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化學一輪綜合復習第7章化學反應速率和化學平衡練習(打包4套).zip
2019年高考化學一輪綜合復習第7章化學反應速率和化學平衡練習(打包4套).zip,2019,年高,化學,一輪,綜合,復習,化學反應,速率,化學平衡,練習,打包
課時1 化學反應速率及其影響因素
課時跟蹤訓練
一、選擇題
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催化劑是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本質因素
B.當反應體系容積不變時,減小反應物的量肯定能降低反應速率
C.可逆反應達到反應限度時,化學反應速率為0
D.化學反應速率可用單位時間內反應物的濃度變化量來表示
解析 A項,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本質因素是反應物的性質,A錯;B項,如果反應物是固體或液體,減小反應物的量不會影響反應速率,B錯;C項,達到反應限度時,正、逆反應速率相等,但不為零,C錯。
答案 D
2.下列措施能明顯增大原反應的化學反應速率的是( )
A.Na與水反應時增大水的用量
B.將稀H2SO4改為98%的濃H2SO4與Zn反應制取H2
C.在H2SO4與NaOH兩溶液反應時,增大壓強
D.恒溫、恒容條件下,在工業(yè)合成氨反應中,增加氮氣的量
解析 水為純液體,增大水的用量,濃度不變,反應速率不變,A選項錯誤;將稀H2SO4改為98%的濃H2SO4與Zn反應,生成的是二氧化硫氣體,不是氫氣,B選項錯誤;反應在溶液中進行,沒有氣體生成,增大壓強,反應速率基本不變,C選項錯誤;恒溫、恒容條件下,在工業(yè)合成氨反應中,增加氮氣的量,反應物濃度增大,則反應速率增大,D選項正確。
答案 D
3.一定量的鋅粒與足量稀硫酸反應,向反應混合液中加入某些物質,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加入少量水,產生H2速率減小,H2體積減小
B.加入NH4HSO4固體,產生H2速率不變,H2體積不變
C.加入CH3COONa固體,產生H2速率減小,H2體積不變
D.滴加少量CuSO4溶液,產生H2速率變大,H2體積不變
解析 加入少量水,減小了H+的濃度,鋅粒的物質的量不變,則v(H2)減小,生成H2體積不變,故A錯誤;加入NH4HSO4固體,增大了H+的濃度,鋅粒的物質的量不變,則反應速率加快,生成H2體積不變,故B錯誤;加入CH3COONa固體,結合生成醋酸,減小了H+的濃度,鋅粒的物質的量不變,則v(H2)減小,生成H2體積不變,故C正確;滴加少量CuSO4溶液,構成Cu-Zn原電池,反應速率加快,鋅粒的物質的量減少,則v(H2)增大,生成H2量減少,故D錯誤。
答案 C
4.反應A(g)+3B(g)===2C(g)+2D(g)在四種不同情況下的反應速率如下,其中表示反應速率最快的是( )
A.v(A)=0.15 mol·L-1·min-1
B.v(B)=0.01 mol·L-1·s-1
C.v(C)=0.40 mol·L-1·min-1
D.v(D)=0.45 mol·L-1·min-1
解析 對同一化學反應而言,可以用不同的物質表示其速率,比較化學反應進行的快慢時需用同一種物質表示不同條件下的反應速率,其計算依據是不同物質表示的反應速率之比等于各物質的化學計量數之比。根據v(A)∶v(B)∶v(C)∶v(D)=1∶3∶2∶2,轉化為用A的濃度變化表示的反應速率為A項:v(A)=0.15 mol·L-1·min-1;B項:v(A)=0.20 mol·L-1·min-1;C項:v(A)=0.20 mol·L-1·min-1;D項:v(A)=0.225 mol·L-1·min-1。故選D。
答案 D
5.(2016·東城區(qū)期末)在2CH4(g)+2NH3(g)+3O2(g)===2HCN(g)+6H2O(g)反應中,已知v(HCN)=n mol·L-1·min-1,且v(O2)=m mol·L-1·min-1,則m與n的關系正確的是( )
A.m=1/2n B.m=2/3n
C.m=3/2n D.m=2n
解析 已知:v(HCN)=n mol·L-1·min-1,v(O2)=m mol·L-1·min-1,反應速率之比等于對應計量數之比,故n∶m=2∶3,即m=3/2n。
答案 C
6.(2016·哈師大附中月考)一定條件下,向2 L密閉容器中加入2 mol N2和10 mol H2,發(fā)生反應N2(g)+3H2(g)2NH3(g),2 min時測得剩余N2為1 mol,下列化學反應速率表示不正確的是( )
A.v(N2)=0.25 mol·L-1·min-1
B.v(H2)=0.75 mol·L-1·min-1
C.v(NH3)=1 mol·L-1·min-1
D.v(NH3)=0.5 mol·L-1·min-1
解析 一定條件下,向2 L密閉容器中加入2 mol N2和10 mol H2,2 min時測得剩余N2為1 mol,故2 min內以N2表示的反應速率v(N2)===0.25 mol·L-1·min-1,A項正確;由于反應速率之比等于化學計量數之比,故v(H2)=3v(N2)=3×0.25 mol·L-1·min-1=0.75 mol·L-1·min-1,B項正確;v(NH3)=2v(N2)=2×0.25 mol·L-1·min-1=0.5 mol·L-1·min-1,C項錯誤,D項正確。
答案 C
7.(2017·山東濟寧中學模擬)一定條件下,在容積固定的某密閉容器中發(fā)生反應N2+3H22NH3。在10 s內N2的濃度由5 mol/L降至4 mol/L,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用NH3表示的化學反應速率為0.1 mol/(L·s)
B.使用合適的催化劑,可以加快該反應的速率
C.增加H2的濃度或降低溫度都會加快該反應的速率
D.反應足夠長時間,N2、H2中至少有一種物質濃度降為零
解析 根據題意v(N2)=0.1 mol/(L·s),則v(NH3)=0.2 mol/(L·s),A項錯誤;使用合適催化劑能加快合成氨的反應速率,B項正確;降低溫度,反應速率減慢,C項錯誤;N2、H2合成氨的反應為可逆反應,延長反應時間不能改變平衡狀態(tài),N2、H2的濃度不可能降為0,D項錯誤。
答案 B
8.對于合成氨反應,達到平衡后,以下分析正確的是( )
