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瓜恰恰恰》教學設計.doc
《《木瓜恰恰恰》教學設計.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木瓜恰恰恰》教學設計.doc(9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木瓜恰恰恰 ——音樂學科三年級欣賞課教學設計 教學基本信息 課題 木瓜恰恰恰 學科 音樂 學段 中段 年級 三年級 相關 領域 感受與鑒賞 教材 書名:北京市義務教育課程改革實驗教材 出版社:人民音樂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04 年 7 月 是否已實施 是 教學設計參與人員 姓名 單位 聯(lián)系方式 設計者 羅特納 大城子中心小學 15810090931 實施者 羅特納 大城子中心小學 15810090931 課件制作者 羅特納 大城子中心小學 15810090931 一、指導思想與理論依據(jù) (一)指導思想 本課教學設計的指導思想是按照“以聽覺為中心”的觀點組織教學資源,設計教學活動,進行欣賞課《木瓜恰恰恰》的教學。 (二)理論依據(jù) 音樂課程標準指出:“教學中應激發(fā)學生欣賞音樂的興趣,把握并表現(xiàn)音樂的風格,在對比、聆聽音樂的過程中引導學生感受音樂的變化。養(yǎng)成聆聽音樂的良好習慣,逐步積累鑒賞音樂的經(jīng)驗。應采用多種形式引導學生積極參與音樂體驗,鼓勵學生對所聽音樂有獨立的感受與見解,幫助學生建立起音樂與人生的密切聯(lián)系,為終身學習和享受音樂奠定基礎?!? 二、教學背景 (一)教學內容分析 教材分析:《木瓜恰恰恰》是印度尼西亞流傳很廣的一首歌曲。通過歡快、活潑的旋律唱出了賣瓜人的喜悅心情。由于歌曲運用了恰恰恰的節(jié)奏,使歌曲顯得非?;顫姴⒏挥星槿?。歌曲分三段體,大調式。歌詞非常生活化,表現(xiàn)了賣瓜人挑著瓜到城里去賣的過程。 (二)學生情況分析 三年級的學生平時上課時紀律比較好,各個都很認真,整體的音樂基礎還可以,學生的接受能力不錯 ,對音樂充滿濃厚的興趣,學生在演唱時不喊唱,認識到氣息的作用,演唱時充滿感情。 各班的學生情況大同小異,有一小部分學生樂理知識掌握的不錯,唱歌的狀態(tài),音色也很優(yōu)美。大約占整體學生的30%―35%左右,中等生的人數(shù)占多數(shù),大約是50%―55%,這批學生對音樂的興趣很濃,但又由于自身的條件原因或其他原因,所以歌唱技能有待進一步提高,還有一些學生由于底子薄,對于音樂有缺乏興趣,所以情況不是很好。 音樂方面比較差的同學在班中占15%―20%,其中包括唱歌音準不佳,音樂知識和音樂技能,視譜不會等。這些學生對音樂課喜歡,但總是不遵守紀律所以也學不好。教師應該根據(jù)具體情況因材施教,充分激發(fā)這些學生學習音樂,愛好音樂的興趣,對他們要多鼓勵多表現(xiàn),尋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培養(yǎng)他們的感情。 (三)教學方式與手段說明 1. 教學方式:本課主要以聽賞的方式實施教學。 2. 教學手段: (1)聆聽:引導學生在聆聽音樂中關注XX X節(jié)奏。 (2) 動作表示法:引導學生用輕快的聲音和動作表現(xiàn)音樂的風格。 (3) 圖示:借助圖片對印尼地域、名勝、人文、風俗、習慣、音樂等加以介紹,幫助學生走進印尼、了解印尼,拓展視野,為準確的把握歌曲的風格特點做鋪墊。 (4) 表演:讓學生根據(jù)情節(jié)即興表演,引導學生感受音樂、理解音樂。 (5 比較:在對比、聆聽音樂的過程中引導學生感受音樂的變化。 (四)技術準備 木瓜、ppt課件、剪輯好的音響片段、相關的圖片 (五)前期教學狀況、問題與對策 之前與本課相關的學習:了解印尼地域、名勝、人文、風俗、習慣、音樂等。為準確的把握歌曲的風格特點做鋪墊。 在前期欣賞教學中,教師多以圖示法、聽記法、多媒體等教學手段,從音樂要素入手,比較注重學生欣賞能力的培養(yǎng)。但在聽覺訓練上,還局限于情緒、節(jié)奏等,教師對想象、聯(lián)想啟發(fā)不夠 ,音樂記憶的積累還不夠,尤其對樂曲的曲式結構分析不準確。以往教學都是讓學生聽一、兩遍后先分樂段,然后再細聽,這種在沒有對音樂進行分析,學生對樂曲還沒有深刻印象的基礎上分段,不符合學生認知規(guī)律,因此,效果不好。本節(jié)課借助圖片對印尼地域、名勝、人文、風俗、習慣、音樂等加以介紹,幫助學生走進印尼、了解印尼,拓展視野,為準確的把握歌曲的風格特點做鋪墊。 問題:不能掌握歌曲的風格特點。 對策:印尼歌曲唱起來的感覺很拖、很連,而且發(fā)聲有點“扁”,開口音“啊”非常多。B段高潮處的演唱不是連續(xù)的切分音,而是介于切分和三連音之間的一種節(jié)奏,更貼近生活中的叫賣。范唱作為唱歌教學的重要一環(huán),能給學生最直接的影響,對一堂課的成敗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所以我從范唱做起,真正的歌曲把握風格特點。 三、教學目標 (一)“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目標 在賣水果的情境中,學生能把握歌曲的風格并演唱。 (二)“過程與方法”目標 在聆聽、對比、模唱、的過程中簡單分析歌曲節(jié)奏特點,表現(xiàn)印尼歌曲歡快、熱情的風格特點。 (三)“知識與技能”目標 學生能在聆聽音樂中用自己喜歡的動作表現(xiàn)XX X節(jié)奏,能用自制樂器為歌曲伴奏。 四、教學重點與難點 (一)教學重點 把握印尼歌曲的風格,準確的演唱歌曲。 (二)教學難點 準確的演唱歌曲。 五、教學過程 一、走進印尼,了解印度尼西亞的風土人情 師:今天老師帶你們去亞洲的一個國家——印度尼西亞。你們知道這個地方嗎?印度尼西亞簡稱印尼,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島國家,所以啊又人們稱為“千島之國”。咱們現(xiàn)在看到的是什么???由于那里的火山十分的活躍,所以又被人們稱為“火山之國”,現(xiàn)在我們看到的是印尼最著名的旅游圣地“巴厘島”,那里呀,風景如畫,四季如春,被人們稱為“天堂島”,“神仙島”。 那里更是盛產(chǎn)水果的地方。你們看這是什么?對,是木瓜。在集市上到處都可以聽到果農(nóng)們唱著歌賣水果,今天啊我們就要在一首好聽的歌曲當中賣水果,那么這首歌曲的名字叫什么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設計意圖】:借助圖片對印尼地域、名勝、人文、風俗、習慣、音樂等加以介紹,幫助學生走進印尼、了解印尼,拓展視野,為準確的把握歌曲的風格特點做鋪墊。 二、完整聆聽音樂,感受音樂風格,并劃分樂段。 (教師帶動作范唱) 師:我們先來聽聽歌曲,聽一聽歌曲的情緒前后有什么變化。根據(jù)前后情緒的變化你會分為幾個樂段呢? 生:三個樂段 師:你是根據(jù)什么分成三個樂段的? 1、 欣賞第一樂段,分析節(jié)奏特點。 師:那么我們在來聽聽第一樂段的音樂(出示一段的簡譜),聽一聽這段音 給你帶來什么感受?音樂在節(jié)奏上又有什么特點?(播放前段旋律) 師:我們先來觀察一下節(jié)奏,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四個樂句的節(jié)奏基本上相同) 師:這段音樂可能和我們平時聽的音樂有點不一樣,哪里最有特點呢? 