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概論》復習題.doc
《《設計概論》復習題.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設計概論》復習題.doc(2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設計概論》復習題 1. 柯布西耶設計的薩伏伊別墅具體實踐了他提出的現(xiàn)代建筑的五個新特點和機械美學觀點。 2. 19世紀80-90年代,芝加哥學派建筑師劉易斯沙利文提出“形態(tài)追隨功能”的口號,為后來的現(xiàn)代主義建筑樣式奠定了基礎。 3. 巴塞羅納椅是米斯凡德羅設計的杰作。 4. 成書于春秋戰(zhàn)國時代的《考工記》是我國古代科學手工藝技術的巨著。 5. 位于荷蘭烏德勒支的“施羅德住宅”是20世紀20年代荷蘭風格派設計師里特維爾德的作品。 6. 赫克托吉馬德為巴黎地鐵所作的入口設計是新藝術風格的代表性作品。 7. 中國有著豐富的設計美學思想,先秦是中國設計美學思想的發(fā)端期,是中國設計美學自覺探討的起點。 8. 道器論是中國設計美學的重要思想。在中國先秦設計美學思想中,將器物的創(chuàng)造納入最高的哲學境界去理解,將器與道理解為事物的兩個方面。 9. 1953年被稱為“戰(zhàn)后包豪斯”的德國烏爾姆藝術學院成立于物理學家愛因斯坦誕生的小城烏爾姆。 10. 在設計思維的研究中,以認知心理學為基礎,可以將設計思維分為程序性設計思維、典范性設計思維和敘述性設計思維等三種類型。 11. 機械化始于英國的蒸汽機、紡紗機和織布機的發(fā)明,并導致機械生產產生集約化趨勢。 12. 美國建筑師文圖里于1966年出版的《建筑的復雜性與矛盾性》一書成為后現(xiàn)代主義最早的宣言。 13. 發(fā)起于英國的工藝美術運動,試圖建立一種新的設計標準來拯救設計的危機,提出了“美與技術結合”的原則,主張忠實于材料,反對過分裝飾,但工藝美術運動同時又是與生產力發(fā)展的趨向背道而馳的。 14. 德國通用電氣公司AEG工廠廠房的設計者是彼得貝倫斯。 15. 被譽為早期現(xiàn)代主義建筑的位于德紹的包豪斯校舍設計者是瓦爾特格羅皮烏斯。 16. 兩次世界大戰(zhàn)之間作為促進銷售的重要手段,美國工業(yè)設計領域廣泛采用了流線型設計。 17. 盧浮宮金字塔的設計者是貝聿銘。 18. 孟菲斯設計運動是20世紀80年代世界設計界最引人矚目的事件,他們在各國舉行展覽,把他們設計的新觀念散播到了世界各地。 19. CIS是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的縮寫,意思是企業(yè)形象識別系統(tǒng),這一概念誕生于20世紀60年代的美國。 20. 1937年曾在包豪斯執(zhí)教的莫霍利納吉在美國芝加哥籌建了“新包豪斯”,即后來的“芝加哥設計學院”,以后又與伊利諾工學院合并,成為美國最著名的設計學院。 21.1919年瓦爾特格羅皮烏斯在包豪斯的創(chuàng)立宣言中提出“建筑是一切造型藝術的最終目標”這一口號。 22. 我國北宋時期由畢升發(fā)明的膠泥活字印刷術,被認為是世界上最早的活字印刷技術。 23. 我國隋代由工匠李春設計和建造的趙州橋,是當今世界上現(xiàn)存最早、保存最完善的古代敞肩石拱橋,距今已有約1400年的歷史。 24. 1450年左右德國的古登堡發(fā)明了金屬活字,印刷了歐洲第一本書,成為印刷時代開始的標志。 25. 12世紀初由北宋李誡編著、政府頒布的《營造法式》全面總結了隋唐以來的建筑經(jīng)驗,對建筑的設計、規(guī)范、工程技術和生產管理都有系統(tǒng)的論述。 26. 清雍正12年(1734年)頒行的《工程作法》列舉了27種建筑物的各種構件的準確尺寸與做法,并對斗拱、裝修、石作、瓦作、土作等做法和用工用料都做了規(guī)定。 27. 元朝松江府烏泥涇鎮(zhèn)(今上海市華涇鎮(zhèn))的黃道婆,把用于紡麻的腳踏紡車改為三錠棉紡車,使松江地區(qū)成為棉紡織中心之一。 28. 