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標版)2019高考地理總復習 第13講 自然地理環(huán)境的整體性限時規(guī)范訓練.doc
《(新課標版)2019高考地理總復習 第13講 自然地理環(huán)境的整體性限時規(guī)范訓練.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新課標版)2019高考地理總復習 第13講 自然地理環(huán)境的整體性限時規(guī)范訓練.doc(8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限時規(guī)范訓練13 自然地理環(huán)境的整體性 一、選擇題(每小題4分,共44分) (2018江蘇揚州、泰州、南通、淮安、宿遷、徐州六市調研)下圖為“當今氣候變暖原理及效應圖”。讀圖完成下面兩題。 1.對圖中箭頭①的解讀,正確的是( ) A.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減少 B.地面吸收大氣輻射減少 C.大氣吸收地面輻射增多 D.大氣逆輻射釋放的熱量增多 解析:結合圖示信息知,箭頭①說明了二氧化碳增多導致氣溫升高的過程。究其原因是因為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增加,導致近地面二氧化碳吸收地面輻射能力增強并把熱量保留在大氣中,使氣溫不斷增高。 答案:C 2.該圖反映自然地理環(huán)境各要素( ) A.相互作用產生新功能 B.相互影響實現(xiàn)環(huán)境自我修復 C.具有地帶性分布特征 D.具有“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的效應 解析:根據(jù)上題分析,說明了大氣成分及其比例變化,會導致大氣溫度的改變,反映了“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的效應。 答案:D (2018江西贛中南五校高三聯(lián)考)讀小尺度范圍各自然地理要素的景觀示意圖(甲圖)和自然地理要素相互關系圖(乙圖),回答下列問題。 3.甲圖中為保護斜坡①處的土壤不被水沖走,不合理的措施是( ) A.植樹種草,恢復植被 B.修水平梯田,打壩淤地 C.采取措施保持③自然要素的穩(wěn)定 D.強化全民的水土保持意識和法制觀念 解析:保護圖中①斜坡可植樹種草,恢復植被;也可以修筑水平梯田,打壩淤地;同時應強化全民的水土保持意識和法制觀念。③要素是大氣要素,即降水和蒸發(fā),均與①處土壤侵蝕無關,因此C措施不合理,符合題干要求。 答案:C 4.下列敘述屬于乙圖中A環(huán)節(jié)的是( ) A.夏季降水集中,冬季溫和濕潤 B.植被破壞嚴重,容易形成紅色荒漠 C.夏季高溫多雨,有機質分解快 D.河網稠密,徑流量大,水能豐富 解析:不同的氣候條件下,形成不同的土壤,乙圖中的A環(huán)節(jié),反映的是在亞熱帶季風氣候條件,高溫多雨的環(huán)境中,有機質被分解的快,最后形成的土壤,是一種黏性的低產土壤,C對,A環(huán)節(jié)反映的是土壤形成的氣候條件,不是氣候特征,A錯。植被破壞與氣候無關,B錯,A環(huán)節(jié)不能表現(xiàn)出河水數(shù)量多少、流量大小,D錯。 答案:C 5.甲、乙兩圖都能反映自然地理環(huán)境的( ) A.整體性規(guī)律 B.緯度地帶分異規(guī)律 C.垂直分異規(guī)律 D.干濕度地帶分異規(guī)律 解析:甲、乙兩圖都反映出自然環(huán)境要素之間的相互影響和相互制約關系,體現(xiàn)了自然地理環(huán)境的整體性規(guī)律。 答案:A (2018湖北漢陽一中高三模擬)科考隊在大興安嶺考察時,發(fā)現(xiàn)當?shù)氐脑嫉孛矠樯角皼_積扇前緣,土壤分為粗顆粒層和細顆粒層兩種。土壤類型主要為淋溶黑鈣土。但在背風坡海拔200米處(12233′47″E,4545′01″N)發(fā)現(xiàn)土壤變?yōu)槔踱}土,并且該處地層的上部偏紅,說明氧化鐵(三氧化二鐵)在該處富集。據(jù)此回答下面兩題。 6.若土壤溫度與鐵元素的富集能力成正比,則土壤變?yōu)槔踱}土的條件應為( ) A.