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語文 復習必看《故都的秋》說課稿18.doc
《2019-2020年高考語文 復習必看《故都的秋》說課稿18.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9-2020年高考語文 復習必看《故都的秋》說課稿18.doc(4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2019-2020年高考語文 復習必看《故都的秋》說課稿18 一、說教材 ⒈高中第三冊第三單元選的是中國現(xiàn)當代散文和外國散文,四篇都是抒情散文。散文的魅力,來自作家的真見、真知、真性,來自文字和諧的色彩 、自然的節(jié)奏、 沖淡而雋永的韻味,因而,本單元的學習必須反復閱讀,用心品味,感悟所寫之景,所言之情。此外,著眼于學生未來發(fā)展的需要,還必須在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鑒賞散文的能力。 ⒉《故都的秋》是一篇典范的抒情散文,全文緊扣“清 、靜、 悲涼”落筆,以情馭景,以景顯情,將自然的“客觀色彩”(故都的秋色)與作家內心的“主觀色彩”(個人心情)自然完美地融化在一起,秋中有情的眷戀,情中有秋的落寞。它又是單元的第二篇散文,示范作用不可忽視,因此,要重視指導學生掌握散文的閱讀方法。 ⒊《故都的秋》是郁達夫一篇頗具特色的散文,體現(xiàn)了他的藝術個性和審美追求,因此,教師應該以點帶面,帶領學生通過《故都的秋》來了解郁達夫以及他所生存的環(huán)境。 二.說學生 由于作者所處的年代已遠,中學生在把握作者心境上有一定的難度,也難以領悟主觀色彩籠罩下的景物描寫的秒處,因而難以在感情上產生共鳴。 三.說教學目標 、重點、難點 根據(jù)《故都的秋》的課型特點和學生情況,我將教學目標和重點、難點分別確定如下: 1.教學目標: (1)了解文章“景”和“情”和諧統(tǒng)一的寫作特色,進一步掌握散文“形”與“神”的關系; (2)體會作者在秋景中所寄托的感情; (3)掌握散文的閱讀方法,陶冶學生性情,提高審美能力。 2.教學重點、難點: 以情馭景 以景顯情 四、教學設計: 以語文學科的特性和學生的主體性為教學設計的出發(fā)點: ⒈教學方法:移情法 誦讀法 活動法 ⒉教學手段:多媒體課件 錄音機 ⒊課時安排:兩課時 ⒋本課時整體感知文章,抓住秋的三個特點師生共同品味鑒賞文章。 5.課前準備:要求學生通過閱讀《讀本》、圖書館 、上網等途徑大量閱讀郁達夫的文章,了解郁達夫的生平 、文藝觀和審美觀,作好在課堂上與同學交流的準備。這個環(huán)節(jié)的目的在于以點帶面,拓寬學生的知識面。 五、教學過程: ⒈導入階段: 移情法: 多媒體課件,投影秋天不同的畫面以及描寫秋天的古典詩句,營造濃濃的秋意、秋的文化,將學生引入一個欣賞秋景,感受秋文化的情景中去。 教師深情引入 :秋天,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著一代又一代的騷人墨客。歷代名家對秋都特別鐘愛,描寫秋的名篇和佳句舉不勝舉: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王勃《滕王閣序》)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杜甫《登高》)。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杜牧《山行》)。 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白居易《琵琶行》)。 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毛澤東《沁園春長沙》) 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馈队炅剽彙罚? 不同的眼睛看到的秋景是不一樣的,不同的人對于秋有著不同的感受。秋日里,毛澤東讀到的是壯麗。秋風中,杜甫讀到的是悲涼。秋雨中,柳永讀以的是凄苦。美學家說:一片自然風景就是一個心靈的世界。那么,我們就從《故都的秋》的自然風景走入郁達夫的心靈世界,看看郁達夫通過寫什么樣的景物去抒發(fā)自己怎樣的深情? ⒉整體把握階段: 誦讀法:放錄音,找出文眼,即表明故都之秋的特點的句子,使學生初步感知文章的內容和情感。 活動法:找準切入點,圍繞激發(fā)學生思維、引起爭論的問題開展辯論活動,調動學生整體把握課文的主動性、積極性。先讓學生找出故都的秋的特點,抓住了中心,再分三組學生準備三個問題: ① 第一組在文章中勾出作者筆下的秋景有哪些? ② 第二組同學思考這些景物可概括為幾幅圖景? ③ 第三組同學勾畫出表示景物色彩的詞語。 