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氣的性質》說課稿.doc
《《氧氣的性質》說課稿.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氧氣的性質》說課稿.doc(3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 《氧氣》說課稿 今天我說課內容是魯教版化學九年級上冊第四單元,課題為《氧氣》。下面我將從教材分析、學情與學法分析及教法分析等幾個方面對本課設計進行說明。 一、教材分析 1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氧氣是學生認識具體物質及其變化規(guī)律的開始和典型代表,是從化學學科特征出發(fā),運用實驗方法研究物質的開始,符合由淺到深,由簡單到復雜的認識規(guī)律。氧氣的學習可以使學生在以后學習探索別的物質時,會習慣地遵循一個合理的順序,使觀察和描述做到系統(tǒng)、全面、深入。為后面學習二氧化碳、鐵等物質的性質奠定了基礎。 2 教材內容分析 (1) 教學內容 本課題包括氧氣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兩部分。教材以氧氣的化學性質為核心,通過氧氣所能發(fā)生的一些具體的化學反應,介紹了氧化反應的基本概念。 第一部分介紹氧氣的物理性質,從學生熟知的空氣入手,從顏色、狀態(tài)、溶解性等方面總結氧氣的物理性質。 第二部分通過實驗對比,得出物質在空氣中和在純氧氣中反應的不同現象;通過實驗和討論,學習一種常見反應類型——氧化反應,并認識氧化物。為了和通常的燃燒對比,教材還介紹了緩慢氧化。 (2)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①認識氧氣能與多種物質發(fā)生化學反應,氧氣的化學性比較活潑; ②認識化合反應、氧化反應; ③認識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及一些化學反應現象; 過程與方法目標:①學習對實驗的觀察和描述,從實驗中獲取化學信息; ②學習從具體到抽象,從個別到一般的歸納方法; 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目標:①培養(yǎng)實事求是、尊重科學、尊重事物發(fā)展規(guī)律的科學態(tài)度; ②逐步樹立“性質決定用途,用途體現性質”的辯證規(guī)律觀點; ③在觀察實驗現象的同時欣賞實驗現象美,逐步認識到氧氣使世界充滿了美。 (3)教材的重點和難點 重點:氧氣的化學性質,氧化反應、氧化物的概念; 難點:①培養(yǎng)學生觀察、思維、分析能力; ②培養(yǎng)學生由淺到深,由簡單到復雜逐步認識物質的能力。 (4)教學用具:多媒體課件、氧氣(五瓶)、木炭、鐵絲、細沙、蠟燭等。 二、學情分析 1 學生已具備認知基礎:學生在小學自然課及初中生物課就認識了氧氣,知道了氧氣的存在和氧氣能供給呼吸。經過本單元第一節(jié)《空氣的成分》的學習,學生對氧氣的存在有了進一步認識,從心理上和知識背景上都具備了學習本課題的條件。但是學生對氧氣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以及用途缺乏系統(tǒng)了解。 2 學生已具備的技能基礎:通過前三個單元的學習,學生已經了解了常用化學儀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時的注意事項,初步學會了藥品的取用,但基本的實驗操作不夠規(guī)范。在本課題中,有較多的實驗,這可以激發(fā)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同時也可以使學生進一步了解和認識更多儀器,并學習儀器的規(guī)范操作。 三、教法分析 新的教育理論認為只有把教師的主導作用與學生主體作用有機結合,才能充分調動學生參與教學,達到預期教學效果。據這一教育理念,本節(jié)課主要采用演示實驗、引導探究法的教學方法,組織學生觀察、描述記錄實驗現象,采用邊實驗、邊觀察、邊記憶的方法學習氧氣的化學性質。培養(yǎng)學生實事求是、嚴肅認真的科學態(tài)度和良好的實驗習慣,提高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此外,本節(jié)課的教學還采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法、學生討論歸納法,充分體現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地位。 