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買設計請充值后下載,,資源目錄下的文件所見即所得,都可以點開預覽,,資料完整,充值下載就能得到。。?!咀ⅰ浚篸wg后綴為CAD圖,doc,docx為WORD文檔,【有不明白之處,可咨詢QQ:1304139763】
河南機電高等??茖W校 畢業(yè)設計 論文 任務書 系 部 材料工程系 專 業(yè) 模具設計與制造 學 生 姓 名 邵國專 學 號 0312225 設計 論文 題目 空調(diào)墊片沖壓模具設計 起 迄 日 期 2006 年 3 月 20 日 5 月 15 日 指 導 教 師 趙長海 發(fā)任務書日期 2006 年 3 月 20 日 任務書填寫要求 1 畢業(yè)設計 論文 任務書由指導教師根據(jù)各課題的具體情況 填寫 經(jīng)學生所在專業(yè)的負責人審查 系主管領(lǐng)導簽字后生效 此任 務書應在畢業(yè)設計 論文 開始前一周內(nèi)填好并發(fā)給學生 2 任務書內(nèi)容必須用黑墨水筆工整書寫或按教務處統(tǒng)一設計的 電子文檔標準格式 可從教務處網(wǎng)頁上下載 打印 不得隨便涂改或 潦草書寫 禁止打印在其它紙上后剪貼 3 任務書內(nèi)填寫的內(nèi)容 必須和學生畢業(yè)設計 論文 完成的 情況相一致 若有變更 應當經(jīng)過所在專業(yè)及系主管領(lǐng)導審批后方可 重新填寫 4 任務書內(nèi)有關(guān) 系 專業(yè) 等名稱的填寫 應寫中文全稱 不能寫數(shù)字代碼 學生的 學號 要寫全號 請規(guī)范化填寫 5 任務書內(nèi) 主要參考文獻 的填寫 應按照國標 GB 7714 87 文后參考文獻著錄規(guī)則 的要求書寫 不能有隨意性 6 有關(guān)年月日等日期的填寫 應當按照國標 GB T 7408 94 數(shù)據(jù)元和交換格式 信息交換 日期和時間表示法 規(guī)定的要求 一律用阿拉伯數(shù)字書寫 如 2002 年 4 月 2 日 或 2002 04 02 畢 業(yè) 設 計 論 文 任 務 書 1 本畢業(yè)設計 論文 課題來源及應達到的目的 本課題來至于工廠實際生產(chǎn) 通過與實踐相結(jié)合鞏固平時所學的理論知識 提高模具設計水平 2 本畢業(yè)設計 論文 課題任務的內(nèi)容和要求 包括原始數(shù)據(jù) 技術(shù)要求 工作要求等 名稱 空調(diào)墊片 材料 10 鋼 料厚 2 1mm 批量 大批量 技術(shù)要求 沖裁件內(nèi)外形的經(jīng)濟精度為 IT12 IT13 孔中心與邊緣距離尺寸公差為 0 6mm 所在專業(yè)審查意見 負責人 年 月 日 系部意見 系領(lǐng)導 年 月 日 1 沖壓變形 沖壓變形工藝可完成多種工序 其基本工序可分為分離工序和變形工序兩 大類 分離工序是使坯料的一部分與另一部分相互分離的工藝方法 主要有落料 沖孔 切邊 剖切 修整等 其中有以沖孔 落料應用最廣 變形工序是使坯 料的一部分相對另一部分產(chǎn)生位移而不破裂的工藝方法 主要有拉深 彎曲 局部成形 脹形 翻邊 縮徑 校形 旋壓等 從本質(zhì)上看 沖壓成形就是毛坯的變形區(qū)在外力的作用下產(chǎn)生相應的塑性 變形 所以變形區(qū)的應力狀態(tài)和變形性質(zhì)是決定沖壓成形性質(zhì)的基本因素 因 此 根據(jù)變形區(qū)應力狀態(tài)和變形特點進行的沖壓成形分類 可以把成形性質(zhì)相 同的成形方法概括成同一個類型并進行系統(tǒng)化的研究 絕大多數(shù)沖壓成形時毛坯變形區(qū)均處于平面應力狀態(tài) 通常認為在板材表面上 不受外力的作用 即使有外力作用 其數(shù)值也是較小的 所以可以認為垂直于 板面方向的應力為零 使板材毛坯產(chǎn)生塑性變形的是作用于板面方向上相互垂 直的兩個主應力 由于板厚較小 通常都近似地認為這兩個主應力在厚度方向 上是均勻分布的 基于這樣的分析 可以把各種形式?jīng)_壓成形中的毛坯變形區(qū) 的受力狀態(tài)與變形特點 在平面應力的應力坐標系中 沖壓應力圖 與相應的兩 向應變坐標系中 沖壓應變圖 以應力與 應變坐標決定的位置來表示 也就是說 沖壓 應力圖與沖壓應變圖中的不同位置都代表著不同的受力情況與變形特點 1 沖壓毛坯變形區(qū)受兩向拉應力作用時 可以分為兩種情況 即 0 t 0 和 0 t 0 再這兩種情況下 絕對值最大的應力都是拉應力 以下 對這兩種情況進行分析 1 當 0且 t 0時 安全量理論可以寫出如下應力與應變的關(guān)系式 1 1 m m t t m k 式中 t 分 別 是 軸對稱沖壓 成 形時 的 徑向 主 應變 切向主 應 變 和厚度方向上的主 應變 t 分 別 是 軸對稱沖壓 成 形時 的 徑向 主 應 力 切向主 應 力和厚度 方向上的主 應 力 m 平均 應 力 m t 3 k 常數(shù) 在平面 應 力 狀態(tài) 式 1 1 具有如下形式 3 2 3 2 t 3 t t k 1 2 因為 0 所以必定有 2 0 與 0 這個結(jié) 果表明 在 兩向 2 拉應 力的平面 應 力 狀態(tài)時 如果 絕對 值 最大 拉應 力是 則在這個方向上的主 應變一定是正應變 即是伸長變形 又因為 0 所以必定有 t 0 與 t2 時 0 當 0 的變化范圍是 0 在雙向等拉力狀態(tài)時 有 式 1 2 得 0 及 t 0 且 t 0 時 有式 1 2 可知 因為 0 所以 1 定有 2 0 與 0 這個結(jié)果表明 對于兩向拉應力的平面應力狀 態(tài) 當 的絕對值最大時 則在這個方向上的應變一定時正的 即一定是 伸長變形 又因為 0 所以必定有 t 0 與 t 0 當 0 的變化范圍是 0 當 時 0 也就是 在 雙向等拉 力 狀態(tài)下 在 兩個拉應 力方向 上產(chǎn) 生 數(shù) 值相同的伸 長變形 在受 單 向拉應 力 狀態(tài)時 當 0 時 2 也就是說 在受 單向拉應 力 狀態(tài) 下 其 變形 性 質(zhì) 與一般的 簡單 拉伸是完全一 樣 的 這種變形與受力情況 處于沖壓應變圖中的 AOC 范圍內(nèi) 見圖 1 1 而 在沖壓應力圖中則處于 AOH 范圍內(nèi) 見圖 1 2 上述兩種沖壓情況 僅在最大應力的方向上不同 而兩個應力的性質(zhì)以及 它們引起的變形都是一樣的 因此 對于各向同性的均質(zhì)材料 這兩種變形是 完全相同的 1 沖壓毛坯變形區(qū)受兩向壓應力的作用 這種變形也分兩種情況分析 即 t 0 和 0 t 0 1 當 0 且 t 0 時 有式 1 2 可知 因 為 0 一定有 2 0 與 0 這個結(jié) 果表明 在 兩向壓應 力的平面 應 力 狀態(tài)時 如果 3 絕對 值最大 拉應 力是 0 則在這個方向上的主應變一定是負應變 即是壓 縮變形 又因為 0 與 t 0 即在板料厚度方 向上的 應變 是正的 板料增厚 在 方向上的變形取決于 與 的數(shù)值 當 2 時 0 當 2 時 0 當 0 這時 的變化范圍是 與 0 之間 當 時 是雙向等 壓 力狀態(tài) 時 故有 0 當 0 時 是受 單 向 壓應 力 狀態(tài) 所以 2 這種變形情況處于沖壓應變圖中的 EOG 范圍內(nèi) 見圖 1 1 而在沖壓應力圖 中則處于 COD 范圍內(nèi) 見圖 1 2 2 當 0 且 t 0 時 有式 1 2 可知 因為 0 所以 一定有 2 0 與 0 這個結(jié)果表明 對于兩向 壓 應力的平面應力狀 態(tài) 如果絕對值最大是 則在這個方向上的應變一定時負的 即一定是壓 縮變形 又因為 0 與 t 0 即在板料厚度方 向上的 應變 是正的 即 為壓縮變形 板厚增大 在 方向上的變形取決于 與 的數(shù)值 當 2 時 0 當 