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考高考化學150天全方案之排查補漏提高 專題21 物質的檢驗與鑒別課件》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備考高考化學150天全方案之排查補漏提高 專題21 物質的檢驗與鑒別課件(27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專題21物質的檢驗與鑒別、分離與提純一一、常見物質的檢驗常見物質的檢驗(1)向溶液中滴加酸化的Ba(NO3)2溶液出現白色沉淀,說明該溶液中一定有SO42-。()(2)某溶液加入BaCl2溶液,產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該溶液一定含有Ag。()(3)往無色溶液中滴加氯水和CCl4,振蕩、靜置,下層溶液呈紫色,說明原溶液中有I。()(4)只用試管和膠頭滴管,不用任何試劑就可鑒別Ca(OH)2和NaHCO3溶液。()(5)將某氣體通入品紅溶液中,溶液褪色,該氣體一定是SO2。()(6)能使淀粉碘化鉀試紙變藍的氣體一定是氯氣。()【答案】(1)(2)(3)(4)(5)(6)二、常見物質的鑒別二、常
2、見物質的鑒別(1)用澄清石灰水鑒別CO2和SO2。()(2)用蒸餾水鑒別Br2(g)和NO2。()(3)用CO2鑒別NaAlO2溶液和Na2SiO3溶液。()(4)用酸性KMnO4溶液鑒別甲烷和乙烯。()【答案】(1)(2)(3)(4)三、物質分離、提純的化學方法三、物質分離、提純的化學方法將Mg(OH)2濁液直接倒入已裝好濾紙的漏斗中過濾,洗滌并收集沉淀。()將混有HCl的CO2通入飽和NaHCO3溶液中除去HCl。()除去干燥CO2中混有的少量SO2,可將混合氣體依次通過盛有酸性KMnO4溶液、濃硫酸的洗氣瓶。()提純混有少量硝酸鉀的氯化鈉,應采用在較高溫度下制得濃溶液再冷卻結晶、過濾、干
3、燥的方法。 ()【答案】 2物質的檢驗4利用物理方法進行分離提純(1)“固固”混合物的分離(提純)。(2)“固+液”混合物的分離(提純) (3)“液+液”混合物的分離(提純)(4)“氣+氣”混合物的分離(提純)1物質檢驗的原則、基本步驟、答題模板原則基本步驟答題模板先取樣,后操作要“各取少量溶液分別加入不同試管中”進行檢驗先現象,后結論通過外觀初步判斷(固體、溶液、氣體的顏色)利用化學方法進一步判斷(利用特征反應)得出正確結論(根據現象作出判斷)取少量試樣(如試樣是固體,要先配成溶液)于試管中用滴管向試管中滴加溶液若出現(現象),則存在;若無(現象),則沒有2把握物質提純的“六種”常用方法3分
4、離和提純的五原則(1)所加入試劑均要“過量”,才能將雜質除盡。(2)被提純和分離的物質,最終不能再引入新的雜質。(3)不減少被提純和分離的物質。(4)采用的方法應盡量使被提純和分離的物質跟其他物質易分離開。(5)被提純的物質要恢復到原來的狀態(tài)。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A為防止產物進一步氧化,應將酸化的Na2Cr2O7溶液 逐滴加入正丁醇中B當溫度計1示數為9095,溫度計2示數在76左右時,收集產物C反應結束,將餾出物倒入分液漏斗中,分去水層,粗正丁醛從分液漏斗上口倒出D向獲得的粗正丁醛中加入少量金屬鈉,檢驗其中是否含有正丁醇【答案】D【解析】醛易被氧化為羧酸,為防止產物進一步氧化,應將酸化的N
