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地理大一輪復習 第六章 第15講 人口的數量變化和人口的合理容量講練.doc
《2019-2020年高考地理大一輪復習 第六章 第15講 人口的數量變化和人口的合理容量講練.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9-2020年高考地理大一輪復習 第六章 第15講 人口的數量變化和人口的合理容量講練.doc(18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2019-2020年高考地理大一輪復習 第六章 第15講 人口的數量變化和人口的合理容量講練 xx高考導航 考綱解讀 1.識記世界人口增長過程及其地區(qū)差異。 2.掌握不同人口增長模式的主要類型及其特點,比較不同的人口發(fā)展模式的地區(qū)差異。 3.理解環(huán)境人口容量與人口合理容量的區(qū)別,理解制約環(huán)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 重難提示 1.人口增長模式及其轉變。(重點) 2.環(huán)境承載力與人口合理容量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重點) 3.人口問題及解決措施。(重點) 4.人口統(tǒng)計圖的判讀。(難點) 考點一 人口自然增長和人口問題 1.人口自然增長的決定因素:一個地區(qū)人口的自然增長,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決定的。 2.人口自然增長的時間差異 十萬年以來的人口增長 3.人口自然增長的空間差異 (1)特點:世界人口增長在地區(qū)上是不平衡的。 (2)表現 發(fā)達國家 發(fā)展中國家 自然增長率 保持較低水平 較高 原因 ①經濟發(fā)達,生產力水平高、科技發(fā)達、生活條件好 ②有良好的社會保障和福利制度 ③人們的受教育水平高 ①經濟落后,生活質量較差,現代化水平低,需要勞動力多 ②社會保障和福利制度不完善 ③受“養(yǎng)兒防老”的傳統(tǒng)觀念影響 人口增長 特點 增長緩慢 增長很快 原因 受經濟發(fā)展水平、社會保障和人們的生育觀念等因素影響 ①政治上的獨立 ②民族經濟的發(fā)展 ③醫(yī)療衛(wèi)生事業(yè)的進步 增長模式 現代型 傳統(tǒng)型 4.不同國家人口問題及對策 【思考探究】 簡析人口自然增長率與人口數量的變化的關系。 提示:(1)人口自然增長率大于0時,人口數量增加;人口自然增長率等于0時,人口數量不變;人口自然增長率小于0時,人口數量減少。 (2)一個地區(qū)的自然增長率由正值變?yōu)?時,該地人口數量最多(如圖中A點);自然增長率由負值變?yōu)?時,該地人口數量最少(如圖中B點)。 自然增長率高,人口數量一定增長多嗎? 提示:不一定。自然增長率的高、低表示一個國家或地區(qū)的人口增長速度狀況,自然增長率越高,人口增長速度越快。而人口數量的增長除與自然增長率有關外,還與人口的基數有關。例如我國目前自然增長率較低,但由于人口基數大,每年凈增人口多。 5.人口增長模式及其轉變 (1)人口增長模式是由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長率共同決定的。 (2)模式及分布 人口增長模式 特點 人口增長速度 原因 典型代表 備注 原始型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長率 緩慢 生產力水平低下,醫(yī)療衛(wèi)生條件差 極少數落后的發(fā)展中國家 又稱“高—高—低”型 傳統(tǒng)型 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長率 迅速 生產力水平提高,經濟發(fā)展,醫(yī)療衛(wèi)生水平提高 印度等大多數發(fā)展中國家 又稱“高—低—高”型 現代型 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長率 緩慢,甚至出現零增長或負增長 受經濟、文化等的影響,人們的生育意愿不強 英國等發(fā)達國家 又稱“低—低—低”型 人口增長模式的判斷方法 1.