A.升高溫度,對正反應的反應速率影響更大
B.增大壓強,對正反應的反應速率影響更大
C.減小反應物濃度,對逆反應的反應速率影響更大
D.加入催化劑,對逆反應的反應速率影響更大
解析 A項,合成氨反應的正反應是放熱反應,升高溫度,正反應、逆反應的反應速率都增大,但是溫度對吸熱反應的速率影響更大,所以對該反應來說,對逆反應速率影響更大,錯誤;B項,合成氨的正反應是氣體體積減小的反應,增大壓強,對正反應的反應速率影響更大,正反應速率大于逆反應速率,所以平衡正向移動,正確;C項,減小反應物濃度,使正反應的速率減小,由于生成物的濃度沒有變化,所以逆反應速率不變,逆反應速率大于正反應速率,所以化學平衡逆向移動,錯誤;D項,加入催化劑,使正反應、逆反應速率改變的倍數相同,正反應、逆反應速率相同,化學平衡不發(fā)生移動,錯誤。
答案 B
9.用表面積完全相同的金屬分別進行下列實驗,其中產生H2的速率最快的是( )
A
B
C
D
金屬
Zn
純鐵
Zn(內含少量銅)
銅
鹽酸
40 mL3 mol·L-1
10 mL3 mol·L-1
10 mL3 mol·L-1
20 mL6 mol·L-1
解析 鋅比鐵活潑,排除B;當鋅中含有銅時,可組成原電池,加快反應速率,排除A;銅不能與鹽酸反應,排除D。
答案 C
10.一定溫度下,在某密閉容器中發(fā)生反應:2HI(g)H2(g)+I2(g) ΔH>0,若15 s內c(HI)由0.1 mol·L-1降到0.07 mol·L-1,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0~15 s內用I2表示的平均反應速率為v(I2)=0.002 mol·L-1·s-1
B.c(HI)由0.07 mol·L-1降到0.05 mol·L-1所需的反應時間小于10 s
C.升高溫度正反應速率加快,逆反應速率減慢
D.減小反應體系的體積,化學反應速率加快
解析 0~15 s內,v(I2)=v(HI)=×=0.001 mol·L-1·s-1,A項錯誤;隨著反應的進行,c(HI)減小,v(HI)減小,故c(HI)由0.07 mol·L-1降到0.05 mol·L-1所需時間大于10 s,B項錯誤;升高溫度,正、逆反應速率均增大,C項錯誤;減小反應體系的體積,壓強增大,反應速率加快,D項正確。
答案 D
11.NaHSO3溶液在不同溫度下均可被過量KIO3氧化,當NaHSO3完全消耗即有I2析出,依據I2析出所需時間可以求得NaHSO3的反應速率。將濃度均為0.020 mol·L-1的NaHSO3溶液(含少量淀粉)10.0 mL、KIO3(過量)酸性溶液40.0 mL混合,記錄10~55 ℃間溶液變藍時間,55 ℃時未觀察到溶液變藍,實驗結果如下圖。據圖分析,下列判斷不正確的是( )
A.40 ℃之前與40 ℃之后溶液變藍的時間隨溫度的變化趨勢相反
B.圖中b、c兩點對應的NaHSO3反應速率相等
C.圖中a點對應的NaHSO3反應速率為5.0×10-5 mol·L-1·s-1
D.溫度高于40 ℃時,淀粉不宜用作該實驗的指示劑
解析 由題給圖像可知,溫度低于40 ℃時,溫度升高,溶液變藍的時間變短,但溫度高于40 ℃時情況相反,A項正確;因為b、c兩點的溫度不同,反應速率不可能相等,B項錯誤;圖中a點,所用的時間為80 s,則NaHSO3的反應速率為:(0.020 mol·L-1×10.0 mL×10-3 L/mL)÷(50 mL×10-3 L/mL)÷(80 s)=5.0×10-5 mol·L-1·s-1,C項正確;由題給條件,55 ℃時未觀察到溶液變藍,所以溫度高于40 ℃,淀粉不宜作該實驗的指示劑,D項正確。
答案 B
12.在一定溫度下,向一個2 L的真空密閉容器中(預先裝入催化劑)通入1 mol N2和3 mol H2,發(fā)生反應:N2+3H22NH3。經過一段時間后,測得容器內壓強是起始的0.9倍,在此時間內,H2平均反應速率為0.1 mol/(L·min),則所經過的時間為( )
A.2 min B.3 min
C.4 min D.5 min
解析 設參加反應的N2的物質的量為x,根據化學方程式:
N2 + 3H2 === 2NH3
起始物質的量(mol) 1 3 0
反應的物質的量(mol) x 3x 2x
測定時物質的量(mol) 1-x 3-3x 2x
反應后總物質的量為:1-x+3-3x+2x=4-2x
根據阿伏加德羅定律的推論:物質的量之比等于壓強之比,列式可得:=,解得:x=0.2 mol。參加反應的H2的物質的量:n(H2)=3x=0.6 mol,可得H2的濃度變化為0.3 mol/L,由v(H2)==0.1 mol/(L·min),故可得反應時間為3 min。
答案 B
二、填空題
13.(2015·南昌檢測)在一定條件下,二氧化硫和氧氣發(fā)生反應:2SO2(g)+O2(g)2SO3(g)。
(1)降低溫度,化學反應速率________(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2)600 ℃時,在一容積為2 L的密閉容器中,將二氧化硫和氧氣混合,在反應進行至10 min和20 min時,分別改變了影響反應的一個條件,反應過程中SO2、O2、SO3物質的量變化如圖所示,前10 min正反應速率逐漸________(填“增大”、“減小”或“不變”);前15 min內用SO3表示平均反應速率為________________。
(3)圖中反應進程,表示正反應速率與逆反應速率相等的時間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據如圖判斷,10 min時改變的反應條件可能是________(填寫編號,下同);20 min時改變的反應條件可能是________。
a.加入催化劑 b.縮小容器容積
c.降低溫度 d.增加O2的物質的量
解析 (1)降低溫度,化學反應速率減小。(2)前10 min隨著反應的不斷進行,反應物SO2和O2的濃度不斷減小,正反應速率減小,前15 min內用SO3表示的平均反應速率為≈1.33×10-3 mol·L-1·min-1。(3)反應過程中SO2、O2、SO3物質的量不隨時間變化的時間段,即15~20 min和25~30 min反應處于平衡狀態(tài)。(4)10~15 min三條曲線的斜率突然增大,說明反應速率突然加快,其原因可能是加入催化劑或縮小容器容積。反應進行至20 min時,曲線發(fā)生的變化是O2的物質的量突然增大,平衡發(fā)生移動,引起SO2、SO3的物質的量隨之發(fā)生變化。
答案 (1)減小
