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語文上冊第21課《〈夢溪筆談〉二則》同步導練蘇教版.doc
《七年級語文上冊第21課《〈夢溪筆談〉二則》同步導練蘇教版.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七年級語文上冊第21課《〈夢溪筆談〉二則》同步導練蘇教版.doc(4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夢溪筆談〉二則》同步導練 我國的科技發(fā)展有著悠久的歷史。其中有一部被譽為“中國科學史上的里程碑”作品,那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夢溪筆談》。這部中國文化科技史上的綜合性的筆記體巨著,較為詳細地總結了北宋以前自然科學所取得的高度成就。課文所選的兩則,文字簡潔生動?!兑韵x治蟲》反映的是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上的生物防治,《梵天寺木塔》記述北宋著名建筑家喻皓解決高層建筑木塔不穩(wěn)定的過程。相信你通過這兩篇文章的學習,對我國古代的科學知識有個初步的了解。 【疏通文句】 1.查字典,給下列句中加粗的字注音。 蝎( ) 喙( ) 穰( ) 貽( ) 遂( ) 篋( ) 2.用“/”標出下面句子朗讀時的停頓處。 (1)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 (2)密使其妻見喻皓之妻, 3。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字。 (1)如:①而動如初 ②匠師如其言 (2)以:①歲以大穰 ②以鉗搏之 (3)之:①方為秋田之害 ②其蟲舊曾有之,土人謂之“傍不肯”。 (4) 方:①方為秋田之害 ②方兩三級 4.結合語境,解釋下列句子中的黑體字。 (1)貽以金釵( ) (2)乃以瓦布之,而動如初( ) (3)但逐層布板訖( ) (4)方為秋田之害( ) 5.請把句子中省略的成分補全。 (1)遇子方蟲,則以鉗搏之,悉為兩段。 (2)無可奈何,密使其妻見喻皓之妻,貽以金釵,問塔動之因 點石成金 省略句通常有主語省略,謂語省略,賓語省略和介詞省略四種,其中尤以主語省略和賓語省略更為常見。掌握了這些特點,通過“句不離章”或聯(lián)系上下文分析,把握省略句就容易了。 6.區(qū)分下列黑體字古今意思的不同。 (1)密使其妻見喻皓之妻 古義:___________; 今義:__________ (2)方為秋田之害 古義:___________; 今義:__________ 7.翻譯下列句子。 (1)旬日子方皆盡,歲以大穰。 (2)遇子方蟲,則以鉗搏之,悉為兩段 (3)未布瓦,上輕,故如此。 (4)但逐層布板訖,便實釘之,則不動矣。”] 點石成金 正確翻譯文言句子,應該注意以下幾點要求:1.對句子應能準確地斷句、停頓;2.正確理解關鍵詞語的含義;3.辯清該句的句式及其特點,并能將該文言句式轉換成相應的現(xiàn)代漢語句式; 4.加強積累,特別是對課文中的關鍵句、精彩句和文眼句多作記憶,以達到“讀書百遍,其義自見”的效果。 【感知內(nèi)容】 8.《以蟲治蟲》一文中“傍不肯”的外貌特征是怎樣的? 9。《梵天寺木塔》中喻皓采用了什么方法解決了塔動了的問題?為什么要寫眾人對此事的反應? 【探究問題】 10.讀了《以蟲治蟲》一文,它給你怎樣的啟示? 11.《梵天寺木塔》在材料安排上有什么特點? 【能力拓展】 12.同學李軍想進一步了解《夢溪筆談》相關知識,請你為他提供幾個獲取該項知識的途徑。 參考答案: 1.xiē hu rang y su qi 2.(1)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 (2)密使其妻/見喻皓之妻, 3.(1) ①像②遵照(2) ① 因此②用(3) ①的②之:第一個“之”,語氣助詞,無義。第二個“之”,它,指子方蟲的“天敵”。(4)①正②才 4.(1)贈送(2)于是(3)只要 完畢 (4)成為 5.(1)(傍不肯)遇子方蟲,(傍不肯)則以鉗搏之,(子方蟲)悉為兩段。 (2)(匠師)無可奈何,(匠師)密使其妻見喻皓之妻,(其妻)貽(之)以金釵,問塔動之因 6.(1)密:暗中,秘密地。使:派。秘密派遣的使者 (2)正 與圓相對 7.(1)十天后,子方蟲全被殺盡,年成因此而獲得大豐收。 (2)它們遇上子方蟲,就用嘴上的鉗跟子方蟲搏斗,子方蟲全都被咬成兩段。 (3)工匠師傅說:“木塔上沒有鋪瓦片,上面輕,所以才這樣?!? (4)這很容易啊,只要逐層鋪好木板,用釘子釘牢,就不會晃動了。 8.如土中狗蝎,其喙有鉗 9.喻皓采用“布板”“實釘”的辦法,解決了“塔動”的問題。從側面再次突出了喻皓在建筑方面的高明。 10.