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化學 3.4《酸堿中和滴定》教案 舊人教版必修2.doc
《2019-2020年高中化學 3.4《酸堿中和滴定》教案 舊人教版必修2.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9-2020年高中化學 3.4《酸堿中和滴定》教案 舊人教版必修2.doc(5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2019-2020年高中化學 3.4《酸堿中和滴定》教案 舊人教版必修2 [介紹]化學上把鑒定物質(zhì)的組成成分叫做定性分析;已知物質(zhì)的組成,進一步測定物質(zhì)中各組成成分的含量叫做定量分析;酸堿中和滴定是中學化學最重要的定量分析實驗。 下面我們一起學習酸堿中和滴定 [復習] 首先回顧有關酸堿的中和反應 1寫出如下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和離子方程式: HCl和NaOH: H2SO4和KOH : HNO3和Ba(OH)2 : 2用離子方程式表示酸堿中和反應的實質(zhì): [小結]酸和堿的中和反應是中學反應中比較迅速靈敏的一類反應,其本質(zhì)是酸提供的H+ 和堿提供的OH— 的中和反應,且H+ 和OH— 以 等物質(zhì)的量時恰好中和。 3將已知濃度為C酸 的H2SO4溶液逐滴的滴入未知濃度的KOH溶液中,已知KOH溶液的體積為V堿 ,當兩者恰好反應時,測出消耗了H2SO4溶液的體積為V酸 ,通過計算求出KOH溶液的濃度C堿 ? [小結]通過計算認識到,若已知酸堿恰好中和反應時各自消耗的體積,且已知其中一種的濃度,則另一種濃度可求。這就是酸堿中和滴定的原理。 [板書]一酸堿中和滴定的原理 1定義:在定量分析中,用已知物質(zhì)的量濃度的酸(或堿)來測定未知物質(zhì)的量濃度的堿(或酸)的方法。 2原理:中和反應中的定量關系。 酸提供的H+ 的物質(zhì)的量== 堿提供的OH—的物質(zhì)的量 (未知濃度的為待測液,已知濃度的為標準液) [練習]用0.1032mol/L的HCl溶液滴定25mL未知濃度的NaOH溶液,滴定到兩者恰好完全反應時,用去HCl溶液27.84mL,通過計算求NaOH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是多少? [過渡] 酸堿中和滴定在理論上是簡單清晰的。但具體的實踐操作中,還有兩個關鍵需要克服。①準確測定參加反應的兩種溶液的體積。②準確判斷中和反應恰好進行完全(找到完全中和點)。下面就一起學習如何解決理論到實踐中出現(xiàn)的問題。 [評講]解決辦法 ①準確測定參加反應的兩種溶液的體積——使用滴定管。 (展示滴定管,放在滴定管夾上) (滴定管:內(nèi)徑均勻、帶有刻度的細長玻璃管,下端有控制液流的活塞) 酸式滴定管:盛放酸性溶液,不能盛放堿性溶液(滴定管結構決定) 堿式滴定管:盛放堿性溶液,不能盛放酸性溶液、強氧化性溶液、有機溶液。 (結構決定使用范圍) [設問]為什么酸堿中和滴定中測定溶液的體積不用已有的量筒,而選用滴定管? (結構決定精確度高、且便于滴定操作) [設問]滴定管是如何測量液體體積的? (滴定管的結構:滴定管上標有哪些參數(shù)——溫度、最大量程;滴定管的刻度分布——0刻度在上、從上往下分布刻度、最大量程下端有一段無刻度、最小刻度精確到0.1mL 、讀數(shù)估讀到0.01mL ;) (評講中可與量筒對比說明) (演示滴定管用于精確的測量放出的液體的體積。) (滴定管使用中的注意事項后面介紹) ②準確判斷中和反應恰好進行完全(找到完全中和點)——選用合適的指示劑。 (指導閱讀教材) [簡單介紹]以HCl溶液滴定NaOH溶液為例: (注意)初次介紹時,最好不要介紹到:在完全中和點前后,溶液pH變化很大,存在“pH突變”現(xiàn)象;即不要涉及“完全中和點”和“滴定終點”方面的問題。盡量采取淡化處理。特別是對文科學生。 [設問]既然指示劑的選擇直接關系到酸或堿的用量,因此,必須是最合適的指示劑。