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學年高中歷史 專題9 戊戌變法專題檢測 人民版選修1 .doc
《2017-2018學年高中歷史 專題9 戊戌變法專題檢測 人民版選修1 .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7-2018學年高中歷史 專題9 戊戌變法專題檢測 人民版選修1 .doc(6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專題9 戊戌變法 專題檢測(九) 一、選擇題(共6小題,每小題4分,共24分) 1.(2017大同高二檢測)中國的戊戌變法與日本明治維新發(fā)生的相同背景是 ( ) ①兩國都面臨著嚴重的民族危機?、趦蓢褡遒Y產(chǎn)階級都作為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歷史舞臺 ③兩國都形成了改革維新的力量?、軆蓢x上的最高統(tǒng)治者都支持變法維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 C 解析 日本的明治維新是由天皇主導的,不是資產(chǎn)階級主導的改革,②“兩國民族資產(chǎn)階級都作為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歷史舞臺”是錯誤的,故答案選擇C項。 2.(2016黃山高二檢測)甲午戰(zhàn)爭后,中國民族資本主義有了初步發(fā)展,其特點是 ( ) ①地區(qū)分布不平衡,集中于東南沿?!、谝?guī)模小,技術力量薄弱?、凼芡鈬Y本主義和本國封建勢力的壓榨 ④主要集中于輕工業(yè),體系不健全 A.①②④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 D 解析?、佗冖邰芊謩e從地區(qū)分布、發(fā)展規(guī)模、國內(nèi)外環(huán)境及工業(yè)結構四個方面全面概括了甲午戰(zhàn)爭后民族資本主義的發(fā)展特點。 3.(2016安慶高二期中)1898年1月的一天,在總理衙門西花廳,總理大臣李鴻章、翁同龢、榮祿等對康有為進行問話??涤袨榘褬s祿駁得啞口無言,氣得榮祿中途退場。這種現(xiàn)象說明的本質問題是 ( ) A.變法圖強是大勢所趨 B.頑固勢力勢單力孤 C.維新變法已深入民心 D.民族危機日益加深 答案 A 解析 通過仔細閱讀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不難發(fā)現(xiàn),維新變法時中國民族危機的確日益加深,但是材料的主旨并不是民族危機方面的問題,維新變法時頑固勢力仍然非常強大,維新變法缺乏群眾基礎談不上已深入民心, “康有為把榮祿駁得啞口無言”是在強調變法圖強是大勢所趨、不可阻擋。 4.(2017淮安高二檢測)康有為《公車上書》中的下列觀點能夠體現(xiàn)戊戌變法主要特征的是 ( ) A“下詔鼓天下之氣” B.“遷都定天下之本” C.“練兵強天下之勢” D.“設通曉中外政體、方正直言之士之議郎” 答案 D 解析 “設通曉中外政體、方正直言之士之議郎”建議設置兼學東西、敢言直諫的官員,為變法做準備,故D正確。 5.康有為曾說:“今天下之言變者,曰鐵路,曰礦務,曰學堂,曰商務,非不然也,然若是者,變事而已,非變法也?!毕铝袑ζ洹白兎ā焙x解讀準確的是 ( ) A.改革政治制度 B.學習西方技術 C.開辦近代工廠 D.推翻清朝統(tǒng)治 答案 A 解析 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康有為主張學習西方的先進政治制度,在中國推行君主立憲制,所以題干中康有為所提出的“變法”應當是改革政治制度,故A項正確,B、C、D項錯誤。 6.(2016武漢高二檢測)據(jù)費行簡《慈禧太后傳信錄》載,早在變法之初,太后即對光緒帝說:“變法乃素志,同治初即納曾國藩議,派子弟出洋留學,造船制械,以圖富強也。”“茍可致富強者,兒自為之,吾不內(nèi)制也?!边@表明( ) A.慈禧太后同意有限變法 B.慈禧太后與光緒帝志同道合 C.慈禧太后支持全面變法 D.光緒帝欲借助改革奪回政權 答案 A 解析 材料說可致富強者,不制止,表明慈禧同意有限變法,故A正確;根據(jù)所學知識判斷,慈禧與光緒存在紛爭,不是志同道合,B錯誤;慈禧不支持全面變法,C錯誤;D與材料無關,D錯誤。 二、非選擇題(共4小題,第7、8題各18分,第9、10題各20分,共76分) 7.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萬國報館議論沸騰,咸以瓜分中國為言。若箭在弦,省括即發(fā)……瓜分豆剖,漸露機芽,恐懼回惶,不知死所?!肿誀柡螅噬吓c諸臣雖欲茍安旦夕,歌舞湖山而不可得矣,且恐皇上與諸臣求為長安布衣而不可得矣?!