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化學一輪復習 化學反應速率和化學平衡 專題03 化學平衡的移動練習.doc
《2019年高考化學一輪復習 化學反應速率和化學平衡 專題03 化學平衡的移動練習.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9年高考化學一輪復習 化學反應速率和化學平衡 專題03 化學平衡的移動練習.doc(45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專題3 化學平衡移動 1.在一定溫度下,將氣體X和氣體Y各充入10L恒容密閉容器中,發(fā)生反應,一段時間后達到平衡反應過程中測定的數(shù)據(jù)如下表,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2 4 7 9 A. 反應前2min的平均速率 B. 其他條件不變,降低溫度,反應達到新平衡前逆正 C. 該溫度下此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 D. 其他條件不變,再充入molZ,平衡時X的體積分數(shù)增大 【答案】C 【解析】分析:根據(jù)化學反應速率的計算公式進行計算。該反應正反應是放熱反應,降低溫度平衡向正反應移動,反應達到新平衡前v(逆)<v(正)。由于反應前后氣體體積不變,故可用平衡時各組分的物質(zhì)的量代替濃度計算化學平衡常數(shù)。再通入0.2 mol Z,相當于在原平衡基礎上增大壓強,反應前后氣體的體積不變,平衡不移動,X的體積分數(shù)不變。 詳解:A、2min內(nèi)Y物質(zhì)的量變化為0.16mol-0.12mol=0.04mol,故v(Y)= 0.002mol/(L?min),速率之比等于化學計量數(shù)之比,故v(Z)=2v(Y)=20.002mol/(L?min)=0.004mol/(L?min),故A錯誤; B、該反應正反應是放熱反應,降低溫度平衡向正反應移動,反應達到新平衡前v(逆)<v(正),故B錯誤; C、由表中數(shù)據(jù)可知7min時,反應到達平衡,平衡時Y的物質(zhì)的量為0.10mol,則: X(g)+Y(g)?2Z(g) 開始(mol):0.16 0.16 0 變化(mol):0.06 0.06 0.12 平衡(mol):0.1 0.1 0.12 由于反應前后氣體體積不變,故可用平衡時各組分的物質(zhì)的量代替濃度計算化學平衡常數(shù),故化學平衡常數(shù)K= =1.44,故C正確; D、再通入0.2 mol Z,相當于在原平衡基礎上增大壓強,反應前后氣體的體積不變,平衡不移動,X的體積分數(shù)不變,故D錯誤。 本題選C。 2.在溫度、容積相同的3個密閉容器中,按不同方式投入反應物,保持恒溫、恒容,測得反應達到平衡時的有關數(shù)據(jù)如下:已知 容器 甲 乙 丙 反應物的投入量 、 的濃度 反應的能量變化 放出akJ 吸收bkJ 吸收ckJ 體系的壓強 反應物的轉(zhuǎn)化率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分析:甲容器內(nèi)的平衡與乙容器內(nèi)平衡是等效平衡, 所以平衡時NH3的濃度相等,即c1=c2,丙容器反應物投入量4molNH3,是乙的二倍,相當于增大壓強,平衡正移,所以丙中氨氣的濃度大于乙中氨氣濃度的二倍,即c3>2c2,即c3>2c1,2P2>P3,,所以. 詳解:A.甲容器內(nèi)的平衡與乙容器內(nèi)平衡是等效平衡, 所以平衡時NH3的濃度相等,即c1=c2,丙容器反應物投入量4molNH3,是乙的二倍,相當于增大壓強,平衡正移,所以丙中氨氣的濃度大于乙中氨氣濃度的二倍,即c3>2c2,即c3>2c1,A錯誤; B.乙中開始投入2molNH3,則甲與乙是等效的,甲與乙的反應的能量變化之和為92.4kJ,故a+b=92.4,B正確; C.丙容器反應物投入量4molNH3,是乙的二倍,反應起始時2P2=P3,由于合成氨的反應是氣體體積減小的反應,故2P2>P3,C錯誤; D.丙容器反應物投入量4molNH3,是乙的二倍,相當于增大壓強,平衡向右移動,所以丙中氨的轉(zhuǎn)化率比乙小,因為,所以,D錯誤。 本題選B . 3.