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濱海新區(qū)九年級語文下冊第五單元18孟子兩章導學案新版新人教版051529》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天津市濱海新區(qū)九年級語文下冊第五單元18孟子兩章導學案新版新人教版051529(4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孟子》兩章
學習目標
1.掌握課文的思想內(nèi)容。
2.學習課文結構嚴謹、層層推進的論證方法。
3.體會課文的論辯語言。
重點
掌握課文的思想內(nèi)容。
難點
學習課文結構嚴謹、層層推進的論證方法。
知識鏈接
孟子,名軻,字子輿,思想家,教育家,散文家,是繼孔子以后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與孔子合稱“孔孟”,并有“亞圣”之稱。
《孟子》是儒家學派的經(jīng)典著作之一,記述了孟子的言行、政治主張、哲學主張及哲學、倫理、教育思想等學術問題的論爭。是由孟子及其門人所作。全書共七篇,計261章,約35000字。宋代朱熹把它和《大學》《中庸》《論語》編在一起,稱為“四書”。
個案補
2、充
教師導入:孔子擅長語錄,墨子擅長勸諫,而孟子則擅長思辯性文章,以排比句著稱,就是我們現(xiàn)在所說的議論文,今天我們來學習《孟子》兩章。
自主學習
1.朗讀課文,圈點課文中的生字詞,注音。
夫( )環(huán)而攻之
米粟( )非不多也
親戚( )畔( )之
舜( )發(fā)于畎( )畝之中
傅說( )舉于版筑之間
膠鬲( )舉于魚鹽之中
動心忍( )性
曾( )益其所不能
行拂( )亂其所為
入則無法家拂( )士
2. 結
3、合注釋自行翻譯課文,圈點勾畫,標示出疑難詞句。
3.小組討論,質疑、解疑。
4.《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中心論點: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的中心論點:
個案補充
1.注音
夫( fú )環(huán)而攻之
米粟(sù)非不多也
親戚(q ī)畔(pàn)之
舜(shùn)發(fā)于畎(quǎn)畝之中
傅說(yuè)舉于版筑之間
膠鬲(gé)舉于魚鹽之中
動心忍(rèn)性
曾(zēng)益其所不能
行拂(fú)亂其所為
入則無法家拂(bì)士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中心論點: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的中心論點: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4、。
質疑交流
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論述的是不是軍事問題?這篇文章論述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2.《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列舉的六位人物有什么共同的特點?
3. 這兩篇文章分別是如何逐層展開論證的?這兩篇文章的論證思路有什么不同?
個案補充
1.不是軍事問題,是要求君主實行仁政的政治問題。
2. 出身都卑微。經(jīng)過艱苦的磨練,顯露出不同凡人的才干。后來都委以重任,干出了一番出色的事業(yè)。
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開篇提出論點,指出“人和”是克敵制勝的首要條件,由此逐層展開,用概括性的戰(zhàn)例加以證明,然后由戰(zhàn)爭中的“人和”推出治國安邦的道理,得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結論,闡明了
5、“人和”的實質,即“多助”“天下順之”;最后把“多助”與“寡助”進行對比,自然導出“君子有不戰(zhàn),戰(zhàn)必勝矣?!?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是在文章結尾提出中心論點是“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屬于歸納論證的思路。作者從個人和國家兩方面論證。文章先談造就人才的問題,以六個出身低微、經(jīng)過種種磨煉而終于身負“大任”的顯貴人物為例來說明人才是在艱苦環(huán)境中造就的,同時又重視人的主觀因素,提出“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的觀點。接著由個人說到國家,指出決定國家存亡的因素和個人能否成就大業(yè)的因素相仿,認為國家長盛不衰,就需要有法家拂士和敵國外患。
達標
訓練
一.文學常識填空:
1.孟子,名 。
6、時期 學派的代表人物?!睹献印肥且徊坑涗? 的思想觀點和政治活動的書,共七篇.南宋朱熹將《孟子》、 、 、 并稱為“四書”。
二.解釋一詞多義:
道:1、會天大雨,道不通( )2、得道者多助( )
固:1、固國不以山溪之險( )2、汝心之固,固不可徹( )
池:1、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2、池非不深也( )
國:1、固國不以山溪之險( )2、搜于國中三日三夜( )
拂:1、行拂亂其所為( )。 2、入則無法家拂士( )。
于:1、舜發(fā)于畎畝之
7、中( )。2、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 )。
3、而死于安樂也( )。
三.解釋下列通假字
①曾益其所不能 ②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
③入則無法家拂士
四、課文內(nèi)容填空
1、文章開篇提出論點( )指出人和是克敵制勝的首要條件。由此逐層展開,用概括性的戰(zhàn)例加以證明,分別就( )、( )作比較,指出天時、地利、人和三因素在戰(zhàn)爭中所起的作用不同,然后由戰(zhàn)爭中的“人和”推出治國安邦的道理,得
8、出“( )”的推論,闡明了“人和”的實質,即“多助”“天下順之”。
2、本文的中心論點是“( )”。作者從( )、( )兩方面論證。文章先談造就人才的問題,以六個出身低微、經(jīng)過種種磨煉而終于身負“大任”的顯貴人物為例來說明人才是在( )中造就的,同時又重視人的主觀因素,提出“( )”的觀點。接著由個人說到國家,指出決定國家存亡的因素和個人能否成就大業(yè)的因素相仿,認為國家長盛不衰,就需要有( )和( )(用課文詞語回
9、答)。
個案補充
一、見知識鏈接。
二.解釋一詞多義:
道:1、會天大雨,道不通(道路)2、得道者多助(施行仁政 )
固:1、固國不以山溪之險( 使 鞏固)2、汝心之固,固不可徹( 固執(zhí) )
池:1、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池塘 )2、池非不深也( 護城河 )
國:1、固國不以山溪之險( 國防 )2、搜于國中三日三夜( 國都 )
拂:1、行拂亂其所為(使……顛倒錯亂 )。 2、入則無法家拂士(通“弼”,輔佐)。
于:1、舜發(fā)于畎畝之中(從 )。2、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到)。
3、而死于安樂也(由于,因為)。
三.解釋下列通
10、假字
①曾益其所不能 曾同“增”,增加
②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 衡同“橫”,梗塞,指不順
③入則無法家拂士 拂同“弼”,輔佐
四題見上。
板書設計
18.《孟子》兩章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演繹論證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歸納論證
教學反思
《孟子》這兩篇文章短小,理解起來沒有什么難度,因此,按模式化的方式教授,只是在字詞上解釋較為細致準確,這只是本科教學的基礎。在此基礎上,就《孟子》兩章而言,應讓學生理解其論證的方式和過程,體會孟子語言的氣勢和嚴謹性,并按照論證思路進行背誦。
只是兩篇課文一節(jié)課教學,時間有些緊迫,后面還需提高學生課上學習的效率。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