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九年級物理全冊《運動和力》復習教案 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年九年級物理全冊《運動和力》復習教案 新人教版.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9-2020年九年級物理全冊《運動和力》復習教案 新人教版.doc(4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2019-2020年九年級物理全冊《運動和力》復習教案 新人教版 通過本章“運動和力”的學習,學生對機械運動、參照物、速度、時間和長度的測量、力的單位和測量、力的表示、力的作用效果、物體的慣性、二力的平衡等一些基本的知識已有所了解.本節(jié)課的任務就是要學生系統(tǒng)地回顧和總結本章知識的內容,體驗知識內容之間的聯(lián)系并能綜合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在歸納、總結、應用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概括能力、應用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將科學知識服務于人類的意識.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知道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能根據(jù)物體的運動情況判斷選擇參照物. 2.能用速度描述物體的運動并能用速度公式進行簡單的計算. 3.會選擇和使用適當?shù)墓ぞ邷y量時間和長度,知道測量的誤差,區(qū)分誤差和錯誤. 4.知道影響力的作用效果的力的三要素并能用示意圖表示力. 5.會應用慣性定律解釋慣性現(xiàn)象,會應用二力平衡的條件分析實際問題. 二、能力目標 通過對本單元知識的系統(tǒng)復習,培養(yǎng)學生的歸納概括能力和應用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三、德育目標 通過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概括和總結,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yǎng)學生熱愛科學的品質,將科學知識應用于生活的意識. 教學重點 機械運動及其相對性、力的概念. 教學難點 慣性現(xiàn)象的解釋及二力平衡條件的應用. 教學方法 歸納法:通過對本章知識的歸納總結,體驗知識內容之間的聯(lián)系,系統(tǒng)復習本章知識. 引導分析法:通過引導學生對典型事例的分析,鍛煉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具準備 投影儀及投影片.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知識網絡(板書) 二、典型例題 例1:下列關于力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汽車拉拖車時,汽車總是施力物體,而拖車總是受力物體 B.腳踢球時,腳先對球施力使球飛出,然后球對腳施力使腳疼痛 C.物體之間只有直接接觸才能發(fā)生力的作用 D.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體同時也是受力物體 分析:施力物體和受力物體是相對而言的,主要看以哪個物體為研究對象而言,因此A錯.力的作用具有相互性與同時性,在踢球的同時腳就會疼痛,不會等球飛出去之后才痛,故B錯.物體之間不接觸時也會發(fā)生力的作用,如磁場的作用,所以C錯.故應選D. 答案:D 例2:在當今世界,地面上奔跑速度最快的是獵豹,它的速度可達40 m/s;在水中游得最快的是旗魚,它的速度可達108 km/h;在空中飛行的鳥中最快的是褐海燕,它1 min內能飛行5 km,如果有可能讓這三種動物在一起比賽,冠軍是_______,亞軍______. 分析:這是比較速度大小的類型題.解決這一類問題的基本方法是把它們都換算成統(tǒng)一的單位,就可以比較了. 獵豹的速度v1=40m/s,旗魚的速度v2=108 km/h=30 m/s;褐海燕的速度v3=5 km/min=83.3 m/s.v3>v1>v2. 答案:褐海燕 獵豹 例3:手提水桶時,會感到手也受水桶向下的拉力,可見,不但______對____施加了力,同時______對_____也施加了力. 分析:水桶被提起時,水桶位置發(fā)生了變化,水桶是受力物體,施力物體是人.與此同時,手也受到了向下的拉力,此力是由水桶施加的,也就是人在施力的同時.也受到了力.說明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答案:人(手) 桶 桶 人(手) 例4:有同學說:“物體沿直線運動,每分鐘通過的路程都是100 m,則必為勻速直線運動.”這句話對嗎? 分析:“快慢不變,經過路線是直線的運動,叫做勻速直線運動.”何為“快慢不變”呢?也就是在相等的時間內通過的路程都相等,這里可以把時間分割為1小時、1分鐘、1秒鐘等.每個1小時、1分鐘、1秒鐘都是相等的時間,甚至每個十分之一秒、百分之一秒等等都是“相等的時間”.物體如果做勻速直線運動,那么這個“相等的時間”顯然不是指某一種特定分割法的“相等的時間”,而是指任何一種分隔方式的“相等的時間”,也就是說,做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不僅每小時、每分鐘通過的路程要相等,而且每秒鐘、每十分之一秒鐘等通過的路程都必須相等. 所以,一個做直線運動的物體,每分鐘通過的路程是100 m,那么這個物體有可能做勻速直線運動,而并非一定做勻速直線運動.因為它雖然每分鐘經過的路程都相等,但不見得每秒鐘通過的路程也相等. 可見,判斷一個物體的運動是不是勻速直線運動,不能只看某一種分隔法的相等時間內通過的路程是否相等,而且要看是否在任何相等的時間內物體通過的路程都相等. 例5:王師傅用一把刻度尺測量一木板的長度所測量結果是3.568m那么,這塊木板的長度的準確值是多少?估計值是多少?所用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是多少?測量的結果精確到多少? 分析:此類問題應根據(jù)測量結果,運用逆向思維來分析.根據(jù)測量記錄的要求,測量結果的最后一位是估讀的,3.568m的最后一位是0.008m,即0.8cm,所以估計值是0.8cm.而估計值以前的數(shù)值均為準確值,所以3.56 m即356 cm為準確值.從右起倒數(shù)第二位數(shù)字所在單位就是所用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故這把尺的最小刻度值是1 cm.由于測量所能達到的精確程度是由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決定的,因此,這個測量結果精確到1 cm 答案:356 cm 0.8 cm 1 cm 1 cm 例6:工人用鏟子向爐膛內送煤,鏟子并不進入爐膛,而煤卻能飛進爐膛,這是為什么? 分析:先確定以煤為研究對象.然后分析煤原來的運動狀態(tài),接著分析送煤過程中發(fā)生了什么變化,最后由于慣性,煤離開鏟子后要保持原來的狀態(tài)而飛進爐膛. 答案:工人用鏟子向爐膛送煤時,鏟子和煤都向前運動,當它們到達膛口前時,鏟子停止了運動,而鏟子上的煤由于慣性要保持原來向前運動的狀態(tài),而離開鏟子飛進爐膛. 例7:在一次工程爆破中,用了一條96 cm長的導火索來使裝在鉆孔里的炸藥爆炸,導火索燃燒的速度是0.8cm/s,點火者點著導火索以后,以5 m/s的速度跑開.他能不能在爆炸前跑到離爆炸點500 m的安全地區(qū)? 分析:要解決這個問題,可以通過比較時間、路程和速度的多種方法求解.導火索的燃燒和點火者的跑動具有等時性.此題有多種解法.一題多解有利于同學們思維能力的提高. 已知:v1=0.8 cm/s v2=5 m/s s1=96 cm s2=500 m 解法一:比較運動時間(求t1=? t2=?) 由v=s/t得t1=s1/v1=96 cm/O.8 cm/s=120s t2=s2/v2=500 m/5 mis=100 s 因為t1>t2 所以人能跑到安全區(qū). 解法二:比較需要導火索長度和實際導火索的長度(求s1′) 由v=s/t得t1′=t2=s2/v2=500 m/5 m/s=100 s s1′=v1t1′=0.8 cm/s100 s=80 cm. 因為s1′-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運動和力 2019-2020年九年級物理全冊運動和力復習教案 新人教版 2019 2020 九年級 物理 運動 復習 教案 新人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www.hcyjhs8.com/p-32838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