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教材非課例資源導學-讓課堂卓有成效
《利用教材非課例資源導學-讓課堂卓有成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利用教材非課例資源導學-讓課堂卓有成效(10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利用教材非課例資源導學,讓課堂卓有成效 蘭溪市聚仁教育集團振興小學 陳紅娟 【概述】教材是一種特殊的書,隨著教育理念的不斷更新,教材編排導向也發(fā)著很大變化,編者對教材的定位愈加傾向于從傳統(tǒng)的知識傳承的載體轉(zhuǎn)位為學習輔助工具,力求通過教材幫助教師達成教學目標,使教師學會用教材,這是巨大的進步。《學會生存》一書指出:“未來的文盲不再是一字不識的人,而是沒有學會怎樣學習的人?!钡窃谛W語文課堂,仍然有許多教師埋頭于全講式的課文教學,學生被動接受,教師主宰了課堂的絕大部分時間,使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和自主性沒有展示的舞臺,思維的自主發(fā)展被限制。 現(xiàn)在浙江省大部分地區(qū)使用的小學語文教材,是小學語文人教版課標本教材。它最顯著特點之一就是強化了導學作用,尤其是其中的非課例資源蘊含著豐富的導學功能。本文著重從教材中“學習泡泡”、“單元導語”、“略讀課文連接語”等學習形式入手,引導、指導、輔導學生開展有效學習,通過導讀、導情、導學,真正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提高課堂教學效益,使學生學會學習,提高語文素養(yǎng)。 【關鍵詞】 教材 非課例 導學 課堂有效性 小學語文人教版課標本教材中安排了許多導學內(nèi)容,這對促進學生理解教材、思考問題、拓展實踐、養(yǎng)成自主習慣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葉圣陶說:“教是為了不教”。導學的目的就是教會學生自學的方法,讓學生形成自主學習的能力,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奠定基礎。本文從教材非課例資源的導學功能入手,對教材如何更有效開發(fā)運用進行了分析和研究。 一、解讀非課例資源的導學功能 與以往的浙教版教材(以下簡稱“老教材”)相比,現(xiàn)行教材——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以下簡稱“新教材”)出現(xiàn)了大量非課例資源,這是兩者最顯而易見的區(qū)別。非課例資源相對于課例資源而言,每冊新教材都分組編排,以四年級為例,全冊共分8組,每組包括導語、課例、語文園地三大部分。所謂非課例資源,指的就是教材中除了課文之外的其他資源。與老教材相比,這些豐富的非課例資源,充分體現(xiàn)了新課標的四大新理念:“全面提高兒童的語文素養(yǎng)”、“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語文學習方式”、“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 充分反映了大語文理念和當前小學語文教學改革的趨勢,體現(xiàn)了時代要求和現(xiàn)代意識。這些新理念貫穿在教材始終,這是新教材最大的優(yōu)勢。但是在教育教學實踐活動中,許多老師并沒有真正認識到這些非課例資源的重要性,甚至仍舊穿新鞋走老路、新瓶裝舊酒、走過場,用著新教材,卻還奉行著老教材的使用模式?!笔殖中抡n本,口授老內(nèi)容——問題到底出在哪里?如何讓老師們更深刻地認識到這些非課例資源的重要性?如何使老師們更有效地使用這些非課例資源,真正發(fā)揮出新教 材的特色和優(yōu)勢? 二.非課例資源導學價值分析 從教材的呈現(xiàn)方式看,新教材一般采用“學習泡泡”、“單元導語”、“略讀課文連接語”等形式并加以文字說明,有的還配上人物的卡通形象,增加趣味性,吸引學生注意。在低段,語言的風格是以同齡學習伙伴的口吻提出的,很有親和力,貼近孩子的心理;而到了中高段,敘述語氣傾向于長者循循善誘的建議和引領,為學生創(chuàng)設平等寬松的語言氛圍,并感受到未知世界的魅力。