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數(shù)學教案《圖形的拼組》單元教材分析.doc
《一年級數(shù)學教案《圖形的拼組》單元教材分析.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一年級數(shù)學教案《圖形的拼組》單元教材分析.doc(7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一年級數(shù)學教案《圖形的拼組》單元教材分析 義務教育課程實驗教課書(人教版)一年級下冊第27-30頁。 包括三個例題內容: 例1讓學生體會平面圖形的特征。 例2感知平面圖形的關系。 例3通過拼搭活動,感知立體圖形的關系。 二.單元教學目標 1.通過操作活動,使學生體會所學平面圖形的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長方形、正方形邊的特征。 2.通過觀察、操作,使學生初步感知所學圖形之間的關系。 3.培養(yǎng)學生觀察、分析、概括能力及合作交流和初步的創(chuàng)新意識。 三.教材分析 學生生活的世界和所接觸的事物大都與圖形和空間有關,良好的空間觀念是學生數(shù)學素養(yǎng)重要內涵。學生形成了良好的空間觀念,不僅可以從形狀上去認識周圍事物、把握事物的特征,描述事物間的關系,而且也為進一步發(fā)展能力奠定基礎。因此,在《標準》中,空間與圖形是大力加強的內容。根據這一要求,教材一方面安排了圖形的拼組這一單元的教學內容,提供了圖形更為豐富的內容和素材。通過對所學圖形特征及圖形間關系的感知,逐步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另一方面,教材設計了豐富多樣的探索性操作活動,讓學生在各種操作、探索的活動中,觀察、感知、猜測,感受圖形之間的關系與變化的奇妙,激發(fā)學生探索數(shù)學的興趣,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另外教材還根據兒童的已有經驗和興趣特點,設計了大量的觀察、操作、游戲等活動,即那些學生能親自參與又有趣的活動。如長方形紙做圓筒,用三角形拼出美麗圖案等,豐富學生對圖形關系的感知認識,逐步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圖形的拼組這部分內容是在上學期認識物體和圖形的基礎上教學的,通過上學期的學習學生已經能夠辨認和區(qū)別所學的平面圖形(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和立體圖形(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了,那么本單元教學的關鍵是把握好教學要求,既不能在上學期的基礎上簡單重復,又不能拔高教學要求。 1、認識物體和圖形與圖形的拼組兩個單元不同的教學要求: (1)認識物體和圖形:一年級上冊:直觀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等平面圖形和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等立體圖形。其中教材中也有拼擺,但只是用所學的圖形的形狀拼搭一些有趣的圖案和事物,使學生加深對所學圖形的認識,從中感受數(shù)學學習的樂趣,同時體會圖形的顯著特征。如,知道球、圓柱容易滾動,長方體、正方體不容易滾動等。 (2)圖形的拼組:一年級下冊:目的是讓學生通過擺、拼、剪等一些操作活動讓學生初步體會平面圖形(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的一些特征,如,知道正方形的四條邊都相等,長方形的對邊相等,三角形由三條邊組成等。并感知平面圖形間和立體圖形間以及平面圖形與立體圖形間的一些關系。在這里,長方形、正方形角的特征,長方體、正方體面、棱、頂點的特征是不要求學生掌握的。因此,這塊內容的教學重、難點就是初步感知所學圖形之間的關系。 2、教材編排呈現(xiàn)特點 (1)教材編排體現(xiàn)了數(shù)學與現(xiàn)實生活的聯(lián)系。 例1體會平面圖形的特征,教材通過一張長方形紙和一張正方形紙,讓學生沿所標虛線折一折,體會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從而使學生了解到長方形的對邊相等,正方形的四條邊都相等。在此基礎上,用一張長方形紙做出一個風車。這些都和生活貼近,它們與其說是數(shù)學知識,不如說是生活中的手工活動。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既體會了平面圖形的特征,又看到了它們之間的關系。如把長方形紙折成正方形紙利用了正方形四邊相等的特征;把正方形剪成四個三角形時,看到了三角形和正方形的關系;轉動風車時,又看到了風車所轉動的路徑是一個圓。