生:有嚓嚓嚓的節(jié)奏聲。 師:這個嚓嚓嚓的聲音在每一句的開始還是末尾?那這個聲音是輕快的還是笨重的? 【設計意圖】這一環(huán)節(jié)我充分發(fā)揮音樂特性,在反復聆聽、體驗中讓學生掌握歌曲,在不斷加入要求的過程中讓學生學到本領。一開始時聽旋律拍手進教室,然后,提問音樂節(jié)奏有什么特點?接著是在“恰恰恰”地方扭胯,最后拿起自己制作的沙球伴奏,就這樣一步步把學生引入音樂學習中。 師:剛才你們發(fā)現(xiàn)了嗎?我在那個輕快的聲音嚓嚓嚓的地方做了什么動作? 生1:在嚓嚓嚓地方跳舞…… 生2:扭屁股…… 師:非常好,扭胯的動作,我們一起來試試,(播放旋律) 師:同學們的動作很優(yōu)美,現(xiàn)在拿起你們自己制作的飲料沙球,就在嚓嚓嚓的地方,用它來伴奏,并加上扭胯的動作。(播放旋律)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用輕快的聲音和動作表現(xiàn)音樂的風格。 師:這回請大家仔細聽,我在什么地方隨著音樂加上了“恰恰恰”。 (教師口讀恰恰恰) 師:這一次你們也隨著音樂來加上這個輕快的恰恰恰吧。 2、 欣賞第二樂段,分析節(jié)奏特點 師:我們在來聽聽第二樂段,看看這段音樂在節(jié)奏上又有什么特點?(播放第二樂段) 師:(出示簡譜),我們先來觀察一下譜子,有什么特點?讀一讀,唱一唱。生:念一念切分節(jié)奏,強調中間音 師:那么第二部分由這么多切分音組成,表達了賣水果的人什么心情?(著急、迫切想把水果賣完的心情……) 師:那我們一起隨音樂讀讀這個切分的節(jié)奏,表達一下賣水果時急切的心情! 師:第三段樂段又重復了第一段,是個再現(xiàn)樂段。 師:剛才這段音樂當中,不但有輕快的恰恰恰,還有表現(xiàn)急切的心情的切分節(jié)奏,下面就讓我們用動作完整的變現(xiàn)這段音樂吧。 三、歌曲教學 師:這么豐富的音樂,讓我們非常的高興。 1、完整欣賞歌曲,感受歌詞內容。 師:那么這個木瓜味道怎么樣?價格是多少呢?從老師的歌聲當中尋找答案吧(師加動作范唱) 【設計意圖】用木瓜做道具,既真實具體又能激發(fā)學生探究和學習的興趣。 師:木瓜味道怎么樣? 生:甜、美味…… 師:多少錢一個? 生:兩個就賣兩毛六……(師唱一句兩個木瓜就賣兩毛六) 師:你們是怎么知道木瓜的價格? 生:從老師的歌聲中…… 師:那在歌聲中我在干什么?(師唱一句趕集時挑到城里賣) 生:賣水果 師:我是賣水果的,(唱一句木瓜芒果香蕉番石榴)我的水果品種很多,但我的主打產(chǎn)品是賣木瓜,那么今天我就要唱著這首《木瓜恰恰恰》去賣水果,這可沒有你們剛才讀的好聽,這個恰恰恰表帶了我買水果什么樣的心情?在來讀一遍。那我們合作一下一起來賣水果,體會是不是高興的心情,我來唱木瓜,你們來唱恰恰恰。(師教師隨時關注恰恰恰的聲音) 師:我們合作的非常愉快,那剛才我們又體驗了一次恰恰恰是非常高興的, 2、學習A段歌詞 師:噢!我們的水果品種可多啦,大家快來參觀一下看看都有哪些水果吧! (多媒體出示歌詞,師范唱歌曲中間部分。) 師:現(xiàn)在就讓我們一起去賣水果吧!那可是用我們的歌聲去推銷水果喲?。ㄒ粯范危? (師彈琴,生慢速隨琴填唱歌詞,不唱襯詞。) 3、學習B段歌詞 師:同學們想一想,我們的水果這么好,我們是不是要大聲吆喝幾聲才會吸引更多的客人啊?,F(xiàn)在我們就來一起來吆喝一下好嗎?(第二樂段) (師彈琴,生慢速隨琴填唱歌詞。) 4、學習再現(xiàn)樂段歌詞 師:我們的木瓜真的很好,快來推銷一下吧!(第三樂段) 木瓜 皮. 薄 肉厚 味道鮮, 勞動 后. 吃 一個 就足夠, 賣得 又. 是 多么 便宜呀, 兩個 木. 瓜 只賣 兩塊六。 (師彈琴,生演唱。) 師:剛才我在賣水果時,大家為我加上了“恰恰恰”。大家也來分分工,哪一組賣木瓜?哪一組唱“恰恰恰”? (學生分組,隨伴奏音樂完整演唱歌曲。) 