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物理下冊 壓強單元練習題
《八年級物理下冊 壓強單元練習題》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八年級物理下冊 壓強單元練習題(7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八年級物理下冊 壓強單元練習題 姓名:________ 班級:________ 成績:________ 一、單選題 1 . 如圖是甲、乙兩種物質的質量和體積的關系圖像,若用質量相等的甲、乙兩種物質分別制成實心正方體 A、B,把它們平放在水平地面上,則兩正方體 A、B 對水平地面的壓強之比為( ) A.4:1 B.8:1 C.1:2 D.2:1 2 . 在射箭運動中,以下關于力的作用效果的描述,其中一個與另外三個不同的是( ) A.瞄準時,手的拉力把弓拉彎 B.松手后,弓的彈力把箭射出 C.飛行中,重力讓箭劃出一道弧線 D.中靶時,靶的阻力讓箭停止運動 3 . 如圖所示,兩個完全相同的玻璃容器中盛有等體積的酒精和鹽水,關于這兩種液體中a、b、c三點壓強的說法正確的是(ρ鹽水>ρ酒精)( ) A.a(chǎn)點壓強比b點壓強大 B.b點壓強比c點壓強大 C.a(chǎn)、b兩點壓強相等 D.b、c兩點壓強相等 4 . 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石塊投入水中會下沉,因為它不受浮力 B.懸浮在水中的物體受平衡力作用 C.冰刀的刀刃很鋒利是通過減小受力面積來減小壓強的 D.海面下正在下潛的潛水艇受到的浮力變小 5 . “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是幾代中國人的夢想。我國自主研制的載人潛水器“蛟龍?zhí)枴笨梢韵聺摰?000m深進行實驗,針對“蛟龍?zhí)枴钡倪@次實驗,下列說法正確的是(不考慮海水密度和潛水器體積的變化) A.沒入海面后繼續(xù)下潛,受到的浮力增大 B.在下潛過程中,受到海水的壓強先增大后不變 C.要從海底上浮,可丟棄部分配重物 D.從浮出水面到最后靜止,所受浮力不變 6 . 如圖(a)、(b)所示,在探究滑動摩擦力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中,小明先后兩次分別用彈簧測力計水平拉動同一木塊在同一水平桌面上勻速滑動,第一次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為F1,第二次木塊上加放一個重物后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為F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F1等于F2 B.實驗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與木塊受到的滑動摩擦力相等 C.實驗中木塊勻速滑動的速度越大,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越大 D.兩次實驗過程中,木塊對桌面的壓強大小相等 7 . 如圖所示的事例中,主要說明力能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是 A.力使弓形變 B.力使撐桿變彎 C.力使彈簧伸長 D.力使足球運動起來 二、多選題 8 . 如圖所示,在浸過蠟的細木棍下端纏上一些鐵絲,依次放入深度相同、面積相同且足夠大的A、B、C三種液體里.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比較木棍在三種液體里所受的浮力,C最大,A最小 B.比較三種液體的密度,C最大,A最小 C.比較液體對杯底的壓強,C最大,A最小 D.比較杯底對桌面的壓強,C最大,A最小 三、填空題 9 . 如圖所示是冰壺比賽的情景,冰壺對冰面的壓力是150N,與冰面的接觸面積是0.03m2,則冰壺對冰面的壓強為___Pa.冰壺被擲出后仍能向前運動,是因為冰壺具有____,且受阻力小,運動狀態(tài)改變____(選填“快”或“慢”)。 10 . 大氣壓隨著________的增加而減少;一切液體的沸點,都是氣壓減少時________,氣壓增大時________ 。 11 . 2016年4月29 日,連云港跨海大橋已實現(xiàn)全線貫通.跨海大橋全長約4.5km,橋面道路單向寬度17m,若一輛灑水車以15km/h的速度勻速通過該大橋給路面灑水降溫,則需要___ h;灑水車的機械能___________,(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以灑水車為參照物,橋是___________(選填“運動的”或“靜止的”),若該灑水車發(fā)動機的功率為60kW,則通過大橋發(fā)動機所做的功為___________ J. 12 . 液體內部有壓強的原因是:因為液體受__________的作用,又因為液體具有__________. 13 . 船閘是根據(jù)________原理建成的:用吸管吸飲料是利用了________;如圖所示,大小活塞面積之比是10:1,不計摩擦,則F1=________N. 四、計算題 14 . 