5、a2Cr2O7溶液 逐滴加入正丁醇中,故A正確;液體溫度在9095時生成正丁醛,蒸氣溫度在76左右時揮發(fā)出正丁醛,故B正確;正丁醛微溶于水、密度小于水,所以粗正丁醛從分液漏斗上口倒出,故C正確;正丁醇、水都能與金屬鈉反應生成氫氣,故D錯誤。2實現下列實驗目的,依據下表提供的主要儀器,所用試劑合理的是選項實驗目的主要儀器所用試劑A檢驗石蠟油的分解產物硬質試管、酒精燈石蠟油、石棉B鑒別葡萄糖和蔗糖試管、酒精燈葡萄糖溶液、蔗糖溶液、新制氫氧化銅懸濁液C測鹽酸的濃度滴定管、錐形瓶、燒杯標準氫氧化鈉溶液、待測鹽酸溶液、石蕊溶液D鋁熱反應試管、酒精燈鋁粉、氧化鐵【答案】B【解析】A、石蠟油的分解需要在碎瓷
6、片的催化作用下進行,而A中沒有,故A錯誤;B、葡萄糖因含有醛基,在加熱條件下能與新制的氫氧化銅濁液反應生成磚紅色沉淀,而蔗糖因不含醛基,不能發(fā)生此反應,所以B正確;C、酸堿中和滴定不能使用石蕊試液作指示劑,因為石蕊試液的變色范圍大,顏色變化不明顯,所以C錯誤;D、鋁熱反應需要高溫下進行,試管不能滿足要求,還需要用鎂條和氯酸鉀提供熱量,所以D錯誤。本題正確答案為B。4海洋動物海鞘中含有種類豐富、結構新穎的次生代謝產物,是海洋抗腫瘤活性物質的重要來源之一。一種從海鞘中提取具有抗腫瘤活性的天然產物的流程如下:下列關于該流程中各步驟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選項步驟采用裝置主要儀器A過濾裝置漏斗B分液裝
7、置分液漏斗C蒸發(fā)裝置坩堝D蒸餾裝置蒸餾燒瓶【答案】C【解析】由流程可知,步驟是分離固液混合物,其操作為過濾,需要漏斗、燒杯等儀器;步驟是分離互不相溶的液體混合物,需進行分液,要用到分液漏斗等儀器;步驟是從溶液中得到固體,操作為蒸發(fā),需要蒸發(fā)皿等儀器;步驟是從有機化合物中,利用沸點不同用蒸餾的方法得到甲苯,需要蒸餾燒瓶等儀器,則錯誤的為C,故答案選C。A過程II中分離操作的名稱為過濾,該操作過程中使用到的玻璃儀器有燒杯、漏斗、玻璃棒B溶液A中的溶質有H2SO4、CuSO4、ZnSO4C上述流程中加入的物質B為鋅,物質D為鹽酸DAE中含銅、鋅兩種元素的物質有A和C【答案】C【解析】通過分析轉化流程
8、可知,含Cu、Zn銅帽與稀硫酸和氧氣反應生成了硫酸銅和硫酸鋅的混合液A,依據實驗的目的,為了得到銅和硫酸鋅,應向A溶液加入過量的鋅,通過過濾得到了硫酸鋅溶液和銅鋅的固體混合物C,為了得到銅和硫酸鋅,應加入稀硫酸。A、過濾的方法可以將固體和液體分離,過程中為了分離固體和液體,所以操作的名稱是:過濾;過濾操作需要的玻璃儀器有:燒杯、漏斗、玻璃棒;故A正確;B、通過題中的反應流程可知,銅、氧氣和硫酸會生成硫酸銅,硫酸和鋅會生成硫酸鋅,硫酸一般是過量的,所以溶液A中的溶質有:H2SO4、CuSO4、ZnSO4;故B正確;C、應向A溶液加入過量的鋅,通過過濾得到了硫酸鋅溶液和銅鋅的固體混合物C,為了得到銅和硫酸鋅,應加入稀硫酸,故C錯誤;D、通過上述分析可知,溶液A是硫酸銅和硫酸鋅的混合物,固體C是銅和鋅的混合物,所以含銅、鋅兩種元素的物質有:A、C,故D正確;故選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