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語文 復習必看 故都的秋 說課稿2.doc
《2019-2020年高考語文 復習必看 故都的秋 說課稿2.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9-2020年高考語文 復習必看 故都的秋 說課稿2.doc(4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2019-2020年高考語文 復習必看 故都的秋 說課稿2 尊敬的評委、老師們,大家下午好!我今天說課的內容是《故都的秋》。根據語文課程標準的新理念和語文教學的基本原理,從本文自身的特點出發(fā),我準備從教材、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教學過程等幾個方面來進行闡述。 一、說教材 《故都的秋》選自全日制普通高中語文第三冊第三單元第二課,是一篇具有濃郁地域色彩的寫景抒情散文。在學習過程中,根據散文單元的教學要求,讓學生通過鑒賞品味語言,把握文章的思想主旨,體會作者的情感。 二、說教學目標 根據課標的要求和本人對教材的理解,并結合學生的實際,我設計了“三、二、一”教學目標: 所謂“三”是要求學生掌握3個知識點:分別是怎樣扣住“清”、“靜”、“悲涼”來寫故都的秋;怎樣把故都的秋與南國的秋進行對比;如何以情馭景,以景顯情; “二”是培養(yǎng)學生兩個方面的能力:分別是有感情地誦讀課文、品味揣摩語言的能力;通過理解本文“情”與“景”的自然融合,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文學鑒賞能力; “一”是實現(xiàn)一個德育教育的目標,那就是體會作者在山河破碎、內外交困的現(xiàn)實下,贊美自然風物的真情以及內心的憂思及落寞,體會作者深沉的愛國之情。 三、說重點、難點 重點:聯(lián)系文中展現(xiàn)的五個秋景片段, 學習以情馭景、以景顯情的表現(xiàn)手法,進一步體會散文“形”與“神”的有機結合。 難點:體會作者通過對北平秋色的描繪所流露出的內心情感。 四、說教學方法 1.教法 我的教學對象是高中二年級的學生,他們對散文并不陌生,高一時學過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李樂薇的《我的空中樓閣》等散文,感受過散文的語言美、意境美,而且大部分同學也能說出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點,但學生的能力主要還停留在初讀和泛讀上,思維能力和審美能力仍在形成之中。根據學生的這些情況,我采用了以下的教法: ⑴誦讀法。美文需要美讀,因而把學生的誦讀提到首位,在此基礎上引導他們主動探究,合作討論。 ⑵點撥法。在感受故都秋之美時教師適當點撥,引導學生更好地體味作者的感情。 ⑶探究討論法。通過學生分組討論文章的寫作方法和語言特色,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和鑒賞能力,喚醒他們的審美體驗。 2.學法 在學生的整個學習過程中,我強調以讀為主,倡導自主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式學習。 (1)課前預習法(課前預習,了解作者、作品等相關知識和背景,尋找有關描寫秋景的詩文) (2)誦讀感知法 (學生反復誦讀、體會情感) (3)合作探究法 (學生自由選擇課堂任務、合作伙伴,組織學習討論,分析解決問題) 五、說教學過程 本課安排兩個課時完成。 (一) 導入 在背景音樂《長亭送別》中讓學生欣賞幾幅關于北方秋天的圖片,之后讓學生談談自己對秋天的感受,可以用自己的話說,也可以引用別人的詩句來說。 每個人對秋天的感受是不一樣的,那么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看看郁達夫先生筆下的秋天又是怎么樣的呢? (二)解題 “故都”指的就是北京,也稱北平,為什么作者用“故都的秋”作標題而不用“北京的秋”或“北平的秋”? 學生討論回答之后明確:北京歷史悠久,秦漢以來,它一直是中國北方的重鎮(zhèn),遼、金、元、明、清均定其為國都, 一個“故”字不僅道盡了歷史的蒼涼與厚重,還可以讓學生感受到文章無所不在的文化底蘊和歷史氣息。 (三)粗讀課文,整體把握文意 在這個環(huán)節(jié),我將讓學生找出文中最能揭示主旨、升華意境的關鍵性句子,即文章的“文眼”——“可是啊,北國的秋,卻特別地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贝藭r學生很容易判斷出“清、靜、悲涼”指的是“情感”,那么這些“情”需要如何體現(xiàn)呢?王國維的那句“一切景語皆情語”就給了我們很好的提示。 (四)精讀課文,品味意境 承接上個環(huán)節(jié),該環(huán)節(jié)要求學生精讀課文,找出文中描繪了哪些景物?這些景物是如何體現(xiàn)“清、靜、悲涼”的? 學生通過閱讀,可以很容易找出以下這些景物:破屋、碧綠的天色、青天下馴鴿的飛聲、日光、牽?;ā⑶锊?