一輛從銅仁到梵凈山的旅游大巴車,車與乘客的總質量為9000kg,車輪與地面的接觸總面積為0.3m2。該大巴在某段平直公路上勻速行駛6km,用時5min。(g取10N/kg)求: (1)該大巴車行駛的速度_____; (2)該大巴車對水平地面的壓強____; (3)若該大巴車發(fā)動機的額定功率為120kw,求發(fā)動機的牽引力_____。 15 . 一輛質量為50t的坦克在水平地面上(如下如圖),每條履帶與地面了接觸面積是1.5m2.一顆圖釘尖的面積是0.05mm2,手指對圖釘帽的壓力是20N(如下如圖).試比較坦克對地面的壓強與圖釘尖對墻面的壓強的大?。╣=10N/㎏) 16 . 一個鐵壺至多盛1.5kg的水,用這個鐵壺至多盛多少kg煤油?(水的密度為1.0103kg/m3;煤油的密度為0.8103kg/m3) 17 . 如圖所示,鐵桶重10N,桶的底面積為200cm2往桶里倒入90N的水,水的深度20cm,平放在面積為1m2的水平臺面上,求: (1)水對桶底的壓強多大? (2)桶底受到水的壓力多大? (3)臺面受到桶的壓強多大? 18 . 在2019年4月23日舉行的慶祝人民海軍成立70周年閱兵式上,擔任檢閱艦的西寧艦是國產(chǎn)新型052D型導彈驅逐艦,被為“中華神盾”,其部分參數(shù)如下表所示。已知海水密度為1.03103kg/m3。求: 艦長 156米 續(xù)航力 4500海里 艦寬 18米 滿載排水量 7500噸 最大航速 55.56千米/小時 最大吃水深度 6.5米 (1)水面下6m處的艦體上所受海水的壓強為多大? (2)西寧艦滿載時,受到的浮力是多少? (3)某次航行時,若重為7107N的西寧艦以36km/h的速度勻速直線航行,其受到的阻力是總重的0.01倍,則西寧艦所受牽引力的功率是多大? 五、簡答題 19 . 在2018年冬奧會上,冰壺運動員使用冰壺刷適當?shù)亍皰咚ⅰ北妫ㄈ鐖D所示),從而讓冰壺可以走得更遠。請你用物理知識解析這種現(xiàn)象。 六、綜合題 20 . 閱讀下面的短文,回答問題。 嫦娥四號的“WiFi路由器” 2019年1月3日上午10點26分,我國的嫦娥四號月球探測器已成功軟著陸。這是全人類首次成功登陸月球背面。然而,要實現(xiàn)航天器在月球背面軟著陸,并不容易。在過去半個多世紀里,人類發(fā)射了100多個月球探測器,其中有65個月球著陸器,沒有任何一個曾實現(xiàn)在月球背面著陸。 由于月球繞地球公轉的周期與月球自轉的周期相同,所以月球總有一面背對著地球,這一面稱為月球背面。若月球探測器著陸在月球背面,就會由于受到月球自身的遮擋,無法直接實現(xiàn)與地球的測控通信和數(shù)據(jù)傳輸。因此,建立地月之間的通信是探索月球背面的首要難題。我國科研工作者們?yōu)槠平膺@一難題,給出了獨特的中國方案。 2018年5月21日,在我國的西昌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中國航天人發(fā)射“鵲橋”中繼衛(wèi)星?!谤o橋”中繼衛(wèi)星工作在距月球約6.5萬公里、距地球40多萬公里的地月連線延長線的拉格朗日L2點(見備注)附近的使命軌道上,它圍繞L2點飛行,如圖27所示。于是實現(xiàn)了對地、對月的中繼通信,相當于在這個寂靜了幾十億年的地方,接通一個“WiFi路由器”,在地面和月球背面之間架起了信息“天橋”。 “鵲橋”源于中國民間千古流傳的牛郎織女傳說,如今的“鵲橋”號則是中國航天人用智慧和汗水設計建造的地月信息聯(lián)通的“天橋”,保障了嫦娥四號探月任務的順利實施。 (備注:拉格朗日點又稱為平動點,是指一個小物體在兩大物體的引力作用下在空間的一點,在該點處,小物體相對于兩大物體基本保持靜止。在每個由兩大天體構成的系統(tǒng)中,按推論有5個拉格朗日點,分別為L1~L5。這些點的存在,首先由瑞士數(shù)學家歐拉于1767年推算出前三個,法國數(shù)學家拉格朗日于1772年推導證明了剩下的兩個。在拉格朗日點上,衛(wèi)星消耗很少的燃料即可長期駐留,是探測器、天體望遠鏡定位和觀測的理想位置,在工程和科學上具有重要的實際應用和科學探索價值,是國際深空探測關注的熱點。) 請根據(jù)上述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1)嫦娥四號在著陸月球過程中,其重力勢能將_________。(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2)月球總有一面背對著地球,是因為_________。 (3)處在拉格朗日點上的小物體,相對于兩大物體基本_________。 (4)如圖所示,“鵲橋”中繼衛(wèi)星在軌道上圍繞L2點運動時,其所受合力_________。(選填“為零”或“不為零”) 第 7 頁 共 7 頁-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八年級物理下冊 壓強單元練習題 年級 物理 下冊 壓強 單元 練習題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jīng)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www.hcyjhs8.com/p-126644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