如何有效地保護自然資源,積極開展生物防治,充分發(fā)揮某些農(nóng)作物害蟲天敵的作用,是降低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成本、促進農(nóng)業(yè)增產(chǎn)、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的一項重要措施。 11.文章記敘喻皓的語言較想詳,因為中最能體現(xiàn)他記技藝的高超。對“塔遂定”的原因也寫得較詳,因為中是木塔穩(wěn)定的科學原理,有必要交代清楚。匠師按喻皓指點實施,不是本文的重點,則以“如其言”三字一筆帶過。這樣安排詳略,突出了文章的中心。 12.從網(wǎng)絡尋找,從圖書館查資料,從相關書籍查找。等等。 鏈接閱讀: 《夢溪筆談》一則 江蘇 邱孔龍設題 古法采草藥多用二月、八月,此殊未當。但二月草已芽,八月苗未枯,采掇者易辯識耳,在藥則未為良時。大率用根者,若有宿根,須取無莖葉時采,則津澤皆歸其根。欲驗之,但取蘆菔、地黃輩觀,無苗時采,則實而沉;有苗時采,則虛而浮。其無宿根者,即候苗成而未有花時采,則根生已足而又未衰。如今之紫草,未花時采,則根色鮮澤;花過而采,則根色黯惡,此其效也。用葉者取葉初長足時,用芽者自從本說,用花者取花初敷時,用實者成實時采。皆不可限以時月。緣土氣有早晚,天時有愆伏。如平地三月花者,深山中則四月花。白樂天《游大林寺》詩云:“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蓋常理也,此地勢高下之不同也。始筀竹筍,有二月生者,有三四月生者,有五月方生者,謂之晚筀;稻有七月熟者,有八九月熟者,有十月熟者,謂之晚稻。一物同一畦之間,自有早晚,此物性之不同也。嶺、嶠微草,凌冬不凋,并、汾喬木,望秋先隕;諸越則桃李冬實,朔漠則桃李夏榮,此地氣之不同。一畝之稼,則糞溉者先牙;一丘之禾,是后種者晚實,此人力之不同也。豈可一切拘以定月哉! 《卷二十六 藥議》 1、解釋下列加點的字。 此殊未當: 但二月草已芽: 若有宿根: 緣土氣有早晚: 凌冬不凋: 則糞溉者先牙: 2、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填空 (1)本文批判了固定在二、八月采藥的舊法,以通俗的事實和道理說明了采藥不可拘于固定的月份。作者指出,因為藥用( )的不同,( )也應隨之不同,這樣才能保證藥物的質(zhì)量;作者還進一步闡明了植物生長、成熟的早晚,是因( )、( )、( )、( ?。┑牟煌兴淖兊?,因此采藥的時間決不可以限于固定的月份。 (2)針對使用部位不同方面,作者依次直接說明“ “”五種情況。 (3)作為一篇說明文,這一層作者主要運用的說明方法是 3、翻譯下列句子 (1)大率用根者,若有宿根,須取無莖葉時采,則津澤皆歸其根。 (2)諸越則桃李冬實,朔漠則桃李夏榮 4、問答題 ①作者是否認為“古法”說的采藥時間完全錯誤? ②說到“皆不可限以時月”已將“古法”基本否定,為什么下還要說“土氣”和“天時”? ③說“土氣”“天時”這一層,所舉例證大多跟草藥無關,是否離題? 參考答案: 1、殊:很,特別。但:只,只是。芽:發(fā)芽。名詞作動詞用。若:假如。緣:因為。凌:越過。糞:施糞肥,作動詞用。 2、(1)植物部位 采藥的時間 地理條件、植物特性、氣候變化和人力栽培(2)用根者,用葉者,用芽者,用花者,用實者。(3)直接說明,舉事例,作比較 3、(1)大致上使用根塊的,假如有宿根的,必須等到?jīng)]有莖葉時候采,那么津液都集中在它的根部。(2)南方一帶桃李在冬天結果實,北方地區(qū)桃李則在夏天茂盛 4、①作者并未完全否定“古法”,認為在二月、八月采芽還是對的,但采根、葉、花、果則不應限制在這個時間,所以說它“殊未當”。這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作者立論是正確的。 ②用對比的方式來說明采根時間不同則效果不同,以此證明不按該部位的最佳采集時間去采,則效果不佳,這是作者的主要論據(jù)之一。這個道理既已說清,下文再說到葉、芽、花、果時,就不再做對比說明了——僅此一端即可看出本文的實質(zhì)是議論,說明是手段;如果是說明文,在葉、芽、花、果中至少可以選出兩項作比較詳細的說明。③第二層雖已指出各部位的最佳采集時間,卻未指明月份。為什么呢?第三層就回答了這個問題:因為植物的生長過程特別是各部位的生長狀態(tài),要受地勢、物性、地氣、人力等因素的制約。有了這一番理論性的說明,采草藥不可“拘以定月”的論點就完全確立了。文中所舉例證都不是草藥,但草藥也是植物,同樣要受上述諸因素的制約,不能叫做“離題”。-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夢溪筆談二則 年級 語文 上冊 21 夢溪筆談 同步 導練蘇教版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jīng)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www.hcyjhs8.com/p-9856780.html