2 0 當 0 這時 的數(shù)值只能在 0 之間變化 當 時 是 雙向 等壓力狀態(tài) 所以 0 這種變形與受力情況 處于沖壓應變圖中的 GOL 范圍內(nèi) 見圖 1 1 而在沖壓應力圖中則處于 DOE 范圍內(nèi) 見圖 1 2 1 沖壓毛坯變形區(qū)受兩個異號應力的作用 而且拉應力的絕對值大于壓應 力的絕對 值 這種變形共有兩種情況 分別作如下分析 1 當 0 時 由式 1 2 可知 因 為 0 所以一定 有 2 0 及 0 這個結(jié) 果表明 在異 號 的 平面 應 力 狀態(tài)時 如果 絕對 值最大 應 力是 拉應 力 則在這個絕對值最大的拉應 力方向上應變一定是正應變 即是伸長變形 又因為 0 所以必定有 0 0 0 時 由式 1 2 可知 用與前 項相同的方法分析可得 0 即在異 號應 力作用的平面 應 力 狀態(tài)下 如果 絕 對 值最大 應 力是 拉應 力 則在這個方向上的應變是正的 是伸長變形 而在 壓應力 方向上的應變是負的 0 0 0 時 由式 1 2 可知 因 為 0 所以一定有 2 0 及 0 0 必定有 2 0 即在 拉應 力方向上 的 應變 是正的 是伸長變形 這時 的變化范圍只能在 與 0 的范圍內(nèi) 當 時 0 0 0 時 由式 1 2 可知 用與前 項相同的方法分析可得 0 0 0 0 AON GOH 伸長類 AOC AOH 伸長類 雙向受壓 0 0 EOG COD 壓縮類 0 MON FOG 伸長 類 LOM EOF 壓縮類 異號應力 0 COD AOB 伸長類 DOE BOC 壓縮類 7 變形區(qū)質(zhì)量問題的表 現(xiàn)形式 變形程度過大引起變形區(qū) 產(chǎn)生破裂現(xiàn)象 壓力作用下失穩(wěn)起皺 成形極限 1 主要取決于板材的塑 性 與厚度無關(guān) 2 可用伸長率及成形極 限 DLF 判斷 1 主要取決于傳力區(qū)的 承載能力 2 取決于抗失穩(wěn)能力 3 與板厚有關(guān) 變形區(qū)板厚的變化 減薄 增厚 提高成形極限的方法 1 改善板材塑性 2 使變形均勻化 降低局 部變形程度 3 工序間熱處理 1 采用多道工序成形 2 改變傳力區(qū)與變形區(qū) 的力學關(guān)系 3 采用防起皺措施 伸 長 類 成 形 脹 形 拉 深 翻 邊 壓 縮 類 成 形 壓 縮 類 成 形 擴 口 拉 深 脹 形 伸 長 類 成 形 縮 口 縮 口 擴口 4 4 翻 邊 圖 1 3 沖壓應變圖 8 沖壓成形 極限 變形區(qū)的 成形極限 傳動區(qū)的 成形極限 伸長類 變 形 壓縮類 變 形 強 度 抗拉與抗壓 縮失衡能力 塑 性 抗縮頸 能 力 變形均 化與擴 展能力 塑 性 抗起皺 能 力 變形力及 其 變 化 各向異性 值 硬化性能 變形抗力 化學成分 組 織 變形條件 硬化性能 應力狀態(tài) 應變梯度 硬化性能 模具狀態(tài) 力學性能 值與 值 相對厚度 化學成分 組 織 變形條件 圖 1 3 體系化研究方法舉例 9 Categories of stamping forming Many deformation processes can be done by stamping the basic processes of the stamping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kinds cutting and forming Cutting is a shearing process that one part of the blank is cut form the other It mainly includes blanking punching trimming parting and shaving where punching and blanking are the most widely used Forming is a process that one part of the blank has some displacement form the other It mainly includes deep drawing bending local forming bulging flanging necking sizing and spinning In substance stamping forming is such that the plastic deformation occurs in the deformation zone of the stamping blank caused by the external force The stress state and deformation characteristic of the deformation zone are the basic factors to decide the properties of the stamping forming Based on the stress state and deform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eformation zone the forming methods can be divided into several categories with the same forming properties and to be studied systematically The deformation zone in almost all types of stamping forming is in the plane stress state Usually there is no force or only small force applied on the blank surface When it is assumed that the stress perpendicular to the blank surface equal to zero two principal stresses perpendicular to each other and act on the blank surface produce the plastic deformation of the material Due to the small thickness of the blank it is assumed approximately that the two principal stresses distribute uniformly along the thickness direction Based on this analysis the stress state and 10 the deform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eformation zone in all kind of stamping forming can be denoted by the point in the coordinates of the plane princ ipal stress diagram of the stamping stress and the coordinates of the corresponding plane principal stains diagram of the stamping strain The different points in the figures of the stamping stress and strain possess different stress state and deformation characteristics 1 When the