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人民版歷史選修1《自上而下的改革》word教案.doc
《2019-2020年人民版歷史選修1《自上而下的改革》word教案.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9-2020年人民版歷史選修1《自上而下的改革》word教案.doc(4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2019-2020年人民版歷史選修1《自上而下的改革》word教案 教學目標 1.概述“二一九法令”的主要內容,認識其歷史進步性和局限性。 2.探討1861年俄國農奴制改革對俄國近代化進程的影響。 重點難點 1.《農民改革法令》的主要內容,農奴制改革后農民處境的變化。 2.農奴制改革的性質。 3.如何理解農奴制改革的局限性?為什么說改革是不徹底的? 4.探討農奴制改革后俄國資本主義經濟迅速發(fā)展的原因。 教學方法 提問法、閱讀法、討論法等。 教學過程 教法與學法 導入: ——回顧上節(jié)內容: 改革的背景——危機籠罩下的俄國 1、經濟上:農奴制嚴重阻礙了俄國資本主義經濟的發(fā)展。(根本原因) 2、政治上:農奴制引發(fā)尖銳的社會矛盾 3、思想上:出現反對農奴制和專制統(tǒng)治的新思潮 4、軍事上:克里米亞戰(zhàn)爭的失敗,加劇社會危機。(直接原因) 5、統(tǒng)治階級:亞歷山大二世醞釀改革 【課前預習】 1.1861年3月3日,沙皇___________________簽署了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開始改革。 2.政治上:宣布廢除____________,給農民____________,農民獲得了自由權和____________等公民權利。 3.經濟上:規(guī)定農民在獲得人身解放的同時,將得到一塊____________和一塊____________,但必須交納____________和得到地主的同意,份地的____________要由地主規(guī)定。 4.組織上:為了管理農民還建立了一種新的管理組織——“_________”,把農民納入了____________的控制之下。 5.1861年的農奴制改革是一場________________的改良運動,是一場______________性質的改革;它促進了俄國資本主義的發(fā)展,但保有了 ______________,使俄國逐漸形成了以___________為特征的帝國主義。 6.19世紀六七十年代,沙皇政府在政治上實行了一系列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在地方建立了________________,后來在城市建立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此外,還對________________進行了改革等等。 7.19世紀末,俄國基本完成了________________,建立一些重要的石油產地和新興的工業(yè)部門,形成了一些新的________________,資本主義得到了迅速的發(fā)展。 教學: 改革的經過——自上而下的改革。 1、時間人物:1861年俄歷2月19日,亞歷山大二世。 2、改革文獻:《1861年2月19日宣言》、《農民改革法令》。 3、改革目的:緩和社會矛盾,挽救統(tǒng)治危機,重振大國威望。 4、主要內容:(仔細閱讀教材加以概括) (1)政治上:廢除農奴制度,農奴在法律上成為自由人,地主不得買賣或干涉其生活。 (2)經濟上:農奴可得到一塊份地,但其大小、肥瘠由地主決定;份 地須高價贖買,未付清贖金前,農民仍須給地主服勞役、交代役金。 (3)組織上:建立“村社”加強對農民管理。村社設置一個由地方貴族擔任的調停人;還實行連環(huán)保以約束農民按時完成各類賦役。農民由過去受個別地主支配轉變?yōu)槭艿胤秸嗫刂? 