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培優(yōu)人教版必修1 第4章第七節(jié)《用牛頓運動定律解決問題(二)》知能優(yōu)化訓(xùn)練
-
資源ID:8797098
資源大?。?span id="mzebxcnn0" class="font-tahoma">298KB
全文頁數(shù):7頁
- 資源格式: DOC
下載積分:8積分
快捷下載

會員登錄下載
微信登錄下載
微信掃一掃登錄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rèn)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wǎng)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yù)覽文檔經(jīng)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5、試題試卷類文檔,如果標(biāo)題沒有明確說明有答案則都視為沒有答案,請知曉。
|
高一物理培優(yōu)人教版必修1 第4章第七節(jié)《用牛頓運動定律解決問題(二)》知能優(yōu)化訓(xùn)練
111
1.下列四種物體中處于平衡狀態(tài)的是( )
A.靜止在粗糙斜面上的物體
B.沿光滑斜面下滑的物體
C.在平直路面上勻速行駛的汽車
D.做自由落體運動的物體在剛開始下落的一瞬間
答案:AC
2.如圖4-7-10把一小物體輕輕放在斜面上后把手拿開,物體靜止在斜面上,則斜面對物體作用力的方向是( )
圖4-7-10
A.垂直于斜面向上
B.沿斜面向上
C.豎直向下
D.豎直向上
答案:D
3.關(guān)于超重和失重,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超重就是物體受到的重力增加了
B.失重就是物體受到的重力減少了
C.完全失重就是物體一點重力都沒有了
D.不論超重、失重或完全失重,物體所受的重力是不變的
答案:D
4.(2011年上饒高一檢測)游樂園中,游客乘坐能加速或減速上升的升降機,可以體會超重和失重的感覺,下列描述正確的是( )
A.當(dāng)升降機加速上升時,機內(nèi)游客是處在失重狀態(tài)
B.當(dāng)升降機減速下降時,機內(nèi)游客是處在失重狀態(tài)
C.當(dāng)升降機減速上升時,機內(nèi)游客是處在失重狀態(tài)
D.當(dāng)升降機加速下降時,機內(nèi)游客是處在超重狀態(tài)
解析:選C.升降機加速上升或減速下降時,加速度方向向上,游客處于超重狀態(tài),A、B錯.升降機加速下降或減速上升時,加速度方向向下,游客處于失重狀態(tài),C對,D錯.
5.一個質(zhì)量是50 kg的人站在升降機的地板上,升降機的頂部懸掛了一個彈簧測力計,彈簧測力計下面掛著一個質(zhì)量為5 kg的物體A,當(dāng)升降機向上運動時,他看到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40 N,如圖4-7-11所示,g取10 m/s2,求此時人對地板的壓力.
圖4-7-11
解析:以A為研究對象,對A進行受力分析如圖所示.
選向下的方向為正方向,由牛頓第二定律可得mAg-FT=mAa,所以
a== m/s2=
2 m/s2.
再以人為研究對象,他受到向下的重力mg和地板的支持力FN.
仍選向下的方向為正方向,同樣由牛頓第二定律可得方程
m人g-FN=m人 a,
所以FN=m人 g-m人 a=50(10-2) N=400 N.
則由牛頓第三定律可知,人對地板的壓力為400 N,方向豎直向下.
答案:400 N 豎直向下
一、選擇題
圖4-7-12
1.如圖4-7-12所示,氫氣球受風(fēng)力作用而使拉住它的細(xì)繩與地面的夾角為θ,在細(xì)繩被剪斷的瞬間,氣球所受外力的合力為(氫氣球的重力忽略不計)( )
A.與原來繩子的拉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B.沿風(fēng)力方向,大小等于風(fēng)力
C.沿豎直方向向上,大小等于氣球所受的浮力
D.與原來繩子的拉力方向相反,大小等于風(fēng)力與浮力的合力
解析:選AD.物體受到三個力的作用:豎直向上的浮力、水平向右的風(fēng)力、沿著繩子方向的拉力,三個力的合外力為零,故風(fēng)力和浮力的合力與繩子的拉力等大反向.當(dāng)把繩子剪斷后,物體受到的風(fēng)力和浮力和沒剪斷之前相等,所以兩者的合力沿著繩子的反方向.
