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中語文 第四單元測評 新人教版必修2.doc
《2019版高中語文 第四單元測評 新人教版必修2.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9版高中語文 第四單元測評 新人教版必修2.doc(11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第四單元測評 (時間:150分鐘 滿分:150分) 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 (一)論述類文本閱讀(本題共3小題,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題。 田園中的詩意棲居是中國人最早的烏托邦理想,“田園綜合體”則是當下的一個熱詞。 人們回歸田園的渴望,是對工業(yè)社會和現(xiàn)代性的平衡,是傳統(tǒng)文化在現(xiàn)代文明中的再次和重新定位,是傳統(tǒng)生活方式重建自我認同的努力。錢穆先生曾言,鄉(xiāng)村代表著自然、孤獨與安定,而城市則是代表著文化、人群與活動,鄉(xiāng)里人終須走進都市,城市人終須回歸鄉(xiāng)村,鄉(xiāng)村與城市需要各自的智慧。在城市化的進程中,人與自然漸行漸遠,在眾聲喧囂中心生浮躁。于是便產生到鄉(xiāng)村放松一下的需要,與大自然親近以調整心緒。 身處鄉(xiāng)村,寄情田園,人的心力體力得以恢復,在孤獨和安定中反思與成長?!疤飯@綜合體”是溝通城鄉(xiāng)的生活紐帶,讓城市人有機會體驗真正的田園生活,在大自然中養(yǎng)精蓄銳,在這里重新出發(fā),形成新的心理狀態(tài)和生存狀態(tài),對自身有新的理解,充實城市文化和現(xiàn)代文明。 現(xiàn)代田園不僅僅是城市人尋覓的桃花源,是鄉(xiāng)村里走出來的人們留得住的鄉(xiāng)愁和回得去的故土,更是鄉(xiāng)里人日日在其中生活勞作的家園。近年的新農村建設中,鄉(xiāng)村生活逐漸實現(xiàn)現(xiàn)代化,然而由于配套設施和服務跟不上,垃圾處理難、過度商業(yè)化貨幣化、精神生活空虛等許多負面后果也凸顯出來?!疤飯@綜合體”是探索“就地城鎮(zhèn)化”的新方向,不僅要著眼于教育、醫(yī)療、社保、交通等基礎設施的均衡化,更要通盤考慮現(xiàn)代田園的社會和文化建設,創(chuàng)造新型田園社區(qū)和田園生活。 一些地區(qū)對農業(yè)的豐富內涵、特性與作用認識不足,只重視農業(yè)的經濟功能,卻忽略了農業(yè)的多功能作用,特別是文化和社會建設方面的作用?!疤飯@綜合體”之“綜合”即著眼于此。宋代大儒程顥曾言,“觀雞雛可以知仁”。農事活動——飼養(yǎng)牲畜與種植莊稼都是一樣,它的對象是活物,是整個的、生動而有活趣的,容易養(yǎng)成疏闊自然的心性,鄉(xiāng)村也有了從容的社會風氣。費孝通先生則認為,鄉(xiāng)土社會是一個“熟人社會”,具有“有機團結”的特性。在鄉(xiāng)土社會中,人們之間不需要法律,由于熟悉而相互信任,也形成了其他一些好的品德。正是這些獨特的文化意蘊,才構成了傳統(tǒng)田園的深厚魅力。 中國農耕文化傳統(tǒng)中形成的倫理與美德在現(xiàn)代城市已不多見,而在許多鄉(xiāng)村卻仍是“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正所謂 “禮失而求諸野”,推動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現(xiàn)代轉化,讓鄉(xiāng)風美俗滋養(yǎng)世人,正是發(fā)展“田園綜合體”的應有之義。 (節(jié)選自《人民日報》張源《挖掘傳統(tǒng) 田園的特有魅力》,有刪節(jié)) 1.下列關于原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田園綜合體”是田園中的詩意棲居,它是貫穿古今的士大夫田園情結的具體體現(xiàn)。 B.“田園綜合體”讓城市人與鄉(xiāng)村人都在其中找到了彼此,形成新的心理狀態(tài)和生存狀態(tài)。 C.“田園綜合體”體現(xiàn)了“就地城鎮(zhèn)化”的新趨勢,它致力于創(chuàng)造新型田園社區(qū)和田園生活。 D.傳統(tǒng)文化的倫理美德在現(xiàn)代城市已銷聲匿跡,而在鄉(xiāng)村仍是可貴的“衣冠簡樸古風存”。 