根據所處歷史發(fā)展階段判斷 一般地,農業(yè)社會及其以前屬于原始型;工業(yè)化初期屬于傳統(tǒng)型;后工業(yè)化時期屬于現代型。 2.根據國家類型判斷 大多數發(fā)展中國家屬于“高—低—高”傳統(tǒng)型;個別發(fā)展中國家如中國、古巴等已經屬于“三低”現代型;發(fā)達國家則全部屬于現代型。 3.根據人口增長特征判斷 原始型是“高—高—低”型;傳統(tǒng)型是“高—低—高”型;現代型是“低—低—低”型。人口增長特征很重要,切實要記牢。 4.根據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長率的高低判斷 在進行人口增長模式判斷時,不管試題提供的是哪種資料,我們都可以通過資料得出該地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長率的高低,進而進行人口增長模式的判斷。(如下圖) (1)原始型:出生率、死亡率均在3%左右,自然增長率在1%以下。 (2)傳統(tǒng)型:出生率一般在3%左右,死亡率在1%以上,自然增長率在2%左右。 (3)現代型:出生率、死亡率一般都在1%左右,自然增長率通常在1%以下,接近0,甚至是負值。 (xx濟寧期末)下圖為某國甲、乙、丙、丁四個時期人口增長模式示意圖。讀圖,完成1~2題。 1.該國死亡率最低的時期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該國人口增長模式的演變順序為( ) A.甲→乙→丁→丙 B.甲→乙→丙→丁 C.乙→甲→丁→丙 D.丁→甲→乙→丙 解析:第1題,出生率-自然增長率=死亡率。第2題,人口增長模式的演變順序一般是: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長率→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長率→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長率;人口增長模式首先轉變的是死亡率(降低),繼而是出生率(降低)。 答案:1.B 2.D 讀我國沿海某市xx年人口金字塔(黑色部分表示外來人口)圖,回答3~4題。 3.該市人口自然增長率最高的年代是20世紀( ) A.40年代 B.60年代 C.80年代 D.90年代 4.該市人口增長模式最有可能是( ) A.高—低—高 B.高—高—低 C.高—高—高 D.低—低—低 解析:第3題,由圖可以看出,40~45歲的人口占比重最大,說明距xx年40~45年以前人口自然增長率最高,即20世紀60年代。第4題,由圖中的信息可以看出,0~5歲人口的比例較低,再結合該城市分布在我國沿海地區(qū),可知該城市是“低—低—低”的人口增長模式。 答案:3.B 4.D 考點二 環(huán)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 1.環(huán)境承載力:指環(huán)境能持續(xù)供養(yǎng)的人口數量。 2.環(huán)境人口容量 (1)制約因素:資源、科技發(fā)展水平以及人們的生活和文化消費水平等。 (2)估計:介于樂觀者和悲觀者之間的學者認為地球的環(huán)境人口容量在100億左右。 3.人口合理容量 (1)實質: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時又不妨礙未來人口生活質量的前提下,一個國家或地區(qū)最適宜的人口數量。 (2)謀求途徑:尊重人地協(xié)調的客觀規(guī)律,因地制宜制定本區(qū)域持續(xù)發(fā)展戰(zhàn)略。 