教材這樣編排,我認為一方面讓學生感受到數(shù)學與現(xiàn)實的密切聯(lián)系,知道數(shù)學知識就在身邊,對數(shù)學產生親切感;另一方面,也激發(fā)了學生對數(shù)學的興趣。 (2)教材在編排上具有開放性和創(chuàng)造性的特點。 比如例2是一個拼組活動,這里提供的是一個讓學生體會平面圖形關系的思路,具體活動時,可以放手讓學生自己拼。拼完后交流一下拼的情況,說一說用了幾個什么圖形拼成了一個什么圖形。例3也是一個拼組活動,但拼組的是立體圖形,其意圖和例2一樣。這些開放的特點,為我們教師靈活組織教學和學生創(chuàng)造性學習實踐開拓了廣闊的天地。 再比如,練習六的第1題,給了兩種顏色的大小相同的一些三角形,讓學生按自己的興趣,發(fā)揮想象力來拼組一些圖形。學生可以創(chuàng)造出許多我們想不到的美麗圖案。這里,學生不僅有了學習的興趣,還感受到了幾何美、數(shù)學美。像這樣的題,都具有開放性和創(chuàng)造性的特點。 (3)教材中安排了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給了學生充分的學習自主權。 教科書第27-30頁中很多地方,如例2、例3的拼組活動、練習六的第1題、最后的折紙飛機手工活動等都給學生自主實踐的機會??梢哉f這些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使學生得到了充分的自由,成了名副其實的學習的主人。 四.教學建議 以下提出的各項教學建議,屬不成熟個人意見,僅供參考和借鑒。 (1)應盡量采用合作學習的方式,讓學生在與他人的合作中獲得好的情感體驗。 圖形的拼組這一單元是學生非常感興趣的,再加上學生在生活中已經有了一些初步經驗,所以我們老師在設計教學中就完全有理由放手讓學生以合作的形式共同探索嘗試,讓他們在思想的交流碰撞中得到啟迪,能夠創(chuàng)新,我們老師何樂而不為呢!最重要的是,在合作學習中學生從同伴身上獲得欣賞、傾聽、包容等情感體驗是我們教師單憑簡單的師生交流無法給予的。這些也是以前我們所欠缺的。所以,教學時我們老師只需創(chuàng)設大量的讓學生操作折紙、做風車、變魔術(用一張圓形紙剪一張正方形紙)、拼圖、搭積木等小組合作學習的實踐活動情境就可以了,學生就會在輕松、和諧、愉快的氛圍下學習,成為課堂的主人。 (2)教學時要從已有知識背景和生活經驗出發(fā),切忌重復學生已會的知識。 比如例1平面圖形的特征,學生的已有知識可以辨認和區(qū)分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在這里,我們教學時就不應再教給學生哪個是正方形、哪個是長方形、哪個是三角形、哪個是圓。而是應該讓學生通過折、剪等操作活動,體會平面圖形的一些特征。如果還是簡單重復已會的知識,這樣只能扼殺孩子們的創(chuàng)造力,使他們對數(shù)學失去興趣。 (3)進行的探究活動鼓勵學生要充滿個性。 學生由于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也會不同。如教科書第30頁最后的一個折飛機活動,由于學生個體不同,會有不同的折法。常說探究方顯創(chuàng)新本色。為了學生個性的張揚,我們老師應該鼓勵,尊重學生有不同的思路,絕不要強迫學生放棄自己的方法。做到努力實踐人人學有價值的數(shù)學,不同的人在數(shù)學上得到不同的發(fā)展。 (4)要活動就讓學生真正活動,給學生留有充足的時間。 我們組織學生折、剪、拼、擺等操作活動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樣流于形式,水過地皮濕。因為這樣的活動,只能使學生對數(shù)學活動失去興趣。更無從說能從合作中獲得有關團隊意識、協(xié)作精神和學習數(shù)學的積極情感體驗了。 課時安排的建議: 這一單元圖形的拼組共2課時,分為平面圖形的拼組和立體圖形的拼組。我們在安排內容時可把第27頁的例1、例2,第28頁上部分的做一做為第1課時;第28頁的例3、下部分的做一做為第2課時。 第1課時《平面圖形的拼組》是在一年級上冊認識了平面圖形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之后,通過動手拼組進一步認識平面圖形的一些特征及圖形之間的一些關系:主要有三個知識點(1)長方形、正方形邊的特點(2)圖形之間的互相轉換(3)幾個相同的圖形可以拼組成一些圖形,從而揭示一些圖形的組成。這是一節(jié)可視性、操作性很強的課,主要是讓學生通過參與活動來體會平面圖形的特征。它無論從內容的選材上還是表現(xiàn)形式上都給人全新的體驗。針對新教材,我們在設計本節(jié)課時就要力求體現(xiàn)《標準》精神,把新理念融入課堂當中,整堂課都應以學生喜聞樂見的活動為主,讓學生親身體驗,實際操作,合作交流,讓學生在充分的參與中去感悟,去體驗。 