀下面的一副對聯(lián)話: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得出結論:發(fā)聲的物體在振動。 (說明:通過眾多的實例及感受,從而得出發(fā)聲體在振動的結論,學生是比較容易接受的,在這些實驗中,采用了一種很普遍的分析方法——比較法,實驗條件的對比,實驗結果的對比,都可以讓我們更好的得出規(guī)律,應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認真加以體會。) (關于物體振動產(chǎn)生聲音的實驗說明:因為處處可見發(fā)聲體,所以要觀察到發(fā)聲的物體在振動的實例是容易找到的。這里主要設計了:①發(fā)聲的鈸在振動,因為這種樂器本地的學生經(jīng)??吹剑伤胧直扔檬钟|摸音叉更具說服力,也有親切感,其振動使手發(fā)麻的感覺也較音叉強;②振動的音叉彈開乒乓球的實驗,是課本中的實驗,也是個很精彩的實驗,在本實驗中,用黃色乒乓球代替課本中的輕質(zhì)泡沫小球可以使實驗現(xiàn)象更加明顯,而且乒乓球被彈開后還會像用球拍打球一樣連續(xù)跳動,產(chǎn)生了一定的趣味性;③振動的音叉彈開水花的實驗,增強了學生的興趣,也有力的說明了發(fā)聲的音叉在振動,而且現(xiàn)場的學生可以較為清晰的看到水花濺出的現(xiàn)象。) (實驗創(chuàng)新設計:本課還可以把實驗如此改進,讓音叉發(fā)聲,拿一張撲克牌或其他較硬的紙片,輕輕的用二個手指壓住撲克牌的一端的中部,讓另一端輕輕的靠向音叉——可觀察到撲克牌的明顯跳動;當有學生質(zhì)疑是手在抖動時,可以讓他自己上臺一試……上課時,發(fā)現(xiàn)這個實驗極能引起學生的興趣和熱情,如果學校有條件不如六七個人分組體驗一下,這樣還能聽到撲克牌跳動的聲音,和撲克牌與音叉摩擦的聲音。) 2、實驗探究聲音的傳播 師:聲音是由發(fā)聲體的振動產(chǎn)生,那么它又是如何使我們聽到的? 生:聲音傳到我們的耳朵,使我們聽到聲音。 師:對,我們是靠耳朵聽到聲音的,下面我們先來看看耳朵的簡單構造。 教師出示幻燈并講解耳朵聽聲的簡單過程:發(fā)聲體→介質(zhì)→耳朵。 師:通過上圖,我們知道了聽到聲音的條件,其實發(fā)聲體振動產(chǎn)生的聲音是以波的形式在介質(zhì)中傳播的,傳到耳朵中引起鼓膜的振動,最終引起聽覺。讓么老師剛剛說的介質(zhì),其實是指可以傳播聲音的物質(zhì),下面我們就用實驗的方式來探究一下聲音能夠在固體、液體、氣體中傳播及其傳播情況。 教師演示二:用一個自制的二端開口的長方形空木盒(約1米長,開口面積約100cm2),其二端用透名塑料紙密封住,先讓學生觀察盒內(nèi)情況,發(fā)現(xiàn)什么也沒有,引導學生認識二塑料紙膜之間只有空氣了,然后把一個輕質(zhì)的泡沫小球用細線懸掛在鐵架臺上,并讓它輕觸其中的一個塑料紙中部,用小錘在另一塑料膜中敲擊,發(fā)出聲音,并看到另一端的泡沫小球被彈開。在這里可以對比一下,如果在小錘敲擊在盒體上時,泡沫小球的反映情況,從而進一步證明,空氣是可以傳聲的。 隨堂實驗二:輕趴在桌上,讓一只耳朵緊貼在桌面上,一只手捂住另一只耳朵,一只手用筆桿輕敲桌面,試試看,你聽到了聲音了嗎? 隨堂實驗三:儀器:一個空礦泉水瓶、一條棉線(1米左右)。組織形式:2人1組。實驗方法:①先將細繩的中部繞在礦泉水瓶瓶口處,并用瓶蓋將繩子擰緊。②一位同學用筆桿輕敲幾下礦泉水瓶,另一位同學端坐一邊用食指堵住雙耳,仔細聽,看能不能聽到聲音?③端坐著的同學把細繩二端在食指上繞幾圈,然后用食指堵住雙耳,另一位同學拿住礦泉水瓶,拉緊細線,用與第二步相同的力度輕敲礦泉水瓶,感受一下,這時聽到聲音了嗎? 教師演示三:①讓學生觀看往水里扔石塊的視頻短片,激起的水波并聽到石塊落水后,從水中傳出的響聲。②把一個發(fā)聲的音樂盒用油紙包裝好,加上適當?shù)呐渲厍『脩腋∮谕该鏖L水槽中,發(fā)現(xiàn)仍然能聽到其聲音。③例舉生活中在水中能聽到水外聲音的各種實例,說明水能傳聲。 (說明:通過以上的實驗及例子有利的說明了聲音可以在固體、液體、氣體中傳播,那么聲音如果沒有介質(zhì)它能不能傳播哩?提出這個問題后,讓學生思考,然后教師演示真空中的傳聲情況的實驗。