2.物體受到與水平方向成30角的拉力F的作用,向左做勻速直線運動,如圖4-7-13所示.則物體受到的拉力F與地面對物體的摩擦力的合力的方向是( )
圖4-7-13
A.向上偏左 B.向上偏右
C.豎直向上 D.豎直向下
解析:選C.物體受四個力的作用,如圖所示,由于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則由受力平衡知:力F的水平分量與摩擦力F′大小相等,故兩力的合力豎直向上,大小等于F豎直向上的分量,C對.
3.如圖4-7-14所示,物體M靜止于傾斜的木板上,當(dāng)傾角θ緩慢增大,直至M開始滑動之前的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圖4-7-14
A.物體對木板的壓力逐漸減小
B.物體所受的支持力和摩擦力都減小
C.物體所受支持力和摩擦力的合力不變
D.物體所受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這三個力的合力逐漸增大
解析:選AC.
物體受力如圖:
由平衡條件得:
FN=Mgcosθ①
Ff=Mgsinθ②
在θ逐漸增大的過程中,由①式可知FN逐漸減小,由②式知Ff逐漸增大,因此A對,B錯 .由物體處于平衡狀態(tài)可知:支持力FN,摩擦力Ff與重力Mg三者的合力為零故D錯,支持力FN和摩擦力Ff的合力與重力Mg等值反向,故C對.
4.(2011年揚州高一檢測)如圖4-7-15所示,站在自動扶梯上的人隨扶梯斜向上做加速運動,關(guān)于人受到的作用力,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圖4-7-15
A.摩擦力為零
B.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
C.支持力等于重力
D.支持力大于重力
答案:BD
5.(2011年蕪湖高一檢測)在以加速度a勻加速豎直上升的電梯中,有一質(zhì)量為m的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此人對地板的壓力大小是m(g-a)
B.此人對地板的壓力大小是m(g+a)
C.此人受到的重力大小是m(g-a)
D.此人受到的重力大小是m(g+a)
解析:選B.由牛頓第二定律得:F-mg=ma,
F=m(g+a),故B對.
6. 原來做勻速運動的升降機內(nèi)有一被伸長彈簧拉住的具有一定質(zhì)量的物體A靜止在地板上,如圖4-7-16所示,現(xiàn)發(fā)現(xiàn)A突然被彈簧拉向右方.由此可判斷,此時升降機的運動可能是( )
圖4-7-16
A.加速上升 B.減速上升
C.加速下降 D.減速下降
解析:選BC.當(dāng)升降機勻速運動時,地板給物體的靜摩擦力與彈簧的彈力平衡,且該靜摩擦力可能小于或等于最大靜摩擦力.當(dāng)升降機有向下的加速度時,必然會減小物體對地板的正壓力,也就減小了最大靜摩擦力,這時的最大靜摩擦力小于電梯勻速運動時的靜摩擦力,而彈簧的彈力又未改變,故只有在這種情況下A才可能被拉向右方.四個選項中B、C兩種情況電梯的加速度是向下的.
7.在升降機內(nèi),一人站在磅秤上,發(fā)現(xiàn)自己的體重減輕了20 %,則下列判斷可能正確的是(g取10 m/s2)( )
A.升降機以8 m/s2的加速度加速上升
B.升降機以2 m/s2的加速度加速下降
C.升降機以2 m/s2的加速度減速上升
D.升降機以8 m/s2的加速度減速下降
解析:選BC.人發(fā)現(xiàn)體重減輕,說明人處于失重狀態(tài),加速度向下,由mg-FN=ma,F(xiàn)N=80%mg,故a=0.2g=2 m/s2,方向向下.升降機可能加速下降,也可能減速上升,故B、C正確.
8.(2011年長沙高一檢測)一個同學(xué)站在體重計上稱體重,當(dāng)該同學(xué)靜止時體重計示數(shù)為600 N,現(xiàn)在該同學(xué)突然下蹲,則從開始下蹲到靜止全過程中體重計的示數(shù)( )
A.一直大于600 N
B.一直小于600 N
C.先是大于600 N后小于600 N,最后等于600 N
D.先是小于600 N后大于600 N,最后等于600 N
解析:選D.該同學(xué)下蹲全過程中,他先是加速向下后又減速向下運動,最后靜止,故他先是處于失重狀態(tài),體重計示數(shù)小于重力600 N,后又處于超重狀態(tài),體重計示數(shù)大于600 N,最后處于平衡狀態(tài),體重計示數(shù)為600 N,D正確.
