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年新人教版選修《秋歌——給暖暖》教學參考
《2018-2019年新人教版選修《秋歌——給暖暖》教學參考》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2018-2019年新人教版選修《秋歌——給暖暖》教學參考(5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 秋歌——給暖暖 整體感知 這的確是一曲秋天之歌。痖弦是那種“輕盈型”的詩人,正如這首詩,它是以輕盈的旋律、節(jié)奏和姿態(tài)步入我們的藝術(shù)想象的。實際上,也可以將它看做一首經(jīng)過“剪輯”后的詩,線 條由復雜歸于簡單, 氛圍由喧鬧進入靜謐, 包括那七月、 南國、 北方、山徑、寺院和秋天等,都顯然呈現(xiàn)出極其單純的品質(zhì)來。 隨著“落葉”“狄花”“砧聲”“雁子”的陸續(xù)消失, “什么也沒留下”的秋天似乎又要觸動詩 人傷感的神經(jīng),然而,詩歌最終卻沒有落入“悲秋”的俗套。因為秋天留下了“一個暖暖” ,初讀《秋歌——給暖暖》 ,還以為“暖暖”是一個“女孩”的名字。如
2、果詩人寫的不是寒暑 交替季節(jié)變遷, 而是寫在秋天 (自然的秋天或者人生的秋天) 的一段人生經(jīng)歷甚至感情經(jīng)歷,當然可以把 “暖暖” 理解為詩人的一位 “朋友”,從詩歌文本上直接解讀, 兩種都完全是 “合理的”。因此,詩要表達的東西,不是在詩內(nèi),而是在詩外,是在語言之外,或者是在你的 想象之外。 痖弦是在古典詩詞與西方現(xiàn)代主義、 超現(xiàn)實主義總的背景下開始詩歌藝術(shù)追求的, 在技巧和 方法上具有一定的前衛(wèi)性。 “暖暖”的非特指性正是符合了詩歌的“無理而妙” 。所謂“無理 而妙” 的“理”不過只指人類的理性邏輯而已。 詩歌卻正是由于超越這些理性邏輯而獲得自 己的生命,
3、無理而有情,所以才妙。 詩中的“落葉” “荻花”“砧聲”的消失和遠去, “雁子”“秋空”和“十四行”的聯(lián)想,無一 不指向一種對美好事物的甜美回憶。 在甜美的情感回味之余, 固然也難免某種滄桑之變的感 嘆。然而,一切皆因“只留下一個暖暖 /一切便都留下了” 。常規(guī)的音樂性與非常規(guī)的“詩家 語”形成鮮明對比, 也增加了這首詩的藝術(shù)效果。 這首詩還具有古典韻味, 特別是第三個詩 節(jié)中的語言和意象,顯示出詩人深厚的古典詩歌修養(yǎng)。 華爾華茲說詩是寧靜中的回憶。 讀這首詩時, 引導學生對美好事物回憶時的細節(jié)聯(lián)想, 什么 是變和不變,什么是短暫與恒久,什么
4、是愛情的真諦等等,便都會得到詩意的解答。 問題探究 一、 怎樣理解詩歌中的“暖暖”這個意象? 我們知道詩歌中出現(xiàn)的人名作為特指詞已經(jīng)被虛化了, 超出了其原來有的確指意義, 而具有 了詞語的審美意義。從題目《秋歌——給暖暖》看,暖暖是誰?芳齡幾何?我們都不知道, 但這絲毫不影響我們對詩歌的理解, 重要是“暖暖” 這個名字帶來的女孩子氣息,給人溫暖 備至的暗示信息。 “暖暖”在此成了詩人的抒情對象——“情人”的一個表象符號,跟“給 XY ”沒有什么本質(zhì)的不同,但“ XY ”作為名字的代碼太抽象,遠不如具體的名字給人們以 真實感和