宋末元初山西萬泉(今萬榮縣)人、木匠出身的薛景石在著作《梓人遺制》中介紹多種織機的具體型制和制造方法,對研究我國宋元紡織技術和制車技術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29.“紅屋”是19世紀中期由英國建筑師菲利浦韋布為威廉莫里斯設計的住宅,建筑反映了英國工藝美術運動的思想體系,簡樸而實用。 30.塔特林1920年的作品“第三國際紀念碑”是俄國構成主義的代表性作品。 31.曾任英國美術史協(xié)會主席的佩夫斯納從社會美術史研究出發(fā),最終將設計史獨立出來而作專項研究,并強調設計史研究要建立于美術史、科技史、社會史、文化史等研究的基礎之上,這是因為設計本身就是社會行為、經(jīng)濟行為和審美行為的綜合。 32.畢業(yè)于包豪斯并留校任教的布魯爾從“阿德勒”牌自行車把手上得到啟發(fā),1925年設計了“瓦西里椅”,開創(chuàng)了鋼管家具的設計。 33.中國風格是指17和18世紀流行于西方的一種仿效中國古代設計風格的風潮,主要表現(xiàn)在西方室內設計、家具、陶瓷、紡織品和園林設計等方面。 34.丹麥設計師雅各布森于20世紀50年代設計的“蛋椅”是將形式、材料和技術結合創(chuàng)造出的經(jīng)典作品。 35.被稱為戰(zhàn)后“新包豪斯”的烏爾姆造型學院于1955年位于德國的烏爾姆正式開始招生,至1968年關閉為止積極開展產學合作關系,其設計教育理念對現(xiàn)代設計教育具有深遠的影響。 1.考工記 成書于春秋戰(zhàn)國時代的《考工記》是我國古代科學手工藝技術的巨著。記述了中國先秦時期的科學技術知識和手工業(yè)技術水平,涉及木工、金工、制造、冶煉等30個工種,書中所闡述的科學道理包含了物理學中的力學、聲學、熱學等方面的知識。 2.建筑十書 古羅馬建筑師維特魯威的著作。總結了羅馬人的建筑技術,是西方設計實務的第一部系統(tǒng)完整的著作。全書分為十卷,內容涉及城市規(guī)劃、建筑設計基本原理、建筑結構原理、西方古典建筑形制、建筑環(huán)境控制、建筑材料、市政設施、建筑師的培養(yǎng)等。 3.設計批評 設計批評是依據(jù)一定的標準對設計作品或設計現(xiàn)象所作的理論分析和價值判斷。設計批評通過理論闡釋,揭示設計作品或設計現(xiàn)象的社會意義和美學價值,是一種負有社會責任的行為。 4.生態(tài)設計 任何與生態(tài)過程相協(xié)調,盡量使其對環(huán)境的破壞降低到最小程度的設計形式都稱為生態(tài)設計,生態(tài)設計尊重物種多樣性,減少對資源的剝奪,維護生態(tài)平衡,有助于改善人居住環(huán)境及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健康。生態(tài)設計的關鍵是可持續(xù)性發(fā)展和自然資源保護。 5.人機工程學 人機工程學是研究人在某種工作環(huán)境中的解剖學、生理學、心理學等方面的各種因素;研究人和機器及環(huán)境的相互作用;研究在工作中、家庭生活中和休假時怎樣統(tǒng)一考慮工作效率、人的健康、安全和舒適問題的科學。 6.功能主義 功能主義就是功能至上,是要在設計中注重產品的功能性與實用性,即任何設計都必須保障產品功能及其用途的充分體現(xiàn),其次才是產品的審美感覺。在20世紀20、30年代風行一時,到了20世紀60年代后期,功能主義逐漸開始受到質疑和批判。 7.機器美學 機器美學是功能主義美學的基礎,機器美學竭力保持機器自身的理性和邏輯,從而產生一種標準、純粹的形式。排斥附加裝飾也是機器美學的特征之一。 8.非物質設計 非物質設計隨著20世紀90年代電腦的普及、網(wǎng)絡的建立與擴張而出現(xiàn)。非物質設計是相對于物質設計而言的。進入后現(xiàn)代或者說信息社會后,電腦作為設計工具,虛擬的、數(shù)字化的設計成為與物質設計相對的另一類設計形態(tài),即非物質設計。 9.形式服從功能 19世紀80~90年代,芝加哥學派建筑師路易斯沙利文提出“形式服從功能”的口號,認為“功能不變,形式就不變”。他認為建筑設計應該由內而外,必須反映建筑形式與使用功能的一致性。 