工業(yè)上常用一氧化碳和氫氣反應生甲醇。一定條件下,在體積為VL的密閉容器中,CO(g)+2H2(g) CH3OH(g),下圖表示該反應在不同溫度下的反應過程。關于該反應,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反應達平衡后,升高溫度,平衡常數(shù)K增大 B. 工業(yè)生產(chǎn)中溫度越低,越有利于甲醇的合成 C. 500℃反應達到平衡時,該反應的反應速率是v(H2)= mol/(Lmin) D. 300℃反應達到平衡后,若其他條件不變,將容器體積擴大為2VL,c(H2)減小 【答案】D 【解析】分析:A.依據(jù)圖象分析,先拐先平,溫度高甲醇物質(zhì)的量減小,說明正向反應是放熱反應; B、溫度越低,反應速率越??;C、甲醇和氫氣速率之比等于1:2,依據(jù)速率概念計算;D、擴大體積相當于減小壓強,平衡逆向進行,但體積增大平衡后氫氣濃度減小. 詳解:A、由圖象分析,溫度越高,甲醇的物質(zhì)的量越小,說明溫度越高平衡逆向進行,平衡常數(shù)減小,故A錯誤;B. 溫度過低,反應速率太小,不利于甲醇的合成,故B錯誤;C. 500℃反應達到平衡時,甲醇和氫氣速率之比等于1:2,用氫氣物質(zhì)的量濃度減少表示該反應的反應速率是v(H2)=2mol/(L?min),故C錯誤;D、300℃反應達到平衡后,若其他條件不變,將容器體積擴大為2VL,平衡左移,但體積增大平衡后氫氣濃度減小,故D正確;答案選D. 4.向四個起始容積相同的密閉容器中充入表中所示氣體及相應的量,加入催化劑并控制溫度、容積或壓強,發(fā)生反應2CO(g)+2NO(g)2CO2(g)+N2(g) H<0,直至達平衡。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編號 條件 起始物質(zhì)的量/mol 溫度/℃ 容積或壓強 CO(g) NO (g) CO2 (g) N2 (g) ① 600 維持恒容 0.2 0.2 0 0 ② 700 維持恒容 0.1 0.1 0.1 0.05 ③ 600 維持恒容 0.4 0.4 0 0 ④ 600 維持恒壓 0.4 0.4 0 0 A. 平衡時N2的濃度:①>② B. 平衡時CO的正反應速率:①<② C. NO的平衡轉(zhuǎn)化率:③>① D. 平衡時容器內(nèi)氣體總壓:④>③>①>② 【答案】D 【解析】A、反應2CO(g)+2NO(g)2CO2(g)+N2(g) H<0為放熱反應,升高溫度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①中溫度低于②,故平衡時N2的濃度:①>②,選項A正確;B、相對于①,②為升高溫度,平衡逆向移動,平衡時CO的濃度增大,正反應速率較大,故平衡時CO的正反應速率:①<②,選項B正確;C、③反應物的量為①的二倍,恒容條件下相當于增大壓強,平衡向氣體體積縮小的正反應方向移動,NO的平衡轉(zhuǎn)化率:③>①,選項C正確;D、②溫度高,平衡逆向移動,氣體總量增大,壓強大于①,選項D錯誤。答案選D。 5.將一定量純凈的氨基甲酸銨置于密閉真空恒容容器中(固體試樣體積忽略不計),在恒定溫度下使其達到分解平衡:NH2COONH4(s)2NH3(g)+CO2(g) △H = + a kJmol-l。能判斷該分解反應已經(jīng)達到化學平衡的是( ) A. v(NH3)=2v(CO2) B. 密閉容器中NH3體積分數(shù)不變 C. 反應吸收a kJ熱量 D. 密閉容器中混合氣體的密度不變 【答案】D 【解析】分析:根據(jù)化學平衡狀態(tài)的特征解答,當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時,正逆反應速率相等,各物質(zhì)的濃度、百分含量不變。 詳解:A、未體現(xiàn)正逆反應速率的關系,故A錯誤;B、由于反應物為固體,根據(jù)方程式,從反應開始到平衡,密閉容器中氨氣的體積分數(shù)一直不變,不能判斷該分解反應已經(jīng)達到化學平衡,故B錯誤;C. 該反應為可逆反應,反應吸收a kJ熱量,只是說明分解的氨基甲酸銨的物質(zhì)的量為1mol,不能說明氨基甲酸銨的物質(zhì)的量是否變化,故C錯誤;D、密閉容器中混合氣體的密度不變,說明氣體質(zhì)量不變,正逆反應速率相等,故D正確;故選D。 6.