導學的內(nèi)容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 1.整體單元的導學。 人教版新課程標準實驗教材在教材編排上以“主題單元”取代了“知識體系單元”, 凸顯了語文學科的人文性。 每個單元包括導語、課例、口語交際?習作和回顧?拓展四大部分,各部分相互聯(lián)系,構成一個相對完整的主題單元。每一個主題單元開篇都設有“導語”,點明本單元的主題,提示學習要點和學習方法,這是一塊極為重要的課程資源。每個單元的開始都設計了導學內(nèi)容,主要目的是讓學生初步了解本單元的教材結構,點明專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有些導語還布置學習過程中的一些任務,為課文和語文園地的學習做好準備。每個單元的導學還配有揭示專題內(nèi)容的背景畫面,具有直觀性、啟發(fā)性和情趣性。例如第十一冊第三單元的導學內(nèi)容是:“有一首歌唱道“接受我的關懷,期待你的笑容,‘人’字的結構就是相互支撐……”本組課文如一首首心靈之歌,唱出了動聽的愛的旋律,唱出了人間真情。讓我們通過本組課文的學習,共同感受真情的美好,并讓愛在我們的心靈深處扎根。學習本組課文,要在讀懂課文、體會情感的基礎上,學習作者是如何通過對環(huán)境、人物心理活動等方面的描寫,抒發(fā)美好情感的?!?單元主題導語,為學生主動學習、合作學習、探究性學習,提供了更多的余地和空間,為他們從模仿著學到創(chuàng)造性地學、從單一認知到多元思維創(chuàng)造了更多有利的條件。 2.課文銜接的導學。 為什么平時教師精心設計的略讀課文教學方案往往會顯得時間不夠,而上成了精讀課呢?這和我們沒有過領略略讀課文需完成的任務有關。每篇略讀課文之前,都有“閱讀提示”,我們稱之為“連接語”,它簡短卻作用極大,不但對前篇課文的主旨做了點評,還結合兩篇課文在人文性上的共同點提出了本課的重難點和學習方法?!墩n標》指出:評價略讀重在考察能否把握閱讀材料大意;評價瀏覽能力,重在考察能否從閱讀材料中捕捉到重要信息。因此,略讀課一定要把握好一個“略”字,不能面面俱到。正基于此,連接語的導讀就會為師生拉開學文的前奏,使學生更有頭有序地進行學習。若在教學中,忽略了連接語,整堂課的學習會顯得漫無目的。 連接語完全可以成為學習略讀課文的切入點,教師可以此為依據(jù),充分利用引導學生讀文、思考、討論,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和重難點,而學生可以以連接語為依托,完成了對全文的重點、難點的突破。認真把握課本上的連接語,思考其提出的閱讀任務要求的內(nèi)在聯(lián)系、目標指向,不但讓老師覺得輕松,也會讓學生真正體驗學習知識和運用知識的輕松愉悅感。 例如,《聽聽秋天的聲音》一課前面的導讀:“秋天不僅有豐富的色彩,還有美妙的聲音。讓我們有感情的朗讀這首詩,一邊讀,一邊展開想象,把讀后的體會與同學交流。如果有興趣也可以接著寫幾句”。這段話語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不僅導讀了情感,而且還引導了學法。 3.揭示問題的導學。 課后練習題與以往的教材相比,有了很大的改進,體現(xiàn)了許多新特點。在每篇精讀課文后面的思考題,以一種學生之間的學習伙伴的語氣提出需要思考、練習的問題,引導學生讀書、思考、談感受、展示學習成果,或用舉例的方式,鼓勵大家討論、交流。課后練習與語文園地揭示了大量的問題,這些問題的呈現(xiàn)都是以導學的口吻提出的,并且是圍繞著專題展開的,體現(xiàn)了整合的思想。例如,第四單元在《花鐘》后,引導學生去觀察周圍的花和其他事物,還建議寫觀察日記。在《玩出了名堂》后安排小練筆“寫寫玩中的樂趣或收獲”?!翱谡Z交際”讓學生說說最近觀察了什么,有哪些新的發(fā)現(xiàn)?!傲曌鳌弊寣W生寫一則觀察日記。在“日積月累”中要求學生讀背反映四季瓜果蔬菜的韻文?!皩拵ЬW(wǎng)”引導學生搜集和閱讀更多的發(fā)明與發(fā)現(xiàn)的故事??梢钥闯?,整個單元圍繞專題內(nèi)容,將聽說讀寫等語文實踐活動有機結合起來。各種活動之間相互聯(lián)系,密切配合。前面有布置、中間有鋪墊、后面有拓展、交流。 4.理解課文內(nèi)容的導學。 ①引導學生理解詞句和課文主要內(nèi)容。有理解詞語的“泡泡”:在《秋天的雨》一課中,在“菊花仙子得到的顏色就更多了,紫紅的、淡黃的、雪白的……”邊上吐出個泡泡:“讀到這兒,我讀懂了‘五彩繽紛’的意思?!