解析A項,張冠李戴,原文為“田園中的詩意棲居是中國人最早的烏托邦理想”,且“貫穿古今的士大夫田園情節(jié)的具體體現(xiàn)”于文無據(jù);B項,“讓城市人與鄉(xiāng)村人都在其中找到了彼此”錯,原文為“讓城市人有機會體驗真正的田園生活,在大自然中養(yǎng)精蓄銳,在這里重新出發(fā),形成新的心理狀態(tài)和生存狀態(tài)”;D項,“傳統(tǒng)文化的倫理美德在現(xiàn)代城市已銷聲匿跡”過于絕對化,原文為“中國農耕文化傳統(tǒng)中形成的倫理與美德在現(xiàn)代城市已不多見”。 答案C 2.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文章以“田園綜合體”為論題,闡釋了“田園綜合體”產生的背景、必要性及作用。 B.文章綜合采用引證、對比、假設論證、事實論證等方法,不僅論據(jù)豐富,而且論證有力。 C.文章從不同角度進行論證,條分縷析,觀點持之有據(jù),而且給人以厚重穩(wěn)健之感。 D.文章在闡釋“田園綜合體”的意義時,從“禮失而求諸野”角度,闡釋鄉(xiāng)風美俗的滋養(yǎng)作用。 解析B項,“文章綜合采用引證、對比、假設論證、事實論證等方法”錯,文本中沒有使用“假設論證”的方法。 答案B 3.根據(jù)原文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在城市化進程中,人與自然漸行漸遠,人們容易產生到鄉(xiāng)村去、與大自然親近的愿望。 B.現(xiàn)實中,鄉(xiāng)村建設凸顯出垃圾處理難、過度商業(yè)化貨幣化、精神生活空虛等負面后果。 C.新農村建設中,既要重視農業(yè)的經濟功能,也要重視農業(yè)的文化、社會建設等多種功能。 D.鄉(xiāng)土社會因為其具有“熟人社會”“有機團結”的特點,所以人與人之間根本不需要法律。 解析D項,“因為其具有‘熟人社會’‘有機團結’的特點,所以人與人之間根本不需要法律”錯,一則是曲解文意,原文為“在鄉(xiāng)土社會中,人們之間不需要法律,由于熟悉而相互信任,也形成了其他一些好的品德”;二則是強加因果關系。 答案D (二)文學類文本閱讀(本題共3小題,14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第4~6題。 鐫刻的信仰 徐 漣 ①從窗戶望出去,是垂楊柳、李廣桃樹和近在眼前的沙丘。那么切近,仿佛伸手就能抓到灼熱滾燙的沙子。柔和的沙丘曲線,向兩邊綿延伸展,白色的天空,向上再向上,才呈現(xiàn)出藍色。窗外的風景就這樣入眼入心,沒有遠近縱深,分明中國畫的景致,寂寥無聲,凝固在時空的永恒當中。瞬間,我迷失了自己。 ②這是在敦煌。沙丘就是鳴沙山。我們住在鳴沙山腳下。 ③從飛機上俯瞰,連綿不絕的灰白色沙漠、灰褐色戈壁、道道傷痕似的雅丹地貌以及遠處終年不化的雪山??v使在心中已經揣想過千百遍,你仍然會驚嘆大自然不可思議的偉大神力造就了這沙漠中的神秘奇觀。祁連山的雪水切割開堅硬的巖石,沖刷出千溝萬壑,頑強地奔流在干涸的大地上,帶來了泥土,也帶來了綠洲,也因此誕生了這個古稱沙州、今名敦煌的城市。 ④然而僅僅是自然的偉力還不能夠造就敦煌。一千六百多年前,一個叫樂僔的和尚行腳至此,看見了鳴沙山東麓那耀眼的佛光。于是,他在堅硬的石壁上開鑿,開始塑造心中的佛國形象——莫高窟。自此之后的一千多年里,在這古老的絲綢之路上,謙卑地索取土地饋贈的人們,在極端艱險的生存環(huán)境中,創(chuàng)造出了極端豐富的精神財富。敦煌,因為信仰的鐫刻,才由此成為敦煌。 ⑤自樂僔開窟造像以來,莫高窟經歷了北涼、北魏、隋初、盛唐、大宋、西夏、元朝……莫高窟七百三十五個石窟中,有四百九十二個石窟有佛造像,布滿彩繪壁畫,既描繪出人們祈禱憧憬的天國,也把人世間的耕種織造等一切美好留在了畫面上。而建造石窟的工匠、畫師,卻沒有留下一個名字。時光流轉,峨冠博帶的貴人盡管面目依然清晰,他們的名字卻早已湮滅在歷史的深處;而那些默默無名的工匠、畫師,卻因為彩塑壁畫的存在而凸顯自身,他們一筆一畫地創(chuàng)造了敦煌的歷史,也將自己永遠留在了敦煌的歷史當中。 ⑥敦煌地區(qū)干旱少雨,氣候寒冷,冬天氣溫時常下降到零下30攝氏度左右。那個叫樂僔的和尚,執(zhí)意要在這樣的荒郊野嶺修行。后來又有叫法良的禪師跟隨,自此,僧侶們在石窟修行、居住、瘞埋。在無數(shù)漫漫長夜里,他們如何忍受著饑餓與寒冷,在萬籟俱寂中挑戰(zhàn)著身體的極限,更抗拒著懷疑、失望、幻覺、迷惘、否定?是信仰,猶如那道道金光,顯現(xiàn)出千佛的形象,引導著一代代苦修的僧侶一步步走向覺悟。在昏暗的洞窟中,無數(shù)個精美絕倫、令人嘆為觀止的彩塑壁畫,是如何被畫師工匠從堅硬的巖石中一鑿一斧、一筆一畫地創(chuàng)造出來的?我想,那一定源于信仰,由信仰而生的光,早已照亮了黑暗,也照亮了心靈。 ⑦我參觀的最后一項活動,是參加有關傳統(tǒng)文化傳承與創(chuàng)意產業(yè)開拓的講座。