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總復習 生活中的法律常識 專題二 民事權利和義務課件 新人教版選修5》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高考政治總復習 生活中的法律常識 專題二 民事權利和義務課件 新人教版選修5(25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專題二民事權利和義務考點1認真對待權利和義務1民事法律關系(1)含義:民事法律關系,是由民法調整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2)三個要素:主體、客體和內容。民事法律關系的主體,又稱民事主體,是指參與民事法律關系之中,享有民事權利、承擔民事義務的公民(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民事法律關系的客體,是指民事權利義務所指向的對象。民事法律關系的內容,是指民事主體享有的權利和承擔的義務。2積極維護自己的權利民事權利的實現(xiàn),必須依據(jù)法律的規(guī)定,用實際行動來維護。人們必須自覺運用法律來協(xié)調和解決社會生活中的各種沖突。所有社會成員既要積極維護自己的權益,又要尊重他人的權益,使社會健康和諧地發(fā)展。3違反義務須承
2、擔法律責任(1)承擔民事責任的方式:包括停止侵害,排除妨害,消除危險,返還財產,恢復原狀,修理、重做、更換,賠償損失,支付違約金,消除影響、恢復名譽,賠禮道歉等。這些方式可以單獨適用,也可合并適用。(2)訴訟時效:權利人在實現(xiàn)自己的權利,向他人追究法律責任的過程中,要注意民法規(guī)定的訴訟時效制度。民法通則規(guī)定,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二年,法律另有規(guī)定的除外。 正確理解民事權利、民事義務及民事法律責任之間的關系民事權利,是指民事主體所享有的、為實現(xiàn)某種利益而為一定行為或不為一定行為的可能性。民事義務與民事權利相對應,是指義務人為滿足權利人的利益而為一定行為或不為一定行為的必要性
3、。民事法律關系中的權利和義務是相互對立、相互聯(lián)系的,并統(tǒng)一于民事主體中。在任何一個民事法律關系中,權利和義務都是一致的,往往一方的權利就是另一方的義務,一方的義務就是另一方的權利,二者通常是等價有償和對等互利的,并且權利和義務往往是同時產生、變更和消滅的。 民事法律責任,也簡稱為民事責任,是民事主體違反民事義務而承擔的民事法律后果。民事責任包含兩種:一是不履行合同的約定義務而引起的民事責任;二是違反法律規(guī)定的義務而引起的民事責任,即侵權的民事責任。民事法律關系是以權利和義務為內容的,民事權利受法律保護,民事義務受法律約束。民事責任以違反民事義務為前提,一方主體不履行義務就可能侵犯另一方主體的權
4、利,因而需要承擔民事責任??键c2行使和保護各種民事權利1人身權(1)范圍:包括生命、健康、名譽、隱私、肖像、姓名等權益,其中生命健康權是一個人最基礎的權利。(2)維護人身權生命健康權:公民享有生命健康權。我國法律規(guī)定,侵害公民身體造成傷害的,應當賠償醫(yī)療費、因誤工減少的收入、殘廢者生活補助費等費用;造成死亡的,并應當支付喪葬費、死者生前扶養(yǎng)的人必要的生活費等費用。 姓名權:公民享有姓名權,有權決定、使用和依照規(guī)定改變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盜用、假冒。 肖像權:公民享有肖像權,未經本人同意,不得以營利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以營利為目的,未經公民同意利用其肖像做廣告、商標、裝飾櫥窗等,應當認定
5、為侵犯公民肖像權的行為。 名譽權:公民、法人享有名譽權,公民的人格尊嚴受法律保護,禁止用侮辱、誹謗等方式損害公民、法人的名譽。 隱私權:我國民法對于公民的隱私,是與名譽權一并保護的,以書面、口頭等形式宣揚他人隱私的,應當認定為侵害公民名譽權的行為。2財產權(1)范圍:財產權制度是現(xiàn)代社會一項極其重要的法律制度。廣義的財產權包括物權、債權和知識產權。狹義的財產權通常指物權,包括所有權、用益物權、擔保物權。(2)保護財產權的法律依據(jù):我國法律明確規(guī)定,保護國有財產、集體財產和公民合法的私有財產。(3)行使財產權所有權:是權利人可以支配其所有物,依照自己的意愿占有、使用、收益和處分,并享有其利益的權
6、利。分類:按主體分為國有、集體所有和私人所有。 取得方式:對于動產,一般是按照交付的方式取得所有權;對于不動產,則必須到相關部門辦理產權登記,才能取得所有權。財產共有的形式:按份共有和共同共有。 用益物權:就是以財產的使用收益為目的的物權。 范圍:在我國,用益物權主要包括建設用地使用權、宅基地使用權、土地承包經營權、地役權等。 擔保物權:財產的所有人以擔保債權的實現(xiàn)為目的而產生的一類財產權。 范圍:擔保物權包括抵押權、質權、留置權等。3知識產權知識產權主要包括著作權、專利權和商標權等。(1)著作權(也稱為“版權”):創(chuàng)作者對精神產品作品享有的支配和獲取利益的權利。類別:著作權分為著作人身權和著
