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人教新課標三年級數學《千米的認識》教學設計之二.doc
《2019-2020年人教新課標三年級數學《千米的認識》教學設計之二.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9-2020年人教新課標三年級數學《千米的認識》教學設計之二.doc(11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2019-2020年人教新課標三年級數學《千米的認識》教學設計之二 一、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三年級上冊P7-8千米的認識。 二、教學準備 課前讓學生走走100米的一段路,感受100米的路有多長,同桌準備一根米尺與課件。 三、教學目標與策略選擇 1、 目標確定 (1)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認識這一長度單位,并通過操作、推想、交流等活動感知1千米有多長,初步建立1千米的觀念。 (2)知道1千米=1000米,并能進行簡單的化聚。 (3)在具體的生活情境中認識千米,讓學生感受數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系,在與同伴交流中體驗學習數學的愉悅心情。 2、 教學策略選擇 (1)讓學生成為建構新知的主人 數學教學過程是學生對有關的數學學習內容進行探索、實踐與學習的過程。學生是活動的主體,教師只是通過引導、組織及與學生的互動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建構新知時,要以學生為主,讓他們去親自體驗。本節(jié)課我主要通過以下環(huán)節(jié)突破重點:第一,回憶活動,建立表象。課前讓學生通過“走一走100米”、“扣一扣時間”、“數一數步數”等活動,建立學生對100米的表象,從而讓學生推出:10個100米是1千米,在100米的路上來回5次是1千米,大約走15分鐘是1千米……第二,學生描述1千米的長度。學生對千米的初步認識后,我放手讓學生利用身邊的數據來描述1千米的長度,通過小組合作學習,討論,留給學生充分的學習時間和廣闊的學習空間,讓學生自己學習。 (2)讓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 新課標強調與現實生活的聯系,要求數學教學必須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興趣的事物出發(fā),教師可以根據教材和學生心理特點,抓住日常生活中的感性材料,在課堂上創(chuàng)設學生所熟悉的生活情境,幫助學生理解抽象概念。例如在教學“千米的認識”時,我就錄制一段錄像放給學生觀看,就可以告訴學生,我們剛才走了1千米。運用媒體教學一方面學生親身體會到1千米到底有多遠,把一個抽象的概念具體化,另一方面,學生觀看時,每看到一處自己熟悉的事物,就指著說:這就是“什么”。學生情緒高漲,提高課堂教學效果。這些信息的來源于學生的生活和社會生產實際,拉近了學生與千米的距離,從而也達到了本課的教學目標,使學生體會到原來千米就在我們身邊,原來數學就在我們的生活中。 四、教學流程設計及意圖 教學流程 設計意圖 一、 情境導入(課件出示一些路程指示牌) 平陽 瑞安 50千米 38千米 樂清 靈昆 45千米 20千米 師:小朋友見過這些牌子嗎?你能看明白指示牌的意思嗎? 師:千米也叫公里,是比米大的長度單位,生活中以千米作長度單位是很常見的,1千米有多長呢?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認識千米。(板書課題) 二、 建立模型 (一)初步感知1000米的長度 師:昨天我們一起測量了從百里路小學的校門口到麗都美容院剛好是100米的路程,同學們分小組走了走這100米的路程 (課件出示圖片,引起回憶后交流) 匯報交流: 師:小朋友走100米大約用了多少時間?走100米大約用了多少步? 師:從校門口到麗都美容院是100米,1000米里面有幾個這樣的100米呢?(板書:10個100米) 師:根據這100米的路程,你還可以怎樣描述1000米的長度?(一般學生會從來回次數、所需的時間和總的步數來回答) 從學生熟悉的生活事物引入,增強了數學知識的現實感和親切感,課伊始就吸引學生的目光,為學習新知奠定了良好的心理基礎。 心理學研究表明:當學習的材料與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相聯系時,才能激發(fā)學生學習和解決問題的興趣,數學才是有生命力的。教師找準了教學內容與學生知識經驗的“切合點”,在學生建立 100米長度的表象基礎上感知1千米的長度,在真實的生活體驗中引領學生建立數學模型。 【備選】若學生提出同學間所需時間和總的步數相差較大,可以讓學生討論為什么會有相差,然后得出全班的大約值。 (二)介紹1千米=1000米 1000米用“千米”做單位,可以寫作1千米。 板書:1千米=1000米 (三)進一步感知1千米的長度 師:我們用10個100米來描述1千米的長度,走1千米大約用15分鐘的時間,走1千米大約用了xx步等分式來描述1千米的長度,同學們能不能觀察、測量自己身邊的物體長度,再來推想1千米有多少個這樣的物體?用你自己的方式來描述1千米的長度。 1、 觀察、測量后與同桌交流。 2、 全班交流匯報 (四)強化感知1千米的長度 課件出示學校周邊的地圖:從學校向右走,從校門口—麻行僧街—大榕樹—百里東路—市二醫(yī)大約1千米。