可逆反應 ,在密閉容器中達到平衡后,改變條件,能使B的轉(zhuǎn)化率提高的是 A. 保持溫度不變,增大容器體積使壓強減小 B. 保持恒溫恒容,充入氦氣 C. 其他條件不變時,升高溫度 D. 保持恒溫恒容,加入一定量A物質(zhì) 【答案】A 【解析】A. 該反應為氣體體積增大的反應,減小壓強,平衡正向移動,B的轉(zhuǎn)化率提高,故A選;B. 保持恒溫恒容,充入氦氣,平衡不移動,轉(zhuǎn)化率不變,故B不選;C. 該反應為放熱反應,升高溫度,平衡逆向移動,轉(zhuǎn)化率減小,故C不選;D.A為固體,加少量A,平衡不移動,故D不選;本題選A。 7.對于處于化學平衡狀態(tài)的反應C(s)+H2O(g)=CO(g)+H2(g) △H>0,既要提高反應速率又要提高H2O的轉(zhuǎn)化率,下列措施中可行的是 A. 升高溫度 B. 使用合適的催化劑 C. 增大體系壓強 D. 增大H2O(g)的濃度 【答案】A 【解析】A.該反應為吸熱反應,升高溫度,反應速率加快,平衡正向移動,轉(zhuǎn)化率提高增,故A正確;B.用合適的催化劑,對平衡移動無影響,轉(zhuǎn)化率不變,故B錯誤;、C.增大體系壓強,反應速率增大,平衡逆向移動,故C錯誤;D.增大H2O(g)的濃度,平衡正向移動,反應速率增大,但轉(zhuǎn)化率減小,故D錯誤;故選A。 8.一定條件下,通過下列反應可以制備特種陶瓷的原料Mg0:MgSO4(s)+CO(g) MgO(s)+CO2(g)+SO2(g)△H>0 該反應在恒容的密閉容器中達到平衡后,若僅改變圖中橫坐標x的值,重新達到平衡后,縱坐標y隨x變化趨勢合理的是 選項 x y A 壓強 CO2與CO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 B 溫度 容器內(nèi)混合氣體的密度 C MgSO4的質(zhì)量(忽略體積) CO的轉(zhuǎn)化率 D SO2的濃度 平衡常數(shù)K 【答案】B 【解析】A.CO2與CO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為化學平衡常數(shù),平衡常數(shù)只與溫度有關,體系壓強變化,平衡常數(shù)不變,所以CO2與CO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不變,故A錯誤;B. 若x是溫度,y是容器內(nèi)混合氣體的密度,升高溫度,平衡向吸熱反應方向正反應方向移動,氣體的質(zhì)量增大,容器體積不變,則容器內(nèi)氣體密度增大,所以符合圖象,故B正確;C. 若x是MgSO4的質(zhì)量,y是CO的轉(zhuǎn)化率,硫酸鎂是固體,其質(zhì)量不影響平衡移動,所以增大硫酸鎂的質(zhì)量,CO的轉(zhuǎn)化率不變,故C錯誤;D. 若x是二氧化硫的濃度,y是平衡常數(shù),平衡常數(shù)只與溫度有關,與物質(zhì)濃度無關,增大二氧化硫濃度,溫度不變,平衡常數(shù)不變,故D錯誤;本題選B。 9.一定溫度下可逆反應A(s) + 2B(g) 2C(g) + D(g) △H<0。現(xiàn)將1 mol A和2 mol B加入甲容器中,將4 mol C和2 mol D加入乙容器中,此時控制活塞P,使乙的容積為甲的2倍,t1時兩容器內(nèi)均達到平衡狀態(tài)(如圖所示,隔板K不能移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保持溫度和活塞位置不變,在甲中再加入1 mol A和2 mol B,達到新的平衡后,甲中C的濃度是乙中C的濃度的2倍 B. 保持活塞位置不變,升高溫度,達到新的平衡后,甲、乙中B的體積分數(shù)均不變 C. 保持溫度不變,移動活塞P,使乙的容積和甲相等,達到新的平衡后,乙中C的體積分數(shù)是甲中C的體積分數(shù)的2倍 D. 保持溫度和乙中的壓強不變,t2時分別向甲、乙中加入等質(zhì)量的氦氣后,甲、乙中反應速率變化情況分別如圖2和圖3所示(t1前的反應速率變化已省略) 【答案】D 【解析】分析:從等效平衡的角度分析,4molC和2molD相當于2molA和4molB,即乙容器內(nèi)的氣體的物質(zhì)的量為甲容器內(nèi)的氣體的物質(zhì)的量的2倍,而乙容器的體積為甲容器的體積的2倍,在相同溫度下達到相同平衡狀態(tài),即平衡時各物質(zhì)的濃度相同。 