5、暗示性。 《秋歌》一詩中, “秋天”跟“暖暖”不斷形成對照和反差, “秋天,秋天 什么也沒留下 /只留下一個暖暖 /只留下一個暖暖 /一切便都留下了” ,一個暖暖便夠了,可以 敵過一切秋風的肅殺,抵擋一切寒意的侵襲。 “一個”對應著“一切” ,這“一個”就足以覆 蓋詩人全部的心靈訴求和愿望。詩歌通過對“消失”與“留下”的情感反差的生動刻寫,藝 術(shù)地表現(xiàn)了暖暖在主人公心目中無法替代的“神圣”地位。無疑,留下的“暖暖”是一份向 往、一份情懷。 二、富有意味的意象組成了怎樣的境界? 中國傳統(tǒng)詩歌在數(shù)千年的演變中留下了一批具有意象定位的詞語, 它們具有我們民
6、族中約定 俗成了的審美語感, 并滲透于詩人與讀者共同建構(gòu)的詩歌審美意識內(nèi), 這一類詞語具有意象 定位的作用, 意象定位化了的詞語, 是長期文化心理特別是審美文化心理在它們身上積淀的 結(jié)果。 新詩以口語為核心的語言系統(tǒng)中, 吸納意象定位的一批舊詩詞語, 是新詩語言建設(shè)中 的一項重要策略。這首詩中的意象“落葉” “荻花”“砧聲”“遼夐”“雁子”等都是能見物起 興,顯示秋天的荒蕪傷感情緒的。比如最明顯的“砧聲” ,在秋暮的江邊傳來的“砧聲” ,因為歷代名詩的借用和名詩中所寓的游子漂泊之哀,使這個詞有了非常明顯的意象定位。 痖弦在學校里所學的專業(yè)是戲
7、劇, 這戲劇文學修養(yǎng)、 舞臺經(jīng)驗與艾略特等人影響的三位一體, 使他的抒情詩體現(xiàn)著強烈的戲劇性傾向, 借用古典詩詞中的密集意象, 運用現(xiàn)代詩歌意象反復、重疊句式、旋律講究,時空交錯等手法,延宕情緒的彌漫時間,使痖弦的這首詩尺短意 豐,在有限的結(jié)構(gòu)空間里寄寓著無限的詩意。 這畢竟是一首現(xiàn)代詩, 詩人表現(xiàn)的是現(xiàn)代人的情感,充滿了對愛和青春似水流年式的詠嘆。 語言品味 “暖暖”可以說是詩人生造的詞語, 也可以說詩人改變了這個本來是形容詞的詞性,如 “暖 暖的春天”,在本詩中還有名詞的性質(zhì)。 “暖暖”可以產(chǎn)生“通感” ,強烈地刺激人的觸覺和聽覺,從聲音上和溫
8、度上都給人以溫馨的感覺。詩又一詠三嘆地“強化”這種感覺。特別是 它形成的“節(jié)奏”是這首詩的一大特點。 重疊的句式讀來就像歌曲一般上口,和他許多詩歌一樣帶有民謠味兒,能夠延宕情緒的彌漫時間。 詩是最精練的語言藝術(shù),最忌諱詞語重復,這首詩卻出現(xiàn)了五個“暖暖” (題目中一個詩中四個,詩中的四個恰好與一年四季暗合) 十個“暖”(與人類的最高理想 “十全十美” 暗合)。一、二兩個詩節(jié)都用“暖暖”作為一個詩句結(jié)尾,兩個“獨立”的“暖暖”極大地強化了它 的效果。最后兩個詩節(jié)采用了詩歌創(chuàng)作中的“頂真”技法, “只留下一個暖暖”是第四個詩節(jié)的結(jié)尾,也是第五個詩節(jié)的開頭,不僅增加了詩的音樂性,還
9、強化了主題:秋歌即是“暖暖”,“秋”的特點是“暖” ,給人的也是“暖” 。 有關(guān)資料 一、 作者簡介 痖弦, 1932 年生,原名王慶麟,河南南陽人。 1949 年去臺灣, 1966 年 12 月退伍。 1954 與洛夫、張默共同創(chuàng)辦《創(chuàng)世紀》詩社, 1975 年任幼獅文化公司期刊總編輯。 1977 年 年 10 月起擔任臺灣《聯(lián)合報》副總編輯兼副刊主任、聯(lián)合文學雜志社社長。現(xiàn)移居加拿大。主要詩集有《痖弦詩抄》 《深淵》《鹽》《痖弦自選集》 《痖弦詩集》等。二、 痖弦:一只昏眩于煤屑中的蝴蝶 痖弦寫