9.(2009年高考廣東卷)某人在地面上用彈簧測力計稱得其體重為490 N,他將彈簧測力計移至電梯內(nèi)稱其體重,t0至t3時間段內(nèi)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如圖4-7-17所示,電梯運行的v-t圖可能是(取電梯向上運動的方向為正)( )
圖4-7-17
圖4-7-18
解析:選AD.由v-t圖象知:t0~t1時間內(nèi),具有向下的加速度,t1~t2時間內(nèi)勻速或靜止,t2~t3時間內(nèi),具有向上的加速度,因此其運動情況可能是:t0~t3時間內(nèi)
,故A、D正確.
二、計算題
10.如圖4-7-19所示,拉B物體的輕繩與豎直方向成60 角,O為一定滑輪,物體A與B之間用跨過定滑輪的細(xì)繩相連且均保持靜止,已知B的重力為100 N,水平地面對B的支持力為80 N,繩和滑輪的質(zhì)量以及摩擦均不計,試求物體A的重力和物體B與地面間的摩擦力.
圖4-7-19
解析:對物體A、B分別進行受力分析如圖所示,對A:FT=GA①
對B:
FN+FTcos60=GB②
Ff=FTsin60③
由②可得:FT==40 N.
故GA=40 N.
由③可得:Ff=FTsin60≈34.6 N.
答案:40 N 34.6 N
11.(2011年石家莊高一檢測)如圖4-7-20所示,升降機中的斜面和豎直墻壁之間放一個質(zhì)量為10 kg的光滑小球,斜面傾角θ=30,當(dāng)升降機以a=5 m/s2的加速度加速豎直上升時,(g=10 m/s2),求:
圖4-7-20
(1)小球?qū)π泵娴膲毫Γ?
(2)小球?qū)ωQ直墻壁的壓力.
解析:小球受力如圖所示
水平方向上 F2sinθ=F1①
豎直方向上 F2cosθ-mg=ma②
聯(lián)立①、②求得F1=50 N,F(xiàn)2=100 N.
由牛頓第三定律知小球?qū)Ρ诤托泵娴膲毫Ψ謩e為
50 N、100 N.
答案:(1)100 N (2)50 N
12.一質(zhì)量為m=40 kg的小孩站在電梯內(nèi)的體重計上.電梯從t=0時刻由靜止開始上升,在0到6 s內(nèi)體重計示數(shù)F的變化如圖4-7-21所示.試問:在這段時間內(nèi)電梯上升的高度是多少?取重力加速度g=10 m/s2.
圖4-7-21
解析:由圖可知,在t=0到t1=2 s的時間內(nèi),體重計的示數(shù)大于mg,故電梯應(yīng)做向上的加速運動.設(shè)在這段時間內(nèi)體重計作用于小孩的力為F1,電梯及小孩的加速度為a1,由牛頓第二定律,得F1-mg=ma1.
在這段時間內(nèi)電梯上升的高度
h1=a1t.
在t1=2 s到t2=5 s的時間內(nèi),體重計的示數(shù)等于mg,故電梯應(yīng)做勻速上升運動,速度為t1時刻電梯的速度,即v1=a1t1.
在這段時間內(nèi)電梯上升的高度
h2=v1(t2-t1).
在t2=5 s到t3=6 s的時間內(nèi),體重計的示數(shù)小于mg,故電梯應(yīng)做向上的減速運動.設(shè)這段時間內(nèi)體重計作用于小孩的力為F2,電梯及小孩的加速度為a2,由牛頓第二定律,得mg-F2=ma2.
在這段時間內(nèi)電梯上升的高度
h3=v1(t3-t2)-a2(t3-t2)2.
電梯上升的總高度h=h1+h2+h3.
由以上各式和題文及題圖中的數(shù)據(jù),解得h=9 m.
答案:9 m
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