詳解:A、保持溫度和活塞位置不變,在甲中再加入1molA和2molB,則相當于在原來的基礎上增大壓強,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達到平衡時,甲中C的濃度小于原來的2倍,即小于乙中C的濃度的2倍,選項A錯誤;B、保持活塞位置不變,若升高兩個容器的溫度,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甲、乙中B的質(zhì)量分數(shù)都增大,若降低溫度,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甲、乙中B的質(zhì)量分數(shù)都減小,選項B錯誤;C、保持溫度不變,移動活塞P,使乙的容積和甲相等,則乙容器內(nèi)的壓強增大,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達到新的平衡后,乙中C的體積分數(shù)小于甲中C的體積分數(shù)的2倍,選項C錯誤;D、甲溫度和體積不化,加入氦氣后對平衡移動沒有影響;保持溫度和乙中的壓強不變,加入氦氣后乙體積增大,平衡應向正反應方向移動,正逆反應速率都減小,選項D正確;答案選D。 10.可用下面圖象表示的是( ) 反應 縱坐標 甲 乙 A SO2與O2在同溫、同體積容器中反應 SO2的轉(zhuǎn)化率 2 mol SO2和 1 mol O2 2 mol SO2和 2 mol O2 B 一定質(zhì)量的氮氣和氫氣,在同一固定容積的容器中反應 氨氣的濃度 400 ℃ 500 ℃ C 2 mol SO2與1 mol O2在同溫、體積可變的恒壓容器中反應 SO2的轉(zhuǎn)化率 1106 Pa 1105 Pa D 體積比為1:3的N2、H2在同溫、體積可變的恒壓容器中反應 氨氣的濃度 活性高的催化劑 活性一般的催化劑 【答案】B 【解析】分析:A.乙與甲相比,增大氧氣的濃度,反應速率加快,平衡向正反應移動,平衡時二氧化硫的轉(zhuǎn)化率增大,與圖象比較進行判斷;B.氨氣的分解反應是吸熱反應,乙與甲相比,升高溫度,反應速率加快,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平衡時氨氣的濃度減小,與圖象比較進行判斷;C.甲與乙相比,壓強增大,反應速率加快,平衡向正反應移動,平衡時二氧化硫的轉(zhuǎn)化率增大,與圖象比較進行判斷;D.使用活性高的催化劑,反應速率更快,但催化劑不影響平衡移動。 詳解:A.乙與甲相比,增大氧氣的濃度,反應速率加快,平衡向正反應移動,平衡時二氧化硫的轉(zhuǎn)化率增大,圖象中平衡時乙的轉(zhuǎn)化率降低,圖象與設計不符,選項A錯誤;B.氨氣的分解反應是吸熱反應,乙與甲相比,升高溫度,反應速率加快,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平衡時氨氣的轉(zhuǎn)化率減小,圖象中乙表示的氨氣的濃度減小,反應速率加快,圖象與實際相符合,選項B正確;C.甲與乙相比,壓強增大,反應速率加快,平衡向正反應移動,平衡時二氧化硫的轉(zhuǎn)化率增大,圖象中甲到達平衡用的時間長,與實際不相符,選項C錯誤;D.使用活性高的催化劑,反應速率更快,但催化劑不影響平衡移動,平衡時氨氣的濃度相同,圖象中平衡時氨氣的濃度不相同,圖象與實際不相符,選項D錯誤;答案選B。 11.已知:2Fe3++2I-2Fe2++I2,用KI溶液和FeCl3溶液進行如下實驗。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 實驗i中現(xiàn)象說明有Fe2+生成 B. 實驗ⅱ中現(xiàn)象說明反應后溶液中含有Fe3+ C. 實驗ⅲ水溶液中c(Fe2+)大于i中c(Fe2+) D. 