睂W生就會主動運用聯(lián)系上下文的方法進行理解,因為用問題直接理解詞語,對于已經(jīng)學習了多種理解詞語的方法的三年級學生來說,并不難。通過這樣小小的一個“泡泡”的引導,學生不僅理解了詞語,而且主動運用了理解詞語的方法。 有理解句子的“泡泡”:如,《爬天都峰》一課,在“爬呀爬,我和老爺爺,還有爸爸,終于都爬上了天都峰頂?!边吷贤铝伺菖荩骸皬摹K于’這個詞,我體會到……”它意在指導學生,理解一個句子,從重點詞入手。 有引導學生一邊讀書,一邊想畫面的泡泡:如,《美麗的小興安嶺》文后,吐出泡泡:“我仿佛看到了各個季節(jié)不同的景色”,啟發(fā)學生一邊讀書,一邊把語言文字迅速地轉(zhuǎn)換成形象,想象課文描述的美麗景色。 有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思想感情的“泡泡”:如《掌聲》一課,在英子猶豫地站起來邊上有這樣一個泡泡:“英子為什么猶豫呢?”學生如果理解了“猶豫”也就讀懂了英子自卑的內(nèi)心。又如在“英子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在掌聲里一搖一晃地走下了講臺?!边吷嫌羞@樣一個泡泡:“從這兩次掌聲里,我體會到……”這就提醒學生,讀課文時要入境入情,將心比心,不僅要讀懂講了什么,還要體會表達的感情。 教材不斷地用吐泡泡的形式加以引導,學生不僅理解了課文內(nèi)容,學到了理解課文的方法,而且發(fā)展了學生的思維。 ②引導學生體會詞句的表達效果,揣摩文章的表達方法。例如,《盤古開天地》一課,在第二段中吐出這樣一個泡泡:“我發(fā)現(xiàn)這一段有不少意思相反的詞?!币砸龑W生注意體會“輕、重、清、濁、上升、下降”等詞的恰當運用,感受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③引導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加深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 有些課文如《科利來亞的木匣》的最后一段“周圍的一切,不是都在起變化嗎?”邊上吐出泡泡:“我們周圍有什么在起變化呢?” 啟發(fā)學生關注和發(fā)現(xiàn)生活中不斷變化的人和事,引導學生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談談自己的體會和認識。 ④引導學生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例如《孔子拜師》課文中寫到“曲阜和洛陽相距上千里,孔子風餐露宿,日夜兼程,幾個月后終于走到了洛陽?!睂ёx為“從這句話,我感受到……” 由此可見,教材導學特色突出,導學內(nèi)容豐富:有引導讀書思考的,有引導動手實踐的;有引導單項訓練的,有引導綜合運用的;還有的引導向課外延伸,形式多樣:有的在課前引導,有的在課中引導,有的在課后引導。尤其課文中的導學設計有新意,把握適度。能緊密聯(lián)系課文內(nèi)容進行啟發(fā)引導,有引導體會思想感情的;有引導領悟表達方法的;有聯(lián)系實際,加以拓展的。對學生在學習態(tài)度、學習習慣、學習方法等方面給予啟發(fā)、引導、示范,使學生學會學習,樂于學習。 三.利用和開發(fā)教材非課例資源的導學功能 認真閱讀教材中的非課例資源,不難發(fā)現(xiàn)它對課文內(nèi)容所起的提示導向作用。但是它只告訴你文章重難點在哪里,提醒你在哪些方面去體會去發(fā)現(xiàn)。至于體會到什么,發(fā)現(xiàn)的具體內(nèi)容沒有明確告知。如“泡泡”也常常用“這個詞用得好!”“李四光真會動腦子”來為文章描述的人和事喝彩,至于好在哪里,有什么了不起,都需要有老師的誘導和啟發(fā)。我們在自己的課堂教學中,非常注意運用好“泡泡”,讓它發(fā)揮最大的作用。 新教材有如此豐富的隱性資源,進行挖掘,可引導學生讀書、思考,使學生逐漸領悟讀書時應當在什么地方想,想什么,怎樣想。如讀課題時想,想課題是什么意思,課文主要會寫些什么;遇到不懂的詞句要想,用查字、詞典,聯(lián)系上下文或聯(lián)系生活實際的方法理解;讀到表達效果特別好的詞句要想,體會這樣遣詞造句的妙處;讀到課文的重點部分要停下來想一想,聯(lián)系上下文想想主要講的是什么;讀完全文要想一想,課文講了哪些內(nèi)容,自己有哪些感受;再讀課文想一想,文章在寫法上給了自己哪些啟發(fā),哪些寫法可以用到以后的習作之中;學完全文還可以想一想,怎樣聯(lián)系實際,把受到的教育落實到行動上,把習得的方法遷移到今后的學習中。 