(2)減小 1.33×10-3 mol·L-1·min-1
(3)15~20 min,25~30 min
(4)ab d
14.已知:
+H2(g) ΔH=+124 kJ·mol-1
若反應體系達到平衡后,各物質的濃度在不同條件下(只改變一種條件)的變化狀況如圖所示(第10 min到14 min的濃度變化曲線未表示出):
(1)第2 min反應溫度T(2)與第8 min反應溫度T(8)的高低:T(2)________(填“<”、“>”或“=”)T(8);第10 min時反應改變的條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比較產物苯乙烯在2~3 min、5~6 min和12~13 min時平均反應速率[平均反應速率分別以v(2~3)、v(5~6)、v(12~13)表示]的大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應物乙苯在5~6 min和15~16 min時平均反應速率的大?。簐(5~6)大于v(15~16),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由題圖看出,4 min時各物質濃度不變,4 min后平衡正向移動,8 min時達到平衡,則4 min時改變的條件應為升高溫度,故T(2) v(2~3)=v(12~13)
(3)溫度相同,反應物濃度5~6 min大,化學反應速率大
15.(2017·廣州模擬)在一個容積固定為2 L的密閉容器中,發(fā)生反應:aA(g)+bB(g)pC(g) ΔH=?反應情況記錄如下表:
時間
c(A)/mol·L-1
c(B)/mol·L-1
c(C)/mol·L-1
0 min
1
3
0
第2 min
0.8
2.6
0.4
第4 min
0.4
1.8
1.2
第6 min
0.4
1.8
1.2
第8 min
0.1
2.0
1.8
第9 min
0.05
1.9
0.3
請仔細分析,根據表中數據,回答下列問題:
(1)第2 min到第4 min內A的平均反應速率v(A)=________mol·L-1·min-1。
(2)由表中數據可知反應在第4 min到第6 min時處于平衡狀態(tài),若在第2 min、第6 min、第8 min時分別改變了某一反應條件,則改變的條件分別可能是:
①第2 min________或________;
②第6 min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第8 min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從開始到第4 min建立平衡時反應放出的熱量為235.92 kJ,則該反應的ΔH=________。
解析 (1)v(A)= =0.2 mol·L-1·min-1。
(2)①從2 min~4 min來看,A、B、C的濃度變化量比前2 min大,說明反應速率加快了,故2 min時改變的條件可能為使用催化劑或升高溫度。②第6 min改變條件后,達到第8 min時,作為反應物,A的濃度減少而B的濃度增加,可知改變的條件為增加B的濃度。③從0~2 min來看,A、B、C的濃度變化量分別為0.2 mol·L-1、0.4 mol·L-1、0.4 mol·L-1可知a、b、p分別為1、2、2,從第9 min的數據來看,C的濃度大幅度減小,而A、B濃度也減小,且減小量與化學方程式中化學計量數成正比,可知第8 min改變的條件為減小C的濃度。
(3)從開始到第4 min消耗A 1.2 mol,共放出熱量235.92 kJ,故每消耗1 mol A放出熱量:=196.6 kJ·mol-1,由(2)的分析可知A的化學計量數為1,故該反應的ΔH=-196.6 kJ·mol-1。
答案 (1)0.2
(2)①使用催化劑 升高溫度?、谠黾覤的濃度 ③減小C的濃度
(3)-196.6 kJ·mol-1
- 8 -
課時2 化學平衡狀態(tài)及其移動
課時跟蹤訓練
一、選擇題
1.下列關于化學平衡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一個可逆反應達到的平衡狀態(tài)就是這個反應在該條件下所能達到的限度
B.當一個可逆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時,正反應速率和逆反應速率相等都等于0
C.平衡狀態(tài)是一種靜止的狀態(tài),因為反應物和生成物的濃度已經不再改變
D.化學平衡不可以通過改變條件而改變
解析 可逆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后,雖v(正)=v(逆),但均不為0,是動態(tài)平衡,B、C錯;通過改變影響化學平衡移動的條件可以改變化學反應的限度,D錯。
答案 A
2.在密閉容器中,一定條件下,進行如下反應:NO(g)+CO(g)N2(g)+CO2(g);ΔH=-373.2 kJ/mol,達到平衡后,為提高該反應的速率和NO的轉化率,采取的正確措施是( )
A.加催化劑同時升高溫度
B.加催化劑同時增大壓強
C.升高溫度同時充入N2
D.降低溫度同時增大壓強
解析 結合該反應的特點,提高反應速率的措施有升高溫度、增大壓強、使用催化劑;提高NO的轉化率(平衡正方向移動)的措施有降低溫度、增大壓強。
答案 B
3.在一定條件下,合成氨反應N2(g)+3H2(g)2NH3(g) ΔH=-92.4 kJ·mol-1,反應達到平衡后,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升高溫度,正反應速率加快,逆反應速率減小,平衡正向移動
B.增大壓強,平衡正向移動
C.減小反應物濃度,平衡正向移動
D.加入催化劑,對逆反應的反應速率影響更大,平衡正向移動
解析 升高溫度,正、逆反應速率均增大,由于合成氨反應是放熱反應,升高溫度,平衡逆向移動,A項錯誤;該反應是反應后氣體分子總數減小的反應,增大壓強,平衡正向移動;減小反應物濃度,平衡逆向移動,C項錯誤;加入催化劑,同等程度地增大正、逆反應的反應速率,平衡不移動,D項錯誤。
答案 B
4.(2017·合肥一檢)在一定溫度下的定容密閉容器中,發(fā)生反應:2NO2(g)N2O4(g)。當下列所給有關量不再變化時,不能表明該反應已達平衡狀態(tài)的是( )
A.混合氣體的壓強
B.混合氣體的密度
C.混合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
D.