報告廳里坐滿了敦煌研究院的年輕人,衣著素樸,神態(tài)安靜。我無意中發(fā)現(xiàn)一位瘦小而矍鑠的老人坐在最后一排的角落。她剪著短發(fā),頭發(fā)灰白。我認出來了,她就是將半個多世紀的生命全部奉獻給敦煌的樊錦詩!她悄悄地來,聽完又悄悄地離開。我默默地想:五十年的沉淀,她已拋開了功名利祿,拋開了得失計較,將事業(yè)和藝術的理想淬煉成信仰。而如今,有多少人能夠堅守這樣的信仰,愿意把自己的一生交付給事業(yè)? ⑧我坐在胡楊樹下,于絲絲涼風中陷入沉思。往莫高窟的路,本是一條朝圣的道路。一千多年前,來往于絲綢之路的人們千辛萬苦趕赴這里,或是附近的居民,一步一步走來山里,表達無盡虔誠。然而,我們今天到達石窟實在是太容易了些。從北京直飛敦煌,不過2小時40分鐘。從敦煌城里一路坦途,直達莫高窟停車場,下車,站定,眼前就是舉世聞名的九層樓!這樣的便捷,這樣的容易,又如何奢望激動、震撼、深刻、獨特的個體感受? ⑨也許有一天,背一身簡單的行囊,從敦煌數(shù)字展示中心出發(fā),在炎炎烈日中,伴著塵土和沙礫前行,耗費幾個小時,全身汗水濕透,穿過河水豐沛的大泉河,走過一排迎風搖曳的胡楊樹。我,追著信仰留下的光輝,又一次來到敦煌! (選自《人民日報》,有刪改) 4.下列對文章相關內容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文章從作者的一次敦煌之行寫起,卻沒有具體寫行程,而是圍繞“鐫刻的信仰”選材為文,既有對歷史的追憶,也有對現(xiàn)實的感慨。 B.文章第③段寫飛機上的俯瞰之景,把沙漠戈壁的環(huán)境、敦煌的風貌展現(xiàn)在讀者眼前,意在喚起人們對敦煌美景的向往之情。 C.作者認為,敦煌地區(qū)自然條件惡劣,能在這里留下精美絕倫的佛造像和壁畫,最主要是靠信仰的支撐。 D.在古代,人們到敦煌石窟朝拜都需要經歷一番艱辛,而現(xiàn)在人們乘坐現(xiàn)代交通工具很快就可以到達莫高窟。 解析B項,“意在喚起人們對敦煌美景的向往之情”錯,應是引出主體內容。 答案B 5.第④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請簡要分析。(5分) 解析仔細分析第④段,從內容和結構兩方面考慮,將其與前后文以及主旨聯(lián)系起來,抓住核心要點,得出答案。 參考答案①承上啟下。首句,由上文寫的自然的偉力轉入人的因素,引起后文內容。②交代來歷。中間描寫了敦煌石刻的形成過程,交代了敦煌石刻佛造像的來歷。③點題。尾句點明了“鐫刻的信仰”的題意,揭示敦煌莫高窟的歷史意義。 6.作者在第⑤段既說工匠、畫師“沒有留下一個名字”,又說他們“將自己永遠留在了敦煌的歷史當中”。對此你是怎樣理解的?(6分) 解析本題考查分析作者觀點、把握文章內涵的能力。解答此題,首先要回到原文看作者這樣說的語境,從文本中挖掘這兩句看似自相矛盾的話各自的內涵。重點是對作者這一寫法的意圖的理解,回答意圖需要梳理文章思路,明白作者想要表達的重點。 參考答案①“沒有留下一個名字”,是客觀存在,是歷史事實;“將自己永遠留在了敦煌的歷史當中”,是文化意義,是歷史價值。②作者這樣寫,意在通過對比——工匠、畫師自身無名和留名歷史的對比,表達了對“鐫刻的信仰”的無名者的熱情禮贊,也起到了突顯主旨的作用。 (三)實用類文本閱讀(本題共3小題,12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第7~9題。 材料一 隨著“無現(xiàn)金社會”的走近,傳統(tǒng)商業(yè)銀行紛紛發(fā)力移動支付,為了搶用戶、奪回市場,銀行等支付機構可謂傾盡全力、不惜重金。你搞一個支付滿100減50元,我就來一個支付打五折;你送一個支付大禮包,我就給一個10倍積分好禮…… 當然,作為正常市場競爭行為,銀行等支付機構為消費者派發(fā)“紅包”并無不妥;作為移動支付的后起者,付出一些成本和代價爭用戶也不失為一種經營策略。真正值得思考的是,這種砸錢買用戶的做法能持續(xù)多久?在努力搶奪用戶的同時,銀行等支付機構也要檢視一下自己到底能不能留住用戶、站穩(wěn)市場,千萬別陷入錢花光后就被用戶遺忘的窘境。 支付競爭要靠實惠,不能只想著坐地收錢。在螞蟻花唄、京東白條等網絡信用產品免息甚至貼息提供支付服務的情況下,不少商業(yè)銀行卻還在旱澇保收地賺著信用卡年費、短信通知費。 支付競爭要靠便利,不能只顧著擴張地盤。這是一個各種新技術比拼的試驗場,指紋支付、刷臉支付、聲波支付都不算啥新鮮事了,而很多銀行的移動支付產品,還在靠輸密碼、插U盾甚至填寫個人信息完成支付,用戶體驗怎么可能好起來?失去了便利性和創(chuàng)新性,花再多錢跑馬圈地也是白搭,很快會被消費者拋在腦后。 (選自《支付競爭不能只靠“薅羊毛”》,有刪節(jié)) 材料二 由于移動支付體現(xiàn)出來的便利性,單純就商業(yè)社會發(fā)展的自然趨勢而言,“無現(xiàn)金社會”無疑是一種趨勢。