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第一輪復(fù)習(xí)檢測題.doc
《高考物理第一輪復(fù)習(xí)檢測題.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高考物理第一輪復(fù)習(xí)檢測題.doc(8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高考物理第一輪復(fù)習(xí)檢測題 (時間:60分鐘 滿分:100分) 一、單項選擇題(本題共4小題,每小題6分,共24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關(guān)于慣性的大小,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高速運動的物體不容易停下來,所以物體運動速度越大,慣性越大 B.用相同的水平力分別推放在地面上的兩個材料不同的物體,則難以推動的物體慣性大 C.兩個物體只要質(zhì)量相同,那么慣性大小就一定相同 D.在月球上舉重比在地球上容易,所以同一個物體在月球上比在地球上慣性小 解析 慣性是物體的固有屬性,只與物體的質(zhì)量有關(guān),與物體的速度、受力情況和地理位置均無關(guān),C正確。 答案 C 2.“蹦極”就是跳躍者把一端固定的長彈性繩綁在踝關(guān)節(jié)等處,從幾十米高處跳下的一種極限運動。某人做蹦極運動時所受繩子拉力F的大小隨時間t變化的情況如圖1所示,將蹦極過程近似為在豎直方向的運動,重力加速度為g。據(jù)圖1可知,此人在蹦極過程中t0時刻的加速度約為( ) 圖1 A.g B.g C.g D.g 解析 由題圖可知:t0時刻繩子拉力F為,最終靜止時繩子拉力為=mg,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得-=ma,所以a=g。 答案 B 3.如圖2,木塊A、B靜止疊放在光滑水平面上,A的質(zhì)量為m,B的質(zhì)量為2m。現(xiàn)施加一水平力F拉B,A、B剛好不發(fā)生相對滑動,一起沿水平面運動。若改用水平力F′拉A,使A、B也保持相對靜止,一起沿水平面運動,則F′不得超過( ) 圖2 A.2F B. C.3F D. 解析 設(shè)A、B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μ,當(dāng)用水平力F拉B時,A、B剛好不發(fā)生相對滑動,則有F=3ma,μmg=ma,水平力F′拉A時,A、B剛好不發(fā)生相對滑動時有F′=3ma′,F(xiàn)′-μmg=ma′,聯(lián)立解得水平力F′的最大值為,B正確。 答案 B 4.為了使雨滴能盡快地淌離房頂,要設(shè)計好房頂?shù)母叨?,設(shè)雨滴沿房頂下淌時做無初速度無摩擦的運動,那么如圖所示的四種情況中符合要求的是( ) 解析 設(shè)屋檐的底角為θ,底邊長為2L(不變)。雨滴做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得加速度a==gsin θ,位移大小x=at2,而x=,2sin θcos θ=sin 2θ,聯(lián)立以上各式得t=。當(dāng)θ=45時,sin 2θ=1為最大值,時間t最短,故選項C正確。 答案 C 二、多項選擇題(本題共3小題,每小題6分,共計18分。每小題有多個選項符合題意。全部選對的得6分,選對但不全的得3分,錯選或不選的得0分。) 5.(2016廣東六校聯(lián)考)物體A、B原來靜止于光滑水平面上。從t=0時刻開始,A沿水平面做直線運動,速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如圖3甲所示;B受到如圖乙所示的水平拉力作用。則在0~4 s時間內(nèi)( ) 圖3 A.物體A所受合力保持不變 B.物體A的速度不斷減小 C.2 s末物體B改變運動方向 D.2 s末物體B速度達(dá)到最大 解析 由題圖甲可知,物體A做勻變速直線運動,物體A所受合力保持不變,物體A的速度先減小后增大,選項A正確,B錯誤;2 s末物體B所受水平拉力為零,加速度為零,速度方向不變,速度達(dá)到最大值,選項C錯誤,D正確。 答案 AD 6.如圖4甲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疊放著A、B兩物體,現(xiàn)對A施加水平向右的拉力F,通過傳感器可測得物體A的加速度a隨拉力F變化的關(guān)系如圖乙所示。已知重力加速度為g=10 m/s2,由圖線可知( ) 圖4 A.物體A的質(zhì)量mA=2 kg B.物體A的質(zhì)量mA=6 kg C.物體A、B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0.2 D.