解析 該反應在恒溫、恒容條件下進行,氣體物質的質量不變,密度始終保持不變,與反應是否達到平衡狀態(tài)無關,B項符合題意;該反應為氣體分子數減小的反應,反應過程中氣體總物質的量減小,壓強減小,當壓強不變時,說明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A項不符合題意;反應過程中氣體總質量不變,氣體總物質的量減小,混合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增大,當混合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不變時,說明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C項,不符合題意;=Qc,Qc表示濃度商,當濃度商保持不變時,說明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D項不符合題意。
答案 B
5.汽車凈化的主要原理為2NO(g)+2CO(g)2CO2(g)+N2(g) ΔH<0。若該反應在絕熱、恒容的密閉體系中進行,下列示意圖正確且說明反應在進行到t1時刻達到平衡狀態(tài)的是( )
解析 由于是絕熱,恒容密閉體系,隨著反應的進行,體系的溫度升高,K不斷減小,當K不變時,即溫度保持不變,該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
答案 B
6.CO和NO都是汽車尾氣中的有害物質,它們之間能緩慢地發(fā)生如下反應:2NO(g)+2CO(g)N2(g)+2CO2(g)
ΔH<0,現利用此反應,擬設計一種環(huán)保裝置,用來消除汽車尾氣對大氣的污染,下列設計方案可以提高尾氣處理效率的是( )
①選用適當的催化劑?、谔岣哐b置溫度?、劢档脱b置的壓強 ④裝置中放入堿石灰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解析?、龠x用適當催化劑雖不能提高反應物的轉化率,但能加快反應速率,正確;②因為該反應的正反應為放熱反應,所以升高溫度,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錯誤;③該反應的正反應為氣體體積減小的反應,因此降低壓強,能使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錯誤;④裝置中放入堿石灰能吸收CO2,使CO2的濃度降低,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正確。
答案 C
7.如圖所示,三個燒瓶中分別充滿NO2氣體并分別放置在盛有下列物質的燒杯(燒杯內有水)中:
在(1)中加入CaO,在(2)中不加其他任何物質,在(3)中加入NH4Cl晶體,發(fā)現(1)中紅棕色變深,(3)中紅棕色變淺。
[已知反應2NO2(紅棕色)N2O4(無色)]
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2NO2N2O4是放熱反應
B.NH4Cl溶于水時放出熱量
C.燒瓶(1)中平衡混合氣體的相對分子質量增大
D.燒瓶(3)中氣體的壓強增大
解析 加CaO的燒杯(1)中溫度升高,(1)中紅棕色變深,說明平衡逆向移動,平衡混合氣體的相對分子質量減?。?3)中紅棕色變淺,說明平衡正向移動,氣體的壓強減小,加NH4Cl晶體的燒杯(3)中溫度降低,由此可說明2NO2N2O4是放熱反應,NH4Cl溶于水時吸收熱量。
答案 A
8.相同溫度下,有相同容積的甲、乙兩容器,甲容器中充入1 g N2和1 g H2,乙容器中充入2 g N2和2 g H2。下列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A.化學反應速率:乙>甲
B.平衡后N2的濃度:乙>甲
C.H2的轉化率:乙>甲
D.平衡混合氣中H2的體積分數:乙>甲
解析 容器中發(fā)生的反應為N2(g)+3H2(g)2NH3(g)。相同容積的容器中充入不同量的反應物,乙容器中壓強大,化學反應速率:乙>甲,A正確;根據勒夏特列原理可知,平衡時乙容器中N2的濃度應大于甲容器,但會小于甲容器中N2濃度的2倍,B正確;乙容器中壓強較大,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所以H2的轉化率:乙>甲,C正確;平衡混合氣中H2的體積分數:乙<甲,D錯誤。
答案 D
9.(2016·龍巖模擬)利用下列反應可以將粗鎳轉化為純度達99.9%的高純鎳。
反應一:Ni(粗,s)+4CO(g) Ni(CO)4(g) ΔH<0
反應二:Ni(CO)4(g)Ni(純,s)+4CO(g) ΔH>0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對于反應一,適當增大壓強,有利于Ni(CO)4的生成
B.提純過程中,CO氣體可循環(huán)使用
C.升高溫度,反應一的反應速率減小,反應二的反應速率增大
D.對于反應二,在180~200 ℃,溫度越高,Ni(CO)4(g)的轉化率越高
解析 反應一的正反應是體積減小的反應,增大壓強,平衡右移,有利于Ni(CO)4的生成,A正確;反應一以CO為原料,反應二產生CO,故其可以循環(huán)使用,B正確;升高溫度,反應一和反應二的反應速率都增大,C不正確;反應二的正反應是吸熱反應,在180~200 ℃,溫度越高,反應進行程度越大,Ni(CO)4(g)的轉化率越高,D正確。
答案 C
10.恒溫恒壓下,在容積可變的密閉容器中,反應2NO2(g)N2O4(g)達到平衡后,再向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NO2,又達到平衡時,N2O4的體積分數( )
A.不變 B.增大
C.減小 D.無法判斷
解析 恒溫恒壓下,平衡后充入NO2,由于反應物僅有一種,所以新平衡與原平衡是等效平衡,N2O4的體積分數不變。
答案 A