1.整體單元的導學 ①讓導語導學。導語承載了豐富的學習方法信息。將學法目標具體化,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自學能力。學法目標是一個系統(tǒng)目標,有它的層次性,它包括學法感悟目標,學法理解目標,學法應用目標,學法評價目標,而學法目標的制訂首先應遵循的原則便是充分考慮“單元導語”的要求。 十一冊各個單元導語中內(nèi)含的學習方法提煉: 一 1. 展開聯(lián)想和想象 2. 表達獨特感受 二 1.體會關鍵詞句 2.批注 3.有感情朗讀 三 1.環(huán)境、人物心理描寫 2.體會情感 四 1.把握主要內(nèi)容 2.比較閱讀 3.聯(lián)系實際 五 1.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 2.描寫人物的基本方法 六 1.搜集資料 2.比較閱讀 3、怎樣閱讀詩歌 七 1.速讀 2.具體表述 八 1.展開聯(lián)想和想象 2.賞讀 將這些單元導語中的學習方法目標融入此單元的每一堂語文課的教學目標中,確定后,把目標告訴學生,讓每個學生都明確自己的學習要求,確定學習方向,樹立達標意識,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是事半功倍的。 ②讓導語導教。新課標對語文教學基本功能和性質(zhì)的新定位,突出了語文教育從純“工具”走向關注“人”的新價值取向,具有深遠的指導意義。新教材中的許多課文淡化了傳統(tǒng)課文的政治性和思想性,顯得更人文、更生活、更現(xiàn)代,學生很喜歡讀,但教師們卻覺得“好讀卻不好教”,尤其難以把握準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平衡點”。如十一冊第二組《彩色的翅膀》,一不小心便會上成品德課。教師要利用導語,找準“人文”、“工具”的結合點,不妨帶著學生認真研讀導語,從中提煉出為語文學科的性質(zhì)和任務所規(guī)定的那些最具有指導作用的部分,為我們實踐教學導引航向。 ③讓導語導情。相比老教材,人教版新課標語文教材其導語風格更顯親切自然,似一位長者,引領孩子們步入瑰麗的知識殿堂。在教學中,適時地使用導語讓學生品讀,是發(fā)揮導語導學功能經(jīng)濟有效的方法。導語能有效地激發(fā)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在教學此組課文前,不妨讓學生充分走進導語。單元伊始,學生總是急著想知道本單元的課文,較有效的做法是開設一節(jié)單元導學課(后附單元導學課教學設計),一方面滿足了學生的求知欲,另一方面使學生了解整組課文的安排,增強了學生的主動學習意識,因勢利導,帶領孩子瀏覽整組課文。此過程中單元導語發(fā)揮了重要的角色。 ④讓導語導習。不少導語語言生動優(yōu)美,可作為學生作文的遣詞造句之典范,如第八冊第一組導語“山清水秀,鳥語花香;青松迎客,寒梅報春——大自然有聲有色,有情有意?!?、 “有一首歌唱道“接受我的關懷,期待你的笑容,‘人’字的結構就是相互支撐……”本組課文如一首首心靈之歌,唱出了動聽的愛的旋律,唱出了人間真情?!边@樣的美文,學生在品讀中油然而生對祖國山河的熱愛之情,起到“未成曲調(diào)先有情”的功效。如果在學完這組課文后讓學生熟讀、美讀,不但可以豐富語言積累,還可回味整組課文,提升情感。 2.課文銜接的導學。 ①依據(jù)導讀,明確目標。如何上好略讀課文,我們除了要根據(jù)單元目標、課時目標、學情等制定明確的教學目標,還要特別注意做到充分合理地運用導讀,也就是略讀課文前的“學習提示語”和每組課文前的“單元導語”,因為它們是確立教學目標的依據(jù),啟發(fā)教師從文本和學生兩個角度出發(fā),思考教學目標,從而達到應有的教學效果。教師要吃透導讀所包含的教學要求,尤其要把握其中閱讀方法和技能的要求,并以此為重點或主線展開閱讀。 如《找駱駝》所在的全組課文圍繞“觀察中的發(fā)現(xiàn)”這一專題組合。眾所周知,觀察中要有發(fā)現(xiàn),極為重要的就是要善于提出問題。因此,構思這一組課文的教學,從語言文字學習的角度著眼,需要加強引導學生學會提問,即掌握提問的表達形式的能力的培養(yǎng)。