教師明確: 畫面: 景物 清晨小院 很高很高的碧綠的天色,訓鴿的飛聲、槐樹葉底漏下來的一絲一 絲的日光。破壁腰中的藍朵疏疏落落的尖細且長的秋草。 槐樹落蕊 落蕊鋪得滿地,腳踏上去,沒有聲音、氣味,只感覺極微細柔軟;掃帚的絲紋,細膩、清閑、落寞。 秋蟬殘鳴 衰弱 無處不在 閑話秋涼 雨有味 像樣 交談語調緩慢悠閑 秋果 棗子淡綠微黃 秋色 碧空 白中帶黃 藍朵 青布 淡綠微黃……清 秋聲 鴿聲 帚聲 蟬聲衰弱 風雨聲 人聲……靜 秋味 …………………………………………………悲涼 然后歸納出作者筆下故都秋色的色調——冷色調,再引出作者此時內心的冷清、孤獨之感。之后,教師將問題進一步深入:“作者在故都感受到的秋聲又有哪些呢?”從這一角度來引導學生思考出故都秋聲的“靜”。緊接著提出“郁達夫為何有這樣的感受?”師聲經過交流,達成共識:當時的中國,連年內戰(zhàn),民不聊生,郁達夫也是居無定所,顛沛流離,飽受人生愁苦和哀痛。作者“不遠千里”從杭州經青島去北平,遁世離群,浪跡山水的生活排遣不了他心中憂國憂民的苦悶,作者的主觀感情與故都的秋景有機地融為一體,“清、靜、悲涼”既是景物的特征又是作者當時心境的絕好寫照。概括出秋味:“悲涼”。學生為了找到支持自己觀點的語句,在閱讀和辯論中整體把握了文章。三組的同學通過景物特點來剖析“悲涼”。同時,這是一種聯(lián)系文本進行分析的思維訓練,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篩選、提取文中信息,根據(jù)文章內容進行推斷、想象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辯論活動使學生產生了思想上的碰撞,主動性得到了充分的發(fā)揮。 ⒊品味鑒賞階段: 誦讀法:“一切景語皆情語”,只有反復誦讀,才能披文入情,析文明理。這一階段主要通過學生個性化的誦讀,解讀語言文字來感知作品中呈現(xiàn)的物象,進而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鑒賞能力。同時,審美鑒賞又是高考中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知識點,務必讓學生心領神會。 首先,學生選擇自己欣賞的寫景語段,投入地朗讀,并與同學交流自己欣賞的原因和方法。教師從文學作品的語言和表達技巧進行點撥,使學生懂得品味和鑒賞的方法。 例如,某學生朗讀“槐蕊”一段,師生一起品味:無聲無息的槐蕊夜里悄然而落,這里作者借視覺和觸覺形象描繪了獨特的秋景:花鋪滿地(視覺),腳踏落花(觸覺)給讀者以身臨其境之感。這里空寂無人,斯人獨徘徊,只能與自然相交融。作者此時的心境是淡淡的喜悅交織著淡淡的寂寞 ,“一葉落而知天下秋”,落葉、落蕊是秋的標志,在杜甫筆下是“無邊落木蕭蕭下”的悲壯,在韓愈筆下是“卷卷落地葉,隨風走前軒”的哀傷,而在郁達夫筆下,則是靜的“聲音也沒有,氣味也沒有,只能感到一點點極微細極柔和的觸覺。而此景中正是作者一種微妙的難以名狀的情緒的真實寫照,是作者沉醉于其中蘊藉的孤獨、落寞和傷感情懷的自然流露,是形與神,情與景的完美融合。欣賞時,要運用表現(xiàn)技巧、修辭等方面的知識來分析,同時,還要考慮中國傳統(tǒng)文化背景。 本環(huán)節(jié)設計以下幾個問題供學生思考:(見幻燈) ⒋總結升華階段: ① 小結:(感情基調:悲涼的頌歌) 故都的秋是一首詩,深沉而含蓄; 故都的秋是一幅畫,美麗而落寞; 故都的秋是一首歌,憂傷而蒼涼; 故都的秋是一杯茶,苦澀而清醇; 故都的秋啊,你是我心中永遠的最愛! ②課堂布置一道訓練題,掌握作者筆下景物與心境的聯(lián)系。(見幻燈) ③《天凈沙 秋思》仿寫。(見幻燈) ④回顧全文,總結散文閱讀的方法(見幻燈)。 最后,師生在音樂聲中一起朗讀課文。 整個教學過程為:課前準備,搜集資料---整體感知、把握---品味鑒賞----總結升華---知識遷移。 四、板書設計 故都的秋 以情馭景 畫面 清晨小院 槐樹落蕊 秋蟬嘶叫 閑話秋涼 秋果 秋色 碧空 白中帶黃 藍朵 青布 淡綠微黃……清 秋聲 鴿聲 帚聲 蟬聲衰弱 風雨聲 人聲……靜 秋味 …………………………………………………………悲涼 以景顯情-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故都的秋 2019-2020年高考語文 復習必看故都的秋說課稿18 2019 2020 年高 語文 復習 故都 說課稿 18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www.hcyjhs8.com/p-29109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