11.(2016·煙臺檢測)在恒溫、恒容下,有反應2A(g)+2B(g)C(g)+3D(g),現從兩條途徑分別建立平衡。途徑Ⅰ:A、B的起始濃度均為2 mol·L-1;途徑Ⅱ:C、D的起始濃度分別為2 mol·L-1和6 mol·L-1。以下敘述正確的是( )
A.達到平衡時,途徑Ⅰ的反應速率等于途徑Ⅱ的反應速率
B.達到平衡時,途徑Ⅰ所得混合氣體的壓強等于途徑Ⅱ所得混合氣體的壓強
C.兩途徑最終達到平衡時,體系內各組分的百分含量相同
D.兩途徑最終達到平衡時,體系內各組分的百分含量不相同
解析 反應2A(g)+2B(g)C(g)+3D(g)可知,反應前后氣體的化學計量數相等,壓強對平衡移動沒有影響,當滿足Ⅱ所加物質完全轉化為A、B時,與Ⅰ物質的量比值相等。Ⅱ途徑達到平衡時濃度大,壓強大,反應速率應較大,A錯誤;Ⅱ途徑達到平衡時濃度大,壓強大,反應速率應較大,故B錯誤;Ⅰ、Ⅱ兩途徑最終達到相同平衡狀態(tài),體系內混合氣的百分組成相同,C正確;兩種途徑平衡狀態(tài)相同,各物質的含量相同,則體系內混合氣的百分組成相同,D錯誤。
答案 C
12.(益陽市三模)已知:CO(g)+H2O(g)CO2(g)+H2(g) ΔH=-41 kJ·mol-1。相同溫度下,在體積相同的兩個恒溫密閉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反應物發(fā)生反應。
相關數據如下:
容器
編號
起始時各物質的物質的量/mol
達平衡過程體系的能量變化
CO
H2O
CO2
H2O
①
1
4
0
0
放出熱量:32.8 kJ
②
0
0
1
4
熱量變化:Q
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容器①中反應達平衡時,CO的轉化率為80%
B.容器①中CO的轉化率等于容器②中CO2的轉化率
C.容器①中CO反應速率等于H2O的反應速率
D.平衡時,兩容器中CO2的濃度相等
解析 由反應方程式知,當消耗1 mol CO時放出的熱量為41 kJ,當放出的熱量為32.8 kJ時,消耗0.8 mol CO,其轉化率為80%,A正確;容器①中,該反應的平衡常數K1=0.8×0.8÷(0.2×3.2)=1,設容器②中反應達到平衡時消耗x mol CO2,則K2=x2/(1-x)(4-x)=1/K1,解得x=0.8,此時CO2的轉化率為80%,B正確;由化學反應速率之比等于其化學計量數之比知C正確;因平衡時容器①中CO2為0.8 mol,容器②中為0.2 mol,D錯誤。
答案 D
二、填空題
13.(大連雙基測試)在密閉容器中發(fā)生反應CO(g)+H2O(g)CO2(g)+H2(g) ΔH<0,該反應達到平衡后,測得如下數據。
實驗
序號
溫度(℃)
初始CO濃
度(mol·L-1)
初始H2O濃
度(mol·L-1)
CO的平衡
轉化率
1
110
1
1
50%
2
100
1
1
x
3
110
0.8
y
60%
(1)實驗1中,10 h后達到平衡,H2的平均反應速率為________mol·L-1·h-1。在此實驗的平衡體系中,再加入0.5 mol CO和0.5 mol H2,平衡將________移動(“向左”、“向右”、“不”或“無法確定”)。
(2)實驗2中,x的值________(填序號)。
A.等于50% B.大于50%
C.小于50% D.無法確定
(3)實驗3中的y值為________。
(4)在100 ℃條件下,能說明該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的是________。
A.壓強不再變化
B.生成H2O的速率和消耗H2速率相等時
C.混合氣體的密度不變
D.H2的質量不再變化
解析 (1)根據反應速率的公式可得v(CO)=1 mol·L-1×50%/10 h=0.05 mol·L-1·h-1,再根據速率比等于系數比,v(H2)=v(CO)=0.05 mol·L-1·h-1。在該平衡體系中同時改變了反應物的生成物濃度,并且變化量一致,則Qc=K,故平衡不移動。(2)從題給信息可知,該反應的正反應為放熱反應,溫度降低,平衡正向移動,故CO的平衡轉化率增大,所以選B。(3)通過反應1可知在110 ℃時,該反應的K==1,溫度一定,K一定,在反應3中,K==1,求得y=1.2。(4)反應前后壓強始終不變,A錯誤;生成H2O的速率和消耗H2的速率為同一反應方向,B錯誤;混合氣體的密度始終不變,C錯誤;H2的質量不再變化,說明反應達到平衡,D正確。
答案 (1)0.05 不 (2)B (3)1.2 (4)D
14.運用化學反應原理研究化學反應有重要意義。
(1)硫酸生產中,SO2催化氧化生成SO3:2SO2(g)+O2(g)2SO3(g),混合體系中SO3的百分含量和溫度的關系如圖1所示(曲線上任何一點都表示平衡狀態(tài))。
①若在恒溫、恒壓條件下向上述平衡體系中通入氦氣,平衡________(填“向左”“向右”或“不”)移動。
②若反應進行到狀態(tài)D時,v正________(填“>”“<”或“=”)v逆。
(2)課本里介紹的合成氨技術叫哈伯法:N2(g)+3H2(g)2NH3(g) ΔH<0,應用此法反應達到平衡時反應物的轉化率不高。
①能使該反應的反應速率增大,且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的措施是________(填編號)。
A.使用更高效的催化劑
B.升高溫度
C.及時分離出氨氣
D.充入氮氣,增大氮氣的濃度(保持容器體積不變)
②若在某溫度下,2 L的密閉容器中發(fā)生合成氨的反應,圖2表示N2的物質的量隨時間的變化曲線。用H2表示0~10 min內該反應的平均速率v(H2)=________。從第11 min起,壓縮容器的體積為1 L,則n(N2)的變化曲線為________(填編號)。
解析 (1)①恒壓條件下向題述平衡體系中通入氦氣,則反應器的體積會增大,各物質的濃度會減小,平衡會向氣體分子數增大的方向(向左)移動。②反應進行到狀態(tài)D時沒有達到平衡,需要反應向右進行,增加SO3的量,所以v正>v逆。(2)①該反應是一個氣體分子數減小的放熱反應,升高溫度,平衡逆向移動;分離出氨氣,平衡雖然正向移動,但反應速率減??;充入氮氣,平衡正向移動且反應速率增大。②0~10 min時,N2從0.6 mol減少到0.2 mol,變化量為0.4 mol,則H2的變化量為1.2 mol,v(H2)=1.2 mol÷2 L÷10 min=0.06 mol·L-1·min-1。平衡時壓縮容器的體積,氣體的壓強增大,平衡正向移動,N2的物質的量在原有基礎上減小,圖線d符合題意。