實驗ⅲ中再加入4滴0.1molL-1FeCl2溶液,振蕩靜置,CCl4層溶液顏色無變化 【答案】D 【解析】A項,實驗i向混合液中加入K3[Fe(CN)6]溶液產(chǎn)生藍色沉淀,說明混合液中有Fe2+,說明FeCl3與KI反應生成Fe2+,正確;B項,實驗ii向混合液中加入KSCN溶液,溶液變紅說明混合液中含有Fe3+,正確;C項,實驗i中加入K3[Fe(CN)6]溶液發(fā)生反應:3Fe2++2[Fe(CN)6]3-=Fe3[Fe(CN)6]2↓,F(xiàn)e2+濃度減小,實驗iii中加入CCl4,CCl4將I2從水溶液中萃取出來,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F(xiàn)e2+濃度增大,實驗iii水溶液中c(Fe2+)大于實驗i中c(Fe2+),正確;D項,實驗iii中再加入4滴0.1mol/LFeCl2溶液,F(xiàn)e2+濃度增大,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I2濃度減小,振蕩靜置,CCl4層溶液顏色變淺,錯誤;答案選D。 12.T℃時,將A和B各0.32mol充入恒容密閉容器中,發(fā)生反應:A(g)+B(g)?2C(g)△H=﹣a kJ?mol﹣1(a>0),反應過程中測定的數(shù)據(jù)如表,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t/min 0 2 4 7 9 n(B)/mol 0.32 0.24 0.22 0.20 0.20 A. 若起始時向容器中充入0.64 mol C,則達平衡時吸收的熱量為0.12a kJ B. 恒溫,如果壓縮容器體積,B的濃度和體積分數(shù)均不變 C. 若起始時向容器中充入 0.64 mol A 和 0.64 mol B,則達平衡時 n(C)<0.48 mol D. 恒溫、恒容,向平衡體系中再充入0.32 mol A,再次平衡時,B的轉(zhuǎn)化率增大 【答案】D 【解析】分析: A.將A和B各0.32mol充入恒容密閉容器中和充入0.64 mol C,是等效平衡,所以平衡B的物質(zhì)的量為0.20mol,所以轉(zhuǎn)化C的物質(zhì)的量為0.4mol,由此分析解答;B.兩邊的計量數(shù)相等,所以壓縮容器體積平衡不移動,各組分的體積分數(shù)不變,但B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變大;C.反應其它氣體分子數(shù)目不變,與原平衡為等效平衡,平衡時B的轉(zhuǎn)化率相等,結(jié)合方程式計算;D.再充入A,平衡正向移動。 解析: A. 將A和B各0.32mol充入恒容密閉容器中和充入0.64molC,是等效平衡,所以平衡B的物質(zhì)的量為0.20mol,所以轉(zhuǎn)化C的物質(zhì)的量為0.4mol,所以吸收的熱量為:0.4/2akJ=0.2akJ,故A錯誤;B. 兩邊的計量數(shù)相等,所以壓縮容器體積平衡不移動,各組分的體積分數(shù)不變,但B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變大,B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不是不變,故B錯誤;C. 反應其它氣體分子數(shù)目不變,與原平衡為等效平衡,平衡時B的轉(zhuǎn)化率相等,則平衡時參加反應的B為(0.32?0.2)mol0.64mol/0.32mol=0.24mol,故平衡時n(C)=0.48mol,故C錯誤;D. 再充入A,平衡正向移動,到達新平衡后B的轉(zhuǎn)化率增大,故D正確;故選D。 13.將粗硅轉(zhuǎn)化成三氯硅烷(SiHCl3),進一步反應也可以制得粗硅。其反應為:SiHCl3(g)+H2(g)Si(s)+3HCl(g)。不同溫度下,SiHCl3的平衡轉(zhuǎn)化率隨反應物的投料比(反應初始時各反應物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的變化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該反應是放熱反應 B. 橫坐標表示的投料比應該是 C. 該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隨溫度升高而增大 D. 實際生產(chǎn)中為提高SiHCl3的利用率,可以適當增大壓強 【答案】C 【解析】分析:A.由圖可以知道,投料比一定時,溫度越高, SiHCl3的轉(zhuǎn)化率越大,說明升高溫度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B.溫度一定時,投料比越大, SiHCl3的轉(zhuǎn)化率越大,說明比值越大;C.