高溫多雨 B.高溫少雨 C.低溫多雨 D.低溫少雨 解析:讀圖分析可知,栗鈣土的上層往往富集氧化鐵,而鐵元素的富集能力與土壤溫度呈正相關,說明栗鈣土形成的條件為高溫狀態(tài),又由材料可知栗鈣土分布在背風坡,說明該地降水較少,因此土壤變?yōu)槔踱}土的條件應為高溫少雨,B項正確。 答案:B 7.當?shù)卦娇拷鼪_擊扇的前緣方向,土層的變化情況為( ) A.粗顆粒層變厚,細顆粒層變厚 B.粗顆粒層變厚,細顆粒層變薄 C.粗顆粒層變薄,細顆粒層變厚 D.粗顆粒層變薄,細顆粒層變薄 解析:沖積扇是由于河流沖積而形成的沉積地貌。由出山口到沖積扇的前緣,流速逐漸減緩,攜帶能力逐漸減弱,沉積顆粒逐漸減小,因此越靠近沖積扇的前緣粗顆粒層變薄,細顆粒層變厚,故C項正確。 答案:C (2018河南百校聯(lián)盟質檢)土壤呼吸年通量是指一年中垂直地面單位面積上土壤與大氣之間CO2的交換量。它是陸地生態(tài)系統(tǒng)最主要的碳釋放過程。土壤植物根系和微生物的呼吸是CO2的主要來源。下圖示意我國北方某山地三種典型森林的土壤呼吸年通量。讀圖,完成下面兩題。 8.影響森林土壤呼吸直接的自然因素是( ) A.地形高度與坡向 B.土壤溫度與水分 C.日照時間與風速 D.土壤礦物與微生物活性 解析:土壤呼吸是陸地生態(tài)系統(tǒng)碳循環(huán)的重要部分,影響土壤呼吸的主要因素包括土壤濕度、土壤水分、底物供應(枯枝落葉層)、養(yǎng)分供給、土壤pH值和微生物活性等。其中,土壤溫度和水分是最直接影響因子,在土壤溫度高、水分充足的區(qū)域,土壤呼吸相對較高。 答案:B 9.近20年來白樺林地土壤呼吸年通量增長較快,其主要原因是( ) A.地勢平坦,光照條件好 B.晴天較多,日照時間長 C.氣溫較低,冬季風強勁 D.土壤肥沃,有機質豐富 解析:讀圖可知,白樺林地處西北坡山坳,為陰坡地帶,水分條件好,光照弱,土壤肥沃,有機質豐富,有利于白樺林生長,土壤呼吸年通量增長較快;而遼東櫟林、人工油松林均位于陽坡,坡度大,光照較強,保水性能差,不利于土壤呼吸,土壤呼吸年通量增長較慢。 答案:D (2018湖南省新化縣一中高三模擬)瓦爾德斯半島位于阿根廷南部大西洋沿岸,地面野草、荊棘叢生,半島上沒有高大樹木,但半島陸地上棲息著181種鳥類,半島海灣內繁殖著大量鯨等大型海洋動物,是聞名遐邇的“海鳥和海洋動物樂園”,一直以來,瓦爾德斯半島人跡罕至,但近年來日益受到各國游客的重視。據(jù)此回答下面兩題。 10.瓦爾德斯半島上不能生長高大樹木的主要影響因素是( ) A.海陸位置 B.緯度 C.地形 D.洋流 解析:根據(jù)材料提示,瓦爾德斯半島位于阿根廷南部大西洋沿岸,半島位于安第斯山脈的東側,雖然靠近海洋,但由于受地形阻擋,處于西風的背風坡,降雨量小,所以不能生長高大樹木,C項正確。 答案:C 11.不屬于瓦爾德斯半島周邊海域成為“海鳥和海洋動物樂園”的原因是( ) A.海灣內風浪小、棲息環(huán)境好 B.寒暖流交匯處,餌料豐富 C.人煙稀少,人類活動影響小 D.半島上多鹽湖,鹽度適宜 解析:瓦爾德斯半島周邊海域成為“海鳥和海洋動物樂園”,說明該海域適宜海洋動物生存,生存環(huán)境好。讀圖可知,海灣內風浪小、棲息環(huán)境好,寒暖流交匯處,餌料豐富;材料提到瓦爾德斯半島人跡罕至,人類活動影響小,所以成為“海鳥和海洋動物樂園”。半島上有鹽湖,但海鳥和海洋動物是生存在海洋里,所以D項所述不是其原因,符合題干要求。 答案:D 二、綜合題(46分) 12.(2018山東臨沂模擬)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 馬達加斯加島(下圖),距離非洲大陸最近為386千米,南北長達1 700千米,東西寬約600千米,為世界第四大島嶼。2000多年前,人類首次從亞洲和非洲移居于此,目前該島人口已超過2 000萬,年增長率為3%;經濟以農業(yè)為主,是世界上最不發(fā)達的國家之一。島上動植物資源豐富,其中80%為特有物種。如珍稀動物狐猴,已完成長達5 500萬年的進化歷程。狐猴以樹葉、花、果實以及昆蟲等為食,近年數(shù)量劇減,處于瀕危狀態(tài)。 (1)指出狐猴集中分布區(qū)自然景觀的類型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8分) (2)分析馬達加斯加島生物物種豐富且極為獨特的原因。