涤袨椤渡锨宓鄣谖鍟? 自臺事后(臺灣割讓后),天下皆知朝廷之不可恃,人無固志,奸宄生心?!右再V賂昏行,暴亂于上,胥役官差,蹙亂于下,亂機遍伏,既無強鄰之逼,揭竿斬木,已可憂危!——康有為《上清帝第五書》 材料二 在這次上書中(上清帝第五書),康有為圍繞召開國會、定憲法的主張,進一步提出變法的上、中、下三策:皇帝仿效彼得大帝和明治天皇,親自主持大計,宣布變法,是上策;召集有才能的人,共商變法的具體方案和步驟,依次推行,是中策;責成督撫在各省實施新政……是下策?!吨袊F(xiàn)代史》 惟中國風氣未開,內(nèi)外大小多未通達中外之故,惟有乾綱獨斷,以君權雷厲風行?!涤袨椤度毡咀冋肌? (1)根據(jù)材料一,康有為主張變法的主要意圖是什么?對此應如何評價?(9分) (2)材料二的核心觀點是什么?其依據(jù)是什么?(9分) 答案 (1)主要意圖:以變法挽救民族危亡,以變法抵制人民革命。維護清王朝統(tǒng)治。評價:變法以救亡圖存為目標是進步的,但抵制人民革命,維護腐敗的清王朝反映了資產(chǎn)階級的局限性。 (2)核心觀點:由皇帝主持實行自上而下的變法。 依據(jù):日俄變法取得成功;中國風氣未開。 解析 第(1)問,由材料中的“瓜分豆剖,漸露機芽” “恐皇上與諸臣求為長安布衣而不可得矣”及“揭竿斬木,已可憂危”等信息可判斷出其主要意圖;評價需結合所學史實進行回答,應注意評價的全面性。第(2)問,分析兩則材料,提煉材料中的關鍵信息 “皇帝……親自主持大計,宣布變法,是上策”“惟有乾綱獨斷,以君權雷厲風行”,據(jù)此可以判斷出其核心觀點;其依據(jù)結合材料得出。 8.(2016無錫高二期末)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康有為曾指出:清朝“握樞密之任者,惟軍機處數(shù)人。此外,則諸部只見紙冊,千官皆同閑人”?!耙约壸鸨叭喂佟保浴白迦喂佟?。即揚滿抑漢的中央政府“官缺制”和地方各級官員的“捐納制”。致使大批德才皆無之人為官一世,“國未嘗資其少益也,而害若丘山”?!x自《康南海官制議》 材料二 戊戌變政,首在裁官。京師閑散衙門被裁者不下十余處,連帶關系因之失職失業(yè)者將及萬人,朝野震駭,頗有民不聊生之戚?!愘琮垺秹艚锻るs記》 著軍機大臣、總理各國事務王大臣會同妥速議奏,所有翰林院編檢、各部院司員、大門侍衛(wèi)、候補候選道府州縣以下官、大員子弟、八旗世職、各省武職后裔,其愿入學堂者,均準入學肄業(yè),以期人才輩出,共濟時艱。——1898年6月11日光緒皇帝發(fā)布《定國是詔》 (1)據(jù)材料一,概括清朝官制存在的弊端。(10分) (2)據(jù)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戊戌變法期間整頓吏治的措施。(8分) 答案 (1)弊端:官僚機構臃腫,人員冗繁(冗官);選用官員的方式落后(揚滿抑漢);官員的素質低下。(任答兩點即可) (2)措施:精簡機構,裁減冗員;改革科舉制度,廢除八股;興辦學堂,培養(yǎng)人才;舉薦新政人才。(任答三點即可) 解析 第(1)問據(jù)材料一“握樞密之任者,惟軍機處數(shù)人”和“則諸部只見紙冊,千官皆同閑人”可知清朝官僚機構臃腫,人員冗繁(冗官),據(jù)材料一“以級尊卑任官”“族任官”和“揚滿抑漢的中央政府‘官缺制’和地方各級官員的‘捐納制’”可知選用官員的方式落后(揚滿抑漢),據(jù)材料一“致使大批德才皆無之人為官一世”和“國未嘗資其少益也,而害若丘山”可知官員的素質低下。第(2)問,據(jù)材料二“戊戌變政,首在裁官”和“京師閑散衙門被裁者不下十余處,連帶關系因之失職失業(yè)者將及萬人”可知精簡機構,裁減冗員,據(jù)材料二“其愿入學堂者,均準入學肄業(yè),以期人才輩出”并聯(lián)系所學知識可知廢除八股,興辦學堂,培養(yǎng)人才,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既然要變政,還需培養(yǎng)和選拔變政人才,由此即可得出答案。 9.(2016江蘇四市高二調研)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維新運動期間,新派人士已有很明確的認識:教育“不當僅及于士,而當下達于民;不當僅立于國,而當遍及于鄉(xiāng)”“必使四萬萬之民皆出于學”……戊戌時期,出現(xiàn)了最早的國人自辦的女?!?jīng)正女學堂,出現(xiàn)了中國第一所近代國立大學——京師大學堂。從1895~1898年,出現(xiàn)各類新報刊約60種,多由國人自辦,其中影響最大的是《時務報》,銷量逾萬,“此報名貴已極,讀書人無不喜閱”?!栽婿戎骶帯吨腥A文明史》(第四卷) 材料二 新學家們帶來的解放作用遠不是西太后發(fā)動的政變所能剿洗干凈的?!谀莻€時期的新式學堂里,出過黃興、蔡鍔那樣民主革命的風云人物。