在時間允許的情況下展示課前學生自己完成的土電話,并表揚做得較好的同學,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 教師演示四:把一個經(jīng)改裝后的小揚聲器(已經(jīng)接好放音裝置)放入一個圓形透明塑料糟中,在揚聲器的紙盆上放數(shù)顆五子棋棋子,然后把它們放入真空罩內(nèi),打開音樂,讓揚聲器發(fā)聲,可觀察到棋子伴隨音樂而跳動。用抽氣機抽給罩內(nèi)抽氣,可感覺聲音在減小,抽到一定的程度,停止抽氣,關閉抽氣盤上的閥門,并關閉抽氣機,靜聽一會兒,可聽到微小的音樂聲,并看到里面的棋子一直在跳動,然后打開抽氣盤上的閥門,讓空氣進入真空罩內(nèi),可明顯的感覺到音樂聲逐漸變大。 (說明:本實驗,因為抽氣機的聲響可能會掩蓋音樂聲所以,采取了抽氣前后聲音對比的方式,來總結結論,并且因為無法達到完全意義上的真空,所以用對比方式,輔以邏輯推理,更具科學性。) (創(chuàng)新實驗構想:取一個音量較大的手機,懸掛于真空罩內(nèi),用抽氣機給罩內(nèi)抽氣后,關閉抽氣盤閥門,用另一手機給罩內(nèi)手機發(fā)信號,看到指示燈亮卻幾乎聽不到聲音,然后打開抽氣盤閥門,又能聽到手機聲音,借以說明真空中不能傳聲,但無線電波和光可以在真空中傳播。) 3、關于聲速的教學 空氣 340 水 1500 松木 3320 花崗巖 3800 玻璃 5000 鋼鐵 5200 讓學生看幻燈上顯示的幾組常溫下不同物質(zhì)的聲速數(shù)據(jù),討論并認識聲音在不同介質(zhì)中的傳播情況。 單位:m/s 引導學生獲取下面的知識點:聲音在不同的介質(zhì)中 傳播速度不同;空氣中的聲速較?。还腆w液體的聲 速較大。 4、關于回聲的教學 讓學生觀看“回音壁”視頻實錄,體會回聲的趣味性。讓學生舉例生活中的回聲現(xiàn)象,教師補充并說明,回聲產(chǎn)生的條件。 (說明:關于聲速及回聲的教學,限于教材的要求和時間的條件,在本節(jié)課中不作重點,只是讓學生有個了解??梢栽谡n后,及下一節(jié)課中繼續(xù)研究。在觀看視頻時可適當提及中國古代的一些成就,引起民族的自豪感,并對此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三、從物理走進社會,介紹聲波治病的實例。 用高壓放電的電火花產(chǎn)生一個沖擊聲波,再用橢球形凹面鏡使聲波經(jīng)反射后集中膽結石上,就能使結石粉碎。 四、課堂小結(板書),結束教學。 五、作業(yè)布置、拓展探究。 讓學生在課后的時候,繼續(xù)換用不同的材料制作土電話,以此來研究不同材料的的傳聲情況,更重要的是要讓學生在此中體會科學研究的基本方法。可以讓學生去查閱有關書籍,了解聲學在生活中的應用,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 【反饋】 1. 2. 3-2(上)樂音和噪聲 學習目標:1、知道聲音的三個特性 2、知道什么是頻率?頻率的應用。 3、利用實驗去探索影響聲音特性的原因。 重、難點:(重)1、人耳怎樣聽到聲音的? (難)2、設計探究的實驗,清楚雙耳效應。 關 鍵:指導學生分析實驗現(xiàn)象、總結結論。 教學時數(shù):1課時 教學器材:電腦、音叉。 教材分析:1、本節(jié)是了解性常識,而且比較簡單,學生基本上一看就 懂,所以課堂教學基本上讓學生主動去完成,教師加以必 要的糾正即可。其他時間可以討論上節(jié)課的練習。 教學過程: 一、 前提測評: 1、聲音是由物體的 產(chǎn)生的。 2、聲音的傳播需要 , 不能傳聲。 3、聲音在 、 體中比 體中傳播的快。 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是 。 二、 導學達標: 引入課題:為什么我們可以區(qū)分不同物體發(fā)出的聲音? 1、音調(diào):聲音的高低 試驗:研究音調(diào)與振動快慢的關系 課本如圖示 結果:振動越快,音調(diào)越高,振動越慢,音調(diào)越低。 結論:(1)、頻率:物體一秒內(nèi)振動的次數(shù),頻率越高, 音調(diào)越高,頻率越低,音調(diào)越低。 (2)、人的聽覺范圍:20Hz~20000Hz 學生閱讀課本圖示 2、響度:聲音的強弱 試驗:研究響度與振動幅度的關系 課本如圖示 結果:振幅越大,響度越大,振幅越小,響度越小。 