不過,已經出現(xiàn)的趨勢,并不能和“無現(xiàn)金社會”的真正到來畫等號,而兩者之間的距離,甚至是超出想象的。 對于傳統(tǒng)金融體系不盡完善的中國來說,移動支付的高速發(fā)展,讓很多中國居民的現(xiàn)金消費一舉跨過了信用卡時代乃至PC時代,然而,對于真正走向“無現(xiàn)金社會”,這種跨越實際上掩蓋了一些障礙。首先,從普及的角度講,相比移動支付對于智能手機存在依賴,信用卡作為一種差異化顯著的支付載體,理論上自有其優(yōu)勢,因此,如果信用卡能夠像移動支付一樣得到充分發(fā)展,對于“無現(xiàn)金社會”的實現(xiàn)會是一種直接的推動。 更為關鍵的是,信用卡之所以未在中國全面推廣起來,不僅與移動支付的出現(xiàn)有關,更與傳統(tǒng)金融機構的服務質量以及背后的金融體制有關,而發(fā)達的金融體系和網絡、健全的信用社會,才是“無現(xiàn)金社會”落地的關鍵。 就當下而言,在移動支付巨頭的推動下、電商從線上走到線下的趨勢之下,未來幾年,一些重點城市可能會無限趨近于“無現(xiàn)金城市”。雖然“無現(xiàn)金社會”的理想足夠遙遠,但移動支付所引領的金融創(chuàng)新無疑正在縮短這一距離。更為樂觀的一點是,至于實現(xiàn)百分百的“無現(xiàn)金社會”,則不僅需要傳統(tǒng)金融體系的根本性變革,更需要全面補足經濟社會的短板。 (節(jié)選自《移動支付和“無現(xiàn)金社會”不能畫等號》) 材料三 如今移動支付越來越普及,“無現(xiàn)金社會”運動搞得轟轟烈烈,如今菜市場小攤、路邊小吃甚至乞討的都掛出支付二維碼,甚至有的商家為了方便只接受移動支付而干脆不收現(xiàn)金,這么做合適嗎? 央行相關人士認為,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幣管理條例》,商家拒收人民幣現(xiàn)金屬于違法行為,而拒絕銀行卡、第三方支付等支付方式并不違法。在任何一個場景里,如果只有一種支付形式存在,一定是國家主權貨幣——人民幣。 值得一提的是,阿里巴巴旗下盒馬鮮生的門店就只接受移動支付而不接受現(xiàn)金,而且加入了“無現(xiàn)金聯(lián)盟”,一度引發(fā)熱議。但是,拒收人民幣和拒收現(xiàn)金應該區(qū)分看待。商家如果收取歐元、美元,不收人民幣,屬于拒收人民幣的行為,違反《人民銀行法》,但是商家不收人民幣現(xiàn)金,選擇移動支付的結算方式,不等于不收人民幣。 (選自《拒收現(xiàn)金只接受移動支付違法》,有刪節(jié)) 7.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梳理,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隨著移動支付的勃興,銀行等支付機構可謂傾盡全力、不惜重金,紛紛推出各種優(yōu)惠措施。 B.由于移動支付的便利性,“無現(xiàn)金社會”無疑是一種趨勢,但需要補足信用卡使用這一課。 C.移動支付競爭要靠實惠,與螞蟻花唄、京東白條等相比,傳統(tǒng)銀行仍然有坐地收錢之嫌。 D.根據(jù)相關法律,商家不得拒收人民幣現(xiàn)金,但拒絕銀行卡、第三方支付等方式并不違法。 解析B項,“但需要補足信用卡使用這一課”錯,屬于曲解文意,原文為“信用卡作為一種差異化顯著的支付載體,理論上自有其優(yōu)勢,因此,如果信用卡能夠像移動支付一樣得到充分發(fā)展,對于‘無現(xiàn)金社會’的實現(xiàn)會是一種直接的推動”,只是講的一種可能性。 答案B 8.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確的兩項是( )(5分) A.根據(jù)材料一,銀行等支付機構為消費者派發(fā)“紅包”無可厚非,是銀行等支付機構作為移動支付的后起者的一種經營策略和必須要付出的代價。 B.移動支付就是一個新技術的比拼場,指紋支付、刷臉支付、聲波支付都已付諸實施,而銀行的移動支付,仍要輸密碼、插U盾完成。 C.根據(jù)材料二,作者認為“無現(xiàn)金社會”和金融體制與金融機構的服務質量有關,健全的金融體系、網絡體系、社會信用是“無現(xiàn)金社會”落地的關鍵。 D.根據(jù)材料內容,盡管離“無現(xiàn)金社會”尚有距離,但憑借移動支付從線上到線下的拓展,憑借其引領的金融創(chuàng)新,“無現(xiàn)金社會”指日可待,很快就會實現(xiàn)。 E.由材料三可知,對于拒收人民幣和拒收現(xiàn)金應區(qū)分看待,商家選擇移動支付的結算方式而不收人民幣現(xiàn)金,不等于不收人民幣。 