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歷史 第五單元《資本主義世界體系的形成》教案 華東師大版第四分冊.doc
《2019-2020年高中歷史 第五單元《資本主義世界體系的形成》教案 華東師大版第四分冊.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9-2020年高中歷史 第五單元《資本主義世界體系的形成》教案 華東師大版第四分冊.doc(5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2019-2020年高中歷史 第五單元《資本主義世界體系的形成》教案 華東師大版第四分冊 [單元內容分析] 資本主義世界體系,指的是19世紀六七十年代至20世紀初形成的資本主義世界政治經濟體系,即世界范圍內資本主義國家和其他非資本主義國家通過它們之間的相互經濟聯(lián)系而形成的統(tǒng)一的經濟整體。19世紀中后期,資本主義工業(yè)化浪潮從西歐推向北美、中東歐和亞洲。美國通過工業(yè)革命和南北戰(zhàn)爭,向著世界強國的道路邁進;德意志民族以王朝戰(zhàn)爭的方式實現統(tǒng)一,在中歐迅速崛起;俄國自彼得一世改革后不斷擴張,又經歷農奴制改革,走上資本主義道路;日本通過明治維新,也躋身資本主義國家之列。第二次工業(yè)革命在推動生產力大發(fā)展的同時,也推動了資本主義從自由競爭向壟斷過渡。新興強國后來居上,掀起了列強瓜分世界的狂潮。以英、法、德、美、俄、日新老列強為主導的資本主義世界體系最終形成。 本單元涉及: 第14課 美國的擴張與強盛 美國獨立戰(zhàn)爭勝利后的半個多世紀中,通過購買、吞并、侵略等手段,巧取豪奪,使領土一直向西延伸到太平洋,這對美國社會發(fā)展具有重大意義,但卻是印第安人的災難史。人口增長、交通改善等有利條件為美國工業(yè)革命的興起提供了條件,獨立設計和制造新機器在美國東北部地區(qū)發(fā)展迅速。隨著領土擴張和工業(yè)革命的開展,美國北方資本主義經濟和南方種植園奴隸制經濟之間的矛盾逐漸尖銳,終于釀成一場歷時四年之久的南北戰(zhàn)爭。林肯政府于1862年頒布了《宅地法》和《解放宣言》,成為北方獲勝的關鍵。南北戰(zhàn)爭的勝利為美國的發(fā)展壯大和迅速崛起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第15課 德國的統(tǒng)一和崛起 本課以“普魯士道路”、“德意志的統(tǒng)一”、“德國的崛起”三目內容反映了德國逐步走向資本主義的歷史。19世紀50、60年代的德意志處于四分五裂狀態(tài),普魯士通過農業(yè)資本主義化的方式成為德意志綜合實力最強大的邦國,德意志統(tǒng)一的重任歷史地落在普魯士身上。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和首相俾斯麥實行強權政治,推行從上而下統(tǒng)一德國的道路。通過三次王朝戰(zhàn)爭,1871年統(tǒng)一的德意志帝國建立。統(tǒng)一促進了德國資本主義的發(fā)展,促進了德國的社會進步,但統(tǒng)一后的德國保留有大量的封建殘余,并擁有強大的軍國主義勢力。統(tǒng)一后因積極采取措施,19世紀末20世紀初,德國實現了經濟騰飛,一躍成為歐洲頭號工業(yè)強國。 第16課 俄國的改革和資本主義發(fā)展 俄國的改革前赴后繼,先是彼得一世改革,大大縮小了與西歐國家的差距,但是改革沒有觸及到封建農奴制度。隨著俄國資本主義經濟的發(fā)展,落后的農奴制度越來越成為俄國社會發(fā)展的障礙。19世紀中期,農奴制度發(fā)生了嚴重危機,沙皇亞歷山大二世于1861年被迫實行自上而下的廢除農奴制的改革,使俄國開始進入新的社會經濟形態(tài),但是改革后的俄國仍保留有大量封建殘余。