7、作財產權。前者包括發(fā)表權、署名權、修改權和保護作品完整權。后者分為復制權、發(fā)行權、改編權、翻譯權、出租權等。著作權人對上述權利可以自己行使,也可以許可他人行使并獲得報酬,還可以將著作財產權轉讓他人。保護:國家保護著作權人的著作權。除署名權、修改權和保護作品完整權外,著作權的其余權利有保護期限,保護期屆滿后,任何人都可免費使用。 (2)專利權 專利種類:專利分為發(fā)明、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 專利權的獲得:發(fā)明人或設計人完成發(fā)明創(chuàng)造后,向國家知識產權局申請,獲審查批準后授予專利權。 保護:他人未經專利權人的同意,不得實施其享有專利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即使是獨立作出相同的發(fā)明,也不得實施該發(fā)明。 專利保護期限
8、:發(fā)明專利20年,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10年。保護期滿后,任何人都可以免費使用。 (3)商標權。商標是經營者采用標明自己產品或服務來源,并以此與他人的產品或服務相區(qū)別的文字或圖形標記。如果經營者向國家商標局申請并獲得注冊,該標記就成為注冊商標。注冊商標的相關條件:文字、圖形、字母、數(shù)字、三維標志、顏色組合以及這些要素的組合可以用于商標注冊;但國名、國旗、國徽、縣級以上行政區(qū)劃的名稱、產品的通用名稱等不能用作商標。 保護:商標注冊人享有商標專用權,未經許可,他人不得在同一種商品或者類似商品上使用與注冊商標相同或相似的商標,也不得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注冊商標的有效期為10年,有效期屆滿后可申請續(xù)
9、展商標,次數(shù)不限。1正確認識財產權的構成體系2全面理解保護知識產權的意義保護知識產權能以財產權的方式激勵人們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出更多更好的知識財產。我國已加入了保護知識產權的國際公約,加入了WTO,所以應當遵守承諾,保護各成員的知識產權,打擊盜版、假冒商標和侵犯專利等不法行為。隨著我國提出科技創(chuàng)新的發(fā)展戰(zhàn)略,保護知識產權不僅是對外開放的要求,也是社會持續(xù)快速健康發(fā)展的制度保障。揚帆同學在省教委組織的“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攝影大賽”中獲得少年組一等獎第一名。2009年11月,楊帆的爸爸偶然發(fā)現(xiàn)某雜志社的期刊上發(fā)表了楊帆的獲獎照片,但沒有署名。揚帆的爸爸找到雜志社,質問雜志社為何不通知楊帆作品發(fā)
10、表事宜,而且既不署名也不支付稿酬。然而該雜志社某工作人員稱,楊帆只有13歲,屬于未成年人,不能享有著作權,因此沒有必要署名;雜志社發(fā)表楊帆的作品是對其成績的肯定,沒有必要支付稿酬。根據(jù)我國法律,楊帆是否有署名的權利和獲得報酬的權利?解析:本題考查著作權等知識。作答時,要根據(jù)教材知識及公民權利和義務的相關法律規(guī)定,對材料中民事主體的認識和行為進行分析說明并作出判斷。答案:我國民法規(guī)定,“公民從出生時起到死亡時止,具有民事權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權利,承擔民事義務?!薄肮竦拿袷聶嗬芰σ宦善降?。”因此,無論是成年人還是未成年人,都平等地享有民事權利能力。著作權是一項民事權利,它包括署名權和獲得報酬
11、權。據(jù)此可知,楊帆完全享有著作權,也當然享有署名權和獲得報酬權。考點3民事權利的行使與界限 合理合法行使權利(1)必要性:社會成員之間既有共同利益,也有各自的利益。這樣,社會主體之間就可能形成各種利益沖突。各社會成員只有合理合法地行使權利,才能保證社會主體合法利益不受損害,也有助于促進法制的完備,促進社會的和諧與進步。(2)要求:堅持社會主義的權利義務觀,在行使權利的同時應履行好相應的義務。民事活動應當遵循自愿、公平、等價有償、誠實信用的原則。民事活動必須遵守法律,法律沒有規(guī)定的,應當遵守國家政策。民事活動應當尊重社會公德,不得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正確理解行使權利的界限人們在行使民事權利時,不
12、能超過正當?shù)慕缦?,否則就屬于濫用權利。(1)法律對有關財產權行使的限制不動產權利人在行使權利時,應當注意到相鄰不動產權利人的利益,否則就可能侵犯他人的正當權益。這就是法律關于“相鄰關系”的規(guī)定。不動產的相鄰各方,應當按照有利生產、方便生活、團結互助、公平合理的精神,正確處理截水、排水、通風、通行、采光等方面的相鄰關系。給相鄰方造成妨礙或者損失的,應當停止侵害,排除妨礙,賠償損失。 (2)在我國司法實踐中,對有關人身權的保護作出的限制 這主要是為了解決人身權與公眾知情權、消費者批評監(jiān)督權等之間的沖突。比如,最高人民法院就自然人、法人名譽權糾紛案件所作的司法解釋中指出,消費者對生產者、經營者、銷售
13、者的產品質量或者服務質量進行批評、評論,不應當認定為侵害名譽權;但借機誹謗、詆毀,損害其名譽的,應當認定為侵害名譽權。新聞單位對生產者、經營者、銷售者的產品質量或者服務質量進行批評、評論,內容基本屬實,沒有侮辱內容的,不應當認定為侵害名譽權;主要內容失實,損害其名譽的,應當認定為侵害名譽權。 (3)法律對于有關知識產權的限制 那些享有知識產權的作品、發(fā)明等知識財產,未經權利人同意,他人不得使用。但并不是在任何情況下,使用作品、發(fā)明創(chuàng)造等都必須經過權利人同意,都必須付費。根據(jù)著作權法的規(guī)定,在特定的情形中,使用作品不需要著作權人同意,也不必支付使用費,這屬于作品的合理使用。著作權法還規(guī)定,在某些情形下可以未經著作權人同意,直接使用其作品,但應當按照規(guī)定支付使用費。這屬于作品的法定許可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