答案 (1)①向左?、? (2)①D ②0.06 mol·L-1·min-1 d
15.工業(yè)生產硝酸銨的流程如下圖所示:
請回答下列問題:
(1)已知:N2(g)+3H2(g)2NH3(g) ΔH=-92.4 kJ· mol-1。
①在500 ℃、2.02×107 Pa和鐵催化條件下向一密閉容器中充入1 mol N2和3 mol H2,充分反應后,放出的熱量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92.4 kJ。
②為提高H2的轉化率,實際生產中宜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填字母)。
A.降低溫度
B.最適合催化劑活性的適當高溫
C.適當增大壓強
D.減小壓強
E.循環(huán)利用和不斷補充氮氣
F.及時移出氨
(2)該流程中鉑—銠合金網上的氧化還原反應為4NH3(g)+5O2(g)4NO(g)+6H2O(g)。
①已知鉑—銠合金網未預熱也會發(fā)熱,則隨著溫度升高,該反應的化學平衡常數K________(填“增大”、“減小”或“不變”),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其他條件不變,則下列圖像正確的是________(填字母)。
解析 (1)①合成氨反應屬于可逆反應,不可能進行到底,該條件下反應放出的熱量小于92.4 kJ。②降低溫度平衡正向移動,但反應速率降低,不適宜實際生產;升高溫度、減小壓強平衡逆向移動;適當增大壓強既加快反應速率又使平衡正向移動;循環(huán)利用和不斷補充氮氣既加快反應速率又使平衡正向移動;及時移出氨減小了生成物濃度,使得平衡正向移動。(2)②因為該反應的正反應是放熱反應,溫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動,H2O的含量減少,D錯誤;壓強增大,反應速率加快,達到平衡所需時間縮短,同時壓強增大平衡逆向移動,NO的產率減小,NH3的轉化率減小,A、C正確;催化劑對平衡沒有影響,但能加快反應速率,使達到平衡所需時間縮短,B正確。
答案 (1)①小于?、贑EF
(2)①減小 氨的催化氧化反應是放熱反應,升高溫度,平衡逆向移動,K會減小 ②ABC
- 9 -
課時3 化學平衡常數 化學反應進行的方向
課時跟蹤訓練
一、選擇題
1.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焓變是一個與反應能否自發(fā)進行有關的因素,多數能自發(fā)進行的反應是放熱反應
B.在同一條件下不同物質有不同的熵值,其體系的混亂程度越大,熵值越大
C.一個反應能否自發(fā)進行取決于該反應是放熱還是吸熱
D.一個反應能否自發(fā)進行,與焓變和熵變的共同影響有關
解析 一個反應能否自發(fā)進行,與焓變和熵變的共同影響有關。
答案 C
2.下列關于平衡常數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在平衡常數表達式中,反應物濃度用起始濃度,生成物濃度用平衡濃度
B.在任何條件下,化學平衡常數是一個恒定值
C.平衡常數的大小與溫度、濃度、壓強、催化劑等無關
D.從平衡常數的大小可以推斷一個反應進行的程度
解析 在平衡常數表達式中,反應物及生成物濃度均為達到化學平衡時的濃度;在溫度一定時,對一個確定化學計量數的可逆反應,化學平衡常數是一個恒定值,其大小只與溫度有關,與其他外界條件無關,平衡常數的大小反映了化學反應可能進行的程度。
答案 D
3.反應H2(g)+I2(g)2HI(g)的平衡常數為K1;反應HI(g)H2(g)+I2(g)的平衡常數為K2,則K1、K2的關系式為(平衡常數為同溫度下的測定值)( )
A.K1=2K2 B.K1=K C.K1= D.K1=K2
解析 K1=c2(HI)/[c(H2)·c(I2)],K2=[c(H2)·c(I2)]/c(HI),K1=。
答案 C
4.某溫下氣體反應達到化學平衡,平衡常數K=c(A)·c2(B)/[c2(E)·c(F)],恒容時,若溫度適當降低,F的濃度增加,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增大c(A)、c(B),K增大
B.降低溫度,正反應速率增大
C.該反應的焓變?yōu)樨撝?
D.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E(g)+F(g)A(g)+2B(g)
解析 平衡常數K只隨溫度的變化而變化,與濃度變化無關,A錯;降低溫度,正、逆反應速率均減小,B錯;降溫時,F的濃度增大,說明平衡逆向移動,正反應是吸熱反應,則焓變?yōu)檎担珻錯;根據化學平衡常數表達式可知A、B是生成物,E、F為反應物,且對應指數為其化學方程式中物質前的化學計量數,D正確。
答案 D
5.(2016·濟南高三質檢)可逆反應:2SO2+O22SO3達到平衡狀態(tài)時,保持恒溫恒容向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O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K為平衡常數,Q為濃度商)( )
A.Q不變,K變大,O2轉化率增大
B.Q不變,K變大,SO2轉化率減小
C.Q變小,K不變,O2轉化率減小
D.Q增大,K不變,SO2轉化率增大
解析 當可逆反應2SO2+O22SO3達到平衡狀態(tài)時,保持恒溫恒容向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O2,平衡向右進行,但O2轉化率減小,濃度商Q變小,K不變。
答案 C