物體A、B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0.6 解析 a-F圖線的斜率等于質(zhì)量的倒數(shù),由圖可知,拉力F>48 N后,圖線斜率變大,表明研究對象質(zhì)量減小,物體A、B間發(fā)生相對滑動,故mA+mB==8 kg,mA==6 kg。由圖象知:當(dāng)F=60 N時,a=8 m/s2,又F-μmAg=mAa,解得μ=0.2。 答案 BC 7.(2016山東德州一中月考)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物塊始終受水平恒力F的作用而運動,在其正前方固定一個足夠長的輕質(zhì)彈簧,如圖5所示,當(dāng)物塊與彈簧接觸后向右運動的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圖5 A.物塊接觸彈簧后立即做減速運動 B.當(dāng)物塊的加速度為零時,它的速度最大 C.當(dāng)彈簧處于壓縮量最大時,物塊的加速度等于零 D.物塊接觸彈簧后先加速后減速 解析 物體一直受水平恒力的作用,剛剛與彈簧接觸時,彈簧的形變量較小,彈力小于F,則a=,方向向右做加速度減小的加速運動,所以A項錯誤;物體繼續(xù)向右運動,彈簧的形變量增大,當(dāng)a==0時,速度達(dá)到最大且方向向右,所以B項正確;物體繼續(xù)向右運動,彈簧的形變量持續(xù)增大,此時彈力大于恒力F,則a=,方向向左,物體開始減速,當(dāng)速度為零時,物體的加速度仍然向左,不為零,所以C項錯誤;綜上可知,物體向右先做加速運動,再做減速運動,所以D項正確。 答案 BD 三、非選擇題(共4小題,共58分。計算題解答時請寫出必要的文字說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驟,只寫出最后答案的不得分。) 8.(12分)某班級同學(xué)用如圖6所示的裝置驗證加速度a和力F、質(zhì)量m的關(guān)系。 圖6 甲、乙兩輛小車放在傾斜軌道上,小車甲上固定一個力傳感器,小車乙上固定一個加速度傳感器(可以測量乙在任意時刻的加速度大小),力傳感器和小車乙之間用一根不可伸長的細(xì)線連接,在彈簧拉力的作用下兩輛小車一起開始運動,利用兩個傳感器可以采集記錄同一時刻小車乙受到的拉力和加速度的大小。 (1)下列關(guān)于實驗裝置和操作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軌道傾斜是為了平衡小車甲受到的摩擦力 B.軌道傾斜是為了平衡小車乙受到的摩擦力 C.實驗中,在小車乙向下運動的過程中均可采集數(shù)據(jù) D.實驗中,只能在小車乙加速運動的過程中采集數(shù)據(jù) (2)四個實驗小組選用的小車乙(含加速度傳感器)的質(zhì)量分別為m1=0.5 kg、m2=1.0 kg、m3=1.5 kg和m4=2.0 kg,其中有三個小組已經(jīng)完成了a-F圖象,如圖7所示。最后一個小組的實驗數(shù)據(jù)如下表所示,請在圖7中完成該組的a-F圖線。 圖7 實驗次數(shù) 1 2 3 4 5 6 拉力F(N) 24.5 20.0 17.5 12.0 8.1 4.8 加速度a(m/s2) 16.3 13.3 11.7 8.0 5.4 3.2 (3)在驗證了a和F的關(guān)系后,為了進(jìn)一步驗證a和m的關(guān)系,可直接利用圖8的四條圖線收集數(shù)據(jù),然后作圖。請寫出具體的做法: ①如何收集數(shù)據(j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為了更直觀地驗證a和m的關(guān)系,建立的坐標(biāo)系應(yīng)以________為縱軸,以________為橫軸。 解析 (1)本實驗是研究小車乙的加速度a和力F、質(zhì)量m的關(guān)系,所以軌道傾斜是為了平衡乙的摩擦力,故A錯誤,B正確;實驗中只能在小車乙加速運動過程中采集數(shù)據(jù),C錯誤,D正確,故選BD。 (3)正比關(guān)系更直觀,容易判定。 答案 (1)BD (2)如圖所示 (3)①在a-F圖線上作一條垂直于橫軸的直線(即F相同),記錄下與四條圖線的交點縱坐標(biāo)a,分別與各圖線對應(yīng)的m組成四組數(shù)據(jù)?、诩铀俣萢 質(zhì)量的倒數(shù)1/m 9.(12分)(2016金麗衢十二校第一次聯(lián)考)用水平力F=30 N拉著一個質(zhì)量為2 kg的物體在水平面上由靜止做勻加速直線運動,某時刻將力F隨時間均勻減小。整個過程物體所受的摩擦力隨時間變化如圖8中實線所示,求: 圖8 (1)物體做勻加速直線運動的加速度; (2)整個過程物體運動的時間; (3)物體做勻加速直線運動發(fā)生的位移。 解析 (1)由牛頓第二定律知a== m/s2=5 m/s2 (2)由圖象知物體靜止時用時30 s,所以運動時間30 s (3)加速時間為10 s,所以有x=at2=0.55102 m=250 m 答案 (1)5 m/s2 (2)30 s (3)250 m 10.