deformation zone of the stamping blank is subjected toplanetensile stresses it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cases that is 0 t 0and 0 t 0 In both cases the stress with the maximum absolute value is always a tensile stress These two cases are analyzed respectively as follows 2 In the case that 0and t 0 according to the integral theory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stresses and strains are m m t t m k 1 1 where t are the principal strains of the radial tangential and thickness directions of the axial symmetrical stamping forming and tare the principal stresses of the radial tangential and thickness directions of the axial symmetrical stamping forming m is the average stress m t 3 k is a constant In plane stress state Equation 1 1 3 2 3 2 t 3 t t k 1 2 Since 0 so 2 0 and 0 It indicates that in plane stress state with two axial tensile stresses if the tensile stress with the maximum absolute value is the principal strain in this direction must be positive that is the deformation belongs 11 to tensile forming In addition because 0 therefore t 0 and t2 0 and when 0 The range of is 0 In the equibiaxial tensile stress state according to Equation 1 2 0 and t 0 and t 0 according to Equation 1 2 2 0 and 0 This result shows that for the plane stress state with two tensile stresses when the absoluste value of is the strain in this direction must be positive that is it must be in the state of tensile forming Also because 0 therefore t 0 and t 0 and when 0 12 The range of is 0 When 0 that is in equibiaxial tensile stress state the tensile deformation with the same values occurs in the two tensile stress directions when 0 2 that is in uniaxial tensile stress state the deformation characteristic in this case is the same as that of the ordinary uniaxial tensile This kind of deformation is in the region AON of the diagram of the stamping strain see Fig 1 1 and in the region GOH of the diagram of the stamping stress see Fig 1 2 Between above two cases of stamping deformation the properties of and and the deformation caused by them are the same only the direction of the maximum stress is different These two deformations are same for isotropic homogeneous material 1 When the deformation zone of stamping blank is subjected to two compressive stresses and t 0 it can also be divided into two cases which are 0 t 0 and 0 t 0 1 When 0 and t 0 according to Equation 1 2 2 0 與 0 This result shows that in the plane stress state with two compressive stresses if the stress with the maximum absolute value is 0 the strain in this direction must be negative that is in the state of compressive forming Also because 0 and t 0 The strain in the thickness direction of the blank t is positive and the thickness increases The deformation condition in the tangential direction depends on the values 13 of and When 2 0 when 2 0 and when 0 The range of is 0 When it is in equibiaxial tensile stress state hence 0 when 0 it is in uniaxial tensile stress state hence 2 This kind of deformation condition is in the region EOG of the diagram of the stamping strain see Fig 1 1 and in the region COD of the diagram of the stamping stress see Fig 1 2 2 When 0and t 0 according to Equation 1 2 2 0 and 0 This result shows that in the plane stress state with two compressive stresses if the stress with the maximum absolute value is the strain in this direction must be negative that is in the state of compressive forming