5、改革評價: (1)性質:是一場自上而下的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運動; 也是地主對農民一次公開、野蠻的掠奪。 (2)進步性 ①作用:使廣大農奴獲得自由,提高了農民生產積極性,促進了農業(yè)的發(fā)展和有利于工業(yè)革命的擴展。 ②地位:促使了封建生產方式向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過渡(轉折點)。 (3)局限性:(使俄國日后具有軍事封建帝國主義的特點) ①“二一九法令”實際上是一個妥協(xié)的產物,存在著明顯的歷史局限性。 ②保留大量封建殘余(哪些殘余?),嚴重影響資本主義發(fā)展速度,使之日后具有軍事封建帝國主義特點 ③改革實際上是對農民的一次大規(guī)模掠奪;改革后的農民仍然被束縛在土地上。仍然受地主的剝剝和奴役。 【探究一】改革的兩面性指的是什么?為什么說改革具有兩面性? 根本原因是什么?對俄國社會產生什么影響? (1)兩面性:農奴制改革具有資產階級性質和不徹底性。 (2)具有兩面性的原因: ①從改革本身來看,改革的內容具有資產階級性質,對封建生產關系進行了革新。農奴變?yōu)樽杂蓜趧恿Γㄍㄟ^改革農民獲得了人身自由),地主與農民之間關系改變(通過贖買份地結束了農民和地主之間的封建生產關系,使農民經濟轉入商品貨幣關系和資本主義關系),自然經濟向商品經濟轉變,生產方式也由個體獨立經營向合作經營轉變,新的生產關系和生產方式都帶有資本主義經濟的特點。 (比較改革前后生產關系的不同以及產生的新變化) ②從改革對封建制度的改變程度上看,改革是不徹底的:沒有結束沙皇政府的專制制度;沒有徹底解放農奴,沒有完全變封建生產關系為資本主義的生產關系,農奴制殘余還保留著;社會中農民階級和地主階級仍然是對立的兩大階級,所有制不變,地主土地占有制依舊存在。 (3)根本原因:這次改革僅僅是一場改良,是封建統(tǒng)治者進行的改良,始終代表著封建地主階級的利益。(只有經過徹底推翻封建制度的革命,由新興的階級進行的革命才能徹底革除封建制度及其生產關系。) (4)改革的兩面性對俄國社會的影響:(見改革評價) 1861年改革對俄國近代化進程的影響。 1、政治近代化——政治體制改革(政治、司法和軍事); 措施 影響 政治 參照西方資產階級代議制模式,設立地方和城市自治機構(城市杜馬和自治局)。 (規(guī)定嚴格的財產限制,有利于貴族和資產階級,促進了資本主義發(fā)展。) 維護貴族、地主利益,為資本主義發(fā)展開辟了道路,邁出了由封建君主制向資產階級君主制轉變的第一步 司 廢除等級法院,建立統(tǒng)一的各級法院,公開訴訟程序。 (比較徹底,貫徹了資產階級的法律原則,但仍保留了農奴制的烙印 軍事 實行普遍義務兵役制取代過去的募兵制,改革軍事管理系統(tǒng),更新設備,設立軍校培養(yǎng)人才,提高了軍隊素質,增強了戰(zhàn)斗力。 2、經濟近代化——資本主義經濟的發(fā)展; (1)特點:資本主義的迅速發(fā)展與農奴制殘余相交織。 總體水平仍遠遠落后于歐美。 (2)工業(yè): ①19世紀末完成工業(yè)革命,主要部門從手工工場向機器工廠的過渡。 ②紡織業(yè)最為發(fā)達;石油產量躍居世界第一,巴庫成為重要石油產地。 ③形成新的工業(yè)區(qū),鐵路建設發(fā)展快。 (3)農業(yè):農村中資本主義的成分也得到增長。(P87-88) (4)原因: ①農奴制的廢除。 ②改革增加了自由勞動力,擴大了國內市場,提供了資金。 (資本主義發(fā)展所需的基本條件) ③吸收兩次工業(yè)革命成果,借鑒西歐技術。 ④政府制定促進工業(yè)發(fā)展的政策。 【探究二】沙皇政府在政治上進行資產階級性質改革的目的是什么? 提示:農奴制改革產生了新的資本主義生產關系,舊的上層建筑是不能夠適應新生產關系的要求的,必須調和兩者之間的矛盾。 在不觸動封建統(tǒng)治根本的前提下,對上層建筑進行調整以適應資本主義發(fā)展要求,本質上還是為了維護沙皇封建統(tǒng)治的穩(wěn)定。 【探究三】農奴制改革對俄國近代化的影響? 