10、詩時間雖早, 但實際創(chuàng)作時間并不長。 主要作品都集中于二三十歲時, 他被譽為靠一本詩集 《深淵》 而享大名的詩人。早期他崇拜德國詩人里爾克,中國現(xiàn)代詩人何其芳對他也有很深的影響, 他的《山神》等詩便是在何其芳詩的強烈籠罩下寫就的。痖弦和洛夫同受超 現(xiàn)實主義的影響, 但痖弦的詩從一開始即比較重視探索自我對客觀世界的體認。 他在論述自己的詩作時表示: “我早期的詩可以說是現(xiàn)代變奏,且有超現(xiàn)實主義的色彩,在題材上我愛 表現(xiàn)小人物的悲苦,和自我的嘲弄,以及使用一些戲劇的觀點和短篇小說的技巧。 ”由于他 1966 年后擱筆多年,所以這也可以說是他對自己全部詩作的表白。痖弦在學校里是學戲
11、劇 的,所以他抒情詩中常有戲劇的影子。在《馬戲的小丑》一詩中,詩人生動地刻畫了小丑的 形象:“仕女們笑著 / 笑我在長頸鹿與羚羊間 /夾雜的那些什么 /而她仍蕩在秋千上 /在患盲腸 炎 甩手炎的強索下 / 看我像一枚陰郁的釘子 /仍會跟走索的人親嘴 / 仍落霞 /仍拒絕我的一丁 點兒春天”。詩人飽和同情又十分滑稽地描繪了小丑的心態(tài),并且造成了一種尖銳的反諷效 果。痖弦的詩中還常常有荒謬感,如《上校》中寫一位在戰(zhàn)斗中失去一條腿的上校: “什么 是不朽呢 /咳嗽藥刮臉刀傷月房租如此等等 /而在妻的縫紉機的零星戰(zhàn)斗下 / 他覺得唯一能俘 虜他的 /便是太陽”
12、?!岸谄薜目p紉機的零星戰(zhàn)斗下”這一句一語雙關(guān),描繪了戰(zhàn)爭給上校 留下的創(chuàng)傷, 揭露了人物的潛意識。 痖弦的詩歌的另一特色, 是常以個人精神突入歷史情境, 在歷史的心臟地帶留下思想的足跡,從而使詩帶有一種恍惚的調(diào)子,如《紅玉米》 : 宣統(tǒng)那年的風吹著 吹著那串紅玉米 它就在屋檐下 掛著 好像整個北方 整個北方的憂郁 都掛在那兒 就是那種紅玉米 掛著,久久地 在屋檐底下 宣統(tǒng)那年的風吹著 猶似現(xiàn)在 我已老邁
13、 在記憶的屋檐下 紅玉米掛著 一九五八年的風吹著 紅玉米掛著 紅玉米成為一段歷史的象征, 也是詩人精神創(chuàng)傷的象征。 這種時空錯位所帶來的奇異的閱讀 效果給讀者以美的享受。 痖弦的詩還常常把心靈的觸角引向異域, 借吟詠異域風情來表達自己對現(xiàn)代社會的看法。 在 《婦人》 一詩中, 他寫了崇高的藝術(shù)在現(xiàn)代社會中的變異, 表現(xiàn)了一種對藝術(shù)品既投入又清 醒的雙重認識。在《芝加哥》中,他描繪現(xiàn)代工業(yè)對古典文明的踐踏: “在芝加哥我們將用
14、 按鈕戀愛 /乘機器鳥踏青 /自廣告牌上采雛菊,在鐵路橋下 /鋪設(shè)凄涼的文化” 。于是這個迷失 在異域的思鄉(xiāng)者,只能將自己想象成一只蝴蝶: “于是那夜你便是我的 /恰如一只昏眩于煤屑 中的蝴蝶 /是的,在芝加哥 /唯蝴蝶不是鋼鐵” 。但是這種美感終究是不能持久的,所以在更 多的時候,詩人發(fā)出了悲憤的吶喊: “哈里路亞!我仍能活著。走路、咳嗽、辯論, /厚著臉 皮占地球的一部分。 /沒有什么現(xiàn)在正在死去, /今天的云抄襲昨天的云。 ”“哈里路亞!我仍 活著。工作、散步,向壞人致敬,微笑和不朽。 / 為自下而上而生存,為看云而看云, /厚著 臉皮
15、占地球的一部分 ” (《深淵》)世風日下, 人心不古, 詩人表達了一種窒息般的郁悶。世界令人厭憤, 然而人又不得不在其中生活。 痖弦的《酒吧的午后》寫了一群人百無聊賴的生存狀態(tài)?!拔覀兙驮谶@里殺死 /殺死整個下午的蒼白” 。他們到酒吧去是為了消磨蒼白的時間,但卻發(fā)現(xiàn)這使得他們的生活更加蒼白。 痖弦的詩無疑受到西方現(xiàn)代主義的影響, 但來自中國傳統(tǒng)詩歌的潛移默化也不容忽視。 他的 詩中常出現(xiàn)類似于古詩的重章疊句的手法。如《歌》中連續(xù)四段都出現(xiàn)“誰在遠方哭泣呀 / 為什么那么傷心呀” ,后面幾句句式也大致相同,只是通過挑選不同的詞語來逐步加深感覺 的表達。這是自《詩經(jīng)》就開