、槐樹、秋蟬、秋雨、棗樹等等。 這些景物是零散的,似乎沒有什么共同點,學生很難準確把握景物所體現(xiàn)出的情感,,所以此時我先從景物的順序說起,讓學生將景物歸類,例如:破屋、碧綠的天色、青天下馴鴿的飛聲、日光、牽?;?、秋草這些景物都是作者在一個院子里欣賞到的,歸為一類,可以根據時間、地點的安排給這部分起一個合適的小標題,如:秋晨院落圖。接著以此為例,可以將另外幾種景物分別概括為秋槐落蕊圖,秋蟬殘聲圖,秋雨話涼圖,秋棗奇景圖。這些圖中的“景語”如何展現(xiàn)“情語”呢?此時我又將用“秋晨院落圖”舉例,分別從色調、聲音、環(huán)境三個方面進行分析。譬如: 1.冷暖色調的判斷。無論是碧綠的天色還是藍白的牽?;ǎ际翘耢o安謐的冷色調,這點學生很容易能判斷出來。這些冷色調能體現(xiàn)文眼中的哪個詞呢?問題自然產生,而學生也能答出“清”這一特點。 2.聲音的體現(xiàn)。青天下馴鴿的飛聲是很細小的,但作者依然能夠聽見,正應了那句古詩——“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以動寫靜,由此學生可以很快明白這些景物體現(xiàn)了文眼中的“靜”。 3.環(huán)境的描繪。作者租的是一椽破屋,在院子里細數一絲一絲漏下來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靜對藍朵,感受秋意。兩個“破”字會讓學生很自然地得出“悲涼”這一感情基調。 通過引導,第一幅圖展現(xiàn)出的景與“清、靜、悲涼”就自然地融合在一起了。 另外四幅圖中的“情語”,我將讓學生分為四組,根據第一幅圖的賞析方法自由討論并分別找出圖中景物如何體現(xiàn)“清、靜、悲涼”。有了之前老師的分析示范,此時學生們會比較順利地完成賞析。接著我會問學生文中有哪些句子是自己最喜歡的?為什么喜歡?這個問題的提出目的是引導學生去品味揣摩語言,從而分析文章渲染、襯托等寫作手法。 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我運用誦讀法、點撥法、探究討論法使學生解決了教學目標中的第一、第三個知識目標以及兩個能力目標。學生可以充分發(fā)揮他們的主體性,通過對意象群體的鑒賞,體會作者以情馭景,以景顯情的表現(xiàn)手法,更重要的是,那些用語言所描繪出的清新典雅的畫面能最大程度地豐富學生的情感世界,喚醒他們的審美體驗,學生也就更容易理解作者的心情和景物的完美融合。 (五)設疑討論,體悟情感 當學生被美景感染時,我將引導學生轉入文章末尾,讓他們通過文中的一組比喻感受南北之秋的差異——黃酒與白干,稀飯與饃饃,鱸魚與大蟹,黃犬與駱駝,從而得出北國的秋味更濃這一結論,至此本文的第二個教學目標得到了很好的詮釋。之后自然引出問題:作者在此文中是“悲秋”還是“頌秋”呢? 學生根據“清、靜、悲涼”這一文眼,或許會答出“悲秋”這一答案,此時我將簡單介紹作者郁達夫及本文的創(chuàng)作背景,通過介紹,學生能夠明白郁達夫先生聯(lián)系當時國家山河破碎、內交外困的現(xiàn)實,為了保住祖國美好的東西,“愿把壽命的三分之二折去”,不僅抒發(fā)了贊美、眷戀故都自然風物的真情,也表現(xiàn)出了深沉的愛國之情。看似是秋天真實的自然色彩,實際上是作家內心情感的投射,是“形”與“神”的完美結合。通過這個環(huán)節(jié),不僅使本文的德育目標與重難點得到解決,還可以使學生深入理解文本,進一步提高感受美、鑒賞美的能力。 (六)延伸拓展 對文本的鑒賞,強化了學生的審美體驗,但教材只是例子,我們必須從中走出,拓展開來,進而推動學生形成健康的審美觀念,并養(yǎng)成良好的審美習慣,積累審美經驗。因此,我設計了延伸討論的環(huán)節(jié)。 先給學生欣賞馬致遠的《天凈沙 秋思》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接著讓學生用文章里出現(xiàn)的景物為內容,仿照《天凈沙 秋思》的寫法,當堂寫一首關于故都秋景的的小令。例如:碧天破屋濃茶,落蕊疏草藍朵,衰蟬冷雨閑話。故都秋至,賞秋人在天涯。 六、說課后作業(yè) 運用文章“以情馭景,以景顯情”的寫法,寫一篇關于自己喜愛的景或物的抒情散文,可以將描寫角度放在視覺、聽覺、觸覺、味覺上,繪形繪聲繪色。 七、說板書設計 故都的秋 郁達夫 1、 秋晨院落 2、 秋槐落蕊 3、 秋蟬殘聲 4、 秋雨話涼 5、 秋棗奇景 (形)(神) 總之,整節(jié)課以審美教育為中心線索,貫穿全局。希望我們的語文教學能成為學生感受美,鑒賞美,創(chuàng)造美的第一步! 我的說課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2019-2020年高考語文 復習必看 故都的秋 說課稿2 2019 2020 年高 語文 復習 故都 說課稿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www.hcyjhs8.com/p-28475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