【思考探究】 簡述我國西北地區(qū)、青藏高原地區(qū)環(huán)境人口容量(或環(huán)境承載力)的總體特征及其最主要的限制因素。 提示:環(huán)境人口容量總體水平都較低。西北地區(qū)最主要的限制因素是水源,青藏高原地區(qū)最主要的限制因素是“熱量”。 環(huán)境人口容量與人口合理容量的比較 環(huán)境人口容量 人口合理容量 考慮的基礎 自然資源的承載能力 人口數量與生態(tài)系統(tǒng)相協(xié)調,與一定的社會經濟發(fā)展水平相適應 估算的角度 僅從自然資源的角度估算,把人均消費水平壓縮到最低所估算的最大供養(yǎng)人口數量 根據現有的消費水平,參照可預見的生活及生產力水平、資源儲量和消費量變動情況,估算的未來某一時期某一區(qū)域所能容納的最適宜的人口規(guī)模 意義 體現的是人口生物學意義上的“生存”,是一個警戒值 體現了人口“發(fā)展”層面上的意義,更具有現實意義,是一個合理值 大小關系 某一地區(qū)的環(huán)境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 二者與制約因素的相關性表現 讀長江中下游與青海、西藏地區(qū)部分資料表,完成1~2題。 地區(qū) 項目 年生物量(萬噸) 可承載人口(萬) 最大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 長江中下游 88 600 22 000 395 青海、西藏 10 000 1 000 4 1.青海、西藏的環(huán)境承載力遠遠低于長江中下游地區(qū)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 A.地勢高、氣候寒冷 B.生態(tài)環(huán)境脆弱 C.自然資源豐富 D.生物資源少 2.西藏的人口合理容量正在減小,原因可能是( ) ①消費水平迅速上升 ②生產活動過程中破壞了生態(tài)環(huán)境 ③青藏鐵路的開通,加強了西藏與外界的聯(lián)系 ④自然災害的增多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解析:第1題,結合表中內容和西藏、青海地區(qū)的自然環(huán)境,可知該地區(qū)環(huán)境承載力小的原因為海拔高、氣候寒冷、生態(tài)環(huán)境脆弱、生物資源少;自然資源豐富可以提高環(huán)境人口容量。第2題,人口合理容量的影響因素要從消費水平、生態(tài)環(huán)境及地域的開放程度等方面考慮,開放程度越高,人口容量越大,故③錯。 答案:1.C 2.A 2014年11月15日到16日第九屆20國集團峰會在澳大利亞布里斯班舉行。讀澳大利亞人口分布圖,回答3~4題。 3.有關澳大利亞環(huán)境人口容量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大陸各區(qū)域環(huán)境人口容量相差不大 B.地形是影響環(huán)境人口容量的決定性因素 C.內陸地區(qū)水資源缺乏,環(huán)境人口容量小 D.人口密度高的地區(qū)環(huán)境人口容量小 4.澳大利亞是一個地廣人稀的國家,人口集中分布于東南沿海地區(qū),對澳大利亞人口分布影響最小的因素是( ) A.適宜的氣候 B.發(fā)達的農、牧、工礦業(yè) C.對外聯(lián)系便利 D.地域文化 解析:第3題,資源是制約環(huán)境人口容量的決定性因素,由于資源狀況的差異,澳大利亞大陸各區(qū)域環(huán)境人口容量差異大;澳大利亞內陸地區(qū)由于水資源的缺乏,環(huán)境人口容量小;人口密度高的地區(qū)環(huán)境人口容量大。第4題,澳大利亞東南沿海地區(qū)人口密集的主要影響因素有氣候、交通和資源;澳大利亞是一個移民國家,地域文化對人口分布影響小。 答案:3.C 4.D 常見人口統(tǒng)計圖的判讀 【圖表特征】 人口統(tǒng)計圖是根據人口的相關地理數據繪制成的直觀圖形,經??疾榈娜缦铝懈鲌D,主要用來反映人口構成(年齡、性別、文化、職業(yè)等)、數量變化、遷移狀況等。