(6分) (3)推測馬達加斯加島狐猴數(shù)量劇減的原因。(10分) 解析:(1)圖示狐猴分布區(qū)為熱帶雨林區(qū),該處熱帶雨林成因是“地形+迎風坡+暖流”。(2)注意是兩個問題:豐富和獨特。豐富可從環(huán)境多樣角度分析,獨特可從地域孤立而進化慢、人為干擾少角度分析。(3)可從自然環(huán)境變化和人為干擾角度分析。 答案:(1)熱帶雨林;大致呈南北走向的山脈,阻擋來自海洋的東南信風,再加上沿岸暖流的增溫增濕,從而形成高溫多雨的熱帶雨林景觀。 (2)島嶼長期與大陸遠離,地域相對孤立,形成獨立的生物進化環(huán)境;受人類影響時間短,干擾少;島嶼面積大,地形復雜,氣候區(qū)域差異顯著,生存環(huán)境多樣。 (3)人類活動使森林、草原面積減少,狐猴生存空間(棲息地)、食物減少;(生產、生活造成)環(huán)境污染,狐猴生存環(huán)境受到破壞;非法捕殺狐猴獲利;全球氣候變化,狐猴生存環(huán)境改變;(狐猴為特有物種)生存進化能力較弱。 13.(2018廣東四校聯(lián)考)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阿塔卡瑪沙漠位于智利太平洋沿岸,南北綿延約1 000千米,是縱向狹長的沙漠帶。這里年均降水量小于0.1 mm,被稱為“世界干極”。但是,每5至7年這里就會出現(xiàn)被稱為“沙漠花田”(大雨后大量鮮花盛開)的奇特景象,一般認為是厄爾尼諾現(xiàn)象所致。2015年3月一場相當于往常7年降水總量的大雨及8月份的一場颶風后,出現(xiàn)了歷史上都未曾有過的一年兩次開花現(xiàn)象,是近年來最值得觀賞的花海,吸引了大量的游客來觀賞。圖甲為阿塔卡瑪沙漠及周邊區(qū)域示意圖,圖乙為厄爾尼諾現(xiàn)象示意圖。 (1)該地區(qū)雖臨海卻形成縱向狹長的“世界干極”阿塔卡瑪沙漠,請說明原因。(6分) (2)結合材料分析,2015年阿塔卡瑪沙漠出現(xiàn)“沙漠花田”奇景且特別顯著的原因。(8分) (3)分析厄爾尼諾現(xiàn)象發(fā)生時對智利經濟發(fā)展產生的影響。(8分) 解析:第(1)題,智利沿海常年受到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盛行下沉氣流;受東南信風的影響,屬于離岸風;東部安第斯山脈逼近海岸,且阻擋了來自亞馬孫河流域的濕空氣;加之沿海的秘魯寒流減濕作用明顯,使阿塔卡瑪沙漠縱向狹長且特別干旱。第(2)題,厄爾尼諾年,赤道東太平洋海水溫度升高,位于太平洋東岸的阿塔卡瑪沙漠由下沉氣流變?yōu)樯仙龤饬?,降水比常年增加,出現(xiàn)“沙漠花田”奇景。第(3)題,對經濟的影響可從工農業(yè)生產、交通運輸及其旅游業(yè)等方面進行考慮。 答案:(1)智利沿海常年受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盛行下沉氣流和受離岸東南信風的影響,降水稀少,形成沙漠。東部安第斯山脈逼近海岸且阻擋了來自亞馬孫河流域的濕空氣;沿海的秘魯寒流減濕作用明顯使阿塔卡瑪沙漠縱向狹長且特別干旱。 (2)厄爾尼諾年,赤道東太平洋海水溫度升高,位于太平洋東岸的阿塔卡瑪沙漠由下沉氣流變?yōu)樯仙龤饬?,降水比常年增加,出現(xiàn)“沙漠花田”奇景。2015年厄爾尼諾現(xiàn)象特別強,給阿塔卡瑪沙漠帶來暴雨和颶風,降水量大,所以“沙漠花田”奇景特別顯著。 (3)出現(xiàn)“沙漠花田”奇景,旅游業(yè)收入增加;冷水性魚死亡,漁業(yè)損失大;陸地出現(xiàn)洪災,綠洲農業(yè)損失大;洪災導致交通受阻,礦產開采生產和運輸受影響,外運出國受阻。-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新課標版2019高考地理總復習 第13講 自然地理環(huán)境的整體性限時規(guī)范訓練 新課 2019 高考 地理 復習 13 自然地理 環(huán)境 整體性 限時 規(guī)范 訓練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www.hcyjhs8.com/p-62861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