四、學法分析 根據以上教法及學生實際,本節(jié)課主要采用的學法為: 1運用邏輯思維觀察氧氣的物理性質。鍛煉學生觀察、描述實驗的能力,使學生學會認識物質物理性質的方法。 2教師演示實驗,學生觀察、描述、記錄實驗現象,在教師指導下書寫化學變化的文字表達式。鍛煉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分析綜合能力。 3根據實驗結果在教師的引導下歸納出化合反應和氧化反應的概念,沿著 “實驗---推理---歸納”的思維途徑,使學生積極參與獲取知識。 4討論:木炭、鐵絲、蠟燭在空氣中反應與在氧氣中反應劇烈程度明顯不同,為什么?認識到決定化學反應現象的根源。 五、教學過程分析 1 聯系實際、導入新課: 首先以流行歌曲形式開場。“深呼吸,閉上你的眼睛,全世界有最清新氧氣”,設問: “人的日常生活中那些地方用到的是氧氣?”學生討論,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然后提出一些常見生活中現象,如:人需要呼吸,如果一個人5-7分鐘不呼吸會怎么樣?鋼鐵為什么會生銹?家里的液化氣是怎樣被點燃,為什么能燃燒?等,這些現象都與氧氣有關,這樣不但能自然導入課題,而且貼近學生生活實際,因此能激活學生思維,使學生帶著探索未知的心理進入新的教學。 2、層層深入、講述新課 一、氧氣的物理性質 因為氧氣與人類的生活聯系的非常緊密,我啟發(fā)學生閉上眼睛呼吸,從顏色、氣味、狀態(tài)、密度、溶解性等方面體會并總結氧氣的物理性質。 二、氧氣的化學性質 對于氧氣的化學性質必須通過觀察實驗來完成。老師演示【實驗探究4-3】, 讓學生仔細觀察物質在空氣中燃燒和在氧氣中燃燒產生的不同現象,學會用語言描述這些現象,并引導學生分析產生不同現象的原因。 在觀察木炭、鐵絲與氧氣反應的實驗時,首先要引導學生觀察這些物質在空氣中常溫下有沒有變化;點燃(或加熱)后再觀察它們在空氣中能否持續(xù)燃燒,以及燃燒時的現象;繼而觀察它們在純氧氣中的燃燒現象;還要觀察生成物的色、態(tài)、味(或檢驗生成物)。這一系列的有目的的思維性觀察,能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訓練學生科學態(tài)度和理論聯系實際的科學方法。 在實驗過程中,把反應的文字表達式和實際反應有機的結合起來。例如,碳的燃燒,先寫出反應物的名稱:碳 +氧氣;為了使學生注意到化學反應必須在一定條件下才能發(fā)生,可先將碳伸入氧氣瓶中,沒有反應發(fā)生。然后在酒精燈上點燃,觀察它在空氣中燃燒的情況,再伸入氧氣瓶中,對比觀察反應現象。這時應繼續(xù)書寫文字表達式,寫明產物并注明反應條件。對于鐵和氧氣的反應,可以采用同樣方法寫出反應的文字表達式。在書寫時可以把有關的元素符號、化學式注在相應的名稱下面,提前記憶,分散教學難點。 實驗演示結束后,在分析實驗的時候可以引出氧化反應和氧化物的概念。采用學生討論的形式引導學生從生成物和反應物兩個不同的側面來描述反應類型,加深對化學反應的認識。為便于分析總結,可以利用表格來設計板書,以便從不同角度得出氧化反應的概念,認識氧化物。在總結氧化反應的定義時,應注意:①氧化反應不一定是化合反應,如蠟燭燃燒是氧化反應但不是化合反應,化合反應也不一定是氧化反應。② 演示實驗中物質的燃燒是劇烈的氧化反應,但氧化反應并非都是劇烈的,可列舉食物的腐爛、鐵生銹等生活中常見的例子,引出緩慢氧化的概念。在認識氧化物時,聯系化合物與氧化物的關系進行比較學習。 引導學生思考氧氣的濃度與反應現象的關系,體會前面學習的化學變化的實質是原子重新組合成新分子的過程。最后可以讓學生觀看高溫乙炔焰焊接鋼軌、高溫堆肥、酒和醋的釀造等視頻短片,讓學生明白化學反應對人類生活和發(fā)展起著重要作用,體現出“性質決定用途,用途體現性質”的邏輯規(guī)律。 3 小結 以實驗為環(huán)節(jié)引導學生對實驗進行觀察、思考、分析、討論,總結出氧氣的化學性質;學習氧化反應和氧化物的概念。最后根據板書對本課時主要內容進行小結。 六、板書分析 板書設計應簡潔明了、體現重點。 七、作業(yè)分析 1課后習題 1—6 2 闖關100 能力提升 1、2、3 精選word范本!-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氧氣的性質 氧氣 性質 說課稿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www.hcyjhs8.com/p-54429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