16、始采用的中國古詩的創(chuàng)作手法。而《水手·羅曼斯》這首僅 13 行的詩,卻三次出現(xiàn)“這兒是泥土、我們站著,這兒是泥土” ,重復吟詠,大大加強了水 手們對甲板生活的厭倦之情。 在痖弦的作品中滲透著 “苦”的意識, 他的詩作的出發(fā)點是如他所說的 “表現(xiàn)小人物的悲苦” 。與之相對應的,是他語言的甜,如《秋歌》 “落葉完成了最后的顫抖 /荻花在湖沼的藍睛里消 失”,《如歌的行板》 “溫柔之必要 /肯定之必要 /一點點酒和木樨花之必要” ,《無譜之歌》:“跟月光一起上天堂去 /跟泉水一起下地獄去” ,這些語言都洋溢著生命的美感。他正是透過這些 美而獨特的意象,把
17、詩轉(zhuǎn)化成一支溫柔而具有震撼力的戀歌。 (選自常立、盧壽榮編著《中國新詩》 ,上海人民美術(shù)出版社 2002 年版) 三、“一切便都留下了” (易彬) 生于大陸而長于臺灣的瘂弦不是那種創(chuàng)作量很大的詩人, 據(jù)說,其寫作生涯僅僅 10 多年, 所寫詩歌也不到一百首, 而且他是一位具有高度自覺性的詩人, 在編纂詩集時多有挑剔, 那 些粗劣的、 過于貼近時代的作品一律不收。因此, 瘂弦的作品雖不算多,但是他的詩歌和詩 集均有很好的名聲,在讀者中間廣為流傳。 《秋歌——給暖暖》 作于瘂弦寫作生涯的早期, 大約在這一時期, 瘂弦提出 “新民族詩型” 的觀點( 1
18、956),主張追求形象第一,意境至上;強調(diào)中國風與東方味。一再地回響著漢語 古典詩歌的聲音的《囚歌》可看做對這一觀點的實踐。 在《秋歌》中,經(jīng)由“砧聲” (張若虛:“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 )、“雁子們”(李清照:“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 “馬蹄留下踏殘的落花” (蘇軾:“拂石坐來衫袖冷, 踏花歸去馬蹄香” )、“秋天”“歌人”(歌 吟詩歌的人)、“琴韻”“幽幽的寺院”等等詞匯及其組合,可以想象,詩人寫作此詩時的某 些實際情境,時節(jié)已是晚秋,眼前雖有一片湖泊,但萬物衰?。淙~滿地、荻花不在) ,
19、當 然,這一衰敗顯然未必全是實有, 而是由漢語古典詩歌的某種內(nèi)質(zhì)所激發(fā)——于此之中, 最 為核心的內(nèi)質(zhì)應是“秋天” 。 在漢語古典詩歌里, 秋天不僅僅是一個季節(jié), 更是主題: 作為季節(jié),它所呈現(xiàn)的是萬物蕭瑟的景狀;而作為主題,歷代文人反復吟詠的基本上都和“悲”有關(guān),悲愴、悲傷、悲凄、悲 切、悲痛、悲嘆、悲郁、悲悼 正所謂“悲秋” 。生命短促,人不過如落葉、荻花一般, 季節(jié)一到就不得不四處飄零。 “秋天什么也沒留下” ,生命“最后的顫抖”已然“完成” ,什 么也不能留下來。 “在北方幽幽的寺院”所要揭示的,既可能是去“寺院” (在漢語詩歌語境 中,
20、這是一處特殊的、屢屢被表現(xiàn)的、富有精神內(nèi)涵的場所)尋求某種精神慰藉,也可能蘊 涵了遁入空門的意念——無論何種可能,都是由時節(jié)(生命)之悲所引發(fā)的。 《秋歌》 所寫的即是這一感發(fā)。 詩人看起來并沒有用任何悲愴的詞匯, 實在是因為他已知曉 這一感發(fā)在漢語詩歌語境中乃是自明性的。 當詩人摹寫下眼前各色衰敗之物時, 同時也是指 向自身的,即蘊涵了詩人對于自我生命以及現(xiàn)實處境的感懷——詩人寫作此詩只有大約三十 歲,正是英姿勃發(fā)之時, 所以,這一感懷之衍生, 也可見出在那一時刻, 詩人情感的強烈性。 不過,一如詩歌副題所呈示,詩人尋求精神慰藉之所在乃是“暖
