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師大版一年級數(shù)學下冊《認識鐘表(一)》說課稿》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西師大版一年級數(shù)學下冊《認識鐘表(一)》說課稿(5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
6.1 認識鐘表(一)
說課設計
(1)教材分析
教材的地位與作用: 本節(jié)課要求學生對整時、 半時的認識, 是學生建立時間觀念的初次嘗試,也為以后“時、分”的教學奠定了基礎。本節(jié)課中,學生對時針、分針的整體認識有些不習慣, 所以教學難點應放在通過觀察時針和分針來判斷所表示的時刻。教材注意從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出發(fā),通過讓學生觀察、操作、小組合作探究,結合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讓學生認識鐘面;認識各時刻:整時、半時、大約幾時。另外,教師和學生都要準備鐘表模型,以便課堂上進行操作和演示。
(2)學情分析
學情,包括學生年齡的特征、 認知規(guī)律、學習方法及學
2、生已有的學科知識結構和經(jīng)驗等在內的總和, 它是教師組織實施教學活動的依據(jù), 是學生學習新知識的基礎。學情分析要說出所教學生的知識經(jīng)驗、 能力起點和學習經(jīng)歷以及生理和心理特點,明確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以及需要采取的對策, 這樣才能在教學中真正體現(xiàn)“以學生發(fā)展為本”這一課程改革新的理念。這一環(huán)節(jié)不宜靠后,因為教
學目標的確立、教法的選擇等應以學生的學情為依據(jù)。 一年級的大部分孩子在學前教育或家庭教育中多多少少都接受過一些關于時間的知識, 孩子們每天起床、吃飯、上課、下課都要按照一定的時間來進行, 這樣在生活中潛移默化的感知到了時間這一抽象概念的存在,鐘面對于他們來說也并不陌生。
(3)教
3、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認識鐘面、時針、分針,掌握整時、幾時半在鐘面上的表示方法,能認讀這些時間。 能結合生活經(jīng)驗學會看整時, 掌握兩種表示時間的方法。
過程與方法: . 通過操作、觀察、分析、推理等活動,培養(yǎng)學生主動參與探究的精神。能結合現(xiàn)實生活了解時間在生活中的作用,感受時間的重要性。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培養(yǎng)學生珍惜時間,合理安排時間的好習慣。
(4)重點、難點
重點:會認識整點和半時。
難點:正確說出鐘面上所指的整時和半時。
(5)教法、學法
以學生謎語入手, 通過多媒體課件和大量實際操作讓學生經(jīng)歷認識、 對比和
4、
歸納的過程, 認識各種時刻。 讓學生在自主探究、 小組合作交流中構建自己的認知體系。 "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 " 。我認為教學方法要根據(jù)教學內容、學生的年齡、 班級學生的差異等方面的情況來選擇, 無論用什么方法, 其實質都必須用啟發(fā)式的教學方法為前提,而且都必須同時啟發(fā)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才能順利達到教學目標。 為了體現(xiàn)新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方法, 針對低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我在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嘗試探索。
1、讓學生在生活情境初步認識整時
" 數(shù)學的生活化,讓學生學習現(xiàn)實的數(shù)學 " 是新課程理念之一。 新知從生活情景中導出,使學生初步感知 " 數(shù)學從生活中來, 到生活
5、中去 " ,使數(shù)學課堂回歸兒童的生活世界。
2、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
" 教育不能限定人,只能引導人全面、自由、積極地生成。" 一系列新知 --
認識鐘表面、認識時刻、撥時刻等,都引導學生在充分的動口、動手、動腦的探
索過程中自主獲得。新課程以學生主體活動為主要方式, 把學習主動權交給學生,親自實踐,大膽探索。
3、讓學生在合作學習中完善自我
動手實踐,自主探索、 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重要方式。 教師應在教學中充分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學習。 本節(jié)課學生可以自由嘗試, 發(fā)表意見、同桌討論,從而初步形成合作與競爭的意識和能力。
(6)
6、說教學過程
本節(jié)課我安排了四個教學環(huán)節(jié):新課導入 ; 探究新知;鞏固新知; 總結全課。
(一)新課導入:
