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觀課報告.doc
《《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觀課報告.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觀課報告.doc(3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觀課報告 我認真觀看了張紅云老師的<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這節(jié)課的教學視頻錄像,感受到張老師的這節(jié)課確實是節(jié)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的一堂高質量的優(yōu)質課。這一節(jié)課的亮點比較多,說明張老師在這節(jié)課上下足了功夫。課堂設計的巧妙深深吸引住了學生,課堂上學生始終情緒高昂,參與踴躍;從最終的教學效果來看,不但知識的達成率很高,而且學習興趣的激發(fā),學習方法的感悟,實驗操作能力的提升,這些都將使學生終生受益。 本節(jié)課是“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教學的第一課時,重點是引導學生經歷科學探究的過程,得出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在這節(jié)課中為了科學而有效地引導學生進行科學探究,張老師以問題進行引導,層層深入,引發(fā)學生的觀察、探究與思考。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獲取知識、掌握方法,總體成效顯著。 我認為本節(jié)課的成功之處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一舉多得的情景設置。 .本課情境創(chuàng)設環(huán)節(jié),承載的不僅僅是激發(fā)、引出探究課題,更重要的是在這個情境中,學生認識了光具座和所用光源,并在老師的示范下,學會了尋找最清晰像,學會了在數軸上直觀表示成像性質(大小、倒正、實虛),而且感受到是物距的變化引起成像性質的改變,這都為后面的實驗做好鋪墊; 更重要的是,在這一情境中,學生不難發(fā)現是物距變化而引起成像情況不同,這就為為整節(jié)課的科學探究指引了方向,引領著本節(jié)課有序而高效進行。 2、實驗器材的創(chuàng)新改進 實驗器材的創(chuàng)新改進應該說,給人眼前一亮的感覺。用LED燈代替蠟燭,更便于觀察像的倒正、大小、虛實,能更精準地找到成像位置。對于教師用的演示器材的設計,光具座被支起來,高過學生的頭頂,而且結合學生觀察的需要,可以旋轉甚至傾斜,讓學生去感受,效果非常好。以住的光具座零刻線在最左側,在讀取物距、像距時還要進行減法運算,不但浪費時間,而且易于出錯。張老師將其改造,將零刻度線設計在中間,只要把透鏡放在零刻度處就能直接讀取物距、像距。這些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嚴謹的科學態(tài)度,為使實驗的順利高效進行,提供了條件。 3、探究活動的科學設計 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是初中物理課程標準中要求的必做實驗之一,其探究過程應是我們教學的重點。張老師把凸透鏡成像的五種情況的探究分梯度進行了兩個探究活動,豐富了學生的探究經驗,加深了學生的探究體驗。 第一次在學生深刻感受到三種不同像時,讓學生去分析成每種像時,物距、像距與焦距有怎樣的關系。本探究突出的是設計、分析論證,為了引導學生順利完成實驗的設計,張老師將探究問題細化,即將一個籠統(tǒng)的問題細化為三個問題,又通過體驗,讓學生感受到成像還與焦距有關。讓學生的實驗設計環(huán)節(jié)有了更明確的思路。 分析論證環(huán)節(jié),張老師讓學生利用膠片,在數軸上直觀成像情況,通過透明膠片的疊加,完成了實驗數據的共享,便于學生尋找規(guī)律??梢哉f掃清了學生的認知障礙,完成規(guī)律的總結。 第二次是尋找每兩種像的分界點,完成u=2f、u=f兩個成像情況的探究。這個探究,張老師突出的探究要素是“猜想與假設”,讓學生結合板書猜想放大與縮小實像的分界點,正立虛像和倒立實像的分界點在哪里,成像情況會怎樣,用實驗驗證猜想是否正確。培養(yǎng)了學生的發(fā)散思維和推理能力。 4.科學靈活的教學設計 本節(jié)課的課堂容量較大,教學壓力也很大。陌生的實驗器材、兩大探究活動、明確成像原理、當堂檢測,而張老師卻引領著學生在短短的45分鐘課堂里順利完成了這些教學任務這得益于張老師科學靈活的教學設計。 5、喜聞樂見的檢測方式 習題是傳統(tǒng)意義檢測知識達成的方式,但往往讓學生感覺乏味。在檢測練習中設計“一站到底”這一學生喜聞樂見的競賽方式,從易到難設計了三組檢測題,并通過用肢體語言回答的方式,進一步激發(fā)了學生有效回憶知識,達到檢測目的同時,讓學生感受競賽的樂趣。 本節(jié)設計的評測練習通過創(chuàng)設“一站到底”這一學生喜聞樂見的競賽方式,從易到難設計了 三關題。 第一關:考察學生會不會根據 成像情況判斷物距。從結果來看,全班學生,正確率達到100%。這主要是因為,學生親身經歷了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成像過程,并通過課件動態(tài)展示凸透鏡的成像 原理圖,學生對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印象深刻,加之本題考察內容與所學知識關聯較為直接,因此使得學生都能順利過關。 第二關:考察學生會不會根據物距判斷成像情況。利用動態(tài)課件,將光源拖在任一位置, 學生用肢體語言回答成像情況,并通過課件展示答案。 第三關:主要考察學生對凸透鏡成像原理的理解。課堂上一通過直觀演示讓學生明確答案,二通過光路圖,讓其明白道理,使學生有豁然開朗之感。通過三個關口,七個習題的檢測,最終大多數名學生一站到底,獲得成功,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6、媒體資源的有效利用 如用大屏幕做為光屏,利用動畫展示凸透鏡成像的原理,形象而具體;利用課件呈現光源在任一位置成像情況,讓學生明確自己的判斷是否正確,直接而清楚。這些都促進快節(jié)奏、高效率地完成。大大提高了本課的教學效率 。 當然這節(jié)課還有一些處理不妥的地方,如:在學生進行自主探究的過程中,雖然老師對大部分學生都進行了指導,但對坐在后面的個別小組關注不夠;在處理實驗數據、得出結論時有點倉促。這都需要老師在以后的教學中,進一步加強自身素養(yǎng),增強自己課堂掌控能力。 針對本節(jié)課的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我提出了如下點滴建議: 1.在利用課件展示凸透鏡成像原理時,如果在展示完五種靜態(tài)成像情況后,拖動鼠標,讓光源從遠及近,逐漸靠近凸透鏡,讓學生感受凸透鏡的動態(tài)成像的過程,會更好些。 2、教師的評價跟進尚欠缺。如一站到地的每一關不可能所有學生都順利過關,盡管題不難,但要使學生全部通過不易,這時教師的真誠評價肯定會大大提高學生的興致,但老師此時沒有進行及時的評價。 3、在關注全體學生方面,還需注意加強。如在引導學生設計實驗環(huán)節(jié),當學生舉手回答時,老師最好不讓舉手的同學馬上回答,而應給其他學生更多的思考空間。 總之張紅云老師的這堂課,有很多地方都是值得我們借鑒和學習的。觀看了這堂視頻錄像使我受益匪淺,在以后的教學中要不斷學習提高自己,充實自己。要勇于創(chuàng)新,不斷改進教學方法。真正實現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教學,讓學生在我們的課堂中充分展現自我體驗學習的樂趣。-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 凸透鏡 成像 規(guī)律 報告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www.hcyjhs8.com/p-95636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