從學校向左走,從校門口—一百超市——江心碼頭—江濱西路—郭公山—勤奮 水閘—現代概念大約1千米 師:其中第2條路是老師每天回家的必經之路,老師騎摩托車以每小時40千米的速度從學校出發(fā)到現代概念大約用了1分30秒,現在就讓我們一起隨著鏡頭來感受一下(課件播放錄象)。 三、 千米和米的換算 (一)教學換算 師:千米除了表示比較遠的路程以外,它還可以用來表示河的長度、橋的長度、水的深度、山的高度,以及描述速度等……(邊說課件邊出示圖片) 長江是亞洲第一長河、世界第三長河,長約6000千米。 雅魯藏布大峽谷是中國最深的峽谷,水深約達5000米 南京長江大橋約長6000米 火箭的速度大約是每秒4千米 師:火箭的速度大約是每秒4千米,也就是多少米? 板書:4千米=( )米(讓學生說說你是怎樣想的?) 師:雅魯藏布大峽谷水深約達5000米、南京長江大橋的長約6000米,能把它們成用千米作單位的嗎? 板書:5000米=( )千米 6000米=( )千米 (同桌互說想法,然后全班交流) (二)練習: 1、9000米=( )千米 800米+200米=( )千米 4千米=( )米 3千米—1000米=( 米 2、把每小時行的路程與合適的交通工具連一連。(略) (三)解釋與拓展 課件出示高速公路的指路標志,限速標志,汽車、摩托車上的速度表等讓學生能說說指路標志、限速標志的意思。 四 、總結評價 師:通過今天這節(jié)課的學習讓你感到最深刻的地方在哪?最大的收獲是什么? 五、家庭作業(yè) 與同伴在家的附近或學校附近走1千米的路程,體驗1千米有多遠。 此環(huán)節(jié)的設計讓學生通過多方位、多角度的材料感知建立1千米的豐富表象,學生舉例身邊的事物并用具體的數據來描述1千米的長度,給學生提供操作、交流與想象的時間和空間,在提供學習資料的基礎上現場生成學習材料,在交流中進一步感受1千米的具體長度,在頭腦中比較清晰的建立1千米長度的“模型”,培養(yǎng)了學生的數感。 在學生具有大量的感性基礎和豐富的表象積累上,以直觀、動態(tài)的錄象播放讓學生感知摩托車行駛1千米路程,用另一種的方式感知和感受1千米,強化了對1千米有多長的感受性。 此環(huán)節(jié)的設計關注學生的心理需求,聯系生活提供豐富學習材料作為數學教學的活教材,使數學不顯得枯燥而是充滿真實感和親切感,感受數學與生活密切的聯系,體驗學習數學的價值 四、教學片段實錄 片段一:初步感知1000米的長度 師:昨天我們一起測量了從百里路小學的校門口到麗都美容院剛好是100米的路程,同學們分小組走了走這100米的路程 (課件出示圖片,引起回憶后交流) 匯報交流: 師:小朋友走100米大約用了多少時間?(大約用了1分30秒)走100米大約用了多少步?(大約走了200步) 師:從校門口到麗都美容院是100米,1000米里面有幾個這樣的100米呢?(板書:10個100米) 師:根據這100米的路程,你還可以這樣描述1000米的長度? 生:從美容院回到校門口一個來回是200米,1000米里面有5個來回. 生:走100米大約用了1分30秒,按這樣計算,走1000米大約需要15分鐘。 生:走100米大約用200步,走1000米大約需要走xx步 …… 片段二:進一步感知1千米的長度 師:我們用10個100米來描述1千米的長度,走1千米大約用15分鐘的時間,走1千米大約用了600步等分式來描述1千米的長度,同學們能不能觀察、測量自己身邊的物體長度,再來推想1千米有多少個這樣的物體?用你自己的方式來描述1千米的長度。 (1)觀察、測量后與同桌交流。 (2)全班交流匯報: 生1:教室的2塊地磚的長度大約是1米,xx塊這樣地磚的長度約是1千米。 生2:一根米尺長1米,1000根米尺連接起來就是1千米。 生3:教室門高約2米,500個門疊起來的高度約是1千米,快沖天了! 生4:一張課桌的長約1米,1000張課桌連起來約1千米 生5:一個同學把兩臂張開伸直大約是1米,1000個同學手拉手大約是1千米。 生6:教室的黑板長約4米,250個黑板連起來大約是1千米。 生7:學校操場跑一圈是200米,跑5圈是1千米。 生8:體育中心泳池的泳道長是50米,游10個來回就是1千米。 ……… 六、教學反思 本節(jié)課教學體現新課標理念,設計巧妙,選擇貼近學生生活學習素材,注重學生自己對知識的體驗,讓學生感受數學的現實意義與價值。 (一)讓數學知識與生活密切聯系 當數學與學生的現實密切聯系時數學才是活的、富有生命力的。新課標強調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要求數學教學必須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興趣的事物出發(fā),使他們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對于1千米的觀念的建立本身是枯燥的,學生會感到索然無味,只是機械被動的去學習。然而教師在尊重教材的基礎上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并根據學生的實際對教材內容進行有目的的選擇和補充,教師選擇貼近學生生活,以常見的事物作為教學內容,如課件播放我國長江、雅魯藏布江、火箭發(fā)射等圖片,讓學生對它們的長度、深度、高度進行千米和米的換算,使學生自然就融入了學習環(huán)境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變被動的學習為主動學習,同時也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感到學習數學的價值與意義。 (二)把已有的經驗作為支點 學生的空間知識來自于豐富的現實原型,培養(yǎng)空間觀念要將教學拓寬到生活空間。教師能借助學生對100米的長度的認識作為“敲門磚”,找準發(fā)展空間觀念的支點,通過課前感知、課中回憶、推想等一系列數學活動中逐步建立1千米的觀念,讓學生在真實的現實背景中,引領學生建立數學模型。 (三)給學生充分的感性積累 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是讓學生感受1千米,建立1千米的觀念。教師能從學生所熟悉的校門口到麗都美容院之間100米的長度入手,推想1千米的長度;接著,讓學生結合身邊的物體利用數據來描述1千米的長度,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觀念;最后,再讓學生通過看摩托車行駛1千米的實際長度的錄象,層層遞進,步步深入,注重感性積累與體驗,在學生自己對知識的體驗中建構新知的,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學生在用自己的方式描述1千米的長度時,留給學生充分的學習時間和學習空間,自己探索與交流,學生的答案豐富多彩:“教室的2塊地磚的長度大約是1米,xx塊地磚的長度約是1千米”、 “教室門約高2米,500個門疊起來的高度約是1千米,沖天了!”“小朋友走1米大約要2步,1千米大約要走xx步”……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提供給學生“再創(chuàng)造”的時機,形成學生思維碰撞的高潮,課堂顯得真實而生動。 附送: 2019-2020年人教新課標三年級數學上冊復習計劃二 一、 復習目標 1、 通過梳理知識點,發(fā)現各單元內容與以前所學內容之間的聯系(主要有長度 和質量單位、時間的認識、有余數的除法與表內除法、分數和整數的關系),初步認識數學知識的系統(tǒng)性。 2、復習后,使學生獲得的知識更加鞏固,計算能力更加提高,數感、空間觀念、應用意識、邏輯思維能力等得到發(fā)展,能用所學的數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獲得學習成功的體驗,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3、查漏補缺,讓不同學習層次的學生在復習階段得到不同的發(fā)展。 二、復習內容分析(▲為學生重點,●為學生掌握不夠好的地方) 1、測量: 建立1毫米、1分米、1千米的長度觀念和1噸的質量觀念,并能根據實際選擇恰當的單位,同時能用不同的工具和方法進行測量。 2、萬以內的加減法: ▲多位數加減多位數的計算方法,包括口算、筆算和估算和筆算的驗算(特別是中間或末尾有0的計算) 3、四邊形: 認識平行四邊形,▲會計算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 4、有余數的除法: ▲掌握有余數除法的筆算方法,知道余數一定要比除數小的道理。 5、多位數乘一位數的乘法: ▲掌握多位數乘一位數的計算方法,(特別是連續(xù)進位的計算) 6、時分秒: 建立時、分、秒的時間觀念,會進行一些有關時間的簡單計算。 7、分數的初步認識: 初步認識分數的意義,會計算同分母分數的加減法,●會比較分數的大小。 8、可能性和數學廣角: 知道事件可用“一定、可能、不可能”來描述,知道可能性有大小;●能找出簡單事物的排列數和組合數,培養(yǎng)學生觀察、分析及推理能力以及有順序地、全面思考問題的意識。 三、 班級情況分析 (一)學習習慣: 整體上能認真聽課,舉手發(fā)言比較積極。 個別問題主要有:書寫格式和字跡;認真讀題,積極理清做題思路。 (二)數學能力情況 學生整體學習情況在“復習內容分析”中已有所體現。 須關注的重點:基礎計算技能,部分學生仔細讀題的能力。 四、復習措施 1、視學困生為“復習重心”。 2、復習著重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 注重知識間的內在聯系,便于在復習時進行整理和比較,以加強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適當提供思維性強的情景或習題,在保障所有學生達到基本學習要求的情況下,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 3、精講精練,保護學生的學習興趣。 4、加強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yǎng)。 在總復習中,數與計算、空間與圖形等內容的應用本身就是解決問題;另外,讓學生用有余數的除法、多位數乘一位數、分數的簡單計算等解決生活中一些簡單的問題。 五、復習進度 12月24日:萬以內的加、減法 12月25日:有余數的除法 12月26日:多位數乘一位數 12月27日:四邊形 12月28日:時、分、秒、千米和噸 12月29日:分數的初步認識 1月2日以后:綜合練習-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千米的認識 2019 2020 年人教 新課 三年級 數學 千米 認識 教學 設計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www.hcyjhs8.com/p-55475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