解析A項,“必須要付出的代價”于文無據(jù),原文為“付出一些成本和代價爭用戶也不失為一種經營策略”;B項,“銀行的移動支付,仍要輸密碼、插U盾完成”擴大范圍,以偏概全,原文為“很多銀行的移動支付產品,還在靠輸密碼、插U盾甚至填寫個人信息完成支付”;D項,“‘無現(xiàn)金社會’指日可待,很快就會實現(xiàn)”錯,主觀臆斷,原文為“無疑正在縮短這一距離”。 答案CE 9.根據(jù)上述材料,概括三則新聞時評在內容上的相同點與不同點。(4分) 解析就本題而言,首先,統(tǒng)覽三則新聞材料,在比較的基礎上,明晰每則材料的主要內容,求同存異;其次,要圍繞“移動支付”去分析材料,組織答案;再次,要注意從不同角度去分析,從三則材料的具體內容去分析,潤色作答,組織答案。 參考答案相同點:三則新聞時評材料均聚焦移動支付,探討移動支付的相關話題。不同點:角度不同。材料一是從傳統(tǒng)銀行移動支付搶用戶,奪回市場角度,評論傳統(tǒng)銀行移動支付與螞蟻花唄、京東白條等新興第三方支付的差距;材料二則從“無現(xiàn)金社會”的角度評論移動支付與“無現(xiàn)金社會”的關系;材料三則是從拒收現(xiàn)金角度評論應如何看待移動支付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作用。 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 (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4小題,1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0~13題。 貢禹字少翁,瑯琊人也。以明經潔行著聞,征為博士,涼州刺史,病去官。復舉賢良,為河南令。歲余,以職事為府官所責,免冠謝。禹曰:“冠壹免,安復可冠也!”遂去官。 元帝初即位,征禹為諫大夫,數(shù)虛己問以政事。是時年歲不登,郡國多困,禹奏言:“今大夫僭諸侯,諸侯僭天子,天子過天道,其日久矣。承衰救亂,矯復古化,在于陛下?!碧熳蛹{善其忠,乃下詔,遷禹為光祿大夫。 頃之禹上書曰臣禹八十有一耳目不聰明非復能有補益所謂污朝之臣也愿乞骸骨及身生歸鄉(xiāng)里死亡所恨。天子報曰:“朕以生有伯夷之廉、史魚之直,守經據(jù)古,不阿當世,孳孳于民,俗之所寡,故親近生,幾參國政。今未得久聞生之奇論也,而云欲退,意豈有所恨與?”后月余,以禹為長信少府。會御史大夫陳萬年卒,禹代為御史大夫,列于三公。 自禹在位,數(shù)言得失,書數(shù)十上。禹以為古民亡賦算口錢,起武帝征伐四夷,重賦于民,民產子三歲則出口錢,故民重困,至于生子輒殺,甚可悲痛。宜令兒七歲去齒乃出口錢,年二十乃算。又言諸離宮及長樂宮衛(wèi)可減其太半,以寬繇役。又諸官奴婢十萬余人戲游亡事,稅良民以給之,歲費五六巨萬,宜免為庶人,廩食,令代關東戍卒。 天子下其議,令民產子七歲乃出口錢,自此始。又罷上林宮館希幸御者,減諸侯王廟衛(wèi)卒省其半。余雖未盡從,然嘉其質直之意。禹又奏欲罷郡國廟,定漢宗廟迭毀之禮,皆未施行。 為御史大夫數(shù)月卒,天子賜錢百萬,以其子為郎,官至東郡都尉。 (選自《漢書卷七十二》,有改動) 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頃之/禹上書曰/臣禹八十/有一耳目不聰明/非復能有補益/所謂污朝之臣也/愿乞骸骨/及身生歸鄉(xiāng)里/死亡所恨 B.頃之/禹上書曰/臣禹八十有一/耳目不聰明/非復能有補益/所謂污朝之臣也/愿乞骸骨/及身生歸鄉(xiāng)里/死亡所恨 C.頃之/禹上書曰/臣禹八十/有一耳目不聰明/非復能有補益/所謂污朝之臣也/愿乞骸骨及身/生歸鄉(xiāng)里/死亡所恨 D.頃之/禹上書曰/臣禹八十有一/耳目不聰明/非復能有補益/所謂污朝之臣也/愿乞骸骨及身/生歸鄉(xiāng)里/死亡所恨 解析“八十有一”指“八十一歲”,中間不可斷開,排除A、C兩項;“愿乞骸骨”為文言文常用詞語,“希望能辭去官職”的意思,其后斷句,排除D項。 答案B 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征辟制是漢代開始實行的擢用人才的一種制度,包括皇帝征召和公府、州郡征召兩種方式?;实壅髡俜Q“辟”,官府征召稱“征”。 B.陛下原指站在宮殿臺階下的侍者。臣子向天子進言時,必須先呼臺下的侍者而告之。后來“陛下”就成為與帝王面對面應對的敬稱。 C.四夷是古時華夏族(漢族別稱)對四方少數(shù)民族的統(tǒng)稱,含有輕蔑之意,分別指東夷、西戎、南蠻、北狄。 D.離宮是指在國都之外為皇帝修建的永久性居住的宮殿,皇帝一般會在固定的時間去居住。也泛指皇帝出巡時的住所。 解析A項表述錯誤,皇帝征召稱“征”,官府征召稱“辟”。 答案A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貢禹為臣忠誠,心憂國事。