每種圖示的形式不同,其特點不盡相同,而且表現內容在側重點上也有很大差異。 圖1 我國西部某省人口數據統(tǒng)計圖 圖2 1950~xx年世界及亞洲、歐洲、非洲、北美洲人口變化過程 圖3 1982年和xx年我國人口年齡結構統(tǒng)計圖 1.人口金字塔圖的判讀方法 (1)讀構成 可直接讀出該地區(qū)不同年齡段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 (2)定類型 年輕型和成年型人口金字塔圖對應“高低高”型的人口增長模式,其中年輕型人口處于加速增長階段,成年型人口處于增長減緩階段;老年型人口金字塔對應“低低低”型的人口增長模式。 (3)析變化 ①從年輕型到老年型的正常轉變。其變化主要是隨著生產力的發(fā)展,受人口自然增長的影響,人口增長模式由“高高低”型→“高低高”型→“低低低”型轉變。②特殊變化。下左圖表示青年男性人口所占比重異常偏小,這最可能是戰(zhàn)爭影響的結果;下中圖表示青少年人口所占比重較低,這是人口負增長的結果;下右圖表示青年女性人口的比重異常偏大,這可能是由于該地發(fā)展了服裝、紡織等有利于女性就業(yè)的產業(yè)部門。 2.平面正三角形坐標圖的判讀方法 平行線分析法是判讀平面正三角形坐標圖最簡便的方法,可通過平面正三角形中的已知點(如甲圖中的P點)分析三組年齡人口的構成情況,具體操作方法:過已知點分別作三角形三邊的平行線,這樣每個軸上可得到兩個交點,其中靠近原點的那個點對應的數值,就是已知點在相應的坐標軸上的數值。如乙圖所示,P點0~14歲人口比重為A點的數值,15~64歲人口比重為B點的數值,65歲及以上人口比重為C點的數值。 3.四邊形統(tǒng)計圖 四邊形統(tǒng)計圖中有兩邊分別表示兩個變量(一般是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另外兩邊表示一個變量(通常是人口自然增長率)。對于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根據一般的直角坐標圖的判斷即可得出數據,而人口自然增長率的讀取,我們一般以第三個變量作四邊形的一條對角線,讀數時沿對角線方向讀取即可。 如:上左圖中底邊(橫軸)表示的是人口死亡率,左邊(縱軸)表示的是人口出生率,另外兩邊表示的是年平均人口自然增長率。對于圖中Ⅰ、Ⅱ、Ⅲ、Ⅳ四點年平均人口自然增長率的高低判斷,是先作出一條對角線(上右圖),沿對角線箭頭方向讀取(箭頭到箭尾表示的數值越來越大),由此得出年平均人口自然增長率由低到高依次是:Ⅱ、Ⅰ、Ⅳ、Ⅲ。 判斷某點具體的數據時,可過此點作對角線的垂線,交于兩邊即可,如上右圖Ⅰ處的虛線。(各自的年平均人口自然增長率由低到高大約為0‰、8‰、16‰、28‰) 下圖為“1982年和xx年我國人口年齡結構統(tǒng)計圖”。讀圖回答(1)~(2)題。 (1)圖中信息反映出( ) A.1982~xx年人口出生率呈上升趨勢 B.1982年的人口平均年齡比xx年的低 C.1982年的40歲及以上人口比重比xx年的高 D.1982年的20~24歲年齡組人口數量比xx年的多 (2)與1982年相比,xx年我國人口年齡結構的變化( ) A.顯示人口的增長速度加快 B.意味著社會養(yǎng)老負擔加重 C.不影響勞動人口的職業(yè)構成 D.表明25~59歲勞動力資源數量下降 [思維流程] 1.問題探究 讀圖,分析我國1982年和xx年人口年齡結構的不同點。 提示:①0~14歲的少年兒童比重:1982年大于xx年;②15~64歲的勞動人口比重:1982年小于xx年;③≥65歲的老年人口比重:1982年小于xx年。 2.信息解讀 [標準答案] (1)B (2)B 考向一 人口增長與人口問題 (xx高考新課標全國卷Ⅰ)下圖顯示某國移民人數及其占總人口比例的變化。讀下圖,完成1~2題。 1.