結論:(1)、響度與振幅有關 (2)、用dB表示聲音的強度,學生閱讀材料: 了解一些環(huán)境的響度。 3、音色:聲音的一個特征 音色表示什么? 三、小結: 小結本節(jié)內(nèi)容,明確目標,強調(diào)重、難點 四、反饋: 1. 2. 3-2(下)噪聲的危害和控制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l 了解噪聲的來源和危害 l 知道防治噪聲的途徑,增強環(huán)境保護的意識。 2、過程與方法 l 通過體驗和觀察,了解防治噪聲的思路 3、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l 通過學習,培養(yǎng)熱愛、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村”的環(huán)境意識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噪聲控制的途徑 難點:噪聲的危害以及提高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 三、教學器材:多媒體電腦、鬧鐘、紙盒 四、教法與學法:分組討論法、閱讀法 五、教學過程: 放一段錄像,先放出一段優(yōu)美的旋律,然后放出一段嘈雜的聲音。 然后引入課題:優(yōu)美的聲音使人心情愉快,而雜亂的聲音則令人心煩意亂。那么,令人心煩意亂的聲音是怎樣產(chǎn)生的?它對人有沒有危害?怎樣才能有效地防止這些聲音的產(chǎn)生和或者削弱它呢? 1、噪聲的來源 學生活動 (1)閱讀課文,分別從物理角度和環(huán)境保護的角度找出噪聲的含義 (2)分組討論:在你的周圍,有哪些是噪聲? 總結學生的分析,得出噪聲的含義: 發(fā)聲體做無規(guī)則振動時發(fā)出的聲音(物理角度) 凡是妨礙人們正常休息、學習和工作的聲音,以及對人們要聽的聲音產(chǎn)生干擾的聲音。(環(huán)境保護角度) 2、噪聲的等級和危害 學生活動 (1)閱讀課文,找出噪聲的等級是按什么劃分的 (2)不同的噪聲的等級對人們所產(chǎn)生的危害又是怎樣的? (3)認真閱讀P26的噪聲分類表。 總結學生的分析,得出三條界線: >90dB,會破壞聽力; >70dB,會影響學習和工作; >50dB,會影響休息和睡眠。 3、控制噪聲 復習人耳聽到聲音的過程: 聲源的振動產(chǎn)生聲音——空氣等介質(zhì)的傳播——引起鼓膜的振動 (聲源發(fā)生處) (聲音的傳播過程) (人耳) 演示實驗:讓鬧鐘發(fā)出聲音,過一段時間后,把紙盒將鬧鐘罩住,讓學生比較前后聲音的不同。 學生活動 (1)觀察書本P 26圖1.4-4,指出控制噪聲的措施分別在哪里實施的; (2)分組討論:生活中還有哪些治理噪聲的實際例子 綜合實驗和學生活動內(nèi)容,總結得出控制噪聲的途徑: 在聲源處減弱噪聲、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在人耳處減弱噪聲。 (3)觀看錄像。加深對噪聲的了解 課堂小結:噪聲的來源和危害有哪些? 怎樣防治噪聲? 布置作業(yè):調(diào)查學校周圍有哪些噪聲源,學校應該采取哪些合理的措施? 反饋: 1. 2. 3-3超聲與次聲 教學目標 1、 從搜集的信息中了解超聲的特點,了解超聲在現(xiàn)代技術中的應用。 2、 從搜集的信息中了解次聲的一般特點和危害性。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超聲和次聲的概念,知道超聲的應用。 難點:聲吶定位問題。 教學準備: 教師:音像資料,圖片或光盤,電腦及多媒體的設備。 教學設計: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說明 導入新課 通過教材中蝙蝠的故事引入新課。 從自然現(xiàn)象引入更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進行新課 一、 超聲與次聲 學生閱讀p43第一段,回答什么是超聲、次聲。 二、 超聲的應用 1、 引入競賽方式,探究超聲的應用。宣布競賽的規(guī)則和賽題。 教師注重營造寬松、和諧的學習氣氛。 2、 宣布競賽成績,歸納聲利用的實例,指導學生進行分類。