Also because 0 and t 0 The strain in the thickness direction of the blank t is positive and the thickness increases The deformation condition in the radial direction depends on the values of and When 2 0 when 2 0 and when 0 The range of is 0 When it is in equibiaxial tensile stress state hence 0 This kind of deformation is in the region GOL of the diagram of the stamping strain see Fig 1 1 and in the region DOE of the diagram of the stamping stress see Fig 1 2 3 The deformation zone of the stamping blank is subjected to two stresses with opposite signs and the absolute value of the tensile stress is larger than that of the compressive stress There exist two cases to be analyzed as follow 14 1 When 0 according to Equation 1 2 2 0 and 0 This result shows that in the plane stress state with opposite signs if the stress with the maximum absolute value is tensile the strain in the maximum stress direction is positive that is in the state of tensile forming Also because 0 therefore When then 0 0 0 according to Equation 1 2 by means of the same analysis mentioned above 0 that is the deformation zone is in the plane stress state with opposite signs If the stress with the maximum absolute value is tensile stress the strain in this direction is positive that is in the state of tensile forming The strain in the radial direction is negative When then 0 0 0 according to Equation 1 2 2 0 and 0 and 0 therefore 2 0 The strain in the tensile stress direction is positive or in the state of tensile forming The range of is 0 When then 0 0 0 according to Equation 1 2 and by means of the same analysis mentioned above When then 0 0 0 0 AON GOH Tensile AOC AOH Tensile Biaxial compressive stress state 0 0 EOG COD Compress ive 0 MON FOG Tensile LOM EOF Compress ive State of stress with opposite signs 0 COD AOB Tensile DOE BOC Compress ive 20 Table 1 2 Comparison between tensile and compressive forming Item Tensile forming Compressive forming Representation of the quality problem in the deformation zone Fracture in the deformation zone due to excessive deformation Instability wrinkle caused by compressive stress Forming limit 3 Mainly depends on the plasticity of the material and is irrelevant to the thickness 4 Can be estimated by extensibility or the forming limit DLF 4 Mainly depends on the loading capability in the force transferring zone 5 Depends on the anti instability capability 6 Has certain relationship to the blank thickness Variation of the blank thickness in the deformation zone Thinning Thickening Methods to improve forming limit 4 Improve the plasticity of the material 5 Decrease local 4 Adopt multi pass forming process 5 Change the mechanics 21 deformation and increase deformation uniformity 6 Adopt an intermediate heat treatment process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orce transferring and deformation zones 6 Adopt anti wrinkle measures Fig 1 1 Diagram of stamping strain tensile forming bulging deep drawing flanging compressive forming compressive forming expanding deep drawing bulging tensile forming necking necking expanding 4 4 flanging Fig 1 2 Diagram of stamping stress 22 Ten sile for ming Com pres sion for ming St re ngth Cap abil ity of an ti w rinkle und er t he t ensi le and com pres sive st re sses Plasticity Cap abil ity of an ti n ecking Def orma tion uniformit y an d ex te nsion ca pa bility Pl as ticity Cap abil ity of an ti w rinkle Def orma tion for ce a nd i ts Ani sotr opy