而短時間里紛紛興起的學會,則兼有學術與政治兩重意義。它不但使習慣于一家一戶的中國人看到了 “群”的形式和力量,而且為廣開中國的民智而介紹西方的社會科學知識和自然科學知識。——陳旭麓《近代中國社會的新陳代謝》 (1)據(jù)材料一,歸納維新人士的教育觀念,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其產(chǎn)生的主要政治背景。(7分) (2)據(jù)材料一、二,概括維新變法在文化教育方面的舉措并分析其作用。(7分) (3)綜合上述材料,請你以維新變法為例,簡要說說文化教育與政治變革的關系。(6分) 答案 (1)觀念:全民教育。 背景:面臨瓜分危險,民族危機空前嚴重。 (2)舉措:興學堂;辦報刊;立學會。 作用:制造輿論,宣傳維新思想;孕育民主革命力量;啟發(fā)民智,擴大政治參與。 (3)關系:文化教育舉措推動維新變法;維新變法促進文化教育事業(yè)發(fā)展。 解析 第(1)問第一小問教育觀念,據(jù)材料一 “不當僅及于士,而當下達于民”“必使四萬萬之民皆出于學”等信息得出全民教育;第二小問政治背景,結合所學分析得出瓜分危機。第(2)問,第一小問舉措,據(jù)材料一中“出現(xiàn)了最早的國人自辦的女?!?jīng)正女學堂,出現(xiàn)了中國第一所近代國立大學——京師大學堂”、材料二“在那個時期的新式學堂里”得出興學堂,據(jù)材料一“從1895~1898年,出現(xiàn)各類新報刊約60種,多由國人自辦”得出辦報刊,據(jù)材料二“短時間里紛紛興起的學會”得出立學會;第二小問作用,據(jù)材料一中“讀書人無不喜閱”得出宣傳維新思想,據(jù)材料二 “出過黃興、蔡鍔那樣民主革命的風云人物”得出孕育民主革命力量,據(jù)材料二“兼有學術與政治兩重意義”“為廣開中國的民智”得出擴大政治參與。第(3)問,據(jù)材料一得出文化教育舉措推動維新變法。據(jù)材料二得出維新變法促進文化教育事業(yè)發(fā)展,結合所學,從相互促進的角度回答即可。 10.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日本出國考察的使節(jié)團 康有為與《孔子改制考》 材料二 外國商品輸往日本 駐扎膠州灣的德國軍隊 材料三 論者曰:中國之當改革不待言矣,然此次之改革,得無操之過蹙,失于急激,以自貽蹉跌之憂乎? 辯曰:中國之言改革,三十年于茲矣,然而不見改革之效,而徒增其弊何也?凡改革之事,必除舊布新,兩者之用力相等,然后可有效也。茍不除舊而言布新,其勢將舊政之積弊,悉移而納于新政之中,而新政反增其害矣。——梁啟超《戊戌政變記政變原因答客難》 請回答: (1)據(jù)材料一中的兩幅圖片,表明中日兩國準備發(fā)起什么運動?(3分) (2)材料二中的兩幅圖片表明當時的中日兩國在外部條件上相同的遭遇是什么?兩國的最終命運有什么不同?(8分) (3)材料三中梁啟超認為變法失敗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你同意他的看法嗎?你認為中國發(fā)起的運動歷經(jīng)百日夭折,其原因何在?簡要說明其歷史意義。(9分) 答案 (1)明治維新運動、戊戌變法運動。 (2)相同遭遇:被西方列強侵略,淪為半殖民地。 命運不同:日本明治維新成功,逐步廢除了不平等條約,獲得了主權的獨立和領土的完整,并崛起為東方強國,成為世界列強中的一員;戊戌變法失敗,中國依然處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3)梁啟超認為變法失敗的主要原因是變法策略過于激進。不同意。原因:①資產(chǎn)階級維新派勢力過于弱小,封建頑固勢力過于強大,雙方力量對比懸殊。②維新派采取的方式和手段存在缺陷:缺乏堅強的組織領導;對封建主義和帝國主義抱有幻想,不敢依靠人民群眾。 歷史意義:①變法具有鮮明的愛國性質,極大地激發(fā)了中國人民的愛國熱情。②是一場自上而下的資產(chǎn)階級政治改革運動,符合歷史發(fā)展趨勢。③是中國近代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促進了中國人民的覺醒。-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2017-2018學年高中歷史 專題9 戊戌變法專題檢測 人民版選修1 2017 2018 學年 高中歷史 專題 戊戌變法 檢測 人民 選修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jīng)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www.hcyjhs8.com/p-54900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