待學生分類完,然后啟發(fā)學生問:以上分類是不是唯一的?還有沒有更科學的分類? 3、 關于聲吶,教師應引導學生重點探究定位的原理。 三、 次聲的危害 1、 讓學生閱讀教材P44-45中有關“次聲”一欄中的內(nèi)容,回答次聲的危害性。 2、 師生共同進行評估。 四、 讓學生了解自然界中的一些發(fā)聲頻率。人和動物的聽覺范圍。 五、 鞏固和小結 回顧本節(jié)所學知識及學習本節(jié)知識的方法。 在歡樂、優(yōu)美的《藍色多瑙河》的交響樂中下課。 六、布置作業(yè) 閱讀教材P43第一段舉手回答:超聲和次聲的概念。 以學習小組為單位進行,積極參與,舉手回答。其他學生可進行評估。 按照聲音在日常生活、工業(yè)、農(nóng)業(yè)、醫(yī)療、軍事等方面進行分類。 學生討論聲吶定位原理:S=vt/2 學生閱讀教材中《次聲》一段,舉手回答。 看教材P45《信息窗》回答一些人和動物的發(fā)聲頻率及聽覺范圍。 由學生總結本節(jié)所學內(nèi)容。 學生初次進行分類,教師需加強指導。 學生掌握聲吶定位的原理。 開拓學生的知識面。 七、板書設計 第三節(jié) 超聲和次聲 一、 超聲和次聲 超聲:高于20000Hz的聲。 次聲:低于20Hz的聲。 二、 超聲的應用 1、 生活方面 2、 醫(yī)療方面 3、 工業(yè)方面 4、 農(nóng)業(yè)方面 5、 軍事方面 三、次聲的危害 反饋: 1. 2. Chap4 多彩的光 4.1節(jié) 光的傳播 教學目標: 1、知識和技能 l 了解光沿直線傳播及其應用。 l 了解光在真空和空氣中的傳播速度c=3108m/s。 2、過程和方法 l 閱讀“我們看到了古老的光”的內(nèi)容,了解宇宙的信息。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l 通過親身的體驗以及探究的學習活動,培養(yǎng)學生尊重客觀事實、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 l 通過親身的體驗與感悟,使學生獲得感性認識。 l 通過探究性物理學習活動,使學生獲得成功的喜悅,提高探索的積極性。 重、難點: 1、 光的直線傳播的內(nèi)容。 2、 分析解釋有關現(xiàn)象。 教學器材: 激光源、玻璃杯、水、煙霧、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前提測評: 無……前面無相關內(nèi)容 二、導學達標: 引入課題:①我們?yōu)槭裁纯梢钥匆娢矬w?……物體有光線射 入我們的眼睛。例如:陽光、日光燈、電視等。 ②學生探討:光線是如何傳播的? 進行新課: 1、能夠發(fā)光的物體叫光源。 例如:……………………學生舉例 上面的光源能分成幾種類型? (1)、自然光源 (2)、人造光源 2、探究:光的傳播 演示試驗①:圖片……陽光穿過樹林 演示試驗②:激光在水中穿過 演示試驗③:激光在煙霧中穿過 結論:光是沿直線傳播的。 應用:影、排隊、射擊、日食、月食…… (可以讓學生先討論,部分現(xiàn)象要解釋) 3、光的速度: 討論:光有沒有速度? (有,非常大) 在真空中,光的傳播速度為 c=3108m/s,是宇宙中 最快的速度。 利用對比說明:34頁圖示 在其他介質(zhì)中的速度都比在真空中小 4、閱讀:我們看到了古老的世界 問答:(1)我們?yōu)槭裁纯吹搅斯爬系氖澜纾? (2)什么是光年?它是什么物理量? 3、達標練習:完成物理教輔中的本節(jié)內(nèi)容。 小 結:根據(jù)板書,總結本節(jié)內(nèi)容,明確重、難點。-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貴州省貴陽市云巖區(qū)八年級物理全冊 1.1走進神奇教案 滬科版 貴州省 貴陽市 云巖區(qū)八 年級 物理 1.1 走進 神奇 教案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jīng)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www.hcyjhs8.com/p-61143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