同時,從16世紀中葉到20世紀初期,俄國的擴張政策從未停止,俄國逐漸成為一個橫跨歐亞兩洲,擁有廣袤疆域的國家。 第17課 日本明治維新 本課以“從鎖國到開關”和“明治維新”兩目來演繹日本在19世紀中期發(fā)生的巨大變化。19世紀中葉,落后的日本由幕府將軍掌握實權,對內專制、對外“鎖國”。幕府的倒行逆施與歐美列強的入侵,使日本面臨深重的民族危機。1868年,一切反對幕府的力量聯(lián)合起來,以“尊王攘夷”為口號發(fā)動政變,推翻幕府制度,建立明治新政府。明治政府推行了一系列有利于資本主義發(fā)展的改革,史稱“明治維新”,它使日本擺脫了民族危機,走上了資本主義道路,但是改革仍保留了軍國主義封建殘余。 第18課 第二次工業(yè)革命 本課第一目“電力時代的來臨”是第二目“大企業(yè)與壟斷資本”的前提和基礎。19世紀的最后30年,歐美主要國家利用科學領域中出現的新的重大突破,在經濟方面實現了生產力的又一次飛躍。電機的發(fā)明和運用成為第二次工業(yè)革命的核心內容,人類進入電氣時代,人類在技術與生產的許多領域如鋼鐵冶煉、汽車、化學工業(yè)等也都取得重大進展。在第二次工業(yè)革命推動下,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也發(fā)生了巨大變化,產生了大企業(yè)和壟斷組織,壟斷資本的形成,加劇了自由競爭的無序性,成為經濟危機和社會沖突的重要原因?!? 第19課 資本主義全球擴張與帝國主義瓜分世界 資本主義進入壟斷階段后,列強的擴張手段從以商品輸出為主轉為資本輸出為主,資本輸出給新一輪的殖民擴張活動注入了強大動力,并使其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全球擴張。19世紀70年代以后,西方列強開始了世界范圍內爭奪殖民地的高潮,重新瓜分世界領土的角逐遍及世界各個地區(qū),程度空前激烈,20世紀初,帝國主義國家已經奴役和控制了世界上絕大部分土地和人口,世界殖民體系最終形成,這標志著資本主義世界體系的最終確立。列強瓜分世界的斗爭,是引發(fā)地區(qū)沖突的根源,也是引起世界范圍大規(guī)模戰(zhàn)爭的禍根。 [單元教學目標] 1. 知道19世紀中葉美、德、俄、日等主要國家發(fā)生的重要戰(zhàn)爭和改革概況,包括美國南北戰(zhàn)爭、德意志三次王朝戰(zhàn)爭、彼得一世改革和1861年改革、明治維新等,理解其背景及影響;知道林肯總統(tǒng)頒布的《宅地法》和《解放宣言》、“普魯士道路”、“鐵血政策”、德川幕府專制統(tǒng)治、“鎖國令”、倒幕運動等重要事件;知道第二次科技革命的重要成就和標志及其對世界的影響;知道19世紀末20世紀初,列強掀起重新瓜分世界高潮的歷史原因,世界殖民體系的最終形成。 2.利用各種圖、表、數據比較分析歷史現象;閱讀歷史文獻和材料,提取歷史信息;依據文字內容,設計圖表;運用材料綜合史料和觀點,分析評價歷史人物和事件;學習用語言、文字表達所獲信息的方法。 初步掌握從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從內因、外因、主觀動因和客觀條件等范疇全面分析重大歷史事件原因和影響的方法。學會用辨證的思維、批判的眼光來看待世界整體化進程的方法。 3.認識國家統(tǒng)一的重要性,具有自覺維護國家統(tǒng)一的積極愿望和行為。理解并認同改革往往是改變生產關系中不適應生產力發(fā)展的部分,成功的改革會推動社會生產力的發(fā)展等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了解林肯、彼得一世等歷史人物的活動,感悟重要歷史人物對推動歷史發(fā)展的作用。理解資本的全球擴張和列強瓜分世界對整體世界形成和人類文明進步在客觀上的促進,同時憎恨罪惡殖民活動給被侵占地區(qū)帶來的災難,形成真正意義上的全球意識。 [單元教學建議] 1. 教學重點 (1)美國領土擴張與南北戰(zhàn)爭 (2)俾斯麥王朝戰(zhàn)爭 (3)彼得一世改革和1861年廢除農奴制的改革 (4)明治維新的內容及歷史作用 (5)電力時代來臨與壟斷 (6)殖民體系的形成 2. 內容解析 (1)美國領土擴張與南北戰(zhàn)爭 19世紀50年代至60年代是歐美資本主義迅速發(fā)展時期。美國于19世紀上半期擴張成為“兩洋國家”,在領土擴張過程中,北方資本主義經濟和南方奴隸制種植園經濟都得到迅速發(fā)展。南北兩種經濟之間的矛盾日益激化終于導致了內戰(zhàn)的爆發(fā)。了解這段歷史,有助于認識美國用革命的手段消滅黑人奴隸制度,維護了聯(lián)邦的統(tǒng)一,強化了民族國家意識,確立了美國的核心價值觀;認識這是促進美國飛速發(fā)展的基礎,在美國歷史上具有深遠的進步意義。 (2)俾斯麥王朝戰(zhàn)爭 分裂割據是阻礙德國工業(yè)化的最重要障礙,實現德意志統(tǒng)一是歷史的進步,是工業(yè)化的關鍵。俾斯麥出任普魯士首相后實行“鐵血政策”,通過三次王朝戰(zhàn)爭自上而下完成了德國的統(tǒng)一,使德國的歷史向前邁進了一大步,但其保留的大量封建殘余對德國日后的發(fā)展具有重大影響,是為重點。 (3)彼得一世改革與廢除農奴制改革 彼得一世改革是俄國歷史上第一次重大的改革,使俄國經濟軍事實力迅速增強,逐步躋身于歐洲強國行列,但是,俄國仍保留落后的農奴制度。1861年亞歷山大二世廢除農奴制的改革是俄國從封建生產方式過渡到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轉折點,使俄國實現社會轉型,走上了發(fā)展資本主義的道路(改革仍保留了封建殘余)。了解這兩次改革,將對沙俄三個世紀的侵略擴張、成為地跨歐亞兩洲的大帝國有更深刻的認識。了解這兩次改革,有助于理解俄國進入20世紀的歷史。 (4)明治維新的內容及歷史作用 明治維新是日本近代化的關鍵點。明治天皇政府在武裝倒幕后于60年代末70年代初實行一系列改革是日本近代史上劃時代的改革,使日本由封建國家轉變?yōu)橘Y本主義國家,明治維新后,日本走上了軍國主義與侵略擴張的道路,而中國是它的主要侵略對象。認識、理解明治維新的內容,有助于理解改革的性質和影響,也有助于學生了解中日近代關系史。 (5)電力時代來臨與壟斷 第一次工業(yè)革命使人類進入蒸汽時代,而以電機的發(fā)明和運用為核心的第二次工業(yè)革命使社會生產力得到又一次飛躍,由此也推動和影響了生產關系的變化,產生了壟斷組織。壟斷沒有消除競爭,相反在更高層次上增強了競爭性,加劇了社會沖突。學習科學技術領域的巨大成就以及壟斷形成有助于正確認識第二次工業(yè)革命的深刻而廣泛的影響。 (6)殖民體系的形成 世界殖民體系的形成是資本主義擴張的結果。19世紀70年代后,進入壟斷階段,資本輸出成為資本主義大國對外擴張的主要經濟手段,從而推動了瓜分世界的高潮。世界成為一個整體,在這個整體中,世界上絕大部分土地和人口處在殖民大國的奴役和控制之下,這是一種不公正,不平常的現象。殖民地與列強之間的矛盾、列強之間的矛盾會加劇加深,最終將導致戰(zhàn)爭的爆發(fā),清楚地認識這一現象,有助于學生形成真正意義上的全球意識。-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資本主義世界體系的形成 2019-2020年高中歷史 第五單元資本主義世界體系的形成教案 華東師大版第四分冊 2019 2020 年高 歷史 第五 單元 資本主義 世界 體系 形成 教案 華東師大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www.hcyjhs8.com/p-25576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