10.少就是多 德國著名建筑師密斯凡德羅在1928年針對盛行的古典裝飾提出“少就是多”(Lessismore.)的著名觀點。 少:工業(yè)化社會簡約精神的體現(xiàn)。他認為,在藝術造型上凈化建筑,使之不附有任何多余的、不具有結構與功能依據(jù)的東西。 多:揭示了在大工業(yè)生產條件下用新材料和施工方法可能創(chuàng)造出來的建筑上的簡潔精確的一種豐富的效果。 11.后現(xiàn)代主義風格 后現(xiàn)代主義風格是20世紀60年代以來,對現(xiàn)代主義風格的反動,強調非理性,是一種曖昧的、折衷的、混合象征主義和歷史主義特征的風格。常常以夸張、變形的手法將歷史的元素加以提煉或攫取,為其所用。 12.虛擬藝術設計 虛擬藝術設計是指集聲音、視頻、圖像、動畫等各種信息媒體于一體的信息處理藝術。它可以把外部的媒體信息由計算機加工處理后,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以圖片、文字、聲音、動畫、影像等多種方式輸出,以達到豐富的互動藝術表現(xiàn)。 14.視覺符號 是指人類的視知覺器官、即眼睛所能看到的,表現(xiàn)事物一定性質的符號。視覺符號系統(tǒng)中主要包括有攝影、電視、電影、造型藝術等等。 15.傳達 是指信息發(fā)送者利用符號向接受者傳遞信息的過程。既可以是個體內的傳達,也可以是個體之間的傳達。包括所有的生物之間、人與自然、人與環(huán)境以及人體內的傳達。 16.展示設計 也稱陳列設計,是指將特定的物品按特定的主題和目的加以擺設和演示的設計。它是以信息傳達為目的的空間設計形式,包括博物館、科技館、美術館、世博會、廣交會和各種展銷、展覽會、商場的內外櫥窗及展臺、貨架陳設等。 17.什么是視覺傳達設計?其基本原則是什么? 視覺傳達設計:是利用視覺符號來進行信息傳達的設計。設計師是信息的發(fā)送者,傳達對象是信息的接收者。視覺傳達設計的過程是設計者將思想和概念轉變?yōu)橐曈X符號形式的過程。 視覺傳達設計的基本原則:信息發(fā)送者的設計師必須針對接收者,根據(jù)接收者的知識背景與傳達內容來選擇符號媒介。信息的發(fā)送者和接收者必須具備部分相同的信息知識背景,即信息傳達所用的符號至少有一部分既存在于發(fā)送者的符號貯備系統(tǒng)中,也存在于接收者的符號貯備系統(tǒng)中,只有這樣傳達才能實現(xiàn)。 18.視覺傳達設計的基本構成要素 ①文字 文字是人類祖先為了記錄語言、事物和交流思想感情而發(fā)明的視覺文化符號。 ②標志 標志是俠義的符號,也稱標識、標記、記號等。相對于文字符號,標志表現(xiàn)為一種圖形符號,具有更直觀、更直接的信息傳達作用。 ③插圖 是指插畫或圖解。作為設計要素的插圖不僅有補充說明的作用,因為其造型和色彩諸方面的引人注目,而發(fā)揮著視覺中心的信息傳達作用。插圖有繪畫插圖、影像插圖和復合插圖三種。 19.產品設計的基本要素 ① 產品的功能 功能是指產品所具有的某種特定功效和性能。 ② 造型 造型是產品的實用形態(tài),是功能的表現(xiàn)形式 ③ 物質技術條件 功能的實現(xiàn)和造型的確立需要構成產品的材料,以及賦予材料以特定的造型乃至功能的各種技術、工藝和設備,這些被稱為產品的物質技術條件。 20.組成設計要素的幾個方面及其內容? ①功能 指客體能夠滿足人的某種需求的功效和用途。與人的物質需求和精神需求對應,客體既具有使用功能,也具有審美功能和社會功能等。 ②形式 形式是功能的載體,功能必須依附于形式而存在。形式通常是許多視覺的基礎元素:形狀、大小、結構、色彩、肌理等等的組合關系。這些基礎元素的組合在強調功能的同時,還要符合審美原則。 ③技術和材料 在具體的設計過程中,技術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手段。無論多么優(yōu)秀的設計,從前期創(chuàng)意,到最后的物化,都必須考慮實現(xiàn)所需要的技術手段問題,也是設計可行性的必要條件之一。同樣,材料的選擇也是設計成功的關鍵所在。設計師要熟悉各種材料的特點,懂得對不同的材料施以不同的技術手段。 ④人因 設計是為人服務的,設計中人的因素是核心要素,因此必須要探討人與物、人與環(huán)境、物與物之間的各種關系。 21.設計與藝術的關系? ① 首先,設計具有藝術的某些特征,比如設計的過程與設計產品被接受的過程都存在著一定的情感與審美因素。設計與藝術同屬于一種創(chuàng)造性活動。現(xiàn)代意義上的設計與現(xiàn)代意義上的藝術一樣,也具有不可復制性。兩者都是為人服務的,都在一定程度上作用于人的精神層面,兩者的創(chuàng)作都會傳達某種觀念,某種理想等等。 ② 設計的各個領域非常明顯地受到各類藝術的影響,尤其是現(xiàn)代藝術對現(xiàn)代設計的影響極大,兩者在許多方面存在著相通性,包括某些構成形式與視覺傳達的方式等等。 ③ 設計很難完全脫離其使用功能而演變?yōu)榧兇獾乃囆g形式。 22.包豪斯設計理論的基本觀點及其影響? 包豪斯設計理論的三個基本觀點: ①藝術與技術的統(tǒng)一 ②設計的目的是人而不是產品 ③設計必須遵循自然與客觀的法則來進行 這些觀點對于工業(yè)設計的發(fā)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是現(xiàn)代設計逐步由理想主義走向現(xiàn)實主義,即用理性的、科學的思想來代替藝術上的自我表現(xiàn)和浪漫主義。 23.設計與技術的關系? ①設計的過程始終受到技術的制約 設計的過程包括許多階段,其中創(chuàng)意的物化過程就需要一定的技術支持,沒有合適的設備以及技術保證,這種實體化過程很難實現(xiàn)。 ②技術的發(fā)展會帶來設計的進步 歷來科學技術的發(fā)展總是會促進設計的進步,特別是電腦的普及,帶來了一場設計的產業(yè)化革命,使一些手工操作難以完成的設計成為可能。 ③設計不等于技術,技術主義是有害的 盡管設計的發(fā)展離不開技術的進步,但“技術至上”主義是不可取的,因為這一思想往往使原本“為人的設計”異化為“為技術的設計”。 24.環(huán)境設計的類型 ① 城市規(guī)劃設計 是指對城市環(huán)境的建設發(fā)展進行綜合的規(guī)劃部署,以創(chuàng)造滿足城市居民共同生活、工作所需要的安全、健康、便利和舒適的城市環(huán)境。 ② 建筑設計 是指對建筑物的結構、空間及造型、功能等方面進行的設計,包括建筑工程設計和建筑藝術設計。 ③ 室內設計 指根據(jù)對象空間的實際情形與使用性質,運用物質技術手段和藝術處理手段,創(chuàng)造出功能合理、美觀舒適、符合使用者生理與心理要求的室內空間環(huán)境設計。 ④ 室外設計 指對所有建筑物外部空間進行的環(huán)境設計,又稱風景或景觀設計。包括有園林、庭院、街道、公園、廣場、道路、橋梁、河邊和綠地等所有生活區(qū)、工商業(yè)區(qū)、娛樂區(qū)等室外空間的設計。 ⑤ 公共藝術設計 是指在開放性的公共空間中進行的藝術創(chuàng)作與相應的環(huán)境設計。公共藝術設計的主體是公共藝術品的創(chuàng)作和陳設,相對應的空間包括有街道、公園、廣場、車站、機場、公共大廳等室內外公共活動場所。 25.裝飾與罪惡 現(xiàn)代主義的先驅者奧地利建筑家阿道夫洛斯在其1908年發(fā)表的《裝飾與罪惡》一文中指出,裝飾是一種文化上的退化,外加裝飾是不經(jīng)濟且不實用的,所以裝飾是不必要的。他對裝飾進行批判的根源在于,認為極為重要的建筑結構正在被裝飾隱藏起來,而這已經(jīng)成了當時設計的一種趨勢。他主張建筑以實用與舒適為主,認為建筑不應該依靠裝飾,而要以結構自身之美為美。 2-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設計概論 設計 概論 復習題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jīng)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www.hcyjhs8.com/p-95767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