由此可見,教者對導讀進行的二度開發(fā)是很妥帖的。 ②依據(jù)導讀,取舍材料。略讀課文少了識字、學詞等許多頭緒,教學目標應更為集中,教學重點應更為突出。所以教師要對教材進行一番整合、取舍,“甩開膀子教出語文味”,依托文本授之以法,循法而學,進行扎實的語言訓練,以求一課一得。恰當?shù)厝∩峤滩膬?nèi)容,應當遵循的重要原則:從“閱讀提示”去確定取舍的側重點,努力體現(xiàn)教材編排意圖; 3.揭示問題的導學 ①問題的預習功能。課前預習是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預習除了由老師布置適量的預習思考題外,還可借助課后練習,把它作為預習思考題來處理,這樣使用起來比較方便。例如:《美麗的小興安嶺》課后練習中有:“樹木抽出了新的枝條”中的“抽出”用得真好。我們一起來找找這樣的詞語,體會體會?!? ②發(fā)揮課后習題的導學功能。每篇課文后面都設定了各種練習,這些練習看似簡單、常見,但是作為教師是不能忽略的。因為其中很好的,合理地運用可以讓教學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肚锾斓挠辍愤@篇文章條理清楚,語言生動。在課后的練習中設定了這樣一道問題:“我們來交流交流:課文是從哪幾個方面寫秋天的雨的?”我們在教學時,直接從這個問題入手,讓學生帶著這個問題去認真讀課文。這樣的從課后習題入手的教學方式,讓學生直入主題,既掌握了教學內(nèi)容,又理解了教學方法,起到舉一反三的作用。 再如《美麗的小興安嶺》這篇課文后安排了:“我要讀出對小興安嶺的喜愛之情,還要把喜歡的部分背下來?!边@道練習題很清楚地突出了訓練的重點,因此我在教學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時,重點放在對小興安嶺一的四季不同的景色的描寫上,學生一邊朗讀,一邊感悟,更能準確地突出小興安嶺的美麗上,體會課文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然后在此基礎上自由選擇自已喜歡的部分背誦下來,自然是最簡單不過了。 ③重視課后習題的拓展功能。例如:學習了《盤古開天地》,課后練習要求“我要找其他神話故事讀一讀”來豐富課外閱讀的感覺。如《孔子拜師》課后習題中展示了學習伙伴搜集到的孔子的名言,啟發(fā)學生也這樣做。 “擴大閱讀范圍,拓展自己的視野”是新課程對學生的閱讀要求,與之相適應,編者在一些課后練習中,圍繞教學目標,設置相應的擴展閱讀的練習,或以一篇帶多篇,擴讀幾篇與之相類似的文章,或是以點帶面,幫助學生打開一扇“課外閱讀”的大門。這樣,為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打下堅實的基礎。 4.理解內(nèi)容的導學 隨文出現(xiàn)的“吐泡泡”作為一種形式,大都隱藏著課文知識與能力的訓練點,大部分是體現(xiàn)該學段課程目標的知識與能力學習要求的問題。在課文之前、課文之中或課文這后,以學習伙伴的口吻“吐泡泡”的形式,引導學生讀書、思考,逐漸悟到讀書時應在什么地方想、想什么樣的問題、怎樣想。這樣的安排,既靈活,又實用,對導思、導學、導行起到很好的作用。 ①教學中運用好“文中提示語”。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教學要“逐步培養(yǎng)學生探究性閱讀和創(chuàng)造性閱讀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創(chuàng)意的閱讀,利用閱讀期待、閱讀反思和批判等環(huán)節(jié),拓展思維空間,提高閱讀質(zhì)量?!崩?,《金色的草地》,提示語是“我知道草地為什么會變顏色了?!眹@這一提示語可以開展如下教學活動: 教師:草地會變色,真有趣。為什么呢?輕聲讀第三自然段,說說草地變顏色的原因。(自讀) 教師:同桌交流,說一說草地怎么會變色。(交流) 教師:現(xiàn)在請同學用自己的話來說說草地變顏色的原因。 在讓學生用自己的話復述前,教師還可以設計填空練習,為順利復述做好鋪墊,如: 花朵 ,金色的花瓣___________,草地就__________________; ②“泡泡”能引導學生讀書、思考。為了讓他們逐漸悟到讀書時應該在什么地方想,想什么,怎么想,我抓住了學生喜歡涂涂畫畫的特點,引導他們在文中吹“泡泡”,讓他們學著教材的樣,也在適當?shù)牡胤酱瞪弦粋€有啟發(fā)性的“泡泡”。 