6.(2016·重慶聯考)放熱反應CO(g)+H2O(g)CO2(g)+H2(g)在溫度t1時達到平衡,c1(CO)=c1(H2O)=1.0 mol·L-1,其平衡常數為K1。升高反應體系的溫度至t2時,反應物的平衡濃度分別為c2(CO)和c2(H2O),平衡常數為K2,則( )
A.K2和K1的單位均為mol·L-1
B.K2>K1
C.c2(CO)=c2(H2O)
D.c1(CO)>c2(CO)
解析 溫度升高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平衡常數為K2KN
C.生成乙烯的速率:v(N)一定大于v(M)
D.當溫度高于250 ℃,升高溫度,催化劑的催化效率降低
解析 升高溫度CO2的平衡轉化率降低,說明平衡逆向移動,則逆反應為吸熱反應,A正確;該反應的正反應是放熱反應,升溫平衡常數減小,B正確;化學反應速率隨溫度的升高而加快,催化劑在250 ℃時催化活性最高,溫度繼續(xù)升高,其催化效率降低,所以v(N)有可能小于v(M),C錯誤,D正確。
答案 C
8.Cl2合成有機物時會產生副產物HCl。利用反應4HCl(g)+O2(g)2Cl2(g)+2H2O(g)可實現氯的循環(huán)利用。如圖是反應溫度對HCl平衡轉化率影響的曲線。當該反應達平衡時,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該反應平衡常數的表達式K=
B.及時分離出H2O,平衡正向移動,這是正反應速率逐漸增大的緣故
C.若向恒容平衡體系內再加入1 mol O2,則達新平衡時,HCl的轉化率增大
D.隨溫度升高,該反應的平衡常數K值會變大
解析 A項錯誤,該反應平衡常數的表達式K=;B項錯誤,分離出H2O,平衡會正向移動,原因是逆反應速率隨c(H2O)的減小而減小,正反應速率大于逆反應速率;C項正確,向恒容平衡體系內再加入1 mol O2,平衡正向移動,使HCl的轉化率增大;D項錯誤,由溫度對HCl平衡轉化率影響的曲線可知,該反應是放熱反應,溫度升高會使平衡逆向移動,平衡常數K值會變小。
答案 C
9.一定溫度下,在一個容積為1 L的密閉容器中,充入1 mol H2(g)和1 mol I2(g),發(fā)生反應H2(g)+I2(g)2HI(g),經充分反應達到平衡后,生成的HI(g)占氣體體積的50%,該溫度下,在另一個容積為2 L的密閉容器中充入1 mol HI(g)發(fā)生反應HI(g)H2(g)+I2(g),則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后一反應的平衡常數為1
B.后一反應的平衡常數為0.5
C.后一反應達到平衡時,H2的平衡濃度為0.25 mol·L-1
D.后一反應達到平衡時,HI(g)的平衡濃度0.5 mol·L-1
解析 前一反應達平衡時c(H2)=c(I2)=0.5 mol·L-1,c(HI)=1 mol·L-1,則平衡常數K1===4,而后一反應的平衡常數K2===0.5,A項錯誤,B項正確;設后一反應達平衡時c(H2)=x mol·L-1,則平衡時c(I2)=x mol·L-1,c(HI)=(0.5-2x) mol·L-1,K2==0.5,解得x=0.125,故平衡時c(H2)=0.125 mol·L-1,c(HI)=0.25 mol·L-1,C項錯誤,D項錯誤。
答案 B
10.某溫度下,反應H2(g)+CO2(g)H2O(g)+CO(g)的平衡常數K=。該溫度下,在甲、乙、丙三個恒容密閉容器中,投入H2(g)和CO2(g),其起始濃度如表所示:
起始濃度
甲
乙
丙
c(H2)/(mol·L-1)
0.010
0.020
0.020
c(CO2)/(mol·L-1)
0.010
0.010
0.020
下列判斷不正確的是( )
A.平衡時,乙中CO2的轉化率大于60%
B.平衡時,甲中和丙中H2的轉化率均是60%
C.平衡時,丙中c(CO2)是甲中的2倍,是0.008 mol·L-1
D.反應開始時,乙中的反應速率最快,甲中的反應速率最慢
解析 設甲容器中,平衡時氫氣的變化濃度為x,則:K==,解得x=0.006 0 mol·L-1,平衡時c(H2)=c(CO2)=0.010-x=0.004 0 mol·L-1,c(H2O)=c(CO)=0.006 0 mol·L-1,α(H2)=×100%=60%。因乙中H2的起始濃度大于甲,故乙平衡相當于是甲平衡正向移動的結果,乙中CO2的轉化率大于60%,A項正確;丙平衡可看作是2個甲平衡合并而成的,又因H2(g)+CO2(g)H2O(g)+CO(g)是平衡不受壓強影響的反應,故丙平衡中物質的轉化率不變,僅各物質的濃度是甲平衡中各物質濃度的2倍,所以B、C項正確;由于三組反應中丙中各物質的濃度最大,甲中各物質的濃度最小,所以丙反應速率最快,甲反應速率最慢,D項錯誤。
答案 D
二、填空題
11.對于可逆反應CO+H2O(g)CO2+H2,回答下列問題:
(1)830 K時,若起始時c(CO)=2 mol·L-1,c(H2O)=3 mol·L-1,平衡時CO的轉化率為60%,水蒸氣的轉化率為________;平衡常數K的值為________。
(2)830 K,若只將起始時c(H2O)改為6 mol·L-1,則水蒸氣的轉化率為____。
(3)若830 K時,起始濃度c(CO)=a mol·L-1,c(H2O)=b mol·L-1,H2的平衡濃度c(H2)=c mol·L-1,則:
①a、b、c之間的關系式是________;
②當a=b時,a=________c。
解析 在以下計算中,各濃度單位均為mol·L-1。
(1)
CO
+
H2O(g)
CO2
+
H2
起始濃度
2
3
0
0
轉化濃度
1.2
1.2
1.2
1.2
平衡濃度
0.8
1.8
1.2
1.2
K==1,α(H2O)=×100%=40%。
(2)設CO的轉化濃度為x
CO
+
H2O(g)
CO2
+
H2
起始濃度
2
6
0
0
轉化濃度
x
x
x
平衡濃度
2-x
6-x
x
x
K==1,解得x=1.5 mol·L-1,則α(H2O)=×100%=25%。
(3)
CO
+
H2O(g)
CO2
+
H2
起始濃度
a
b
0
0
轉化濃度
c
c
c
c
平衡濃度
a-c
b-c
c
c
=1,化簡得c=,因為a=b,所以a=2c。
答案 (1)40% 1 (2)25% (3)①c=?、?