valu e of r Har deni ng c hara cter isti cs Deformation r es is ta nc e Che mist ry c ompo nent Str uctu re Deformation c on di ti on s Har deni ng c hara cter isti cs Sta te o f st ress Gradient of s tr ai n Har deni ng c hara cter isti cs Die sha pe Mechanical pr oe rt y The value of t he n a nd r Relative th ic kn es s Che mist ry c ompo nent Str uctu re Deformation c on di ti on s Fig 1 3 Examples for systematic research methods 機械加工工藝過程卡 模具專業(yè)沖壓模具課題適用 產(chǎn)品型號 零 部 件圖 號 02 機械加工工藝過 程卡片 產(chǎn)品名稱 空 調(diào) 墊 片 零 部 件名 稱 凹 磨 共 2 頁第 1 頁 材料牌號 Cr12 毛 坯 種 類 塊 料 毛坯 外型 尺寸 230 35 21 0 每個毛坯可制件 數(shù) 1 每臺 件數(shù) 1 備注 工時 工序號 工序名稱 工 序 內(nèi) 容 車間 工段 設備 工 藝 裝 備 準終 單件 1 備料 將毛坯鍛成長方體 225 32 210 鍛床 2 2 熱處 理 退火 6 3 刨 刨 6 面 互為直角 留單邊余量 0 5 刨床 1 4 熱處 理 調(diào)質(zhì) 6 5 磨平 面 磨 6 面 互為直角 平面 磨床 1 6 鉗工 劃線 劃出各孔位置線 0 5 7 銑漏 料孔 達到設計要求 銑床 1 8 加工 螺釘 孔 銷釘 孔及 穿絲 孔 按位置加工螺釘孔 銷釘孔及穿死孔 車床 鉆床 1 9 熱處 理 按熱處理工藝 淬火 回火達到 60 64HRC 6 10 磨平 面 精磨上 下平面 平面 磨床 1 11 線切 割 按圖切割型孔達到尺 寸要求 線切 割機 床 4 12 鉗工 精修 全面達 到設計 尺寸 13 檢驗 設 計 日 期 審核 日期 標準化 日期 會簽 日期 標記 記數(shù) 更改文 件號 簽字 日期 標記 處數(shù) 更該 文件 號 第 1 頁 共 27 頁 空調(diào)墊片沖壓模具設計 1 沖壓件工藝性分析 該制件為空調(diào)墊片 形狀簡單 對稱 是由直線和圓組成的 批量為大批量 生產(chǎn) 材料為 10 鋼 已退火的 10 鋼的抗剪強度為 255 333 MPa 抗拉強度 b為 294 432MPa 屈服點 s為 206MPa 伸長率 10為 29 彈性模量 10 3E 為 194 MPa 由這些數(shù)據(jù)可知材料的力學性能較好 材料厚度為 2 1mm 由沖壓設 計資料可查得 沖裁件內(nèi)外形所能達到的經(jīng)濟精度為 IT12 IT13 孔中心與邊緣 距離尺寸公差為 0 6mm 將以上精度與零件圖上所標的尺寸公差相比較 可知 該零件的精度要求能夠在沖裁加工中得到保證 制件上有一 26 的孔 孔與邊緣之間的距離也滿足要求 最小壁厚為為 9mm 26 孔與邊緣之間的壁厚 制件小端為 R10 的半圓 普通沖裁完全能滿足 要求 圖 1 第 2 頁 共 27 頁 2 沖壓工藝方案的確定 該工件的完成需要沖壓 落料兩道基本工序 可以有以下三種工藝方案 方案一 先落料 后沖孔 采用單工序模具生產(chǎn) 方案二 落料 沖孔復合沖壓 采用復合模具生產(chǎn) 方案三 沖孔 落料級進沖壓 采用級進模具生產(chǎn) 方案一模具結(jié)構(gòu)簡單 但需要兩道工序兩副模具 成本高而生產(chǎn)效率低 難 以滿足大批量生產(chǎn)要求 方案二只需要一副模具 工件的精度及生產(chǎn)效率都比較高 但工件的成型難 度較高 易造成工件變形 并且沖壓后成品件留在模具上 在清理模具上的物料 時會影響沖壓速度 操作不方便 方案三也只需要一副模具 生產(chǎn)效率高 操作方便 工件精度等也能滿足要 求 通過對以上三中方案的分析比較 該制件的沖壓生產(chǎn)采用方案三為最佳 第 3 頁 共 27 頁 3 主要設計計算 3 1 排樣方式的確定及其計算 根據(jù)工件形狀和尺寸 可有以下二種排樣方式 方案一 直排 見圖 1 方案二 直對排 見圖 2 圖 2 方案一 計算沖壓件毛坯面積 S 44 45 66 20 10 3457 mm 1 22 條料寬度 B 120 2a 125 mm 步距 h 45 a 47 2 mm 1 一個步距內(nèi)的材料利用率為 100 100 59 BhnS 2 47153 方案二 如圖 2 所示采用直對排 設計成隔位沖壓 可顯著地減少廢料 隔位沖 壓就是將第一遍沖壓以后的條料水平方向旋轉(zhuǎn) 180 再沖第二遍 在第一次沖裁 的間隔中沖裁出第二部分工件 第 4 頁 共 27 頁 圖 3 如圖 2 所示可知搭邊值為 2 2mm 和 2 5mm 條料寬度為 171 5mm 步距為 47 2mm 一個步距內(nèi)材料的利用率為 100 100 85 4 BhnS 2 4751 比較兩種排樣方式可得方案二更佳 故選用方案二 3 2 沖壓力的計算 該模具采用級進模 擬選擇彈性卸料 下出件 落料力 F Lt 321 4 2 1 300 202 4 10 N Lb 3 沖孔力 F Lt 81 64 2 1 300 51 4 10 N cb 3 落料時的卸料力 F K F 查表 2 6 1 取卸料力系數(shù) K 0 05xl x 所以 F 0 05 202 4 10 10 1 10 N x 3 3 第 5 頁 共 27 頁 沖孔時的推件力 F nK FTc 凹模刃口形式 h 5mm 則 2 個 th1 5 查表 2 6 1 取推件力系數(shù) K 0 55T 所以 F nK F 2 0 55 51 4 10 56 5 10 N Tc 3 3 沖壓工藝總力 F F F F F 202 4 10 51 4 10 10 1 10 zLcxT33 3 56 5 10 320 4 10 N 33 式中 L 沖裁周邊長度 t 材料厚度 材料的抗拉強度 查得 10 鋼的抗拉強度為 300Mpa b K K 卸料力 推件力系數(shù) 表 2 6 1 xT n 同時卡在凹模內(nèi)的沖裁件 或廢料 數(shù) h 凹模洞口的直刃壁高度 表 1 條料及沖壓力的相關(guān)計算 項目分 類 項目 公式 結(jié)果 備注 沖裁件面積 S S 44 45 66 20 21 20 3457mm 2 條料寬度 B B 120 3 2 5 44 171 5mm 步距 h h 45 2 2 47 2mm排樣 一個步距內(nèi)的 材料利用率 100 100 n2 47513 85 4 查表 2 5 2 得最小搭邊值a 2 5mm a 2 2mm1 落料力 F LF Lt 321 4 2 1 300Lb 202 4 10 N3 L 321 4mm 300MPab 沖孔力 FcF Lt 81 64 2 1 300cb 51 4 10N L 81 64mm 300MPab 卸料力 F xF 0 05 202 4 10 x310 1 10 3 N 查表 2 6 1 得 K 0 05x 推件力 FTF nK F 2 0 55 51 4 10Tc356 5 103 N K 0 55 T n h t 2 沖壓 力 沖壓工藝總力 F z F F F F FzLcxT320 4 10 3 N 彈性卸料 下出件 第 6 頁 共 27 頁 根據(jù)計算結(jié)果 擬選沖壓設備為 JC23 35 3 3 壓力中心的確定及相關(guān)計算 計算壓力中心時 先畫凹模型口圖 如圖 3 所示 在圖中將 xOy 坐標系 建立在圖示的對稱中心線上 將沖裁輪廓線按幾何圖形分解成 L L 