他建言元帝承接衰微的局面,挽救混亂的禮制,恢復古代的教化,元帝欣賞他的忠誠并提拔了他。 B.貢禹精通經義,品行端正。元帝稱贊他有伯夷的廉潔,有史魚的剛直,認為他是當時世上少有的高尚賢良的人,值得親近。 C.貢禹年事雖高,仍被重用。元帝拒絕了他告老還鄉(xiāng)的請求,反而任命他為長信少府,后又讓他擔任御史大夫,使他位列三公。 D.貢禹反對奢侈,為民請命?;实鄱啻温爮乃慕ㄗh,延后了口錢起征的年齡,減少了諸侯王廟的衛(wèi)兵,罷除了郡國的宗廟。 解析D項表述錯誤,貢禹罷除郡國宗廟的建議并未被采納。 答案D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元帝初即位,征禹為諫大夫,數(shù)虛己問以政事。是時年歲不登,郡國多困。 (2)今未得久聞生之奇論也,而云欲退,意豈有所恨與? 解析(1)“虛己”,謙虛,虛心;“登”,豐收。(2)“退”,隱退;“恨”,遺憾。 參考答案(1)漢元帝即位不久,征召貢禹為諫大夫,多次虛心地向他詢問政事。當時年成不好,農業(yè)歉收,各郡縣封地處境困難。 (2)如今還沒來得及多聽聽先生的高論,先生卻說要隱退,難道是先生有什么遺憾不順心的事嗎? 參考譯文貢禹字少翁,瑯琊人。以精通經義、品行端正而著稱,被征召為博士,任涼州刺史,因病辭官。后來又被推舉為賢良,任河南令。在任一年多,因公事被府官指責,被迫脫帽謝罪。貢禹說:“帽子一旦摘下,豈能再戴!”于是辭官而去。 漢元帝即位不久,征召貢禹為諫大夫,多次虛心地向他詢問政事。當時年成不好,農業(yè)歉收,各郡縣封地處境困難,貢禹上奏說:“現(xiàn)今大夫僭越諸侯,諸侯僭越天子,天子超越天道,這情況由來已久了。承接衰微的局面,挽救混亂的禮制,恢復古代的教化,這一切都指望陛下您了?!痹酆苄蕾p貢禹的忠誠,就下令,升任貢禹為光祿大夫。 不久,貢禹上書說:“我八十一歲了,耳朵聽不清,眼睛也看不準了,不能再對國家對朝廷有所貢獻了,我就是所說的有損朝廷形象的人了。希望能辭去官職,返回故里,若能如愿,便死而無憾了?!痹叟菊f:“朕因為先生有伯夷的廉潔、史魚的剛直,遵循經義據(jù)守古道,不盲目屈從世風,孜孜不倦為民請命,是當今俗世少見的高尚賢良的人,因而親近先生,希望先生參與國政。如今還沒來得及多聽聽先生的高論,先生卻說要隱退,難道是先生有什么遺憾不順心的事嗎?”此后一個多月,任貢禹為長信少府。正趕上御史大夫陳萬年去世,貢禹便接替他擔任御史大夫,列于三公之位。 自貢禹在朝為官后,多次評論政事得失,上書數(shù)十次。貢禹認為,古時人民沒有賦算口錢的負擔,從漢武帝征伐周邊少數(shù)民族起,開始向老百姓征收重賦,百姓生養(yǎng)兒子長到三歲,便要開始交納口錢,因此百姓十分困苦,以至于出現(xiàn)生下兒子便殺死的現(xiàn)象,實在是很悲慘可憐。應當規(guī)定小孩七歲換牙以后再交口錢,年滿二十歲再開始交納賦算。貢禹又建議說各處行宮別館以及長樂宮的戍衛(wèi)人員可以削減一大半,以減輕百姓的徭役負擔。再有各官府的奴婢總共有十多萬人,他們終日游戲玩耍,無所事事,還要靠征收百姓的賦稅來供給他們衣食,每年費用達五六萬之多,應當免去他們的奴婢身份,讓他們成為庶人,給他們吃的,讓他們代替關東戍卒。 皇帝下詔,命令百姓生孩子七歲后再開始交納口錢,這個規(guī)定從此開始。又停用了上林宮館中那些皇帝很少臨幸的處所,將各諸侯王廟的衛(wèi)兵減少一半。其他方面元帝雖沒有完全聽從貢禹的建議,但很贊賞他的質樸耿直之心。貢禹又上疏,要求罷除郡國的宗廟,制定漢家宗廟親盡則毀的禮制,都未能實行。 貢禹任御史大夫幾個月后去世,元帝賜錢百萬,任其子為郎,官至東郡都尉。 (二)古代詩歌鑒賞(本題共2小題,11分) 閱讀下面的宋詩,完成第14~15題。 寒食①雨(其二) 蘇 軾 春江欲入戶,兩勢來不已。 小屋如漁舟,濛濛水云里。 空庖煮寒菜,破灶燒濕葦。 那知是寒食,但見烏銜紙。 君門深九重,墳墓在萬里。 也擬哭途窮,死灰吹不起。 注①元平三年(1080),蘇軾到達貶所黃州,本詩作于元豐五年寒食節(jié)。 14.下列對本詩相關內容和藝術手法的理解與賞析,不正確的兩項是( )(5分) A.前四句描寫了江水滿漲,雨勢逼人,棲身的小屋像一葉漁舟,在煙雨中飄搖抖動的畫面。蕭索凄涼之態(tài)既是詩境,更是詩人的心境。 B.“空庖”“寒菜”“破灶”“濕葦”等物象寫出了物質生活的極度匱乏與艱難,表現(xiàn)了詩人在黃州時常迫于饑寒的窘況。 C.“那知是寒食,但見烏銜紙”兩句,寫詩人居于黃州,沒有公務纏身,生活悠閑自得,竟不知年月幾何,看到“烏銜紙”才恍悟當前正是寒食節(jié)令。 D.“君門深九重,墳墓在萬里”,詩人直抒胸臆,既表達出遠離君王無法為國盡忠效力的愁苦,也表達了親人墳墓遠隔萬里欲祭不可的悲愁。 E.