下圖所示的①、②、③、④四幅圖中,符合該國人口增長特征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該國人口自然增長數量最多的時段為( ) A.1910~1930年 B.1930~1950年 C.1950~1970年 D.1970~1990年 解析:第1題,依據移民占總人口比例等于移民人數與總人口數之比,可計算出各時期的人口數量,1930年約為125百萬、1950年約為143百萬、1970年約為200百萬、1990年約為250百萬,據此可判斷出①圖符合該國人口增長情況,故A項正確。第2題,人口自然增長也就是不考慮移民人數的增長,依據上題計算出的各年代的總人口數,以及圖中對應的移民人口數量,可計算出各時間段人口增長的數量,如1910年總人口約為90百萬,而移民人口數約為13百萬,則不考慮移民的人口數量為77百萬;再依次算出1930、1950、1970、1990年的人口數量,可看出1950~1970年間人口自然增長數量最多。故C項正確。 答案:1.A 2.C (xx高考浙江卷)下圖為1950~xx年世界及亞洲、歐洲、非洲、北美洲人口變化過程。根據相關知識,讀圖完成3~4題。 3.有關世界人口變化過程的表述,正確的是( ) A.1950~xx年人口死亡率大于人口出生率 B.1950~1970年人口死亡率下降幅度最小 C.1990~xx年人口自然增長率基本不變 D.1950~1970年人口自然增長率上升 4.圖中代表北美洲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第3題,從圖中看出1950~xx年世界人口自然增長率都大于0,因此人口死亡率小于人口出生率,A錯誤;圖中人口死亡率下降幅度最小的階段是1990~xx年,B錯誤;1990~xx年世界人口自然增長率在持續(xù)下降,C錯誤;1950~1970年世界人口自然增長率由19‰上升至23‰右右,D項正確。第4題,圖中①1970~xx年人口自然增長率一直最高,則①為非洲;④人口自然增長率最低為歐洲;②人口自然增長率大于③,因此②為亞洲,③為北美洲。 答案:3.D 4.C 考向二 環(huán)境人口容量 (xx高考上海卷)人口容量是指一個地區(qū)在一定時期能夠容納的享有合理生活水平的人口數量,由于地理位置與自然地理條件的差異,圖示的四個市的人口容量也不同。據此回答5~6題。 5.有人口學專家采用下列公式估算理論人口容量,理論人口容量=ab/c,其中a為耕地面積,b為熟制,c為每年人均糧食消費所需的耕地面積。假設圖示四市耕地面積、年人均糧食消費量均大致相同,按照該公式估算,四市中理論人口容量最大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6.在各種自然資源中,對人口容量影響最為明顯的是水資源。據下圖判斷,四市中人口數量尚未達到人口最大容量的城市代碼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第5題,圖中四地耕地面積相同,但是四地農作物熟制不同。④地農作物為一年兩熟,年人均糧食消費所需的耕地面積較小,所以④地的理論人口容量最大。第6題,人均用水總量小于人均水資源總量表示人口數量尚未達到人口最大容量。圖中①和④人均水資源總量大于人均用水總量。所以本題選擇C選項。 答案:5.D 6.C 7.(xx高考北京卷)讀下圖,回答問題。 指出圖中綠洲分布特點,說明本區(qū)域環(huán)境承載力總體特征及其主要制約因素。 解析:據圖可以判斷出綠洲的分布特點,與東部地區(qū)相比,本區(qū)水資源缺乏,環(huán)境承載力低。 答案:綠洲分布在山麓地帶和河流沿岸。本區(qū)域環(huán)境承載力低,主要制約因素為水資源。 考向三 人口結構與人口問題 (xx高考福建卷)人口撫養(yǎng)比是指非勞動年齡人口數與勞動年齡(15~64歲)人口數之比。下圖示意1980~2030年我國少兒撫養(yǎng)比和老年撫養(yǎng)比的變化趨勢。讀圖回答8~9題。 8.xx前后我國老年撫養(yǎng)比變化明顯,主要的影響因素是( ) A.性別比例 B.醫(yī)療水平 C.教育程度 D.年齡結構 9.隨著我國人口撫養(yǎng)比的變化,2025年后可能出現( ) A.人口遷移加劇 B.勞動力漸不足 C.人口分布不均 D.