師:我們的水果又大又好,還吸引了很多顧客來購買,你們的心情是什么樣的? 生:高興 著急賣出去 師:對,別提多高興了。用什么樣的歌聲來表達這種快樂和急切的心情呢? 師:你們聽!播放音樂,師范唱低聲部旋律。 5、創(chuàng)設情境,營造市場氛圍,把握歌曲的風格。 師:現(xiàn)在的水果市場熱鬧極了,有哪些聲音呢? 【設計意圖】營造市場氛圍,學生很投入的邊表演邊歌唱,把情緒推向高潮. 師:讓我們有賣木瓜的、有唱恰恰恰的、有大聲吆喝的、還有推銷水果的、大家來分工,選擇你想唱的。 (播放伴奏音樂,學生自由分組演唱歌曲。) 師:水果市場里熱鬧極了。(出示印尼水果市場圖片)讓我們也加入到他們賣水果的隊伍。剛才大家已經(jīng)有了明確的分工,我們在來練習一遍。 (學生明確自己要演唱的內容。隨音樂邊唱邊表現(xiàn)賣水果的情景。) 師:剛才唱的怎么樣?那我們再來體會一下買水果是快樂的心情。 (再表演一次。) 師:我們的水果都賣出去了,我們的音樂課也結束了,同學們再見! 【教學反思】 這是一堂以歌曲為主的綜合欣賞課。通過欣賞音樂,了解印尼的風土人情,把握歌曲的風格特點。在教學中我采用了多次聆聽的方式,如聽歌曲的情緒、節(jié)奏特點、歌曲的內容等,都是為了學生能夠把握歌曲的風格,不僅減輕了學生學 習的難度,也激發(fā)了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 一、范唱——歌曲風格的把握。 范唱不僅能給學生最直接的影響,對一堂課的成敗也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范唱的調整我經(jīng)歷了兩個階段。 1.中國式木瓜 第一次試講,聽了《木瓜恰恰恰》,你們覺得這首歌的難點是什么?和大家一樣,我預設的難點是:連續(xù)的切分節(jié)奏。但是提到歌曲的風格我很茫然,因為我從來都沒有關注歌曲的風格。我想:既然學生對歌曲都很了解了,為什么還要關注風格?印尼歌曲的風格又是什么樣的? 2.印尼木瓜 正當我在困惑之時,我找到了著名歌唱家陳蓉蓉用印尼語演唱的《木瓜》,聽后頓覺豁然開朗。印尼歌曲唱起來的感覺很拖、很連,B段高潮處的演唱不是連續(xù)的切分音,而是介于切分和三連音之間的一種節(jié)奏,更貼近生活中的叫賣。在反復聽唱中我逐漸唱出了歌曲的味道。 二、把打擊樂器引進課堂。歌曲運用了恰恰恰的節(jié)奏,在 XX X 的地方除了用襯詞唱出來外,還讓學生用自制的打擊樂器沙瓶,進行伴奏,很好地培養(yǎng)了學生的動口、動手、動腦的能力。 三、在進行創(chuàng)設情境表演“水果市場”這一內容時,學生和老師一起營造出有賣木瓜的、有介紹水果的、有招攬顧客的、有唱恰恰恰的、還有拿著木瓜叫賣的熱鬧的“市場”。使課堂氣氛很快達到了高潮。 當然,本節(jié)課中也出現(xiàn)了許多不足的地方:如:我在設計欣賞及情景引導的目的,本想給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輕松、活潑的課堂現(xiàn)象空間,鼓勵學生發(fā)揮想象力,提高學生想象的能力,但在實際課堂教學過程中,不是很理想。學生情緒表現(xiàn)不夠活躍,更是影響了課堂教學氣氛。-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木瓜恰恰恰 木瓜 恰恰 教學 設計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jīng)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www.hcyjhs8.com/p-92656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