這是一首逢寒食節(jié)遇雨抒情的感懷詩,抒發(fā)了詩人因被貶黃州而不能祭掃祖墳的無奈與悲痛之情,以及無窮的感傷。 解析C項,被貶黃州后蘇軾銳氣大減,精神萎靡不振,在這樣的情緒支配下,他消極應付、度日如年,直到看見烏鴉銜起人們燒剩的紙錢,才想起寒食已至。E項,本詩抒發(fā)的是人生最為困頓、失意時的窮愁,不單單是不能祭掃祖墳的無奈。 答案CE 15.全詩基調悲涼,但仍有詩句展現(xiàn)出詩人曠達樂觀的一面。請找出體現(xiàn)詩人曠達樂觀之情的兩句詩,并賞析其妙處。(6分) 解析作者即使在“春江欲入戶”的艱苦環(huán)境中,仍不失那份天真的童心。大水都快淹進門了,他還在想象“小屋如漁舟,濛濛水云里”的那種樂趣,幾乎已經從忍受苦難升華為詼諧欣賞的態(tài)度了。 參考答案這兩句詩是“小屋如漁舟,濛濛水云里”。詩人用比喻和想象的手法,將居所比作漁舟,把江水暴漲包圍居所的場景,想象為一葉漁舟在煙雨中漂浮不定,詩人將艱苦環(huán)境詩意化,苦中作樂,展現(xiàn)出詩人曠達樂觀之情。 (三)名句名篇默寫(本題共1小題,5分) 16.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賀《雁門太守行》中從聽覺、視覺角度寫出戰(zhàn)爭激烈場面的詩句是“ , ”。 (2)蘇軾在《江城子密州出獵》中以孫權自喻,表明建功立業(yè)心志的詩句是“ , , ”。 答案(1)角聲滿天秋色里 塞上燕脂凝夜紫 (2)為報傾城隨太守 親射虎 看孫郎 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點成語的使用,全都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①作為隊中的明星級球員,C羅對自己求全責備,不允許自己在場上有絲毫的懈怠和些微的失誤,正是這讓他不斷取得里程碑式的成就。 ②“兩會”期間,政協(xié)委員們就住房、醫(yī)療、教育等老百姓關注的熱點問題廣開言路,紛紛發(fā)表自己的意見,表現(xiàn)出強烈的參政議政熱情。 ③處在三省交界處的這個小鎮(zhèn),是個典型的“三不管”地帶,這里五方雜處,良莠不齊,一直是一個讓人頭疼的地方。 ④趙教授告誡自己的學生,即使未來成為某方面的權威,即使在科研方面取得不小的成就,也千萬不要師心自用,忘乎所以。 ⑤在生命中最困難的那幾年,各種打擊和挫折總是如期而至,讓他難以應付,他甚至想到過放棄,但終究是堅持下來,這才有了今天的成就。 ⑥近幾日,各大媒體連篇累牘地報道了廣州恒大預備隊的兩名球員在聯(lián)賽對陣山東魯能隊時激烈互毆的新聞,該新聞迅速引起了各方關注。 A.①③⑥ B.①②⑤ C.②④⑥ D.③④⑤ 解析①求全責備:苛責別人,要求完美無缺。此處說對自己,不合理。②廣開言路:指盡量給下屬和群眾創(chuàng)造發(fā)表意見的條件。此處使用不合語境。③良莠不齊:指好的壞的混雜在一起。④師心自用:固執(zhí)己見,自以為是。⑤如期而至:按照計劃或者規(guī)律,按時到來。此處說“打擊”和“挫折”不存在按計劃或規(guī)律的條件。⑥連篇累牘:形容敘述的篇幅過多、過長。 答案B 18.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3分) A.韓國社會近年日益關注塑料垃圾對環(huán)境的危害問題,民眾采取措施回收利用和減少使用塑料制品的呼聲很高。 B.阿富汗政府在一份聲明中說,總統(tǒng)加尼決定設立一個旨在為了推動阿富汗和平與和解進程的共同行動小組,該小組由國家安全部門負責。 C.敘利亞人權觀察組織說,導彈不僅擊中了空軍基地內的機動防空系統(tǒng),還命中了基地附近的一座民兵軍營,炸死了十四個人。 D.這項研究有一定局限,研究對象中愛吃禽肉的女性較年輕,而且身高體重指數(shù)較高,而這些因素可能影響患結腸癌的風險。 解析A項,成分殘缺,在“采取”前加“對”或“要求”;“回收利用”和“減少使用”的位置互換一下。B項,重復贅余,刪去“為了”。D項,搭配不當,“影響”與“風險”不能搭配。 答案C 19.下列各句中,表達不得體的一句是( )(3分) A.某作家致信編輯:“方生吾兄臺鑒,近日囊中漸空,不知稿費何日能到,望速寄為盼?!? B.王教授的內人趙沅君女士琴棋書畫無所不通,據(jù)說當年在金陵大學是有名的才女。 C.張生上前一步說:“小生不敏,有一個不情之請,不知方丈能否應允?!? D.張裳紅著臉說:“剛才沒有弄清事情的原因就用那樣的態(tài)度對您,多有得罪,還望見諒?!? 解析A項,臺鑒:是用在書信里面的敬辭,提請對方閱讀。為盼:常用在應用文書寫作中,作結尾的習慣用語,表達書寫人對收件人的一種愿望,是建立在尊重之上的請求。B項,內人:對別人稱自己的妻子。C項,不敏:沒有才能,多用作謙辭。不情之請:謙稱自己對人提出的要求不盡合乎情理。D項,見諒:客套話,表示請人諒解。 