12.無色氣體N2O4是一種強氧化劑,為重要的火箭推進劑之一。N2O4與NO2轉換的熱化學方程式為:N2O4(g)2NO2(g) ΔH=+24.4 kJ/mol。
(1)將一定量N2O4投入固定容積的真空容器中,下述現象能說明反應達到平衡的是________。
a.v正(N2O4)=2v逆(NO2) b.體系顏色不變
c.氣體平均相對分子質量不變 d.氣體密度不變
達到平衡后,保持體積不變升高溫度,再次達到平衡時,混合氣體顏色________(填“變深”、“變淺”或“不變”),判斷理由是_____________。
(2)平衡常數K可用反應體系中氣體物質的分壓表示,即K表達式中用平衡分壓代替平衡濃度,分壓=總壓×物質的量分數[例如:p(NO2)=p總×x(NO2)]。寫出上述反應平衡常數Kp的表達式________(用p總、各氣體物質的量分數x表示);影響Kp的因素為________。
(3)上述反應中,正反應速率v正=k正·p(N2O4),逆反應速率v逆=k逆·p2(NO2),其中k正、k逆為速率常數,則Kp為________(以k正、k逆表示)。若將一定量N2O4投入真空容器中恒溫恒壓分解(溫度的298 K、壓強的100 kPa),已知該條件下,k正=4.8×104 s-1,當N2O4分解10%時,v正=________kPa·s-1。
(4)真空密閉容器中放入一定量N2O4,維持總壓強p0恒定,在溫度為T ℃時,平衡時N2O4分解百分率為α。保持溫度不變,向密閉容器中充入等量N2O4,維持總壓強在2p0條件下分解,則N2O4的平衡分解率的表達式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2v正(N2O4)=v逆(NO2)時,正、逆反應速率相等,反應達到平衡,a項錯誤;體系顏色不變,則NO2的濃度不變,說明反應達到平衡,b項正確;該反應體系全為氣體,氣體質量保持不變,而反應前后氣體分子數不相等,因此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為變量,當平均相對分子質量不變時可以說明反應達到平衡,c項正確;該反應體系全為氣體,氣體質量保持不變,容器容積也保持不變,故氣體密度為一定值,氣體密度不變不能說明反應達到平衡,d項錯誤。正反應為吸熱反應,保持體積不變升高溫度,平衡正向移動,NO2的濃度增大,故混合氣體顏色變深。(2)Kp==,與化學平衡常數K一樣,影響Kp的因素為溫度。(3)Kp=,達到平衡時,v正=v逆,即k正·p(N2O4)=k逆·p2(NO2),=,故Kp=。設起始時N2O4為a mol,當N2O4分解10%時,N2O4為0.9a mol,NO2為0.2a mol,則x(N2O4)==。故v正=k正·p(N2O4)=4.8×104s-1×100 kPa×=3.9×106kPa·s-1。(4)設充入的N2O4的量為n mol,維持總壓強p0恒定,達到平衡時,N2O4的分解百分率為α,則N2O4為n(1-α)mol,NO2為2nα mol,Kp==p0×。維持總壓強2p0恒定,達到平衡時,設N2O4的分解百分率為β,則N2O4為n(1-β)mol,NO2為2nβ mol,Kp==2p0×。根據Kp不變,知p0×=2p0×,解得β=。
答案 (1)bc 變深 正反應是吸熱反應,其他條件不變,溫度升高平衡正向移動,c(NO2)增加,混合氣體顏色加深
(2)(其他合理答案亦可) 溫度
(3) 3.9×106
(4)
13.甲醇是重要的有機化工原料,目前世界甲醇年產量超過2.1×107噸,在能源緊張的今天,甲醇的需求也在增大。甲醇的合成方法是:
(ⅰ)CO(g)+2H2(g)CH3OH(g) ΔH=-90.1 kJ· mol-1
另外:
(ⅱ)2CO(g)+O2(g)===2CO2(g) ΔH=-566.0 kJ· mol-1
(ⅲ)2H2(g)+O2(g)===2H2O(l) ΔH=-572.0 kJ· mol-1
若混合氣體中有二氧化碳存在時,還發(fā)生下列反應:
(ⅳ)CO2(g)+H2(g)CO(g)+H2O(g) ΔH=+41.1 kJ· mol-1
回答下列問題:
(1)甲醇的燃燒熱為________________ kJ· mol-1。
(2)在堿性條件下利用一氯甲烷(CH3Cl)水解也可制備少量的甲醇,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反應在密閉恒容絕熱容器中進行,反應(ⅳ)對合成甲醇反應中CO的轉化率的影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增大 b.減小
c.無影響 d.無法判斷
(4)在恒溫恒容的密閉容器中發(fā)生反應(ⅰ),各物質的濃度如下表:
濃度/mol·L-1
時間/min
c(CO)
c(H2)
c(CH3OH)
0
0.8
1.6
0
2
0.6
x
0.2
4
0.3
0.6
0.5
6
0.3
0.6
0.5
①x=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前2 min內H2的平均反應速率為v(H2)=____________________。該溫度下,反應(ⅰ)的平衡常數K=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反應進行到第2 min時,改變了反應條件,改變的這個條件可能是___(填序號)。
a.使用催化劑 b.降低溫度 c.增加H2的濃度
(5)下圖是溫度、壓強與反應(ⅰ)中CO轉化率的關系:
①由圖像可知,較低溫度時,CO轉化率對________(選填“溫度”或“壓強”)敏感。
②由圖像可知,溫度越低,壓強越大,CO轉化率越高,但實際生產往往采用300~400 ℃和10 MPa的條件,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利用蓋斯定律,熱化學方程式(ⅲ)-(ⅰ)+(ⅱ),得新的熱化學方程式為CH3OH(g)+O2(g)===CO2(g)+2H2O(l) ΔH=-764.9 kJ· mol-1。(2)根據提示知CH3Cl中的Cl原子被羥基取代生成CH3OH。(3)反應(ⅳ)消耗反應(ⅰ)的另外一種反應物氫氣,而且生成反應(ⅰ)的反應物CO,使反應(ⅰ)的CO轉化率降低;但反應(ⅳ)為吸熱反應,使體系溫度降低,反應(ⅰ)正向移動,使反應(ⅰ)中CO的轉化率提高,兩個原因孰輕孰重不得而知,故無法判斷反應(ⅳ)對反應(ⅰ)中CO轉化率的影響。
(4)①,CO(g)+,2H2(g),,CH3OH(g),始態(tài),0.8 mol·L-1,1.6 mol·L-1,,0,2 min,0.6 mol·L-1,1.2 mol·L-1,,0.2 mol·L-1)
②v(H2)=2v(CH3OH)=2×0.2 mol·L-1/2 min=0.2 mol·L-1·min-1。平衡常數K=0.5/(0.62×0.3) L2· mol-2=4.6 L2· mol-2。③2 min到4 min的反應速率大于0到2 min,而降低溫度,反應速率降低,b項錯誤;由表格中的數據可知c項錯誤;故a項使用催化劑是正確的。(5)①由圖像可知,不管壓強多大,只要溫度較低,則轉化率均較高,故轉化率對溫度較敏感。②溫度較低,反應速率慢,不利于甲醇的生成;壓強太大對設備要求高,成本高。
答案 (1)764.9
(2)CH3Cl+NaOH―→CH3OH+NaCl[或CH3Cl+H2OCH3OH+HCl]
(3)d
(4)①1.2 ②0.2 mol·L-1·min-1 4.6 L2· mol-2?、踑
(5)①溫度?、跍囟容^低,反應速率慢;壓強太大,成本高
- 9 -
收藏
編號:4038277
類型:共享資源
大?。?span id="mzebxcnn0" class="font-tahoma">613.62KB
格式:ZIP
上傳時間:2019-12-30
30
積分
- 關 鍵 詞:
-
2019
年高
化學
一輪
綜合
復習
化學反應
速率
化學平衡
練習
打包
- 資源描述:
-
2019年高考化學一輪綜合復習第7章化學反應速率和化學平衡練習(打包4套).zip,2019,年高,化學,一輪,綜合,復習,化學反應,速率,化學平衡,練習,打包
展開閱讀全文
- 溫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3.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5. 裝配圖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