21、暖” ,而非“寺院” 。 “暖暖”乃是一個兼有多重意蘊的稱語: “給暖暖”,既是詩歌所呈送的對象,它本身即具有 某種私己的意味——第一、二節(jié)的末行均以“暖暖”成行,這應是詩人刻意為之, “暖暖” 直接成為傾訴對象出現(xiàn)在詩中,詩歌本身的私己性呈現(xiàn)無遺。而且,在現(xiàn)代漢語詞匯當中, “暖”并非那種單獨即可構(gòu)成語義單位的詞素,它從來都是和“溫暖” “暖和”等共同出現(xiàn), 其意義也不越出此一范圍,由此, “暖”直接成為了生命(衰敗世界)的亮色。此外,從音 節(jié)看,“暖暖”為疊詞, “暖—暖”,讀起來有一種舒緩的效果——印著詩人呈現(xiàn)了衰敗的時 節(jié)和自身的生命境況, 詩歌
22、看似意境優(yōu)雅且松散, 實際上充滿了緊張的精神內(nèi)質(zhì), 這一舒緩 本身也應是指向這一精神的,即借此來適度緩解這一緊張。而當詩人說“只留下一個暖暖 / 一切便都留下了”時,它最終意味著“衰敗—慰藉”這樣一次心靈 (精神 )漫游的完成。 當然,詩歌是一個“在路上”的東西,它從來都不追求一種“完成”的意義。關(guān)于這一點, 還可一提的是“十四行” 。這樣一個源自歐洲的詩歌體式,在某種程度上,和中國古典詩歌的境遇有某種相似:最初來自民間,后經(jīng)由文人“采錄”與大力寫作而最終成型;且同樣具有嚴格的形式要求(比如押韻) 。它出現(xiàn)在這樣一首充滿著古典韻味的詩歌中,并不顯得突兀,“也不在遼夐的秋空 / 寫它們美麗的十四行了” ,這或許提示了“古典”在現(xiàn)代社會的某 種處境, 那就是它已不足以為生活在繁復時代的現(xiàn)代人提供全部的精神內(nèi)涵, 它勢必需要某些補充——在另一方面, 它也意味著:當時代不斷移進, 當精神之困境、生命之感懷不得浮 泛—— “悲秋” 不過是其中的一種而已, 個體所能憑藉的精神基點到底何在呢?如果過多地沉溺于古典時代就已經(jīng)反復表達過的精神世界,其價值基點又何在呢?這對于書寫生命意識與精神世界的詩人而言,無疑是一個有趣的話題。
- 溫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3.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5. 裝配圖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6.煤礦安全生產(chǎn)科普知識競賽題含答案
- 2.煤礦爆破工技能鑒定試題含答案
- 3.爆破工培訓考試試題含答案
- 2.煤礦安全監(jiān)察人員模擬考試題庫試卷含答案
- 3.金屬非金屬礦山安全管理人員(地下礦山)安全生產(chǎn)模擬考試題庫試卷含答案
- 4.煤礦特種作業(yè)人員井下電鉗工模擬考試題庫試卷含答案
- 1 煤礦安全生產(chǎn)及管理知識測試題庫及答案
- 2 各種煤礦安全考試試題含答案
- 1 煤礦安全檢查考試題
- 1 井下放炮員練習題含答案
- 2煤礦安全監(jiān)測工種技術(shù)比武題庫含解析
- 1 礦山應急救援安全知識競賽試題
- 1 礦井泵工考試練習題含答案
- 2煤礦爆破工考試復習題含答案
- 1 各種煤礦安全考試試題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