具體教學可以制定以下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操作,使學生體會所學平面圖形的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長方形、正方形的邊的特征。 (2)通過觀察、操作,使學生初步感知所學圖形之間的關系。 (3)通過學生大量拼擺圖形,發(fā)現(xiàn)圖形可由簡單到復雜的變化及聯(lián)系,感受圖形美。 (4)通過數(shù)學活動,培養(yǎng)學生用數(shù)學進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創(chuàng)新的意識。 第2課時《立體圖形的拼組》是在一年級上冊認識立體圖形(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在教學中,可以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入手,依據學生的認知水平,為學生提供一些觀察、操作、合作交流的機會。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鼓勵學生積極探索。這一節(jié)課在設計上可分三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來進行教學。第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是感知特征。首先讓學生觀察正方體、長方體的各個面都是什么形,不僅對已有的知識進行了復習,也培養(yǎng)了學生從不同角度觀察物體的能力。第二個教學環(huán)節(jié)是圖形的拼組。這里包括正方體的拼組、長方體的拼組、正方體和長方體放在一起的拼組。我們老師要本著新課標所提出的空間觀念的建立,必須以學生的親身體驗為基礎讓學生大膽嘗試,勇于探索。教學時始終可讓學生按自己的意愿和喜好來拼組,然后拼好后互相交流欣賞,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在體驗中感悟到立體圖形之間的關系,欣賞到了幾何美和數(shù)學美。培養(yǎng)學生從多角度去欣賞他人的良好心態(tài)。第三個教學環(huán)節(jié)是做紙筒??梢蕴岢瞿隳苡靡粡堥L方形或正方形紙,借助膠水的幫忙,做一個我們學過的立體圖形來嗎?這里讓學生充分展開想象的翅膀,大膽操作,使他們初步體會到了立體圖形與平面圖形之間的關系,讓學生在學習數(shù)學知識的同時,也運用數(shù)學知識解決了實際問題 具體教學可以制定以下教學目標: (1)通過拼擺,使學生初步感知立體圖形之間的關系,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觀念。 (2)通過觀察、操作,使學生初步感知立體圖形與平面圖形之間的關系,培養(yǎng)學生動手實踐的能力。 (3)通過小組合作交流,培養(yǎng)學生學會傾聽他人的意見,善于與人合作,從多角度去欣賞他人的良好心態(tài)。 這一單元2課時教學是按照教科書和教學用書的編排意圖來制定的。但我認為作為一線教師的我們可以開放教材、活用教材把這塊內容分3課時進行教學。2課時教學時,例1──體會平面圖形的特征(包括一個做風車活動),例2──感知平面圖形的關系的教學內容,為第1課時平面圖形的拼組。但是在實際的教學中,我們根據學生原有的認知基礎和年齡特征,考慮到教學時間的限制,可以大膽地沖破了教材和教參的束縛,依據新理念重組教學內容,再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將這一節(jié)課內容分解為兩課時。怎樣分呢?可以將教科書中規(guī)定選用的一頁半教材內容(例1、例2、做一做),改為只用半頁教材內容(例1),刪去例2──感知平面圖形的關系(拼組活動),再增加探究各種平面圖形之間的轉換關系為第1課時。然后按感知特征探究關系做風車這樣的順序來呈現(xiàn)教材,課題也就要相應調整,叫圖形的轉換也許適當些。那例2──感知平面圖形的關系(拼組活動)就為第2課時平面圖形的拼組。第3課時的內容就為例3──感知立體圖形的關系(拼組活動)。當然,根據不同班級的實際情況,我想各位老師也會有具體不同的課時安排。應該說不管怎樣安排都是為了更好地展示教材內容,力求做到開放教材、活用教材,使教材為我所用。 7 / 7-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圖形的拼組 一年級 數(shù)學教案 圖形 單元 教材 分析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www.hcyjhs8.com/p-43844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