提示:政治近代化、軍事近代化、經濟近代化以及思想近代化(通過改革,西方資產階級的思想和統(tǒng)治方式開始傳入俄國,越來越多的俄國人看到了沙皇統(tǒng)治下的俄國同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差距,變革的愿望日益強烈。) 【典型例題】 材料一:沙皇亞歷山大二世曾說過:“我不愿農民過得優(yōu)厚,但我要防止俄國暴動。我認為,我們把農民同土地割裂會點燃俄國。假使要我簽字連同土地一起解放農奴,我寧肯把手指砍掉?!? ──《蘇聯史》 材料二:對自己全部土地仍保持所有權的地主,在農民向他履行規(guī)定的義務的條件下,讓農民長期使用他們所居住的房屋,此外,為了保障農民的生活,并使他們能象政府履行義務起見,讓他們長期使用法令中所規(guī)定的一定數量的土地及其它附屬地。使用份地的農民必須因此向地主履行法令中所規(guī)定的義務。在這種過渡狀態(tài)下的農民稱為義務農。 ──《俄國1861年改革法令》 材料三:農民這樣獲得一定數量的私產后,因為贖買了土地,他們就擺脫了對地主的義務,而成為擁有完全自由的農民。 ──《俄國1861年改革法令》 材料四:農民未能正確理解陛下賦予他們的權利,他們還希望獲得絕對的自由,并完全占有貴族的土地?!挥胁扇娭坪蛧绤柺侄?,才能使農民相信地主的要求是合法的。 ──《1862年沙皇政府第三廳報告》 請回答: (1)材料一中,亞歷山大二世心理上的矛盾是什么?為什么會有這種矛盾心理? (2)據材料二、三,說明這兩種農民在權利方面的區(qū)別。 (3)材料三中隊農奴法律地位變化的結論是否符合實際? (4)依據材料四,說明1861年改革的目的。 參考答案: (1)矛盾:給農民土地,但不徹底解放農民;既防止農民暴動,又要維護農奴主的統(tǒng)治。 原因:由亞歷山大二世的階級屬性和被迫進行改革而決定的。 (2)暫時義務農只有使用房屋和一定數量土地的權利,還受地主控制;完全自由的農民則完全擺脫了地主的控制,且擁有私產。 (3)不符合實際。這部分農民手指與控制社區(qū)管理的地主,農民對地主的依附關系仍存在。 (4)維護封建地主的利益和統(tǒng)治,防止農民起義。 史料: 1861年俄歷2月19日(3月3日),亞歷山大二世簽署廢除農奴制的法令和宣言,包括《1861年2月19日宣言》、《農民改革法令》等文件,歷史上把這些法令統(tǒng)稱“二一九法令”,又稱“解放法令”。 思考1:請你指出這些農奴制改革條款中不利于農民的內容有哪些? (1)在農民與地主締結契約之前,農民對地主仍然有義務,不能真正享受權利。 (2)贖金高于土地實際價格,而且農民受到的剝削的時限很長。 (3)政府限定份地面積,地主趁機割占農民的好地,農民實際得到的土地反而更少。 (4)“村社”將農民由受個別地主支配轉為受整個地方地主政權的控制。 思考2:政府給農民的解放是否是農民想要的解放? (1)農民想要的解放: 農民要求從地主的土地上解脫出來,不再依附于地主,有自己的土地,經濟獨立,擁有自己的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 (2)農民為得到解放而付出的代價:巨額贖金,大量肥沃土地。結果,農民經濟上還是不能自立,他們還是無法擺脫地主的剝削和奴役。人身自由必須要有經濟自立的保障,否則人身自由就是虛假的自由,農民雖然可以脫離地主土地的束縛,但是他們的自由是選擇重新向地主租地受剝削還是向資本家出賣勞動力的自由,而不是選擇不受奴役剝削的自由。 思考3:為什么說俄國工業(yè)發(fā)展的首要原因是農奴制的廢除? 農奴制的廢除解放了生產力。農民為贖地支付的高額資金成為俄國發(fā)展經濟不可或缺的資本來源。 由于農奴制的廢除,工業(yè)發(fā)展有了充足的勞動力,同時國內市場擴大。-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自上而下的改革 2019 2020 人民 歷史 選修 自上而下 改革 word 教案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www.hcyjhs8.com/p-62042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