升高溫度平衡向正反應方向進行,平衡常數(shù)增大;D.正反應為氣體物質(zhì)的量增大的反應,增大壓強,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 詳解:由圖可以知道,投料比一定時,溫度越高, SiHCl3的轉(zhuǎn)化率越大,說明升高溫度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即正反應為吸熱反應,A錯誤;溫度一定時,投料比越大, SiHCl3的轉(zhuǎn)化率越大,而比值越大, SiHCl3的轉(zhuǎn)化率越大,說明橫坐標為,B錯誤;升高溫度平衡向正反應方向進行,平衡常數(shù)增大,C正確;正反應為氣體物質(zhì)的量增大的反應,增大壓強,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 SiHCl3的轉(zhuǎn)化率減小,D錯誤;正確選項C。 14.在一定溫度下的密閉容器中,發(fā)生反應:2SO2(g)+O2(g)2SO3(g),達到平衡狀態(tài)時縮小容器容積,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A. 該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不變 B. 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 C. SO3的濃度增大 D. 正反應速率增大,逆反應速率減小 【答案】D 【解析】分析:A.化學平衡常數(shù)只與溫度有關;B.縮小容器容積,體現(xiàn)壓強增大,平衡向氣體體積減小的方向移動;C.縮小容器容積,體現(xiàn)壓強增大,平衡向氣體體積減小的方向移動,根據(jù)平衡移動方向確定三氧化硫濃度變化;D. 縮小容器容積,各物質(zhì)濃度增大,正逆反應速率均增大。 詳解:A.該反應體系溫度不變,則化學平衡常數(shù)不變,化學平衡常數(shù)只與溫度有關,A正確;B.縮小容器容積,體現(xiàn)壓強增大,平衡向氣體體積減小的方向移動,所以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B正確;C.縮小容器容積,體現(xiàn)壓強增大,平衡向氣體體積減小的方向移動,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則生成物三氧化硫濃度增大,C正確;D.縮小容器容積,各物質(zhì)濃度增大,正逆反應速率均增大,D錯誤;正確選項D。 15.在不同溫度下按照相同物質(zhì)的量投料發(fā)生反應:CO(g)+2H2(g)CH3OH(g) △H<0,測得CO的平衡轉(zhuǎn)化率與壓強的關系如圖所示,有關說法正確的 A. 混合氣體密度:ρ(x)=ρ(w) B. 正反應速率:υ正(y)=υ正(w) C. 反應溫度:T1>T2 D. 混合氣體平均摩爾質(zhì)量:M(y)<M(Z) 【答案】A 【解析】分析:A.由m=ρV結(jié)合混合氣體的質(zhì)量、體積判斷; B.y、w的溫度相同,y點壓強大; C.△H<0,為放熱反應,降低溫度平衡正向移動,CO的轉(zhuǎn)化率增大; D.y、z比較,y點CO轉(zhuǎn)化率大,則平衡時混合氣體的總物質(zhì)的量小。 詳解:A.由m=ρV結(jié)合混合氣體的質(zhì)量、體積可知,混合氣體的質(zhì)量不變,容器體積不變,因此混合氣體密度:ρ(x)=ρ(w),A正確; B.y、w的溫度相同,y點壓強大,壓強越大反應速率越快,則反應速率:v正(y)>v正(w),B錯誤; C.△H<0,為放熱反應,降低溫度平衡正向移動,CO的轉(zhuǎn)化率增大,則反應溫度:T1<T2,C錯誤; D.y、z比較,y點CO轉(zhuǎn)化率大,則平衡時混合氣體的總物質(zhì)的量小,y點對于氣體的物質(zhì)的量小,則混合氣體的平均摩爾質(zhì)量:M(y)>M(z),D錯誤;答案選A。 16.