共 7 組基本1 線段 圖 4 凹模型口圖 有關(guān)計算見表 2 所示 表 2 壓力中心數(shù)據(jù)表 各基本要素壓力中心的坐標值基本要素長度 L mm x y L 31 41 56 29 23 6 L 1322 17 23 6 L 253 16 23 6 L 884 38 23 6 L 81 645 38 23 6 L 456 60 23 6 第 7 頁 共 27 頁 L 81 647 38 23 6 由表中數(shù)據(jù)可得壓力中心坐標 x 0 7654321 LLxxxL 6 845 825134 0735061 8 134 17 82 y 0 7654321 71 LLyyyL 68 102 9054 7 15 65 所以壓力中心坐標為 C 17 82 15 65 由以上計算結(jié)果可以看出 該工件沖裁力不大 壓力中心偏移坐標原點 較小 為了便于模具的加工和裝配 模具中心仍選在坐標原點 如果選用 JC23 35 沖床 C 點仍然在壓力機模柄孔投影面積范圍內(nèi) 滿足要求 3 4 工作零件刃口尺寸計算 在確定工作零件刃口尺寸計算方法之前 首先要考慮工作零件的加工方法及 模具裝配方法 結(jié)合該模具的特點 工作零件的形狀相對比較簡單 適宜采用線 切割機床分別加工落料凸模 凹模 凸模固定板以及卸料板 著種加工方法可以 保證這寫零件各個孔的同軸度 使裝配工作簡化 凸凹模按經(jīng)濟精度 IT6 IT7 制 造 根據(jù)材料的厚度由表 2 3 3 查得 沖裁模初始雙面間隙值 Z 0 260 Zminmax 0 380 對于沖孔 26mm 的凸凹模結(jié)構(gòu)相對簡單 精度容易保證 所以采用凸凹模 分別加工 查表 2 4 1 得凸凹模的制造公差為 0 020 0 025T A 校核 Z Z 0 120maxin 0 045T A 滿足 Z ZTA axin 第 8 頁 共 27 頁 由公差表查得 mm 為 IT12 級 取 x 0 7524 06 則得 d d x Tmin 0T 26 0 75 0 24 02 26 18 mm 02 d d Z ATminA 0 26 18 0 260 25 26 44 mm 025 對于外輪廓的落料 因為工件形狀較為復雜 故采用凸模與凹模配作法 以凹模為基準件 該設計中凸模與凹模磨損后 刃口部分尺寸增大 故屬于 第一類尺寸 零件圖中未注公差的尺寸 均采用 IT14 級 查公差表 2 4 得 120 087 R10 因素 x 取 0 5 036 落料時凹模計算公式 A A x jmax 410 即 45 45 0 75 0 56 A 56 041 44 58 14 0 44 44 0 75 0 54 A54 0 1 43 59 14 0 120 120 0 5 0 87 A87 04 1 119 57 2 0 R10 10 0 5 0 36 A36 04 1 9 82 09 表 3 工作零件刃口尺寸的計算 尺寸及分類 尺寸轉(zhuǎn)換 計算公式 結(jié)果 備注 第 9 頁 共 27 頁 d d x Tmin 0T d 26 18T02 沖孔 26 26 24 0 d d Z AiA0d 26 44A5 d 44 58 14 045 45 056 44 58T d 43 59A14 044 44 054 43 59T d 119 57A2 0 120 120 087 119 57T d 9 82A09 落料 R10 R10 036 A A x jmax 410 凸模刃口按凹模實際刃口尺 寸配制 9 82T 查表 2 3 3 得沖裁雙面 間隙 Z 0 260min Z 0 380ax 磨損系數(shù) X 按公差等級 選取 校核 滿足 ZT A Zmaxin 3 5 卸料橡膠的設計 選用 4 塊圓筒形橡膠 厚度保持一致 一面造成受力不均勻 運動產(chǎn)生歪 斜 影響模具的正常工作 卸料板工作行程 h I h h t h 5 1mmI12 h 為凸模凹進卸料板的高度 取 1mm h 為凸模沖裁后進入凹模的深度 取 2mm 2 橡膠工作行程 H I H h h 10 1mmI修 h 為凸模修模量 取 5mm 修 橡膠自由高度 H 自 由 H 4 H 40 4mm自 由 I 取 H 為 H 的 25 I自 由 橡膠的預壓縮量 H 預 第 10 頁 共 27 頁 H 10 H 4 04mm預 自 由 一般取 H 10 15 H 預 自 由 每個橡膠承受的載荷 F 1 F F 10 1 1014 卸 3 2525 N 橡膠的外徑 D D 65mm 27 1pFd 4 23 d 筒形橡膠的內(nèi)徑 取 d 15mm p 為橡膠產(chǎn)生的單位面積壓力 與壓縮 量有關(guān) 其值可按圖 2 9 35 確定 取 0 8MPa 校核橡膠的自由高度 H自 由 H D 40 4 65 0 62自 由 即 0 5 H D 1 5 滿足要求 自 由 橡膠的安裝高度 H 安 H H H 40 4 4 04安 自 由 預 36mm 卸料橡膠的設計計算見表 4 表 4 卸料橡膠的設計計算 項 目 公式 結(jié)果 備注 卸料板工作行程 h Ih h t hI125 1mm h 為凸模凹進卸料板的高度 取1 1mmh 為凸模沖裁后進入凹模2 的深度 取 2mm 橡膠工作行程 H IH h hI修 10 1mm h 為凸模修模量 取 5mm修 橡膠自由高度 H自 由 H 4 H自 由 I40 4mm 取 H 為 H 的 25 I自 由 橡膠的預壓縮量 H 預 H 10 H預 自 由 4 04mm 一般取 H 10 15 H預 自 由 每個橡膠承受的載荷 F 1 F F14卸 2525N 選用 4 個圓筒形橡膠 第 11 頁 共 27 頁 橡膠的外徑 D D 27 1pFd 65mm 校核橡膠的自由高度 H自 由 0 5 H D 1 5 自 由 滿足要 求 d 為圓筒形橡膠的內(nèi)徑取 d 15mm p 0 8 MPa 橡膠的安裝高度 H 安 H H H安 自 由 預 36mm 4 模具總體設計 4 1 模具類型的選擇 由沖壓工藝分析可知 采用級進沖壓 所以模具類型為級進模 4 2 定位方式的選擇 第 12 頁 共 27 頁 因為該模具采用的是條料 控制條料的送進方向采用導料板 無側(cè)壓裝置 控制條料的送進步距采用擋料銷初定距 導正銷精定距 而第一件的沖壓位置因 為條料長度有一定余量 可以靠操作工目測來定 4 3 卸料 出件方式的選擇 因為工件料厚為 2 1mm 相對較薄 卸料力也比較小 故可采用彈壓卸料 又因為是級進模生產(chǎn) 所以采用下出件比較便于操作與提高生產(chǎn)效率 4 4 導向方式的選擇 為了提高模具壽命和工件質(zhì)量 方便安裝調(diào)整 該級進模采用中間導柱的導 向方式 5 主要零部件設計 5 1 工作零件的結(jié)構(gòu)設計 5 1 1 沖孔凸模 沖孔 26 的凸模為圓形凸模 為方便裝配修模 采用臺階式凸模 與凸模固 定板的配合按 H7 m6 材料選用 Cr12 熱處理硬度為 58 62 HRC 第 13 頁 共 27 頁 其總長 L h h t h 12 20 16 2 1 27 9 66mm h 凸模固定板厚度 取 h 20mm 1 1 h 卸料板厚度 取 h 16mm 22 t 材料厚度 為 2 1mm h 增加長度 包括凸模的修模量 凸模進入凹模的深度 凸模固定板與卸料 板之間的安全距離等 取 h 27 9mm 凸模結(jié)構(gòu)如圖 4 所示 圖 5 沖孔凸模 5 1 2 落料凸模 結(jié)合工件外形并考慮加工 將落料凸模設計成直通式 材料選用 Cr12 熱 處理硬度為 58 62HRC 用 2 個 M8 螺釘固定在墊板上 與凸模固定板的配合按 H6 m5 落料凸模下部有一用于安裝導正銷的孔 具體結(jié)構(gòu)如圖 5 5 1 3 凹模 凹模采用整體式凹模 各沖裁的凹??