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歷史岳麓版檢測必修二 第一單元 中國古代的農耕經濟 第15講 第2課時 模擬 含解析》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高考歷史岳麓版檢測必修二 第一單元 中國古代的農耕經濟 第15講 第2課時 模擬 含解析(2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 精品資料
必修二 第一單元 第15講 第2課時
1.(2016·全國卷Ⅰ·25)下圖為漢代畫像磚中的農事圖。此圖可以用來說明當時( D )
A.個體農戶的生產勞作狀態(tài)
B.精耕細作農業(yè)的不斷發(fā)展
C.土地公有制下的集體勞作
D.大地主田莊上的生產情形
[解析] 由圖片內容可知,這一塊地上有6人在勞作,其中4人翻地,后面跟著兩人播種,這反映了集體勞作的情形。結合所學可知,漢代土地兼并加劇,貧富差距不斷擴大,莊園經濟在此基礎上建立起來,因而出現了圖片中的情形,故D項正確。其他選項均不符合圖片情況,排除。干擾項是B項,一個
2、時代的圖片不能體現“不斷發(fā)展”,故排除該項。
2.(2016·全國卷Ⅱ·26)宋代,有田產的“主戶”只占民戶總數20%左右,其余大都是四處租種土地的“客戶”。導致這種狀況的重要因素是( B )
A.經濟嚴重衰退 B.土地政策調整
C.坊市制度崩潰 D.政府管理失控
[解析] 宋代經濟繼續(xù)發(fā)展,A項說法不符合史實;B項正確,宋代的“不抑兼并”政策助長了土地兼并,因此租佃關系盛行;C項與題干無關;D項說法錯誤,宋代通過一系列措施加強了中央集權。
3.(2016·許昌)《公羊傳》宣公十五年何休注云:“是故圣人制井田之法而口分之,一夫一婦受田百畝,以養(yǎng)父母妻子,五口為一家……肥墑不得
3、獨樂,磽墑(質地差的土地)不得獨苦,故三年一換土易居,財均力平,兵車素定,是謂均民力強國家?!辈牧险f明井田制下( C )
A.出現土地兼并現象 B.農民擁有土地的支配權
C.土地經營相對公平 D.私田爭奪公田的勞動力
[解析] 材料沒有反映出土地兼并現象,故A項錯誤;井田制下農民沒有土地的支配權,土地所有權歸天子,故B項錯誤;“故三年一換土易居,財均力平”,反映出土地經營相對公平,故C項正確;材料沒有反映出私田爭奪公田的勞動力,故D項錯誤。
4.(2016·安慶)歐陽修指出:今大率一戶之田及百頃者,養(yǎng)客數十家;其間用主牛而出己力者、用己牛而事主田以分利者,不過十余戶,其余皆出產租而僑居
4、者曰浮客。這表明北宋時期( A )
A.封建租佃關系比較發(fā)達 B.佃戶源于破產的自耕農
C.佃戶之間產生協作關系 D.勞動力商品化程度提高
[解析] 材料信息“今大率一戶之田及百頃者,養(yǎng)客數十家;……不過十余戶,其余皆出產租而僑居者曰浮客?!笨芍恋丶?,而佃戶比率最大,故A項正確;自耕農是一個小生產者,經濟地位極不穩(wěn)定,稍遇天災人禍,即有破產可能。因此,他們往往成為高利貸者勒索的對象,致使他們賣田賣地,甚至賣妻鬻子,而淪落為佃農,但是材料沒有體現,故B項錯誤;協作是指相互之間協調與配合,與材料無關,故C項錯誤;勞動力成為商品,是在明朝中后期,故D項錯誤。
5.(2017·武漢)唐初政
5、府鼓勵年輕寡婦再嫁,鼓勵早婚多育,屆時不婚,官府強令出嫁,禁止妻妾逃亡和休妻,官府出錢贖回饑民賣掉的子女,將人口的增減作為考核地方官吏的重要指標。這些措施( D )
A.顛覆了傳統(tǒng)的綱常倫理 B.反映了唐初徭役賦稅繁重
C.阻礙了均田制度的實施 D.有利于經濟的恢復和發(fā)展
[解析] 本題主要考查對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從材料中可以看出,政府采取多種措施來增加人口,隨著人口的增加,這無疑有利于唐朝經濟的恢復和發(fā)展,D項正確;A項“顛覆傳統(tǒng)的綱常倫理”的說法錯誤,與題干“人口增加”沒有直接關聯性,排除;題干信息看不出徭役賦稅是否繁重,排除B項;均田制是封建土地私有制下的土地國有制,與題干現象沒
6、有直接關聯性,排除C項。
6.中國古代南北朝時期,人們生活中開始常用“佃客”、“典計”、“衣食客”等稱謂。這反映出當時( B )
A.農業(yè)生產中出現資本主義萌芽
B.戰(zhàn)亂使大量人口失去土地
C.租佃關系在農村普及
D.自耕農經濟開始逐步走向解體
[解析] 考查“佃客”、“典計”、“衣食客”等稱謂反映了租佃關系的發(fā)展,租佃制是指中國封建社會中,地主以土地出租給農民,從而剝削、奴役農民的制度。結合時代背景,當時戰(zhàn)亂使大量人口失去土地,因此許多人不得不租種地主的土地為生,因此選B。A項錯誤,資本主義萌芽的雇傭關系不等同租佃關系;C錯在“普及”的說法;D錯在“開始逐步走向解體”的說法,這發(fā)生在鴉片戰(zhàn)爭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