答案B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字。(6分) 歷史上,① ,兩千年前的《爾雅釋木》,載有“禊”和“荊桃”名稱,晉代文學家、訓詁學家郭璞注釋說,兩者均指櫻桃。古人觀察到,② ,故櫻桃又稱鶯桃、含桃,戰(zhàn)國末期的《呂氏春秋》載:為鶯鳥所含,故曰含桃。宋代科學家蘇頌在《本草圖經》載:櫻桃深紅色者為朱櫻;宋代藥物學家寇宗奭在《本草衍義》載:櫻桃熟時正紫色者為紫櫻;明代李時珍認為,③ ,故稱櫻珠。 解析根據(jù)“兩千年前的《爾雅釋木》,載有‘禊’和‘荊桃’名稱,晉代文學家、訓詁學家郭璞注釋說,兩者均指櫻桃”可以推知第①處可填“櫻桃的名稱不止一種”;再根據(jù)“故櫻桃又稱鶯桃、含桃,戰(zhàn)國末期的《呂氏春秋》載:為鶯鳥所含,故曰含桃”可以推知第②處可填“鶯鳥喜含食櫻桃”;最后“櫻桃熟時正紫色者為紫櫻”及“故稱櫻珠”可推知第③處可填“櫻桃形(色)如珍珠”。 參考答案①櫻桃的名稱不止一種(或“櫻桃有多種名稱”)?、邡L鳥喜含食櫻桃?、蹤烟倚?色)如珍珠(或“櫻桃形色如美玉”) 21.下面文段有三處推斷存在問題,請參照①的方式,說明另外兩處問題。(5分) 痛風是一種侵犯關節(jié)的慢性全身性疾病,易發(fā)的部位一般在腳趾、手肘等末端小關節(jié)。痛風癥狀表現(xiàn)為發(fā)作部位會出現(xiàn)疼痛感,一旦腳趾或手肘等末端小關節(jié)腫痛,就能夠判斷是痛風。誘發(fā)痛風的原因很多,飲食不當是一個常見誘因。在日常生活中,如果避免飲食不當,就不會導致痛風?;颊邞撛黾訉ν达L常識的了解,只要做好痛風的預防工作,就一定能夠遠離痛風。 ①腳趾或手肘等末端小關節(jié)腫痛,不一定就能夠判斷是痛風。 ② ③ 解析“如果”“就”說法絕對,飲食不當只是誘發(fā)痛風的原因之一;同樣的道理,后文“只要……就……”說法也太絕對,不符合事實。 參考答案②避免飲食不當不一定能避免導致痛風。③做好痛風的預防工作,不一定保證一定遠離痛風。 四、作文(60分) 22.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60分) “二戰(zhàn)”期間,為了加強對戰(zhàn)機的防護,英美軍方調查了作戰(zhàn)后幸存飛機上彈痕的分布,決定哪里彈痕多就加強哪里。然而統(tǒng)計學家沃德力排眾議,指出更應該注意彈痕少的部位,因為這些部位受到重創(chuàng)的戰(zhàn)機,很難有機會返航,而這部分數(shù)據(jù)被忽略了。事實證明,沃德是正確的。 要求:綜合材料內容及含意,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于800字。 寫作提示題目所給的屬于敘述性材料。敘述型材料的審題需要抓住核心事件和主要人物,并以此作為立意切入的角度。 核心事件就是被人們稱之為“幸存者偏差”的事,是人們在生活中常見的一種邏輯謬誤:只能看到經過某種篩選而產生的結果,而沒有意識到篩選的過程,因此忽略了被篩選掉的關鍵信息。關鍵的人物是沃德,他之所以能抓住事情的關鍵,源于他的逆向思維,源于他的獨立思考,不畏浮云遮望眼:既然這些部位被擊中的飛機能幸存飛回,那些沒能幸存飛回的飛機被擊中就應該不是我們看到的部位,需要加強的應該是彈痕少的部位,事實也證明沃德的結論是正確的。據(jù)此,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切入: (1)扣住“結果”立意:①你沒有看到的,往往是真相;②打破思維定式,用不一樣的眼光和眼界,在別人看不到的地方,有所發(fā)現(xiàn);③分析問題時,抓住事物的本質和重點;④會迷惑人的“大數(shù)據(jù)”,對“大數(shù)據(jù)”要進行辯證分析;⑤綜合考量所有信息,擁有全局意識(全面與片面);⑥注意力陷阱,被忽略的往往是最重要的。 (2)扣住“表象”立意:①不囿于表象;②不盲從他人;③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燭見表象后面的“冰山”;④看得見的與看不見的,已知和未知。 (3)扣住“行為”立意:①“力排眾議”,崇尚科學敢于質疑;②“秉持己見”,遵從邏輯理性判斷;③“結果正確”,力避經驗主義陷阱。-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2019版高中語文 第四單元測評 新人教版必修2 2019 高中語文 第四 單元 測評 新人 必修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www.hcyjhs8.com/p-62743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