反應2A(s)+3B(g)C(g)+2D(g) △H<0,在一定的條件下達平衡,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①增加A的量,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②加入催化劑B的轉(zhuǎn)化率提高;③壓強增大一倍,平衡不移動,υ(正)、υ(逆)不變;④增大B的濃度,υ(正)>υ(逆);⑤升高溫度,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υ(正)減小 A. ①② B. ④ C. ③ D. ④⑤ 【答案】B 【解析】A是固體,增加A的量,A的濃度不變,所以平衡不移動,故①錯誤;催化劑不能使平衡移動,所以加入催化劑B的轉(zhuǎn)化率不變,故②錯誤;增大壓強,反應物濃度增大,所以υ(正)、υ(逆)均增大,反應前后氣體系數(shù)和相同,增大壓強平衡不移動,故③錯誤;增大B的濃度,反應物濃度增大,反應正向移動,所以υ(正)>υ(逆),故④正確;升高溫度,平衡向吸熱方向移動,υ(正)、υ(逆)均增大,故⑤錯誤;選B。 17.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纖維素屬于多糖,是人類的營養(yǎng)物質(zhì) B. 高爐煉鐵時,增加爐高,可以改變尾氣中CO的含量 C. 手機殼上貼的碳纖維膜是一種新型無機非金屬材料 D. 直接在田間焚燒秸稈,補充土壤中的鉀元素 【答案】C 【解析】A. 纖維素雖然屬于多糖,但它不是人類的營養(yǎng)物質(zhì),人體不消化纖維素,A不正確;B. 高爐煉鐵時,增加爐高,不能改變尾氣中CO的含量,因為增加爐高不能改變化學平衡常數(shù)、不能提高CO的轉(zhuǎn)化率,B不正確;C. 手機殼上貼的碳纖維膜不是傳統(tǒng)無機非金屬材料,也不是有機高分子材料,它是一種新型無機非金屬材料,C正確;D. 通過直接在田間焚燒秸稈這種方式給土壤補充鉀元素是不正確的,直接在田間焚燒秸稈會污染環(huán)境、引發(fā)火災、引發(fā)交通事故、破壞土壤結(jié)構等等,D不正確。本題選C。 18.向絕熱恒容密閉容器中通入SO2和NO2,在一定條件下使反應SO2(g)+NO2(g)SO3(g)+NO(g) 達到平衡,正反應速率隨時間變化的示意圖如下所示,由圖可得出的正確結(jié)論是 A. 反應在c點達到平衡狀態(tài) B. △t1=△t2時,SO2的轉(zhuǎn)化率:a~b段小于b~c段 C. 反應物濃度:a點小于b點 D. 反應物的總能量低于生成物的總能量 【答案】B 【解析】分析:反應開始時反應物濃度最大,但正反應速率逐漸增大,說明該反應為放熱反應,溫度升高,正反應速率增大,隨著反應的進行,反應物濃度逐漸減小,正反應速率也逐漸減小。 詳解:A. 當正反應速率不變時,才能說明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雖然c點時正反應速率最大,但c點后正反應速率減小,反應繼續(xù)向正反應方向進行,沒有達到平衡狀態(tài),故A錯誤; B. a點到c點,正反應速率增大,消耗SO2的物質(zhì)的量增大,即SO2轉(zhuǎn)化率增大,所以△t1=△t2時,SO2的轉(zhuǎn)化率:a~b段小于b~c段,故B正確; C. a點到b點時,反應向正反應方向進行,反應物濃度逐漸降低,所以反應物濃度:a點大于b點,故C錯誤; D. 由上述分析可知,該反應為放熱反應,則反應物總能量大于生成物總能量,故D錯誤;答案選B。 19.在3個體積均為1 L的恒容密閉容器中發(fā)生反應:SO2(g)+2NO(g)2NO2(g)+S(s)。改變?nèi)萜鱅的反應溫度,平衡時c( NO2)與溫度的關系如下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若T2-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2019年高考化學一輪復習 化學反應速率和化學平衡 專題03 化學平衡的移動練習 2019 年高 化學 一輪 復習 化學反應 速率 化學平衡 專題 03 移動 練習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jīng)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www.hcyjhs8.com/p-54968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