拙捎镁€切割機床加工 安排凹模在 第 14 頁 共 27 頁 模架上的位置時 要依據(jù)計算壓力中心的數(shù)據(jù) 將壓力中心與模柄中心重合 由 沖壓模具設計與制造 公式 2 9 3 和 2 9 4 計算 凹模厚度 H Kb 0 2 120 24mm 查表 2 9 5 得 K 0 2 凹模壁厚 C 1 5 2 H 36 48 mm 圖 6 落料凸模 取凹模厚度 H 30mm 凹模壁厚 50mm 凹模寬度 B b 2c 120 2 50 220mm 凹模長度 L 取 208mm 送料方向 凹模輪廓尺寸為 208 220 30mm 結(jié)構(gòu)如圖 6 5 2 定位零件的選擇 落料凸模下部設置一個導正銷 借用工件上 26mm 孔作導正孔 26mm 導 正孔的導正銷的結(jié)構(gòu)如圖 7 所示 導正應該在卸料板壓緊板料之前完成導正 考 慮料厚和裝配后卸料板下平面超出凸模端面 1mm 所以導正銷直線部分的長度取 3mm 導正銷用 H7 h6 安裝在落料凸模端面 并用 M10 螺釘固定 導正銷導正 部分與導正孔采用 H7 h6 配合 起粗定距的活動擋料銷 彈簧和螺栓選用標準件 規(guī)格為 8 16 擋料銷擋 第 15 頁 共 27 頁 料銷與導正銷的中心距為 S S 0 1 28 8mm12TD S 步距 D 落料凸模直徑T D 擋料銷頭部直徑 圖 7 凹模 導正銷材料選用 Cr12 淬硬 HRC52 56 第一次沖壓時模具需要用始用擋料銷進行定位 根據(jù)模具結(jié)構(gòu)始用擋料銷與 26 孔的垂直距離為 11 8mm 采用標準件 材料為 45 鋼 5 3 導料板的設計 導料板的內(nèi)側(cè)與條料接觸 外側(cè)和凹模齊平 導料板與條料之間的間隙取 1mm 這樣就可以確定導料板的寬度 導料板的厚度取 8mm 導料板采用 45 鋼 制作 熱處理硬度為 40 45HRC 用螺釘和銷釘固定在凹模上 導料板的進料端 安裝有承料板 可知導料板的寬度為 2 23mm 第 16 頁 共 27 頁 圖 8 導正銷 5 4 卸料部件的設計 5 4 1 卸料板的設計 卸料板的周界尺寸與凹模的周界尺寸相同 厚度為 16mm 卸料板采用 45 鋼 制造 淬火硬度為 40 45HRC 卸料板凸臺部分的高度為 h H 0 1 0 3 t 7 5mm 式中 h 卸料板凸臺高度 H 導料板高度 t 板料厚度 凸臺部分和導料板之間的距離為 1mm 則凸臺部分的寬度為 171 5mm 查表 2 9 11 得彈壓卸料板與凸模的單邊間隙值取 0 15mm 當卸料板起導向作 用時 卸料板按 H7 h6 配合制造 在模具開啟狀態(tài) 卸料板應高出模具工作零件 刃口 0 3mm 0 5mm 以便順利卸料 卸料板上各尺寸的公差根據(jù)凸模的尺寸按照 H7 h6 則得各尺寸公差分別為 26 3 45 3 44 3 R10 15 120 3 卸料板的具體結(jié)027 3 025 16 025 16 015 9 04 25 構(gòu)見附圖 第 17 頁 共 27 頁 5 4 2 卸料螺釘?shù)倪x用 卸料板上設置 4 個卸料螺釘 公稱直徑為 12mm 螺紋部分為 M10 10mm 卸料螺釘尾部應留有足夠的行程空間 卸料螺釘擰緊后 應使卸料板超出凸模端 面 1mm 有誤差時通過在螺釘和卸料板之間安裝墊片來調(diào)整 模架及其他零部件設計 該模具采用中間導柱模架 這種模架的導柱在模具中間位置 沖壓時可以防 止由于偏心力矩而引起的模具歪斜 以凹模周界尺寸為依據(jù) 選擇模架規(guī)格 導柱采用 B 型導柱 導柱 d mm L mm 分別為 32 190 35 190 導套 采用 A 型導套 導套 d L mm D mm 分別為 32 115 45 35 115 50 材料選用 T8 鋼 淬火硬度 HRC58 62 上模座厚度 H 上模 取 50mm 上模墊板厚度 H 墊 取 10mm 固定板厚度 H 固 取 20mm 下模座 H 下模 取 60mm 所以 該模具的閉合高度 H 閉 H 閉 H 上模 H 墊 L H H 下模 h2 50 10 66 30 60 2 mm 214mm 式中 L 凸模長度 L 66mm H 凹模厚度 H 30mm h 2 凸模沖裁后進入凹模的深度 h 2 2mm 可見該模具閉合高度小于所選壓力機 J23 35 的最大裝模高度 230mm 可 以使用 上模坐周界尺寸為 220 200 50mm 下模座周界尺寸為 220 200 60mm 材料選 用 HT200 5 6 其他標準件的選擇 5 6 1 卸料螺釘 選 4 個圓柱頭內(nèi)角卸料螺釘 M12 90 GB2867 5 81 5 6 2 連接上模座與凸模固定板的螺釘 銷釘 選圓柱頭內(nèi)六角螺釘 M12 70 GB70 76 4 個 圓柱銷釘 8 70 GB119 76 4 個 5 6 3 模柄的緊固螺釘 選螺釘 M6 20 GB71 85 2 個 5 6 4 連接凹模與下模座的螺釘 銷釘 第 18 頁 共 27 頁 螺釘 M12 60 GB70 76 4 個 銷釘 8 70 GB119 76 4 個 6 模具總裝圖 通過以上設計 可得到模具總裝圖 見附圖 模具上模部分主要由上模板 墊板 凸模 2 個 凸模固定板及卸料板等組成 卸料方式采用彈壓卸料 以橡 膠為彈性元件 下模部分由下模座 凹模板 導料板等組成 沖孔肥料和成品件 均由漏料孔漏出 第 19 頁 共 27 頁 第一次沖壓時由始用擋料銷進行定位對條料進行沖孔 沖孔完成條料繼續(xù) 送進時采用活動擋料銷 18 作為粗定距 在落料凸模上安裝一個導正銷 利用條 料上的 26 孔作導正銷孔進行導正 以此作為條料送進的精度定距 工作時完 成第一次沖壓以后 條料上留有 26 的孔 把條料抬起向前移動 用此孔套在 活動擋料銷 18 上 并向前壓緊 第二次沖壓時利用凸模上的導正銷作精確定距 條料繼續(xù)送進 用同樣的方式進行沖壓 活動擋料銷位置的設定比理想的幾何位 置向前偏移 0 2mm 沖壓過程中粗定位完成以后 當用導正銷作精確定位時 用 導正銷上圓錐形斜面再將條料向后拉回約 0 2mm 而完成精確定距 用這種方法定 距 精度可達到 0 02mm 7 沖壓設備的選定 通過校核 選擇開式雙柱可傾壓力機 J23 35 能滿足使用要求 其主要技術(shù) 參數(shù)如下 公稱壓力 350kN 滑塊行程 80mm 第 20 頁 共 27 頁 滑塊行程次數(shù) 50 次 min 1 最大封閉高度 280mm 封閉高度調(diào)節(jié)量 60mm 滑塊中心線至床身距離 205mm 立柱距離 300mm 工作臺尺寸 前后 左右 380 610mm 工作臺孔尺寸 前后 左右 直徑 200 290 260mm 墊板尺寸 厚度 直徑 60 150mm 模柄孔尺寸 直徑 深度 50 70mm 滑快底面尺寸 前后 左右 190 210mm 床身最大可傾角 20 8 模具零件加工工藝 本副模具中 模具零件加工的關(guān)鍵在工作零件 固定板以及卸料板 如果采 用線切割加工技術(shù) 著些零件的加工就變的相對簡單 凹模 固定板以及卸料板都屬于板類零件 其加工工藝比較規(guī)范 這些零件的加工工藝過程見零件加工工藝規(guī)程卡 第 21 頁 共 27 頁 9 模具的裝配 9 1 主要組件的裝配 在裝配只前 必須仔細研究圖樣 根據(jù)該模具結(jié)構(gòu)特點和技術(shù)要求 確定合 理的裝配次序和裝配方法 此外 還應該檢查模具零件的加工質(zhì)量 如凸 凹模 第 22 頁 共 27 頁 刃口尺寸等 然后按照規(guī)定的技術(shù)要求進行裝配 裝配的次序和方法如下 9 1 1 模柄的裝配 因為這副模具的模柄 10 是從上模座 8 的下面向上壓入的 所以 在安裝凸 模固定板 6 和墊板 7 之前 應先把模柄裝好 模柄與上模座的配合要求是 H7 m6 裝配時 應先在壓力機上把模柄壓入 再加工定位銷釘孔或螺釘孔 然后 把模柄端面突出部分銼平或磨平 安裝好 模柄后用角尺檢查模柄與上模座上平面的垂直度 9 1 2 凸模的裝配 凸模與固定板的配合要求為 H7 m6 裝配時 先在壓力機上將凸模壓入固定 板內(nèi) 