社會負擔減輕 解析:第8題,xx之后,老年撫養(yǎng)比增長明顯,主要是人口壽命的增長,老年人口數量增加所致,年齡結構是主要影響因素。因此D項正確。第9題,2025年后,老年撫養(yǎng)比上升,少兒撫養(yǎng)比下降,也就是新生兒減少,老年人口不斷上升,勞動年齡人口減少,社會負擔加重,勞動力逐漸不足,因此B項正確。 答案:8.D 9.B 10.(xx高考福建卷)下表為xx~xx年我國某特大城市郊區(qū)年平均人口遷移統(tǒng)計資料,遷入人口以初中學歷的外來人口為主。讀表,為了社會和諧發(fā)展,該市郊區(qū)最需要增加的職業(yè)人員是( ) 年齡段(歲) 遷出人數(人) 遷入人數(人) ≥60 700 800 45~59 1 600 5 000 25~44 2 000 30 000 15~24 2 400 27 500 0~14 640 5 000 A.環(huán)衛(wèi)人員 B.中小幼教師 C.工程技術人員 D.建筑設計師 解析:選B。該特大城市外來人口中青年較多,少年兒童遷入也較多,市郊以外來務工人員居住為主,從社會和諧發(fā)展角度來看,需要增加中小幼教師,為年輕父母解除后顧之憂,因此選擇B項。 (xx洛陽統(tǒng)考)讀我國某城市人口年齡結構及數量變化圖,完成1~2題。 1.關于該城市人口增長的敘述,正確的是( ) A.人口的自然增長率高 B.有極高的人口出生率 C.0~14歲人口為零增長 D.遷入該城市的人口多 2.該城市潛在的人口問題有( ) ①人口老齡化嚴重?、趧趧恿θ狈Α、凵鐣狃B(yǎng)負擔加重?、鼙磭乐夭蛔?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解析:第1題,比較不同年份該城市的人口年齡結構及數量變化可知,該城市青壯年人口增加得較快,說明該城市的遷入人口較多。第2題,由圖可知,該城市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所占比重較大,且0~14歲人口數量也較多,說明該市面臨人口老齡化及社會撫養(yǎng)負擔加重的問題。 答案:1.D 2.C (xx邯鄲檢測)下圖為甲省及我國人口撫養(yǎng)比統(tǒng)計圖。據圖完成3~4題。 3.下列關于圖中信息的描述合理的是( ) A.總撫養(yǎng)比與少兒撫養(yǎng)比完全呈正相關 B.總撫養(yǎng)比與老人撫養(yǎng)比完全呈負相關 C.甲省的少兒撫養(yǎng)比明顯高于全國平均水平 D.甲省老人撫養(yǎng)比的變化幅度略高于全國平均水平 4.我國總撫養(yǎng)比有下降趨勢,其形成原因可能是( ) A.人口出生率下降 B.年輕勞動力人口減少 C.老齡化趨勢明顯 D.老年人口數量減少 解析:第3題,兩圖對比可知,甲省老人撫養(yǎng)比的變化幅度略高于全國平均水平,甲省的少兒撫養(yǎng)比明顯低于全國平均水平。總撫養(yǎng)比與少兒撫養(yǎng)比并不完全呈正相關,與老人撫養(yǎng)比也并不完全呈負相關。第4題,由全國人口撫養(yǎng)比平均水平圖可知,我國老年人口的撫養(yǎng)比變化較小,而少兒撫養(yǎng)比明顯下降,說明人口出生率下降,即人口出生率下降使我國總撫養(yǎng)比有下降趨勢。 答案:3.D 4.A (xx浙江五校聯(lián)考)下圖示意某人口1億以上國家xx~xx年的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增長率與凈增人口數量狀況,據此回答5~6題。 5.關于該國xx~xx年人口變化的說法,正確的是( ) A.該國人口自然增長率呈上升趨勢,但人口總量一直在下降 B.該國年凈增人口數量呈上升趨勢,但人口死亡率仍然很高 C.該國xx~xx年人口增長率變化的主要原因是人口自然增長的變化 D.該國xx~xx年人口增長率變化的主要原因是鼓勵生育政策的實效 6.該國最有可能是( ) A.俄羅斯 B.德國 C.美國 D.