(14分)在平直公路上有A、B兩輛汽車,質(zhì)量均為6.0103 kg,運動時所受阻力均為車重的。它們的v-t圖象分別如圖9中a、b所示。求: 圖9 (1)A車的加速度aA和牽引力FA; (2)0~3 s內(nèi)B車的位移xB和牽引力FB。 解析 (1)由圖可得A車勻加速的加速度為 aA== m/s2=1.75 m/s2① 由牛頓第二定律得 FA-kmg=maA② 可得FA=kmg+maA③ 代入數(shù)據(jù)可得FA=1.45104 N (2)0~3 s內(nèi)B車的位移等于B車圖線與坐標(biāo)軸圍成的面積,即xB=9 m④ 由圖可得B車勻減速的加速度為 aB==- m/s2⑤ 由牛頓第二定律 FB-kmg=maB⑥ 可得FB=kmg+maB 代入數(shù)據(jù)可得FB=0⑦ 答案 (1)1.75 m/s2 1.45104 N (2)9 m 0 11.(20分)(2015新課標(biāo)全國卷Ⅱ,25改編)下暴雨時,有時會發(fā)生山體滑坡或泥石流等地質(zhì)災(zāi)害。某地有一傾角為θ=37(sin 37=)的山坡C,上面有一質(zhì)量為m的石板B,其上下表面與斜坡平行;B上有一碎石堆A(含有大量泥土),A和B均處于靜止?fàn)顟B(tài),如圖10所示。假設(shè)某次暴雨中,A浸透雨水后總質(zhì)量也為m(可視為質(zhì)量不變的滑塊),在極短時間內(nèi),A、B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1減小為,B、C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2減小為0.5,A、B開始運動,此時刻為計時起點;在第2 s末,B的上表面突然變?yōu)楣饣?,?保持不變。已知A開始運動時,A離B下邊緣的距離l=27 m,C足夠長,設(shè)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取重力加速度大小g=10 m/s2。求: 圖10 (1)在0~2 s時間內(nèi)A和B加速度的大小; (2)在B停止運動之前,A相對于B運動的距離。 解析 (1)在0~2 s時間內(nèi),A和B的受力如圖所示,其中Ff1、FN1是A與B之間的摩擦力和正壓力的大小,F(xiàn)f2、FN2是B與C之間的摩擦力和正壓力的大小,方向如圖所示。由滑動摩擦力公式和力的平衡條件得 Ff1=μ1FN1① FN1=mgcos θ② Ff2=μ2FN2③ FN2=FN1+mgcos θ④ 規(guī)定沿斜面向下為正方向。設(shè)A和B的加速度分別為a1和a2,由牛頓第二定律得 mgsin θ-Ff1=ma1⑤ mgsin θ-Ff2+Ff1=ma2⑥ 聯(lián)立①②③④⑤⑥式,并代入題給條件得 a1=3 m/s2⑦ a2=1 m/s2⑧ (2)在t1=2 s時,設(shè)A和B的速度分別為v1和v2,則 v1=a1t1=6 m/s⑨ v2=a2t1=2 m/s⑩ 2 s后,設(shè)A和B的加速度分別為a1′和a2′。此時A與B之間摩擦力為零,同理可得a1′=6 m/s2? a2′=-2 m/s2? 由于a2′<0,可知B做減速運動。設(shè)經(jīng)過時間t2,B的速度減為零,則有v2+a2′t2=0? 聯(lián)立⑩??式得t2=1 s 在t1+t2時間內(nèi),A相對于B運動的距離為 x=-=12 m 答案 (1)3 m/s2 1 m/s2 (2)12 m- 1.請仔細(xì)閱讀文檔,確保文檔完整性,對于不預(yù)覽、不比對內(nèi)容而直接下載帶來的問題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載的文檔,不會出現(xiàn)我們的網(wǎng)址水印。
- 3、該文檔所得收入(下載+內(nèi)容+預(yù)覽)歸上傳者、原創(chuàng)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檔原作者,請點此認(rèn)領(lǐng)!既往收益都?xì)w您。
下載文檔到電腦,查找使用更方便
8 積分
下載 |
-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biāo),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biāo)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shè)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quán)。
- 關(guān) 鍵 詞:
- 高考 物理 第一輪 復(fù)習(xí) 檢測
鏈接地址:http://www.hcyjhs8.com/p-64588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