檢查凸模的垂直度 然后將固定板的上平面與凸模尾部對齊磨平 為了保 持凸磨刃口的鋒利 應分別把沖孔凸模和落料凸模的端面磨平 9 1 3 彈壓卸料板的裝配 彈壓卸料板起壓料和卸料作用 裝配時 應保證彈壓卸料板與凸模之間有適 當?shù)拈g隙 其裝配方法是 將彈壓卸料板套和已裝入固定板的凸模內(nèi) 在固定板 與卸料板之間墊上平行墊塊 并用平行夾板將他們夾緊 然后按照卸料板上的螺 孔在固定板上投窩 拆開后鉆固定板上的螺釘孔 9 2 總裝配 模具的主要組件裝配完畢后開始進行總裝配 為了使凸模和凹模容易對中 總裝時必須考慮上 下模的裝配順序 否則 可能出現(xiàn)無法裝配的情況 根據(jù)該級進模具的裝配要點 選凹模作為裝配基準件 先裝下模 再裝上模 并調(diào)整間隙 試沖 返修 具體裝配如下 9 2 1 裝配下模 9 2 1 1 在下模座上劃中心線 按中心線預裝凹模 導料板 9 2 1 2 在下模座 導料板上 用已加工好的凹模分別確定其螺紋孔位置 分 別鉆孔 攻絲 9 2 1 3 將下模座 導料板 凹模 活動擋料銷 彈簧裝在一起 并用選定的 螺釘緊固 并打入螺栓 9 2 2 裝配上模 9 2 2 1 把已經(jīng)裝入凸模固定板 6 的落料凸模 5 和沖孔凸模 15 插入凹模內(nèi) 固 第 23 頁 共 27 頁 定板與凹模之間墊上適當高度的平行墊板 9 2 2 2 預裝上模座 劃出與凸模固定板相應的螺紋孔 銷釘孔的位置并鉆鉸 螺紋孔 銷釘孔 9 2 2 3 用螺釘將固定板組合 墊板 上模座連接在一起 但不要擰緊 9 2 2 4 將卸料板套裝在已經(jīng)裝入凸模固定板的凸模上 裝上橡膠和卸料螺釘 并調(diào)節(jié)橡膠的預壓量 使卸料板高出凸模下端面約 2mm 9 2 2 5 復查凸 凹模間隙并調(diào)整合適后 緊固螺釘 9 2 2 6 安裝導正銷 當條料過長時 在此工序安裝承料板 9 2 2 7 進行檢查 一般采用切紙法 當檢查合適后 打入銷釘緊固 9 2 3 試沖與調(diào)整 裝機試沖并根據(jù)試沖結(jié)果相應調(diào)整 9 3 模具試沖中可能出現(xiàn)的缺陷以及調(diào)整 根據(jù)改模具的實際情況 可能出下以下缺陷 試沖過程中出現(xiàn)的缺陷 產(chǎn)生原因 調(diào)整方法 送料不暢通或料被卡死 1 兩導料板之間的尺寸 過小或者有斜度 2 凸模與卸料板的間隙 過大 使塔邊翻扭 根據(jù)情況銼修或者重新按 裝導料板 減小凸模與卸料板之間的 間隙 刃口相咬 1 上模座 下模座 固 定板 凹模 墊板等 零件安裝面不平行 2 凸模 導柱等零件安 裝不垂直 3 導柱與導套配合間隙 過大使導向不準 4 卸料板的孔位不正確 或者歪斜 使沖孔凸 模位移 修整有關(guān)零件 重裝上模 或者下模 重新安裝凸模或者導柱 更換導柱或者導套 修整或者更換卸料板 卸料不正常 1 由于裝配不正確 卸 料板不能動作 如卸 料板與凸模的間隙過 小 或者與沖孔凸模 修整卸料板 第 24 頁 共 27 頁 與落料凹模之間的間 隙不正確使卸料板不 能正常運作 或者因 為卸料板傾斜而卡緊 2 橡膠的彈力不夠 或 者選用的橡膠不正確 3 凹模和下模座的漏料 孔沒有對正 料不能 排出 4 凹模有倒錐度造成工 件堵塞 更換橡膠 修整漏料孔 修整凹模 1 刃口不鋒利或淬火硬 度低 2 配合間隙過大或過小 3 間隙不均勻使制件一 邊有顯著帶斜角毛刺 合理調(diào)整凸模與凹模之間 的間隙及修模工作刃口的 尺寸 1 凹模有倒錐度 2 頂料桿和工件接觸面 過小 3 導正銷與預沖孔配合 過緊 將沖件壓出凹 陷 修整凹模 更換頂料桿 修正導正銷 制件質(zhì)量不好 1 有毛刺 2 制件不平 3 落料外形和內(nèi)孔位置 不正 成偏位現(xiàn)象 1 擋料銷位置不正 2 落料凸模上導正銷尺 寸過小 3 導料板與凹模送料中 心不平行 使孔位偏 斜 修整擋料銷 更換導正銷 修整導料板 10 設計總結(jié) 時間到了 2006 年 5 月 畢業(yè)設計已經(jīng)接近尾聲 伴隨著結(jié)束的還有我的學 第 25 頁 共 27 頁 校生涯 經(jīng)過了 3 年時間的學習 實踐 為我增加了不少知識 如果說對這寫時 間的所學作一次總結(jié)的話 那么這次畢業(yè)設計無疑是最好的總結(jié) 也為我的學業(yè) 畫了一個圓滿的句號 在畢業(yè)設計過程中 做到了認真 仔細 研究檢查每一個 步驟 并且查閱了大量的有關(guān)資料 使設計中的數(shù)據(jù) 公式出處都有據(jù)可查 這次畢業(yè)設計成功的設計了空調(diào)墊片級進模 該制件結(jié)構(gòu)比較簡單 容易加 工 但是級進沖壓過程中 26 孔和制件外形之間的間隙不易保證 因此本模具 先沖 26 的孔 然后靠活動擋料銷粗定位 再有導正銷作精確定位 提高了制 件的質(zhì)量 模具采用下出料方式可以使調(diào)料連續(xù)送進 連續(xù)沖壓 顯著提高了勞 動生產(chǎn)率和設備利用率 但是級進模的結(jié)構(gòu)比較復雜 模具設計和制造技術(shù)要求 較高 同時對沖壓設備 原材料也有較高的要求 模具的成本較高 給模具的大 量生產(chǎn)帶來困難 所以怎樣減低模具的制造成本成為以后要解決的一個關(guān)鍵問題 同樣 現(xiàn)時模具應用的普遍率較低 故如能減低各種模具的生產(chǎn)制造成本從而提 高整個社會的生產(chǎn)效率 通過這次畢業(yè)設計加深了對模具的進一步了解 對級進模的結(jié)構(gòu)和裝配也有 了進一步的認識 對正個設計步驟也有了質(zhì)的提高 完善了設計思路 對設計過 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也能及時的解決 提高了我的模具設計水平 但是這樣還是遠遠 不夠的 在以后的時間里 需要不停的學習 研究 以進一步提高模具設計水平 致謝 在這次設計過程中 遇到許多問題 在用平時所學內(nèi)容和查閱相關(guān)資料仍不 第 26 頁 共 27 頁 能解決問題的情況下 得到了老師和同學的無私幫助 正是得到了他們的幫助才 能順利的完成設計 他們給了我很大的支持和鼓勵 細心的指導 教會了如何運 用 如何應用平時所學的內(nèi)容和資料 使許多問題迎刃而解 在此真誠的感謝他 們 感謝他們的幫助 同時也感謝三年來辛勤教育我們的老師和幫助我的同學 祝愿你們事業(yè)順利 身體健康 參考文獻 第 27 頁 共 27 頁 1 王孝培主編 沖壓手冊 北京 機械工業(yè)出版社 1990 2 肖景容 姜奎華主編 沖壓工藝學 北京 機械工業(yè)出版社 1996 3 劉建超 張寶忠主編 沖壓模具設計與制造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4 翟德梅主編 模具制造技術(shù) 河南機電高等??茖W校 2002 5 楊占堯主編 沖壓模具圖冊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6 寇世瑤主編 機械制圖 河南機電高等??茖W校 2003 7 王秀鳳 萬良輝主編 冷沖壓模具設計與制造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 2004 8 高為國主編 模具材料 北京 機械工業(yè)出版社 2003 9 王運炎 葉尚川主編 機械工程材料 北京 機械工業(yè)出版社 1991 10 陳劍鶴主編 沖壓工藝與模具設計 北京 機械工業(yè)出版社 2002 11 薛彥成主編 公差配合與技術(shù)測量 北京 機械工業(yè)出版社 1992 12 程培源 趙仲治主編 模具壽命與材料 武漢 武漢工學院教材出版中心 1994 13 黃毅宏主編 模具制造工藝 第二版 北京 械工業(yè)出版社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