在實踐中,學生大都是興致勃勃,有時甚至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F(xiàn)在學生在初讀課文后進行“吐泡泡”的練習,然后交流“泡泡”內(nèi)容(即閱讀后的感受),幾乎已成為語文教學中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因為這種“泡泡”是學生在初讀課文后第一印象的感想,這感想單純、質(zhì)樸,是完全建立在學生已有經(jīng)驗的基礎上率真的感受,應該給予高度的重視、尊重和利用,也只有這樣,才有可能給下一步的閱讀打下基礎。 五.成效與反思: 1.體現(xiàn)了學生學習上的主體性。體現(xiàn)了學生學習上的主體性。“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萊特”。由于學生的個體差異,學生對文本的感受、體驗和理解是不同的,所以教師的分析和講解是不能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解讀行為。讓學生自由“吐泡泡”,沒有過多的干預,而是讓每一個學生在不同的閱讀階段,交流并記錄自己真實的特有的感受,這是對學生學習主體地位的充分尊重。 2.提高了學生的讀寫能力。俗話說“不動筆墨不讀書”。仿寫提示語的過程實質(zhì)上就是學生寫作的過程,用這樣的方法貫穿于閱讀教學,體現(xiàn)了讀寫結合的理念。它不僅讓學生掌握了學習的方法,還使他們在品詞品句、交流閱讀感悟的互動對話中,養(yǎng)成了自主、探究的學習能力。所以每一次學生的創(chuàng)作提示語都是一次練筆的機會,這樣在閱讀教學中,就很順利地融合了寫作,閱讀理解能力和寫作能力都得到了訓練,對三年級段的學生來講,是非常有益的,正所謂一舉兩得。 3.增強了學生的綜合能力。古人說:授人以魚,僅供一飯之需;教人以漁,則終生受用無窮。新課標教材中的提示語的第從思想內(nèi)容、文學體裁、寫作手法等方面有意識地進行了學法點撥,教師可據(jù)此進行學法指導。通過理解運用導語,學生可以清楚自己在知識、能力、情感方面所要達到的目標,對整個單元的學習具有很好的指導作用,對于自學能力增強的中高段的孩子而言更能培養(yǎng)其自主意識。 4.可以進一步研究的問題。關于教材有效導學,還有許多值得研究的問題,如:一、對教材中的導學內(nèi)容,如何最大尺度地開發(fā)和利用?二、利用導學內(nèi)容,如何把握好度的問題。三、如何上好單元導讀課? 教材的研究和開發(fā)永遠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教材是死的,如何用活用巧,最大限度地利用發(fā)掘其資源,使學生增強自主學習意識,掌握學習方法,養(yǎng)成學習習慣,這絕不是個別教師在較短時間內(nèi)所能完成的,需要教師們常更新教育教學觀念,研究學生的學習規(guī)律,探索新的教育教學方式方法,尋求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學習能力的教學模式,希望本文拋磚引玉,與更多的老師探討教材開發(fā)利用問題。 【參考文獻】: 1.《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一到六年級上冊. 人民教育出版社 2. 方斐卿 《新課程小學語文教學透視》浙江大學出版.2005年5月第1版 3. 熊開明 《小學語文新課程教學法.》 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 4、《小學青年教師》 2006年12期。 5、《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 6、《小學語文教師》 2007年第三期。 10-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利用 教材 非課例 資源 課堂 卓有成效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jīng)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www.hcyjhs8.com/p-102354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