日本 解析:第5題,該國在xx年凈增人口是正值,人口總量開始上升;xx~xx年凈增人口一直是負值,所以凈增人口從xx~xx年一直在下降;讀圖分析可知,該國xx~xx年人口增長率的變化主要是由人口出生率、死亡率決定的,即由人口自然增長的變化決定;該國xx~xx年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并沒有明顯變化,其人口增長率變化的主要原因是人口遷入。第6題,該國人口在1億以上,可排除B選項;該國人口出現負增長,所以可排除C選項;該國xx~xx年人口總量一直在下降,xx~xx年凈增人口開始為正值,說明該國經濟發(fā)展較迅速,吸引了大量移民遷入,因此最可能為俄羅斯。 答案:5.C 6.A 一、選擇題 (xx成都二診)下圖是某國1960~xx年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變化圖,讀圖回答1~2題。 1.該國人口數量減少的時間大約是( ) A.1963年~1972年 B.1975年~1986年 C.1985年~1990年 D.xx年~xx年 2.目前,該國面臨的主要人口問題是( ) A.人口就業(yè)壓力大 B.城市人口比重大 C.國內人口遷移量大 D.人口老齡化嚴重 解析:第1題,當出生率低于死亡率時,人口自然增長率為負值,不考慮人口遷移因素,此階段內人口數量必然減少。第2題,圖中顯示該國人口目前增長情況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長率,屬于人口增長模式的現代型,一般會出現的人口問題是老齡化嚴重。 答案:1.C 2.D (xx陜西一模)當人口負擔系數(非勞動年齡人口數與勞動年齡人口數之比)小于或等于50%時,稱為人口機會窗口期,也可稱為人口紅利期。據專家預測,我國人口紅利將從xx開始消失。據此回答3~4題。 3.下列四幅圖中,未來幾年人口紅利增長較快的是( ) 4.人口紅利消失將帶來的影響為( ) A.勞動力充足 B.社會負擔輕 C.經濟增速減緩 D.人口數量減少 解析:第3題,四幅圖中B圖顯示10~14歲和20~24歲年齡段人口比重較大,可推測15~19歲人口比重較大,同時50~60歲人口和10歲以下人口比重較小,則未來幾年勞動年齡人口會快速增長,而非勞動年齡人口增加較慢,必然是未來幾年人口紅利增長較快。A圖年輕人口增長快,C、D兩圖老年人口增長快,都會使人口紅利增長減慢。第4題,人口紅利消失意味著勞動力人口增長慢于非勞動力人口的增長,則社會負擔加重,使經濟增速減緩。 答案:3.B 4.C 下圖為某同學繪制的“M國不同時期人口增長情況示意圖”,其中某一時期的圖例標錯。據此完成5~7題。 5.圖例標錯的時期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6.根據人口演變規(guī)律,四個時期的先后順序為( ) A.①②③④ B.③②①④ C.④②①③ D.①③④② 7.下圖中,人口性別與年齡構成最符合M國①時期的是( ) 解析:第5題,出生率與死亡率之差為自然增長率,由此判斷圖④圖例明顯標錯。第6題,可將四個時期的同一指標前后銜接進行排序,也可按照人口增長模式轉變的規(guī)律進行判斷推理。第7題,M國①時期出生率仍很高,死亡率較低,人口自然增長率較高,與其對應的是D項中的人口金字塔圖。 答案:5.D 6.B 7.D 勞動參與率=(工作人數+正在找工作人數)/16歲以上人口數100%,它可反映潛在勞動者參與工作的意愿。下表為xx年亞洲四國勞動參與率數據表,閱讀分析表格,完成8~9題。 國家 勞動參與率(%) 女性勞動參與率(%) 中國 80.4 75.2 印度 57.7 30.3 越南 81.2 78.1 日本 74.1 63.2 8.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印度勞動人口小于越南 B.女性勞動參與率一般低于男性 C.勞動參與率與經濟水平呈正相關 D.勞動參與率與經濟水平呈負相關 9.對我國勞動參與率偏高的原因,推斷合理的是( ) A.勞動力充足 B.人口老齡化嚴重 C.社會保障不夠完善 D.勞動力素質較高 解析:第8題,根據表中數據可知,印度勞動參與率小于越南;但由于印度人口基數大,印度勞動人口多于越南;日本經濟發(fā)達,但勞動參與率不是最高,也不是最低,所以可推出勞動參與率與經濟水平沒有明顯相關性。