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 我首先用課件出示鬧鐘聲的錄音讓大家猜謎, 當同學們猜出鬧鐘,再說說它的作用。 這樣引出課題。 目的在于引發(fā)學生強烈的興奮感和親切感,營造積極活躍向上的學習氛圍,為學習新知創(chuàng)設良好的情景。 “猜謎語”是學生十分喜歡參與的游戲形式, 采取猜謎語導入,能營造出一種輕松的課堂氣氛,展示各種鐘表圖片,能拓展學生的認識。
(二)探究新知:
在這一環(huán)節(jié),我分了五大步驟來完成:
1、認識鐘面
在這一部分內容里, 我注重利用學生已
7、有的知識經(jīng)驗, 引導學生觀察課件上的鐘面和自己的學具鐘表看發(fā)現(xiàn)了什么?充分的讓學生說一說, 數(shù)一數(shù),主動探索、觀察、解決問題,把自己發(fā)現(xiàn)的與同桌小朋友交流,合作學習,在交流的過程中,學生的思維是凌亂的不是有序的,不容易將知識轉為內化,如:有的學生
發(fā)現(xiàn)有長針也有短針等, 在教學設計中我充分地考慮到這一點, 采用了電腦輔助
教學,讓時針和分針作自我介紹,用充滿童真的語言來吸引孩子。 強調了時針走的慢,分針走的快的特點, 這樣的組織讓學生的思維有序了認識清楚了, 又培養(yǎng)了學生語言表達能力。 這比教師直接給予答案, 更能使學生記憶深刻, 充分體現(xiàn)了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原則。通過課件演示
8、,學生對鐘面有了非常直觀、具體、鮮活的認識。
2、認識整時
學生在生活中雖然有的能認識整時, 但概念是模糊的,為了更好的抓住重點,
突破難點,師讓學生學看整時刻。 (出示 8 時)師讓學生說出這是幾時?你是怎
么認出來的?生說自己識表的方法: 8 時,分針指著 12,時針指向 8,就是 8 時。(同時出示 1 時,2 時,8 時)。師讓學生仔細觀察,這幾個鐘面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引導總結出當分針指 12 時,時針指幾就是幾時。會認
整時是本課的教學重點,學生對鐘表的認識有一定的生活基礎,采用分步教學,層層深入,最后引導學生歸納小結的認整時的方法,
9、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初步概括能力。
3、整時的兩種寫法。
在教學整時的寫法時,我先介紹漢字“時”表示的方法。又增加了電子表形
式的寫法,通過對 8 時的兩種書寫形式的教學, 使學生理解和掌握了整時兩種寫
法,再通過練習,讓學生板演黑板另外兩個鐘面的寫法。使學生學以致用,促使
知識內化。
4、拔鐘練習
借助鐘面模型學具, 讓學生同桌互相撥一撥、 認一認整時刻, 既鞏固了知識
點,又能培養(yǎng)學生團結協(xié)作和合作學習的精神。
5、認識幾時半
多媒體顯示 9 時鐘面。(9 時)讓學生觀察,( 顯示:分針轉到 6,時針轉
到
10、 9 與 10 之間)這時的時針和分針的位置發(fā)生了什么變化?學生會發(fā)現(xiàn):分針轉到 6,時針轉到了 9 與 10 之間。
我進行質疑: 現(xiàn)在鐘面上表示的時間還是整時嗎? (不是)同時出示半時的鐘面。( 顯示 3 時半、 8 時半的鐘面)讓學生用剛才認識整時的方法——看、
議、想來討論。
(三)鞏固新知:
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寓教于樂, 溶練習于游戲中, 讓學生玩樂中鞏固知識, 在連一連中,讓學生全員參與,每個小朋友都拿著一張時間卡片(鐘面、整時半時的兩
種寫法),讓時間相同的學生做個好朋友。這樣設計讓學生進一步鞏固鐘面和兩種記時方法的聯(lián)系, 同時既調動了全班學生的積極性
11、, 又將課堂氣氛推向了一個高潮。
(四)知識反饋
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 我設計了四道不同的題目, 從本節(jié)課的不同角度對學生所學的知識進行總結。
(五)課堂小結
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吧!利用一節(jié)課 40 分的時間學
習了很多有關鐘表的知識, 希望小朋友們今后能用好時間, 珍惜時間,做時間的小主人。讓學生對這節(jié)課的內容進行鞏固,并且教育學生做時間的主人。
資料鏈接
分段計時法與二十四時計時法:
【分段計時法(十二時計時法) 】深夜 12 時是一日的開始, 1 天的 24 小時又分為兩段,每段 12 小時。從深夜 12 時起到中午 12 時
12、叫做上午,再從中午 12 時起到深夜 12 時叫做下午。生活中通常采用這種計時法。
【二十四時計時法】這是是廣播電臺、車站、郵電局等部門采用的
0到24
時計時法,按照這種計時法,下午 1 時就是 13:00,下午 2 時就是 14: 00
夜里 12 時就是 24: 00,又是第二天的 0: 00。
天文鐘表
天文鐘是一種特別設計的、 能用多種形式來表達天體時空運行的儀器。 它是把動力機械和許多傳動機械組合在一個整體里, 利用幾組齒輪系把機輪的運動變
慢,使它經(jīng)常保持一個恒定的速度,和天體運動一致。天文鐘既能表示天象,又
能計時。后世的鐘表即由此演變而來。它可以顯示太陽、月亮、星座在該時刻的
相對位置,有的更可顯示主要行星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