選擇指示劑應該遵循什么原則呢? (變色點盡量接近完全中和點時溶液的pH ;變色要靈敏、明顯,具體來說就是---) [板書] 選擇指示劑的原則:一般用甲基橙或酚酞,決不用石蕊 強酸——強堿:兩者均可 強酸——弱堿:甲基橙 弱酸——強堿:酚酞 [過渡]下面以HCl溶液滴定NaOH溶液為例,講解中和滴定實驗的操作步驟和注意事項。 [板書]二酸堿中和滴定 [實驗2—7]用已知濃度的鹽酸滴定25.00mL未知濃度的NaOH溶液,以測定NaOH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 1儀器和藥品:酸式滴定管、堿式滴定管、滴定管夾、鐵架臺、錐形瓶、燒杯、白紙 標準液(0.2mol/L HCl溶液) 待測液(未知濃度的NaOH溶液) 指示劑(酚酞) 2滴定步驟: 準備過程:滴定管查漏——水洗——潤洗——注液——調(diào)液(讀數(shù)并記錄); 錐形瓶水洗 (調(diào)液包括:調(diào)整使尖嘴部分充滿溶液無氣泡、使液面處于0刻度或以下) (講解中最好不涉及這樣做的原因、即不涉及誤差方面。) 滴定過程: ①移液:移取25mL的NaOH溶液到錐形瓶 ②滴加指示劑:2—3滴、不可太多(最佳指示劑為甲基橙;也可用酚酞) ③開始滴定:錐形瓶移到管下,下墊一白紙;左手、右手、眼睛;先快后慢; (眼睛始終注視錐形瓶內(nèi)液體顏色變化,滴定中絕對禁止左手離開活塞、眼睛看別的地方。) ④終點判斷:當看到加入1滴鹽酸后,溶液變色,靜止半分鐘顏色不變,說明以達到滴定終點 ⑤讀數(shù)并記錄: ⑥重復實驗2—3次: ⑦計算:C堿 == C酸 V酸 / V堿 (求實驗的平均值) 附表格: NaOH溶液的體積讀數(shù)(mL) HCl溶液的體積讀數(shù)(mL) 滴定前刻度 滴定后刻度 體積 滴定前刻度 滴定后刻度 體積 1 2 3 第二課時 [復習]滴定步驟 [引入]三中和滴定的誤差分析: 計算依據(jù):C堿 == C酸 V酸 / V堿 ( 能影響或決定C堿的主要因素是V酸 ) 1滴定前酸式滴定管用蒸餾水洗后未用鹽酸溶液潤洗 2滴定前酸式滴定管尖端有氣泡,滴定后氣泡消失 3滴定前用待測液潤洗錐形瓶后再移取25mL的NaOH溶液到錐形瓶 4移液時,堿式滴定管用蒸餾水洗后未用NaOH溶液潤洗 5酸式滴定管在讀數(shù)前俯視后仰視 6滴定中錐形瓶搖動劇烈,有溶液濺出 7移取25mL的NaOH溶液到錐形瓶后加蒸餾水少許 [探究題]HCl和NaOH恰好中和時溶液的pH==7 ,但指示劑變色是,溶液的pH不等于7,為什么可將“滴定終點”當成“完全中和點”? (練習)用0.1mol/L NaOH溶液滴定20mL 0.1mol/L HCl溶液: 加入V(NaOH)mL 溶液中C(H+) pH 0 0.1 1 10 0.033 1.48 15 0.0142 1.85 19.50 0.00125 2.9 19.80 0.0005 3.3 19.98 0.00005 4.3 20 10—7 7 20.02 210—10 9.7 20.20 210—11 10.7 作圖: pH 7 A 0 V(NaOH) [思考]1本曲線有和特點 (在完全中和點A點附近存在一段pH突變的過程) 2在完全中和點附近,即使多加或少加0.02mL(1滴)NaOH溶液,均會造成混合液pH發(fā)生很大變化,而使溶液顏色發(fā)生變化。 3滴定終點由指示劑變色確定,盡管“滴定終點”和“完全中和點”不一致,但兩者相差半滴左右,這種誤差完全可以忽略不記。 (理解:選擇指示劑時,最好使指示劑的變色點與完全中和點接近,而減少誤差)-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酸堿中和滴定 2019-2020年高中化學 3.4酸堿中和滴定教案 舊人教版必修2 2019 2020 年高 化學 3.4 酸堿 中和 滴定 教案 舊人 必修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jīng)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www.hcyjhs8.com/p-23954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