第9題,我國社會保障不夠完善,是我國勞動參與率偏高的主要原因,勞動力充足、人口老齡化嚴重和勞動力素質較高會導致我國的勞動參與率偏低。 答案:8.B 9.C (xx武漢聯(lián)考)據統(tǒng)計,廣州在2010年11月1日零時的常住人口為1 270.08萬人。離該市1 500萬的人口控制目標只有約230萬人,已接近“臨界點”。據此回答10~11題。 10.“1 500萬”的數值是( ) A.人口合理容量 B.最適宜人口數量 C.環(huán)境人口容量 D.固定不變的 11.下列措施可以使“1 500萬”這個“臨界點”數值變大的是( ) A.控制人口的增長 B.擴大地區(qū)開放程度,增加資源輸入量 C.提高人們的消費水平,鼓勵人們適度超前消費 D.鼓勵當地人口向國外移民 解析:第10題,1 500萬是該市最多養(yǎng)活的人口即環(huán)境人口容量。第11題,擴大開放程度,增加資源輸入量可增大環(huán)境人口容量。 答案:10.C 11.B 二、綜合題 12.(xx北京東城區(qū)模擬)讀北京市常住人口調查數據圖,完成下列問題。 (1)人口性別比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qū)平均每100個女性所對應的男性人口數量。北京市的人口性別比是多少? (2)由圖分析,北京市的勞動力是否短缺?為什么? (3)從北京市常住人口年齡比例構成上看,你認為北京市現在面臨著哪兩方面的巨大壓力?你對緩解這些壓力有什么良策? 解析:第(1)題,北京市社會經濟發(fā)達,人口自然增長率較低,但由于外來人口大量遷入和大學生就業(yè),使該市人口增長較快。第(2)題,結合性別比概念及北京市常住人口性別比例數據進行計算。第(3)題,北京15~64歲人口比重大,勞動力充足,并不短缺。 答案:(1)102(或103) (2)否。因為勞動力的主體部分是15~64歲的人口,而北京市該部分的人口比例達到79%,可以看出勞動力充足。 (3)面臨的壓力:就業(yè)壓力、人口老齡化。對策:大力發(fā)展第三產業(yè),增加就業(yè)機會;建立社會養(yǎng)老保障體系,發(fā)展養(yǎng)老院和家政服務,關心老年人等。 13.下圖是“我國某年各省級行政區(qū)的綜合人口壓力指數分布示意圖”(人口壓力指數是指一個區(qū)域現有人口數量與經濟人口容量之比,當人口壓力指數小于1時人口容量相對富裕,說明該地區(qū)相對人口壓力不大,還有一定人口擴容余地),分析并完成下列問題。 (1)據圖分析我國綜合人口壓力指數的空間分布規(guī)律。 (2)引起上述規(guī)律的原因主要是(雙選)( ) A.自然條件 B.社會經濟 C.宗教 D.人口總量 (3)上述分布規(guī)律與我國的人口密度規(guī)律呈現出什么關系? (4)以上現象說明我們應如何評價一個地區(qū)的人口數量和分布是否合理? 解析:從圖中可以看出我國綜合人口壓力指數由東向西逐漸增大。它是由社會經濟和自然條件共同決定的,它與我國人口密度呈負相關。合理的人口數量和分布應與當地的資源、環(huán)境相適應,與社會經濟發(fā)展相協(xié)調。 答案:(1)由東向西逐漸增大(由西向東逐漸遞減)。 (2)AB (3)相反(負相關、相背離等)。 (4)評價一個地區(qū)合理人口容量應考慮該地人口與經濟、資源、環(huán)境之間是否相互協(xié)調,而不是絕對的人口數量和分布。-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2019-2020年高考地理大一輪復習 第六章 第15講 人口的數量變化和人口的合理容量講練 2019 2020 年高 地理 一輪 復習 第六 15 人口 數量 變化 合理 容量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www.hcyjhs8.com/p-24997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